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卷線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動卷線機構。
背景技術:
人類用傳統方法紡紗織布,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至今根據傳統原理設計的紡紗織布機器,仍是世界紡織工業的主要設備。但是50年代以來,已經創造出一些新的工藝方法,部分地取代了傳統方法,以高得多的效率生產紡織物,如轉杯紡紗、無紡織布等。新的工藝方法孕育著新的紡織設備,新的紡織設備成熟與推廣,織機在不斷的改進,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傳統的織機繞線不均勻。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性能穩定的自動卷線機構。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卷線機構,它包括織機本體、設置于所述的織機本體一端的復數個導向定位器、與復數個所述的導向定位器相對應的且水平設置于所述的織機本體固定軸、位于每相鄰的兩個所述的固定單元的中間上端位置設置有一傳線部件,所述的傳線部件通過平行于所述的固定軸且可伸縮的伸縮連接桿固定于所述的織機本體上,所述的織機本體上還轉動設置有與所述的固定軸相對應的驅動卡槽,所述的傳線部件的端部設置有用于自動調整所述的傳線部件轉動頻率的控制部件。優選地,所述的控制部件為PLC控制器。優選地,所述的導向定位器包括在其一端設置的導向孔、相對設置的可繞其自身轉軸旋轉的兩組抓鉤、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的抓鉤合攏以及敞開的把手,當所述的抓鉤呈合攏狀態時,所述的抓鉤交錯設置且中間形成有溝槽,且所述的溝槽與所述的導向孔相對應。優選地,所述的傳線部件的兩側各設置有一對平行設置且中間留有預定間隙的定位條,且所述的定位條靠內一側的截面高度小于靠外一側的界面高度。優選地,所述的固定軸的一端設置有可伸縮于所述的固定軸內部的軸凸起,紗線卷通過所述的軸凸起以及所述的驅動卡槽固定于自動卷線機構上。優選地,所述的織機本體的一端還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的軸凸起伸縮的按鈕。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通過傳送部件的設置,可使得紗線能均勻的繞在繞線錕上,解決了傳統繞線裝置繞線不均勻的現象。
附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自動卷線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織機本體;2-導向定位器;21-導向孔;22-抓鉤;23-把手;3_傳線部件; 31-伸縮連接桿;32-定位條;4-固定軸;41-軸凸起;42-驅動卡槽;5-按鈕。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如附圖1所示,一種自動卷線機構,它包括織機本體1、設置于織機本體1 一端的復數個導向定位器2、與復數個導向定位器2相對應的且水平設置于織機本體1固定軸4、位于每相鄰的兩個固定單元4的中間上端位置設置有一傳線部件3,傳線部件3通過平行于固定軸4且可伸縮的伸縮連接桿31固定于織機本體1上,織機本體1上還轉動設置有與固定軸4相對應的驅動卡槽42,傳線部件3的端部設置有用于自動調整傳線部件3轉動頻率的控制部件。控制部件為PLC控制器。其中,導向定位器2包括在其一端設置的導向孔21、相對設置的可繞其自身轉軸旋轉的兩組抓鉤22、以及用于控制抓鉤合攏以及敞開的把手23,當抓鉤呈合攏狀態時,抓鉤22交錯設置且中間形成有溝槽,且溝槽與導向孔21相對應。此外,傳線部件3的兩側各設置有一對平行設置且中間留有預定間隙的定位條32,且定位條32靠內一側的截面高度小于靠外一側的界面高度。固定軸4的一端設置有可伸縮于固定軸4內部的軸凸起41,紗線卷通過軸凸起41以及驅動卡槽42固定于自動卷線機構上。織機本體1的一端還設置有用于控制軸凸起41伸縮的按鈕5。以上實施方式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卷線機構,它包括織機本體(1)、設置于所述的織機本體(1) 一端的復數個導向定位器(2)、與復數個所述的導向定位器( 相對應的且水平設置于所述的織機本體 (1)固定軸G)、位于每相鄰的兩個所述的固定單元(4)的中間上端位置設置有一傳線部件 (3),所述的傳線部件(3)通過平行于所述的固定軸(4)且可伸縮的伸縮連接桿(31)固定于所述的織機本體(1)上,所述的織機本體(1)上還轉動設置有與所述的固定軸(4)相對應的驅動卡槽(4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線部件(3)的端部設置有用于自動調整所述的傳線部件C3)轉動頻率的控制部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卷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部件為PLC控制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卷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定位器(2)包括在其一端設置的導向孔(21)、相對設置的可繞其自身轉軸旋轉的兩組抓鉤0 、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的抓鉤合攏以及敞開的把手(23),當所述的抓鉤呈合攏狀態時,所述的抓鉤02)交錯設置且中間形成有溝槽,且所述的溝槽與所述的導向孔相對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卷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線部件(3)的兩側各設置有一對平行設置且中間留有預定間隙的定位條(32),且所述的定位條(3 靠內一側的截面高度小于靠外一側的界面高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卷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軸的一端設置有可伸縮于所述的固定軸(4)內部的軸凸起(41),紗線卷通過所述的軸凸起以及所述的驅動卡槽G2)固定于自動卷線機構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卷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織機本體(1)的一端還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的軸凸起Gl)伸縮的按鈕(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卷線機構,它包括織機本體、設置于所述的織機本體一端的復數個導向定位器、與復數個所述的導向定位器相對應的且水平設置于所述的織機本體固定軸、位于每相鄰的兩個所述的固定單元的中間上端位置設置有一傳線部件,所述的傳線部件通過平行于所述的固定軸且可伸縮的伸縮連接桿固定于所述的織機本體上,所述的織機本體上還轉動設置有與所述的固定軸相對應的驅動卡槽,所述的傳線部件的端部設置有用于自動調整所述的傳線部件轉動頻率的控制部件。
文檔編號D01H13/00GK102418180SQ201110201280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9日
發明者吳留生 申請人:吳江市新吳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