專利名稱: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針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 構。
背景技術:
從事電腦針織橫編機的開發設計乃至使用電腦針織橫編機的人們周知,在電腦針織橫編機的下方的機箱中通常安裝有起針板,由同樣設在所述機箱中的起針板升降機構對 起針板(業界也稱起底板)的升降實施控制。當編織開始時,待起針板升降機構使起針板 上升到電腦針織橫編機的編織機構的筒口處后進行起針編織,起針編織結合后,起針板升 降機構反向運動,使起針板下降到初始位置。之所以要使用起針板升降機構,也就是說之所 以要使用起針板,是因為電腦針織橫編機對編織的織物如衣片必須由牽拉才能完成后續的 編織,即只有在牽拉狀態下才能使編織順利進行。然而,由于普通的電腦針織橫編機并不配 備有起針板,因此在進入正式的編織衣片之前,先使用廢紗線編織行數約為30-60行(編織 機構的機頭往復運行30-60次),長度約為20-30mm(2-3cm)的起底織物即起針織物,在起底 織物被針床下方的成對配置的卷布羅拉(也稱卷取羅拉)擒取后,才得以進入正式的編織 狀態,每編織一枚衣片或褲片需要由前述的20-30mm的起底織物作過渡,以避免造成用于 正式編織的紗線的浪費。起底織物的工作原理是先用橡筋線織一個來回,起針板在起針板升降機構的作 用下從機箱內的初始位置(低位)上行到電腦針織橫編機的編織機構的筒口處,使橡筋線 進入設置于起針板上的子母針中的母針的溝槽內(缺口內),接著使子針動作,將進入溝槽 內的橡筋線封鎖或鉤住,再使起針板下行,避免編織機構在起針編織時觸及子母針,電腦針 織橫編機的編織機構繼續編織2-4行廢紗線后進入衣片的正常編織狀態。在此過程中,起 針板根據電腦針織橫編機的編織機構的機頭的運行速度快慢向下運動,同時對廢紗織物即 起針織物牽拉,直至使起底織物被前述的卷布羅拉卷及,起針板上的子母針中的子針工作, 將先前擒取的橡筋線釋放,起針板恢復到最低位置即初始位置,以應對下一次動作。由上述說明可知,使用起針板的意義在于節約紗線,因為由廢紗線作過渡即由廢 紗線作起底織物,因此在目前的電腦針織橫編機上越來越多地配備有起針板。由于起針板 的升降需要有相應的起針板升降機構來保障,而起針板升降機構的結構的合理與否直接關 系到起針板的升降效果,例如,如果起針板在升降過程中出現晃動之類的情形,那么會產生 以下三個問題一是難于確保起針板上的子母針捕取橡筋線,因為會出現偏離編織機構的 筒口 ;二是造成起針板撞入編織物導引板,使子母針損壞;三是在起針板擒取橡筋線后因 晃動而使牽拉力受到影響,輕則使橡筋線斷裂或擒取失敗,重則損及編織機構的織針或沉 降片。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1155015Y公開的技術方案中采用一對導柱, 將一對導向滑塊滑配(也稱滑動座)在相應的導柱上(說明書第4頁倒數第2行-第5頁 第4行),該專利方案能夠保障起針板的運動平穩性,即基本上能夠消除前述的三個不利因素。但是仍存在有缺憾,那就是由于導柱是通過導柱固定座以垂直狀態固定于機箱中的,并 且導柱固定座與導柱之間形成90°的垂直關系,于是,為了確保導向滑塊(習慣稱滑動座) 在導柱上作上下運動的過程中避免與導柱固定座相撞,又為了確保導向滑塊的足夠的上下 運動行程,故只能將導柱固定座遠離導柱的中部,即盡可能地將導柱固定座與導柱的上端 固定,因此導柱固定座的位置具有挑剔性,由于冗長的導柱在導向滑塊運動的過程中不免 因撓度而出現抖動,從而不足以徹底杜絕前述的三個不利因素。鑒此,本申請人認為仍有進 一步改進的必要,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基于這種前提下產生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導柱不會產生抖動之類的情形而得以確保滑動座攜 起針板總成平穩運動以避免起針板出現偏擺晃動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本發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包括機 箱、設在機箱的箱腔內的并且位于箱腔下部的一動力傳動裝置、與動力傳動裝置傳動連接 的一對傳動帶、各以垂直狀態固定在機箱內的并且各自與機箱的內壁縱向平行的一對導 柱、各自滑動配置在導柱上的并且各自與所述的傳動帶連接的一對滑動座和一枚與所述滑 動座連接的起針板總成,所述滑動座的高度方向的一側開設有一導柱固定座讓位槽,所述 的一對導柱各自與至少一對導柱固定座固定,而導柱固定座與所述機箱的內壁固定,所述 的導柱固定座讓位槽對應于所述的導柱固定座。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導柱固定座讓位槽的寬度是與所述導柱固 定座的厚度相適應的。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導柱與所述機箱的內壁縱向平行的平 行距是與所述導柱固定座的長度相等的。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導柱固定座上設置有第一、第二信 號采集器和安全信號采集器,其中,第一信號采集器與安全信號采集器共同固定在導柱固 定座中的處于最上部的一個導柱固定座上,而第二信號采集器則固定在處于最下部的一個 導柱固定座上,第一、第二信號采集器和安全信號采集器均與所述的滑動座相配合,并且均 由線路與電腦針織橫編機的電腦控制器電氣連接。在本發明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信號采集器和安全信號采 集器各為行程開關、微動開關、位置接近開關或霍爾感應元件。在本發明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一對滑動座上各固設有一形狀呈L 形的起針板連接板,起針板連接板與所述的起針板總成固定。在本發明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動力傳動裝置包括具有正反轉功能 的電機、減速機、第一、第二傳動輪、過渡傳動帶和傳動軸,電機與減速機相配合,并且由減 速機攜電機安裝在所述機箱的箱腔的底部,第一傳動輪固定在減速機的減速機輸出軸上, 過渡傳動帶的一端套置在第一傳動輪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傳動輪上,而第二傳動輪固定 在傳動軸上,傳動軸的兩端樞軸設置在機箱的對應壁體上,所述的一對傳動帶的下端各自 套置在相應的第一傳動帶輪上,而第一傳動帶輪固定在傳動軸上,一對傳動帶的上端各自 套置在相應的第二傳動帶輪上,而第二傳動帶輪樞軸設置在傳動帶輪座上,傳動帶輪座連 接在調整座上,調整座固定在機箱的上部,并且一對傳動帶的中部的一側各自與相應的滑動座固定連接,其中,第二傳動帶輪與第一傳動帶輪彼此保持上、下對應。在本發明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過渡傳動帶為鏈條或皮帶,所述的 第一、第二傳動輪為鏈輪或皮帶輪,所述的傳動帶為同步帶,所述的第一、第二傳動帶輪均 為同步帶輪。在本發明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起針板總成包括起針板板體、子 針板、牽引板、具有正反轉功能的電動機、擺臂、電動機座、一組母和一組子針,起針板板體 的長度方向的兩端的下部與所述的起針板連接板固定連接,子針板滑動配設在起針板板體 上的子針板滑動槽內,在該子針板的兩端的下方各固定有一滾輪座,各滾輪座上樞軸設置 有一滾輪,牽引板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各開設有一臺階槽,中部固設有一牽引塊,牽引塊位于 開設在起針板板體上的牽引塊凹腔內,所述的滾輪探入所述的臺階槽,電動機固定在電動 機座上,電動機座與起針板板體固定,并且在電動機座的下部開設有腔口,在腔口的兩側各 設置有一信號接收器,在電動機的電動機軸上固設有一凸輪,并且在凸輪的端面上樞軸設 置一偏心軸承,擺臂的中部樞軸設置在電動機座上,上端與所述牽引塊配合,而下端與所述 偏心軸承相配合,并且與所述的信號接收器相對應,一組母針的下端設置在間隔開設于起 針板板體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上部的母針針踵嵌置槽內,并且由母針壓條限定,各母針的 上端探出起針板板體,一組子針的下端設置在間隔開設于子針板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上部 的子針針踵嵌置槽內,子針的上端位于母針的母針腔內,并且子針的針鉤與母針的鉤槽相 配合,其中,一組子針的數量與一組母針的數量相等,所述的信號接收器由線路與電腦針織 橫編機的電腦控制器電氣連接。在本發明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牽引塊上構成有一擺臂滾輪槽,而 所述的擺臂的上端樞軸設置有一擺臂滾輪,擺臂的下端開設有一偏心軸承腔,所述的偏心 軸承對應于偏心軸承腔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在滑動座上開設了用于避開導柱固定座的導柱固定 座讓位槽,因此,可由一個以上的導柱固定座對導柱實施固定,避免導柱顫動,確保滑動座 攜起針板總成平穩運動。
圖1為本發明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結構圖。圖2為本發明的局部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結構的應用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和有 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結合附圖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 是對本發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發明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 變換都應視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范疇。請見圖1和圖2,由于機箱1的結構屬于公知技術,因此申請人僅在圖1中示意了 機箱1的右側壁,一個動力傳動裝置2設在機箱1的箱腔內,并且位于機箱的箱腔的底部。 優選的動力傳動裝置2的結構如下一具有正反轉功能的電機21與減速機22相配合,并且由減速機22攜電機21與機箱1的箱腔的底壁固定,第一傳動輪23固定在減速機22的末 級動力輸出軸即申請人在上面提及的減速箱輸出軸上,第二傳動輪25固定在傳動軸26的 長度方向的一端即圖1所示的右端,傳動軸26的兩端樞軸設置在機箱1的對應壁體上,也 可以通過相應的軸261與機箱1的底壁樞軸設置,過渡傳動帶24的一端套在第一傳動輪23 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傳動輪25上。第一、第二傳動帶23、25既可以是鏈輪,也可以是皮帶 輪,同例過渡傳動帶24既可以是鏈條,也可以是皮帶,本實施例均選擇前者。傳動帶3有一對,因彼此的連接方式相同,因此申請人僅擇位于圖1的右側的傳動 帶3說明,傳動帶3的下端套置在第一傳動帶輪31上,而第一傳動帶輪31固定在前述的傳 動軸26上,傳動帶3的上端套置在第二傳動帶輪32上,而第二傳動帶輪32樞軸設置在傳 動帶輪座321上,傳動帶輪座321與調整座3211 (也可稱調整板)連接,調整座3211固定 在機箱1的上部。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傳動帶輪31、32均為同步帶輪,而所述 的傳動帶3為同步帶。繼續見圖1,一對導柱4分別位于機箱1的箱腔的兩側,并且各自與機箱1的內壁 保持縱向平行,各導柱4由一對導柱固定座41固定,具體是用導柱固定螺釘411旋及并且 穿過預設在導柱4上的導柱固定螺釘孔后與導柱固定座41的一端固定,而導柱固定座41 的另一端以焊接或鉚接或其它類似方式與機箱1的內壁固定。由圖1所示,因本實施例使 用一對導柱固定座41與一根導柱4固定,因此在上面的一個導柱固定座41上固設有一第 一信號采集器411和一安全信號采集器412,而在下面的一個導柱固定座41上固設有一第 二信號采集器413,第一、第二信號采集器411、413及安全信號采集器412三者均與滑動配 置在導柱41上的滑動座5相配合,并且均與電腦針織橫編機的電腦控制器電氣連接。第一 信號采集器411與安全信號采集器412配成對且共同地通過固定板4111與上部的一個導 柱固定座41固定,第二信號采集器413同樣通過定位板4131與下部的一個導柱固定座41 固定。當滑動座5下行并且作用于第二信號采集器413時,則由該第二信號采集器413將 信號反饋給電腦針織橫編機的電腦控制器,同例,當滑動座5上行并且作用于第一信號采 集器411時,便產生與前述的第一信號采集器411相同的作用。又,為了應對第一信號采集 器411發生損壞(失靈)的情形,由屬于補救(救濟)措施的并且功能與第一信號采集器 411相同的安全信號采集器412發揮作用,以避免起針板總成6不受限制地上升而損及電腦 針織橫編機的編織機構。前述的第一、第二信號采集器411、413及安全信號采集器412均 既可使用行程開關,也可使用微動開關、位置接近開關或霍爾感應元件或光電開關,本實施 例均擇用行程開關。前述的滑動座5通過滑動套53滑動配置在導柱4上,在滑動座5的一側即朝向導 柱固定座41的一側并且沿高度方向開設有一導柱固定座讓位槽51,毫無疑問,導柱固定座 讓位槽51的寬度與前述的導柱固定座41的厚度相一致,以便使滑動座5在上下滑動時避 開導柱固定座41的阻擋,此外導柱4與機箱1內壁之間的縱向平行距離與導柱固定座41 的長度相等。由于在滑動座5上開設了導柱固定座讓位槽51,因此既可以由一對導柱固定 座41與導柱4固定,也可用多個(兩個以上)導柱固定座41與導柱4固定,確保導柱4不 出現偏擺、抖動等現象,因為由導柱固定座滑動槽51避開導柱固定座41,確保起針板總成6 上下運動平穩。在滑動座5上固定有整體形狀呈L形的起針板連接板52的下端,而起針板 連接板52的上端與起針板總成6固定連接。
仍見圖1和圖2,前述的起針板總成6的結構如下包括起針板板體61、子針板62、 牽引板63、電動機64、擺臂65、電動機座66、一組母針67和一組子針68,起針板板體61的 長度方向的兩端的下部用螺釘與前述的起針板連接板52的上部固定,從而使起針板總成 61與滑動座5連接,并且由滑動座51的上行或下行帶動起針板板體61相應地上行或下行。 子針板62攜牽引板63而滑配在預設于起針板板體61上的子針板滑動槽613內,在子針板 62的兩端用螺釘各固定一滾輪座621,并且在各滾輪座621的朝向牽引板63的一側樞軸設 置一滾輪6211。在與子針板62等長的(長度相同的)牽引板63的兩端并且在對應于前述 的滾輪6211的部位各開設一形狀大體上呈Z字形的臺階槽631,中部用螺釘固定一枚牽引 塊632,在牽引塊632的下部并且居中部位開設有一擺臂滾輪槽6321,前述的一對滾輪6211 探入于臺階槽631中。當牽引板63與子針板62配合后,用一對壓板633限定,具體是將 壓板633復蓋在牽引板63外用壓板固定螺釘6331將壓板633與起針板板體61固定,并且 使前述的一對滾輪座621對應到預設在起針板板體61上的滾輪座升降腔612內,以及使牽 引塊632對應到起針板板體61上的牽引塊凹腔614內。為了避開對前述的滾輪6211的阻 擋,因此在壓板633上開設有滾輪讓位孔6332。電動機64為正反轉的電動機即具有正反 轉的功能,在電動機64的電動機軸641上固定有一凸輪6411,并且在凸輪6411的朝向外 即朝向擺臂65的端面上樞軸設置有一偏心軸承64111。擺臂65的中部用中心軸653鉸接 在電動機座66上,在擺臂65的上端的一側樞軸設置有一擺臂滾輪651,該擺臂滾輪651位 于前述的牽引塊632的擺臂滾輪槽6321內,在擺臂65的下端開設有一偏心軸承腔652,該 偏心軸承腔652也可稱為偏心軸承容置孔,前述的偏心軸承64111置入于偏心軸承腔652 內。電動機座66的上端用螺釘662與起針板板體61固定,前述的電動機64固定在電動機 座66的下端,并且在電動機座66的下端還開設有一腔口 661,在腔口 661的兩側各設置一 均與電腦針織橫編機的電腦控制器電氣連接的信號接收器6611,前述的擺臂65的下端對 應于一對信號接收器6611之間,以便由擺臂65的下端作用于信號接收器6611。一組母針 67的下端各固定在開設于起針板板體61上的母針針踵嵌置槽611內并且由母針壓條6111 限位,各母針67的上端探出起針板板體61的上沿,并且各母針67的上端端部具有一鉤槽 671。一組子針68的數量與母針67的數量相等,各子針68的下端固定在開設于子針板62 上的子針針踵嵌置槽622內,各子針68的上端位于或稱寄存于相應的母針67的母針腔內, 并且各子針68的上端端部具有一針鉤681,針鉤681與前述的鉤槽671相配合。當電動機64以順時針動作時,由電動機軸641帶動凸輪6411運動,并且由凸輪 6411攜偏心軸承64111也向順時針方向運動一定的角度,由于偏心軸承64111與擺臂65的 偏心軸承腔652相配合,因此由偏心軸承64111使擺臂65的下端向左偏擺,而擺臂65的上 端的擺臂滾輪651攜牽引塊632向右偏擺,從而使牽引板63向右位移,由于牽引板63向右 位移,因此使設在子針板62的滾輪座621上的滾輪6211在臺階槽631上的位置處于低位, 即處于臺階槽631的左端(圖1示),使子針板62下移,設在子針板62上的一組子針68也 相應下移,由于子、母針68、67是相互配合的,因此當子針68下移時,子針68的針鉤681便 將進入到母針67的鉤槽671中的用于起針編織的橡筋線鉤住。此時,擺臂65的下端觸及 一對信號接收器6611中的左邊的一個信號接收器661,由該信號接收器661發出信號給電 腦控制器,使電動機64停止工作,子、母針68、67便處于工作位置。直至在動力傳動裝置2 的工作下,使起針板總成6下行到位后,電動機64再次工作,向逆時針方向動作,按前述的相反過程,使子針68的針鉤681對先前捕住的橡筋線釋放,即子針68上行,解除對橡筋線 的鉤著動作,直到偏心軸承64111觸及右邊的一個信號接收器6611,電動機64停止工作。請見圖3并且結合圖1,申請人簡述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當電腦針織橫編機開始編 織衣片時,首先用廢紗線進行起針編織,此時,本發明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的 動力傳動裝置2的電機21工作,經第一傳動輪23、過渡傳動帶24和第二傳動輪25帶動傳 動軸26旋轉,由傳動軸26的旋轉帶動第一傳動帶輪31旋轉,由于傳動帶3的下端套在第 一傳動帶輪31上,上端套置在第二傳動帶輪32上,并且傳動帶3的中部的一側與滑動座5 固連,因此由第一、第二傳動帶輪31、32使傳動帶3運動,帶動滑動座5在導柱4上向上移 動。由于滑動座5通過起針板連接板52與起針板總成6的起針板板體61連接,因此,在滑 動座5上行的同時使起針板板體61也同步上行,直至使起針板板體61上的母針67對應到 電腦針織橫編機的編織機構的筒口 7(圖3示),此時由滑動座5觸及第一信號采集器411 的觸腳4112(圖1示),電機21停止工作,待編織機構將橡筋線喂入母針67的鉤槽671內 后,電動機64工作,按申請人的上述說明使子針68的針鉤681鉤住橡筋線,接著動力傳動 裝置2的電機21反轉,使滑動座5下行,帶動起針板總成6下行,直至使滑動座5觸及第二 信號采集器413的觸動腳4132,電機21停止工作,接著,電動機64工作,對先前捕取的橡筋 線釋放,此時的起針織物恰好得以由卷布羅拉卷及。在上述動作過程中,由于導柱4的穩定性理想,因此對滑動座5的導向性好,起針 板總成6能平穩地上下運動,這是因為在滑動座5上開設了導柱固定座讓位槽51,可以由彼 此間隔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導柱固定座41對導柱4可靠定位,而且滑動座5的運動不會遭 到導柱固定座41的阻礙。
權利要求
一種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包括機箱(1)、設在機箱(1)的箱腔內的并且位于箱腔下部的一動力傳動裝置(2)、與動力傳動裝置(2)傳動連接的一對傳動帶(3)、各以垂直狀態固定在機箱(1)內的并且各自與機箱(1)的內壁縱向平行的一對導柱(4)、各自滑動配置在導柱(4)上的并且各自與所述的傳動帶(3)連接的一對滑動座(5)和一枚與所述滑動座(5)連接的起針板總成(6),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座(5)的高度方向的一側開設有一導柱固定座讓位槽(51),所述的一對導柱(5)各自與至少一對導柱固定座(41)固定,而導柱固定座(41)與所述機箱(1)的內壁固定,所述的導柱固定座讓位槽(51)對應于所述的導柱固定座(4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柱固 定座讓位槽(51)的寬度是與所述導柱固定座(41)的厚度相適應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柱 (4)與所述機箱(1)的內壁縱向平行的平行距是與所述導柱固定座(41)的長度相等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導 柱固定座(41)上設置有第一、第二信號采集器(411、413)和安全信號采集器(412),其中, 第一信號采集器(411)與安全信號采集器(412)共同固定在導柱固定座(41)中的處于最 上部的一個導柱固定座(41)上,而第二信號采集器(413)則固定在處于最下部的一個導柱 固定座(41)上,第一、第二信號采集器(411、413)和安全信號采集器(412)均與所述的滑 動座(5)相配合,并且均由線路與電腦針織橫編機的電腦控制器電氣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 一、第二信號采集器(411、413)和安全信號采集器(412)各為行程開關、微動開關、位置接 近開關或霍爾感應元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對 滑動座(5)上各固設有一形狀呈L形的起針板連接板(52),起針板連接板(52)與所述的起 針板總成(6)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 傳動裝置(2)包括具有正反轉功能的電機(21)、減速機(22)、第一、第二傳動輪(23、25)、過 渡傳動帶(24)和傳動軸(26),電機(21)與減速機(22)相配合,并且由減速機(22)攜電機 (21)安裝在所述機箱(1)的箱腔的底部,第一傳動輪(23)固定在減速機(22)的減速機輸 出軸上,過渡傳動帶(24)的一端套置在第一傳動輪(23)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傳動輪(25) 上,而第二傳動輪(25)固定在傳動軸(26)上,傳動軸(26)的兩端樞軸設置在機箱(1)的對 應壁體上,所述的一對傳動帶(3)的下端各自套置在相應的第一傳動帶輪(31)上,而第一 傳動帶輪(31)固定在傳動軸(26)上,一對傳動帶(3)的上端各自套置在相應的第二傳動 帶輪(32)上,而第二傳動帶輪(32)樞軸設置在傳動帶輪座(321)上,傳動帶輪座(321)連 接在調整座(3211)上,調整座(3211)固定在機箱(1)的上部,并且一對傳動帶(3)的中部 的一側各自與相應的滑動座(5)固定連接,其中,第二傳動帶輪(32)與第一傳動帶輪(31) 彼此保持上、下對應。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渡 傳動帶(24)為鏈條或皮帶,所述的第一、第二傳動輪(23、25)為鏈輪或皮帶輪,所述的傳動 帶(3)為同步帶,所述的第一、第二傳動帶輪(31、32)均為同步帶輪。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 針板總成(6)包括起針板板體(61)、子針板(62)、牽引板(63)、具有正反轉功能的電動機 (64)、擺臂(65)、電動機座(66)、一組母針(67)和一組子針(68),起針板板體(61)的長度 方向的兩端的下部與所述的起針板連接板(52)固定連接,子針板(62)滑動配設在起針板 板體(61)上的子針板滑動槽(613)內,在該子針板(62)的兩端的下方各固定有一滾輪座 (621),各滾輪座(621)上樞軸設置有一滾輪(6211),牽引板(63)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各開設 有一臺階槽(631),中部固設有一牽引塊(632),牽引塊(632)位于開設在起針板板體(61) 上的牽引塊凹腔(614)內,所述的滾輪(6211)探入所述的臺階槽(631),電動機(64)固定 在電動機座(66)上,電動機座(66)與起針板板體(61)固定,并且在電動機座(66)的下部 開設有腔口(661),在腔口(661)的兩側各設置有一信號接收器(6611),在電動機(64)的 電動機軸(641)上固設有一凸輪(6411),并且在凸輪(6411)的端面上樞軸設置一偏心軸承 (64111),擺臂(65)的中部樞軸設置在電動機座(66)上,上端與所述牽引塊(632)配合,而 下端與所述偏心軸承(64111)相配合,并且與所述的信號接收器(6611)相對應,一組母針 (67)的下端設置在間隔開設于起針板板體(61)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上部的母針針踵嵌置 槽(611)內,并且由母針壓條(6111)限定,各母針(67)的上端探出起針板板體(61),一組 子針(68)的下端設置在間隔開設于子針板(62)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上部的子針針踵嵌置 槽(622)內,子針(68)的上端位于母針(67)的母針腔內,并且子針(68)的針鉤(681)與 母針(67)的鉤槽(671)相配合,其中,一組子針(68)的數量與一組母針(67)的數量相等, 所述的信號接收器(6611)由線路與電腦針織橫編機的電腦控制器電氣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牽 引塊(632)上構成有一擺臂滾輪槽(6321),而所述的擺臂(65)的上端樞軸設置有一擺臂滾 輪(651),擺臂(65)的下端開設有一偏心軸承腔(652),所述的偏心軸承(64111)對應于偏 心軸承腔(652)內。
全文摘要
一種電腦針織橫編機的起針板升降機構,屬于針織機械技術領域。包括機箱、設在機箱的箱腔內的并且位于箱腔下部的一動力傳動裝置、與動力傳動裝置傳動連接的一對傳動帶、固定在機箱內的且與機箱的內壁縱向平行的一對導柱、配置在導柱上的且與傳動帶連接的一對滑動座和一與滑動座連接的起針板總成,滑動座的高度方向的一側開設有一導柱固定座讓位槽,一對導柱與至少一對導柱固定座固定,導柱固定座與機箱的內壁固定,導柱固定座讓位槽對應于導柱固定座。本技術方案由于在滑動座上開設了用于避開導柱固定座的導柱固定座讓位槽,因此,可由一個以上的導柱固定座對導柱實施固定,避免導柱顫動,確保滑動座攜起針板總成平穩運動。
文檔編號D04B15/96GK101812764SQ201010147369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日
發明者邵錫良 申請人:江蘇雪亮電器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