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遠紅外凸紋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面料,屬于紡織面料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面料結構單一,表面平平的,沒有層次感。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富有層次感的凸紋面料。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遠紅外凸紋面料,包括面料本體,面料本體的紗線中混紡有遠紅外纖維,所述面料本體上表面設有若干條紋、大方塊和小方塊,所述條紋平·行、等距排列,并以45度角傾斜,所述條紋每三行為一組,所述大方塊占前兩行條紋,并以45度角傾斜,所述小方塊占后一行條紋,所述大方塊和小方塊交錯、等距排列,所述大方塊和小方塊上設有若干凸點和凸條,所述凸條的高度高于凸點的高度,所述大方塊包括四個與小方塊等大的方塊。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I、條紋與方塊的組合、凸點與凸條的搭配,增強了凸紋面料的層次感。2、在面料本體的紗線中混紡有遠紅外纖維,通過遠紅外纖維發(fā)射的遠紅外波,可改善人體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免疫力,對疲勞癥等均有一定的抵制、穩(wěn)定和消除的作用。
圖I為本發(fā)明遠紅外凸紋面料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面料本體I、條紋2、大方塊3、小方塊4、凸點5、凸條6。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遠紅外凸紋面料,它包括面料本體1,面料本體I的紗線中混紡有遠紅外纖維;所述面料本體I上表面設有若干條紋2、大方塊3和小方塊4,所述條紋2平行、等距排列,并以45度角傾斜,所述條紋2每三行為一組,所述大方塊3占前兩行條紋2,并以45度角傾斜,所述小方塊4占后一行條紋2,所述大方塊3和小方塊4交錯、等距排列,所述大方塊3和小方塊4上設有若干凸點5和凸條6,所述凸條6的高度高于凸點5的高度,所述大方塊3包括四個與小方塊4等大的方塊。
權利要求
1. 一種遠紅外凸紋面料,包括面料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體(I)的紗線中混紡有遠紅外纖維,所述面料本體(I)上表面設有若干條紋(2)、大方塊(3)和小方塊(4),所述條紋(2)平行、等距排列,并以45度角傾斜,所述條紋(2)每三行為一組,所述大方塊(3)占前兩行條紋(2),并以45度角傾斜,所述小方塊(4)占后一行條紋(2),所述大方塊(3)和小方塊(4)交錯、等距排列,所述大方塊(3)和小方塊(4)上設有若干凸點(5)和凸條(6),所述凸條(6)的高度高于凸點(5)的高度,所述大方塊(3)包括四個與小方塊(4)等大的方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遠紅外凸紋面料,屬于紡織面料領域。它包括面料本體(1),所述面料本體(1)的紗線中混紡有遠紅外纖維,所述面料本體(1)上表面設有若干條紋(2)、大方塊(3)和小方塊(4),所述條紋(2)平行、等距排列,并以45度角傾斜,所述條紋(2)每三行為一組,所述大方塊(3)占前兩行條紋(2),并以45度角傾斜,所述大方塊(3)和小方塊(4)交錯、等距排列,所述大方塊(3)和小方塊(4)上設有若干凸點(5)和凸條(6)。條紋與方塊的組合、凸點與凸條的搭配,增強了凸紋面料的層次感。在面料本體的紗線中混紡有遠紅外纖維,通過遠紅外纖維發(fā)射的遠紅外波,可改善人體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免疫力。
文檔編號D06Q1/00GK102896819SQ20111020974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李磊, 孫波, 朱紅杰 申請人:江陰市振新毛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