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糟朽絲綢文物半胱氨酸加固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絲綢文物的保護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糟朽絲綢文物半胱氨酸加固法。
背景技術:
蠶絲是一種天然的高分子蛋白質,容易受到水、光、熱、氧、酸、堿以及微生物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發生降解或者是破壞,致使蠶絲纖維中分子鍵大量的斷裂,其結果必然是蠶絲纖維的強力大大下降。如何對瀕臨毀壞的絲綢文物進行有效的加固保護處理,研發絲綢文物的加固保護新方法,是文物界的一個緊迫、重要的研究課題。由浙江理工大學和中國絲綢博物館合作的絲蛋白加固項目開發了絲素蛋白加固脆弱絲綢的研究,并取得顯著成果。但絲素蛋白溶液的制備比較麻煩且不易儲存和運輸,二是人們希望有不需要其它化學助劑的加固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糟朽絲綢文物半胱氨酸加固法,對絲綢文物具有方便有效快捷的加固作用,該加固方法操作簡單,對環境的要求低,室溫條件下即可。本發明選用半胱氨酸為加固材料,在室溫條件下對絲綢文物進行加固,除半胱氨酸外不需要其它化學助劑。經過反復實驗研究,利用濃度2. 5%的L-半胱氨酸溶液可以取得顯著的加固效果, 即超過ZL200810063256. 1 “脆弱絲織品的蠶絲蛋白加固方法”中利用0. 5%的蠶絲蛋白溶液和0. 001 0. 5%戊二醛溶液共同作用后的加固效果。經過本發明加固后的脆弱絲綢的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均有明顯提高。標準試樣條的平均斷裂強力由原來的2. ON 提高到4. ON 5. ON以上,平均斷裂伸長率由原來的3. 3%提高到6. 7%以上。本發明的突出優點為方便、快捷、高效;經過本發明加固后,糟朽絲綢文物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均有明顯提高,對絲綢文物原有特性幾乎沒有影響。一種糟朽絲綢文物半胱氨酸加固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驟A)配制質量百分濃度為2. 5%的L-半胱氨酸水溶液;B)采用噴霧的方式,將半胱氨酸水溶液噴到糟朽絲綢文物表面上,到該文物被半胱氨酸水溶液均勻濕透至滴水為止,自然干燥,糟朽絲綢文物獲得加固。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的優點是1)操作方便;2)除半胱氨酸外不需要其它化學助劑,加固后的脆弱絲綢的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均有明顯提高,不會對文物產生負面影響。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一種糟朽絲綢文物半胱氨酸加固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驟A)配制質量百分濃度為2. 5%的L-半胱氨酸水溶液;
B)采用噴霧的方式,將半胱氨酸水溶液噴到糟朽絲綢文物表面上,到該文物被半胱氨酸水溶液均勻濕透至滴水為止,自然干燥,糟朽絲綢文物獲得加固。
權利要求
1. 一種糟朽絲綢文物半胱氨酸加固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驟A)配制質量百分濃度為2.5%的L-半胱氨酸水溶液;B)采用噴霧的方式,將半胱氨酸水溶液噴到糟朽絲綢文物表面上,到該文物被半胱氨酸水溶液均勻濕透至滴水為止,自然干燥,糟朽絲綢文物獲得加固。
全文摘要
一種糟朽絲綢文物半胱氨酸加固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驟A)配制質量百分濃度為2.5%的L-半胱氨酸水溶液;B)采用噴霧的方式,將半胱氨酸水溶液噴到糟朽絲綢文物表面上,到該文物被半胱氨酸水溶液均勻濕透至滴水為止,自然干燥,糟朽絲綢文物獲得加固。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的優點是1)操作方便;2)除半胱氨酸外不需要其它化學助劑,加固后的脆弱絲綢的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均有明顯提高,不會對文物產生負面影響。
文檔編號D06M13/342GK102433738SQ201110237920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8日
發明者張敬, 胡智文, 覃崬益 申請人: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