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翻邊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服裝加工裝置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動翻袖口機上的翻邊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針織服裝行業(yè)所生產的針織服裝的袖口大部分為縫合袖口,它有工藝成熟、成本低等優(yōu)點,但其存在工藝復雜、占用人力和工時較多、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易變形、 耐久性差、穿著不舒適、外形不美觀等不足。造成這種不足的原因為縫合袖口是由大圓機織出的螺紋筒布,經裁片后縫合呈筒再制造的。裁成片的袖口坯布,其組織內的氨綸彈性絲已被剪斷,在縫筒時很容易出現漏縫現象,這種現象在袖口剛縫制后很難發(fā)現,但穿著一端時間之后,氨綸絲會自動回縮,從而失去彈性,于是袖口就成了 “喇叭”狀或“荷葉”邊,袖口上有很明顯的縫合痕跡,外形不美觀。而將袖口條先縫合成筒,再進行剪切和翻邊,就不會發(fā)生漏縫現象,且容易翻邊,因此只需要設計一種自動翻邊的機構,就能使工藝簡單,還大大節(jié)省了人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為解決目前翻邊工藝復雜、占用人力和工時較多、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的問題, 為此提供了一種自動翻邊機構,包括翻邊裝置和夾料裝置,所述夾料裝置包括底座1和固定在底座1上,相對稱的兩個固定臂2 ;所述翻邊裝置由左向右依次包括翻折模具3、吸氣管 4和真空閥5,所述翻折模具3位于兩個固定臂2之間,穿過底座1的中心位置,與吸氣管4 連接。本發(fā)明自動翻邊機構,所述翻折模具3為長條狀橢圓形空管。本發(fā)明自動翻邊機構,所述兩個固定臂2的末端均由螺釘固定在底座1上,首端的中間位置均設有一條凹槽6,中后部均設有一個支撐架7。本發(fā)明自動翻邊機構,所述凹槽6內設有一個連接件9,所述連接件9為直角三角形,直角處通過銷軸連接在凹槽6內。本發(fā)明自動翻邊機構,所述支撐架7上固定有一個氣缸8,所述氣缸8的活塞桿通過銷軸與連接件9短直角邊的一端連接。本發(fā)明自動翻邊機構,所述連接件9長直角邊的一端固定有一個壓塊10。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中的連接件為直角三角形狀,穩(wěn)固性能好,且由于直角處固定在固定臂的凹槽內,在氣缸的作用下,能夠保證將袖口壓緊。本發(fā)明通過自動吸風翻袖口,取代人工翻袖口, 實現袖口生產的高效機械化、自動化的目標,且能耗小、產品質量佳,解決了針織輔料生產效率滯后于主料生產效率的問題。
本發(fā)明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如圖1所示的自動翻邊機構,包括翻邊裝置和夾料裝置,所述夾料裝置包括底座1 和固定在底座1上,相對稱的兩個固定臂2 ;所述翻邊裝置由左向右依次包括翻折模具3、吸氣管4和真空閥5,所述翻折模具3為長條狀橢圓形空管,且位于兩個固定臂2之間,穿過底座1的中心位置,與吸氣管4連接。所述兩個固定臂2的末端均由螺釘固定在底座1上,首端的中間位置均設有一條凹槽6,凹槽6內設有一個連接件9,所述連接件9為直角三角形,穩(wěn)固性能好,直角處通過銷軸連接在凹槽6內,長直角邊的一端固定有一個壓塊10 ;固定臂2中后部均設有一個支撐架7,支撐架7上固定有一個氣缸8,所述氣缸8的活塞桿通過銷軸與連接件9短直角邊的一端連接,在氣缸的作用下,能夠保證將袖口壓緊。本發(fā)明通過自動吸風翻袖口,取代人工翻袖口,實現袖口生產的高效機械化、自動化的目標,且能耗小、產品質量佳,解決了針織輔料生產效率滯后于主料生產效率的問題。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合。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翻邊機構,其特征是包括翻邊裝置和夾料裝置,所述夾料裝置包括底座 (1)和固定在底座(1)上,相對稱的兩個固定臂(2);所述翻邊裝置由左向右依次包括翻折模具(3)、吸氣管(4)和真空閥(5),所述翻折模具(3)位于兩個固定臂(2)之間,穿過底座 (1)的中心位置,與吸氣管(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翻邊機構,其特征是所述翻折模具(3)為長條狀橢圓形空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翻邊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兩個固定臂(2)的末端均由螺釘固定在底座(1)上,首端的中間位置均設有一條凹槽(6),中后部均設有一個支撐架(7)。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翻邊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凹槽(6)內設有一個連接件 (9),所述連接件(9)為直角三角形,直角處通過銷軸連接在凹槽(6)內。
5.根據權利要求2和3所述的自動翻邊機構,其特征是所述支撐架(7)上固定有一個氣缸(8),所述氣缸(8)的活塞桿通過銷軸與連接件(9)短直角邊的一端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翻邊機構,其特征是所述連接件(9)長直角邊的一端固定有一個壓塊(10)。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自動翻邊機構,包括翻邊裝置和夾料裝置,所述夾料裝置包括底座(1)和固定在底座(1)上,相對稱的兩個固定臂(2);所述翻邊裝置由左向右依次包括翻折模具(3)、吸氣管(4)和真空閥(5),所述翻折模具(3)位于兩個固定臂(2)之間,穿過底座(1)的中心位置,與吸氣管(4)連接。本發(fā)明通過自動吸風翻袖口,取代人工翻袖口,實現袖口生產的自動化,且能耗小、產品質量佳,解決了針織輔料生產效率滯后于主料生產效率的問題。
文檔編號D06G3/04GK102383300SQ20111034748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7日
發(fā)明者張堅, 瞿祖根, 瞿金榮 申請人:江陰市北國包裝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