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
背景技術:
多臂機構是將織物花紋組織信號轉換成開口動作并以此驅動織機的綜框作上下提綜運動的織機開口部件之一,多臂機構按其開口形式的不同而分為消極式多臂機構和積極式多臂機構。所謂的消極式多臂機構,其主要部件如拉刀、推刀和拉鉤的運動方式表現為往復運動,并且采用彈簧形式回綜。然而,隨著無梭織機的普遍使用,尤其是織機速度的不斷提高,消極式多臂機構因存在運動慣性沖擊,不僅動能消耗大,而且難以保障織機平穩高速動作,例如往復運動的慣性沖擊力會引起織機的嚴重振動。所謂的積極式多臂機構,其主要部件如前述的拉刀、推刀和拉鉤的運動方式表現為旋轉運動,并且采用連桿回綜,完全能夠摒棄消極式多臂機構的前述弊端。據此業界稱后者的積極式多臂機構為旋轉式多臂機構。又,基于這種旋轉式多臂機構系織機開口裝置的重要機構,因此稱之為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毫無疑問,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是當今乃至今后一個時期為織機配套的主流機構。關于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的技術信息可由公開的中國專利文獻中見諸,典型的如發明專利授權公告號CN1057352C (旋轉多臂機構以及裝備此類多臂機構的織機),該專利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FR-A-2M05M (織機用旋轉多臂機構)的不足,其提供的技術方案是將轉臂(專利稱絞支轉臂)的掣子改為具有內外兩個支承面的結構,藉以減小轉臂的角運動幅度(見該專利的圖1至圖5所示以及說明書第3頁最后一段至第4頁第3行的描述);將偏心盤(專利稱盤片)的第一個結合表面到主軸(專利稱軸)的旋轉軸線的距離改為大于偏心盤的第二個結合表面到主軸的旋轉軸線的距離,于是,當轉臂與偏心盤的第一結合表面嚙合時,轉臂便超出閱讀裝置的作用范圍,具體可參見該專利的圖3和說明書第6頁倒數第 2行第7頁第4行的說明。客觀而言,上述CN1057352C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減小了轉臂所受的運動沖擊,并且使由此產生的能耗和噪聲得以降低,盡管這種能耗和噪聲相對于旋轉式多臂機構的全部工作能耗和噪音是微不足道的,但畢竟表現出了說明書第3頁第2段所稱的技術效果。但是,由于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通常服役于即使用于高速重載并且環境潮濕的苛刻場合,以及處于全天候即24h連續工作的狀態,因此,如何盡可能地防止和/或避免運動部件的磨損不僅是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的制造廠商關注的技術問題,而且也是配套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的織機生產廠商乃至使用織機的用戶重點關切的重要因素,因為,運動部件的磨損輕則引導起織物錯花織疵,重則縮短作為織機開口部件之一的旋轉式多臂機構的使用壽命。然而上述專利存在顧此失彼的欠缺,所謂的顧此,即對于降低易為人們忽視的能耗和噪聲有建樹,而所謂的失彼,即對于盤片的第一結合表面及前述的轉臂的掣子的內支承面的磨損有失偏頗,因為,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前述的節能降噪之效與后者因磨損引起的麻煩(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使用壽命短和致使織機織造效率下降以及織物織疵)得不償失。由CN1057352C公開的技術內容可知當盤片旋轉時,與偏心盤的第一結合表面相嚙合的轉臂被動地向外打開,在打開過程中兩者存在滑動磨損,如果按lOOOr/min的速度連續開機和平均50%的動作概率,則偏心盤每天動作7. 2萬次,一對交替動作的轉臂各為 3. 6萬次,于是無需多久,偏心盤與轉臂俱損;在偏心盤和轉臂兩者旋擺的過程中,由于轉臂的掣子與偏心盤的接觸面呈類似于W形的點接觸形式(該專利的圖4和圖5示),因此接觸點表現為跳躍式變換,跳躍式變換會使動作有失連貫,從而加劇結合面的不均勻磨損;由于受限于結構緊湊的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和前述的W形的接觸形式,因此實際的有效接觸面積微乎其微,約為2X2 mm(4 mm2)范圍,又由于連接于轉臂上的彈簧的拉力通常在50N以上,并且疊加了較大的運動沖擊,因此難以憑借前述的點接觸承受彈簧的拉力和伴隨的運動沖擊力,從而使磨損更趨嚴重。最終,務必要求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具有嚴苛的但實際難以滿足的角定位精度,如果上述磨損累積至一定程度,則勢必造成開口動作失誤,無法保障織物的質量。因此,如何在節能降噪與避免磨損這兩者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點,長期以來成了業界關注并且期取解決的技術問題,然而,在已公開的專利及非專利文獻中均未給出相應的啟示。為此本申請人作積極而有益的探索與嘗試,并且在嚴格的保密措施下經實驗證明是切實可行的,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顯著降低偏心盤與轉臂之間的磨損而藉以保障開口動作效果并確保織物質量、有利于降低功耗而藉以體現節約能源、有益于方便制造并且避免因誤差而對偏心盤的角定位精度產生影響的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本發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包括一主軸;一擺臂和一偏心盤,擺臂通過擺臂軸承設置在偏心盤上,偏心盤通過偏心盤軸承設置在主軸上,在該偏心盤的盤緣部位構成有一第一偏心盤嚙合面和一第二偏心盤嚙合面,第一、第二偏心盤嚙合面在偏心盤的圓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花鍵盤,該花鍵盤定位在主軸上并且隨主軸轉動,在該花鍵盤盤緣上構成有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第一、第二凹槽在花鍵盤的圓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以擺動狀態樞轉設置在偏心盤上的一離合爪,該離合爪的一端與設置在偏心盤上的限位銷相對應,并且在該一端延伸有一用于與所述的第一凹槽或者與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合的凸緣和構成有一反力彈簧固定座,在該反力彈簧固定座上固定有一反力彈簧的一端,而反力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偏心盤上,離合爪的另一端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面的部位構成有一凹緣;一中部樞轉設置在第一信號擺臂軸上的并且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一擺臂嚙合面而另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一吸鐵擺臂觸腳的第一信號擺臂,其中第一擺臂嚙合面與所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面相配合或者與所述的第二偏心盤嚙合面相配合;一中部樞軸設置在第二信號擺臂軸上的并且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二擺臂嚙合面而另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二吸鐵擺臂觸腳的第二信號擺臂,其中第二擺臂嚙合面與所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面相配合或者與所述的第二偏心盤嚙合面相配合;一樞轉設置在吸鐵擺臂軸上的并且在電磁鐵的作用下交替地對所述的第一吸鐵擺臂觸腳和第二吸鐵擺臂觸腳作用的吸鐵擺臂,其中所述第一、第二信號擺臂的結構彼此相同,并且彼此交替地對所述的偏心盤作用,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偏心盤嚙面的形狀均呈半圓弧凹面的形狀,而所述的第一、第二擺臂嚙合面的形狀勻呈半圓弧凸面的形狀,半圓弧凹面的半徑與半圓弧凸面的半徑相等,并且,自第一偏心盤嚙合面到所述主軸的旋轉軸線之間的第一距離與自第二偏心盤嚙合面到所述主軸的旋轉軸線之間的第二距離相等。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主軸的外壁上并且沿主軸的長度方向開設有一第一花鍵盤定位槽和一第二花鍵盤定位槽,該第一、第二花鍵盤定位槽彼此在主軸的圓周方向相隔180°,所述的花鍵盤的中央構成有一主軸配合孔,在該主軸配合孔的孔壁上延伸有一第一定位榫和一第二定位榫,其中,第一定位榫的位置與所述的第一花鍵盤定位槽相對應并且榫入第一花鍵盤定位槽內,而第二定位榫的位置與所述第二花鍵盤定位槽相對應并且榫入第二花鍵盤定位槽內。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擺臂上鉸設有一鉸支轉臂連接座, 在該鉸支轉臂連接座上固定有一用于與織機的綜框連接的鉸支轉臂。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擺臂的形狀呈琵琶形。在本發明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偏心盤的盤緣上構成有一反力彈簧讓位缺口,所述的反力彈簧對應于該反力彈簧讓位缺口的部位。在本發明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偏心盤上固設有一限定銷,該限定銷的頂部與偏心盤的表面之間構成有一騰空間隙,所述離合爪朝向限定銷的一端探入到所述的騰空間隙內,并且離合爪的近中部通過離合爪軸擺動地設置在偏心盤上。在本發明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離合爪的整體形狀大體上呈香蕉形。在本發明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反力彈簧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固定件,該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的反力彈簧固定座上,而反力彈簧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固定件,該第二固定件固定在固定銷上,而固定銷固定在所述的偏心盤上。在本發明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信號擺臂上并且朝向所述的吸鐵擺臂的一端連接有一用于使第一信號擺臂復位的第一復位彈簧,而在所述的第二信號擺臂上并且同樣朝向吸鐵擺臂的一端連接有一用于使第二信號擺臂復位的第二復位彈
ο在本發明的又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凹緣探入所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面并且與所述的第一擺臂嚙合面相對應。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相對于已有技術所具有的技術效果如下由于將偏心盤上的第一、第二偏心盤嚙合面的形狀構成為半圓弧凹面,并且將第一信號擺臂上的第一擺臂嚙合面以及第二信號擺臂上的第二擺臂嚙合面的形狀構成為半圓弧凸面,半圓弧凸面與半圓弧凹面相配合而可顯著降低彼此之間的磨損程度,不僅有助于保障開口動作效果,而且可以確保織物的質量;由于將第一偏心盤嚙合面至主軸的旋轉軸線之間的第一距離設計成與第二偏心盤嚙合面至主軸的旋轉軸線之間的第二距離相等,從而使耗用功率減小而有利于節約能源。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結構圖。
圖2為圖1的正視圖。圖3為第二擺臂嚙合面與第二偏心盤嚙合面相配合的示意圖。圖4為吸鐵擺臂對第二信號擺臂對第二吸鐵擺臂觸腳作用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發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發明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范疇。敬請參見圖1和圖2,給出了一主軸1,依據公知的常識,該主軸由配備有與織機的綜框的數量相等的擺臂2、偏心盤3、花鍵盤4、離合爪5、第一、第二信號擺臂6、7和吸鐵擺臂8,下面的描述是針對一個綜框而言的。在主軸1的外壁上并且沿主軸1的長度方向構成有一第一花鍵盤定位槽11和一第二花鍵盤定位槽12,并且第一、第二花鍵盤定位槽11、12 在主軸1的圓周方向彼此相隔180°,即兩者相對應。一個整體形狀猶如琵琶形的擺臂2通過擺臂軸承21而設置在偏心盤3上,由偏心盤3的運動帶動擺臂2擺動,由圖1和圖2所示,在擺臂2上通過一鉸接銷軸222鉸接有一鉸支轉臂連接座22,在該鉸支轉臂連接座22上以焊接、鉚接或者以其它等效的形式固定有一鉸支轉臂221,鉸支轉臂221用于與織機的綜框(圖中未示出)連接,由擺臂2的擺動而帶動鉸支轉臂221,進而由鉸支轉臂221帶動綜框運動。一個偏心盤3通過偏心盤軸承31而設置在主軸1上,偏心盤3不隨主軸1旋轉, 而是由下面即將描述的花鍵盤4帶動。在該偏心盤3的盤緣上構成有一第一偏心盤嚙合面 32和一第二偏心盤嚙合面33,第一、第二偏心盤嚙合面32、33在偏心盤3的圓周方向的盤緣上彼此間隔180°,即第一、第二偏心盤嚙合面32、33彼此保持面對面的位置關系。在偏心盤3上并且朝向下面還要描述的離合爪5的一側的表面固定有一限位銷34和一限定銷 36,其中,限定銷36與偏心盤3的表面之間保持有一騰空間隙,也就是說限位銷36的頂部與偏心盤3的表面是不貼觸的。此外在偏心盤3的盤緣上還形成有一缺失部分,藉由該缺失部分構成為反力彈簧讓位缺口 35。上面已提及的花鍵盤4也可稱為內花鍵盤,該花鍵盤4的中央具有一用于套置到前述的主軸1上的主軸配合孔43,并且在該主軸配合孔43的孔壁上延伸有一第一定位榫44和一第二定位榫45,第一、第二定位榫44、45在主軸配合孔43的圓周方向彼此相隔 180°。由圖2所示,第一定位榫44與前述的主軸1上的第一花鍵盤定位槽11相配合,而第二定位榫45與主軸1上的第二花鍵盤定位槽12相配合,也就是說第一、第二定位榫44、45 分別榫入第一、第二花鍵盤定位槽11、12內,從而由主軸1的旋轉帶動花鍵盤4旋轉。又, 在花鍵盤4的花鍵盤盤緣上構成有一第一凹槽41和一第二凹槽42,該第一、第二凹槽41、 42在花鍵盤盤緣上的位置彼此相隔180°,即在花鍵盤4的圓周方向彼此保持面對面的位置關系。一形狀大體上呈香蕉形的離合爪5的近中部通過離合爪軸M而可擺動地設置在偏心盤3上,該離合爪5的一端與前述的限位銷34 (也可稱擋銷)相對應,并且在該一端構成有一凸緣51和一反力彈簧固定座52,凸緣51與前述的花鍵盤4相配合。更具體地講,凸
7緣51交替地與花鍵盤4上的第一凹槽41以及第二凹槽42相配合,當凸緣51與第一凹槽 41或者與第二凹槽42相配合時,則由花鍵盤4帶動偏心盤3運動。在前述的反力彈簧固定座52上固定有反力彈簧521的一端,而反力彈簧521的另一端與前述的偏心盤3固定。 具體是反力彈簧521的中部對應前述的反力彈簧讓位缺口 35,反力彈簧521的一端即朝向反力彈簧固定座52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固定件5211,該第一固定件5211扣固在反力彈簧固定座52 (也可稱反力彈簧固定腳)上,而反力彈簧521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固定件 5212,該第二固定件5212通過固定銷52121固定在偏心盤3上。由圖1所示,離合爪5的另一端即朝向前述的限定銷36的一端探入前述的構成于限定銷36與偏心盤3的表面之間的騰空間隙內,從而由該限定銷36阻止離合爪5有可能發生的上翹情形。在離合爪5上并且在對應于前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面32的位置構成有一凹緣53,該凹緣53略微向第一偏心盤嚙合面32凹陷,以便與下面將要描述的第一信號擺臂6相配合,即,供第一信號擺臂6 抵觸。前述的第一信號擺臂6的中部轉動地設置在固定于圖中未示出的機架上的第一信號擺臂軸61上,在該第一信號擺臂6的一端端部構成有一與前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面32 相嚙合的或者與第二偏心盤嚙合面33相嚙合的第一擺臂嚙合面62,而第一信號擺臂6的另一端的端部構成有一第一吸鐵擺臂觸腳63,并且在該另一端連接有一用于使第一信號擺臂 6復位的第一復位彈簧64。結構及作用機理與第一信號擺臂6相同的第二信號擺臂7的中部轉動地設置在第二信號擺臂軸71上,一端端部構成有一與第一、第二偏心盤嚙合面32、 33交替嚙合的第二擺臂嚙合面72,而第二信號擺臂7的另一端的端部構成有一第二吸鐵擺臂觸腳73,并且在該另一端連接有一用于使第二信號擺臂7復位的第二復位彈簧74。屬于電磁控制機構的吸鐵擺臂8樞轉設置在吸鐵擺臂軸81上,并且在電磁鐵82 的作用下交替地對前述的第一、第二吸鐵擺臂觸腳63、73作用。敬請參見圖4,當吸鐵擺臂8的觸爪83觸及第二信號擺臂7的第二吸鐵擺臂觸腳 73時,該第二信號擺臂7在克服第二復位彈簧74的作用力的狀態下使第二擺臂嚙合面72 與偏心盤3上的第二偏心盤嚙合面33分離,也就是說,第二信號擺臂7不作用于偏心盤3, 而由第一信號擺臂6作用于偏心盤3,即由第一信號擺臂6的第一擺臂嚙合面62與偏心盤 3上的第一偏心盤嚙合面32相嚙合,具體的狀態可由圖1示意。敬請參見圖3并且繼續結合圖1和圖2,作為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技術要點 將前述的第一、第二偏心盤嚙合面32、33的形狀設計成半圓弧凹面的形狀,與此相適應地將第一、第二擺臂嚙合面62、72設計成半圓弧凸面的形狀,并且將半圓弧凹面的半徑設計成與半圓弧凸面的半徑相等。圖3雖然示意了第二信號擺臂7的第二擺臂嚙合面72與偏心盤3的第二偏心盤嚙合面33配合的情形,但并不會對第一信號擺臂6的第一擺臂嚙合面 62與偏心盤3的第一偏心盤嚙合面32相配合的情形的理解產生困惑,因為兩者的動作原理是相仿的。此外,本申請人將第一偏心盤嚙合面32到主軸1的旋轉軸線即主軸1的旋轉中心之間的第一距離Dl設計成與第二偏心盤嚙面33到主軸1的旋轉軸線即主軸1的旋轉中心之間的第二距離D2,也就是使第一距離Dl等于第二距離D2 (圖2示)。如此設計的優點在于在不增加第一、第二信號擺臂6、7的角運動的幅度的前提下,使與偏心盤3上的第一、第二偏心盤嚙面32、33相嚙合的第一、第二擺臂嚙合面62、72的彼此的作用面構成為圓弧形式,從而可大幅度降低結合面的磨損程度,使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所需的角定位精度得以顯著提高。由于前述的半圓弧凹面的半徑與半圓弧凸面的半徑相等(兩者等半徑),從而保障了兩者的有效接觸面積,當偏心盤3旋轉并與第一信號擺臂6或第二信號擺臂7產生相對滑動時,不難看出,這種相對滑動處于接觸點改變依次連續、位置改變均勻且單向變化的相對平滑的情形下進行的,相比前述的W形的嚙合面形式下的接觸點跳躍、位置變化突變的情形更為理想,因此分別減輕了各自的磨損程度,并且噪聲也相對減小。因為,一旦磨損,則會導致偏心盤3的定位精度不準,從而進一步導致離合爪5的凸緣51難以對中花鍵盤4的第一凹槽41或者第二凹槽42,最終導致開口動作失誤。此外,不論是對第一、第二偏心盤嚙合面32、33的半圓弧凹面的加工還是對第一、第二擺臂嚙合面62、72的半圓弧凸面的加工和檢測均十分方便,使位置精度更易得到保證。只要對半圓弧凹面的圓心以及對半圓弧凸面的圓心定位正確,那么半徑誤差對偏心盤3的定位精度的影響幾乎為零,即不產生任何影響。然而如果不對已有技術中的技術偏見加以克服而采用諸如CN1057352C教導的近似于W形的嚙合面,則無法體現前述的技術效果。還有,將前述的第一、第二距離D1、 D2設計為彼此相等,可以體現申請人在上面的技術效果欄中所稱的減小功耗而藉以節約能源的長處。因為,第一距離Dl等于第二距離D2時,當吸鐵擺臂8的觸爪83觸及第二信號擺臂7的第二吸鐵擺臂觸腳73時,第二擺臂嚙合面72與第二偏心盤嚙合面33分離,于是, 偏心盤3轉動時不會額外增加能耗;反之,如果將第二距離D2設計成大于第一距離D1,那么當吸鐵擺臂8的觸爪83未觸及第二信號擺臂7的第二吸鐵擺臂觸腳73時,從而使第二擺臂嚙面72與第二偏心盤嚙面33仍處于嚙合狀態,于是偏心盤3轉動時會額外增加向外打開第二信號擺臂7的能量。申請人:需要指出,上述實施例并不是對本發明方案的限制例,例如可以將第一、第二信號擺臂6、7的第一、第二擺臂嚙合面62、72改用滾輪的結構形式。以第一信號擺臂6 為例,在其上通過滾輪軸轉動地設置一滾輪,滾輪與半圓弧凹面相配合,并且滾輪的半徑與半圓弧凹面的半徑相等,該方案同樣能夠體現前述的技術效果。申請人:簡述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織機動力通過凸輪機構的作用,使主軸1和裝在主軸1上的花鍵盤4運動。當電磁鐵82接收到信號后,產生磁性,將吸鐵擺臂8吸合,在下擺過程中,吸鐵擺臂8克服自身彈簧力,使其觸爪83作用于由圖1所示的第一信號擺臂6的第一吸鐵擺臂觸腳63,第一信號擺6克服第一復位彈簧64的彈簧力,使第一信號擺臂6的第一擺臂嚙合面62脫離第一偏心盤嚙合面32,此時,離合爪5在反力彈簧521的彈簧力作用下,其凸緣51與花鍵盤4上的第一凹槽41相嵌合,使離合爪5與花鍵盤4聯結為一體,在花鍵盤4的帶動下,帶動偏心盤3 —起轉動,由偏心盤3帶動擺臂2運動,實現提綜臂即鉸支轉臂221的有規律擺動,最終帶動綜框實現上下開口運動。當電磁鐵82未收到信號時, 此時由于電磁鐵83失電即不產生磁性,吸鐵擺臂8在自身彈簧力的作用下,使其觸爪83離開前述的第一吸鐵擺臂觸腳63,并作用于第二信號擺臂7,因此第一信號擺臂6在第一復位彈簧64的作用下,第一信號擺臂6的具有第一擺臂嚙合面62的一端緊緊壓住離合爪5,使離合爪5的凸緣51與花鍵盤4的第一凹槽41分離,偏心盤3與花鍵盤4處于分離狀態,花鍵盤4轉動時,偏心盤3不再轉動,綜框靜止不動,不實現開口動作。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克服了已有技術中的欠缺,完成了發明任務并且客觀體現了意想不到的技術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包括一主軸(1);一擺臂(2)和一偏心盤(3),擺臂(2)通過擺臂軸承(21)設置在偏心盤C3)上,偏心盤C3)通過偏心盤軸承(31)設置在主軸(1) 上,在該偏心盤(3)的盤緣部位構成有一第一偏心盤嚙合面(3 和一第二偏心盤嚙合面 (33),第一、第二偏心盤嚙合面(32、3;3)在偏心盤(3)的圓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花鍵盤G),該花鍵盤(4)定位在主軸(1)上并且隨主軸(1)轉動,在該花鍵盤(4)盤緣上構成有一第一凹槽Gl)和一第二凹槽(42),第一、第二凹槽(41、4幻在花鍵盤的圓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以擺動狀態樞轉設置在偏心盤C3)上的一離合爪(5),該離合爪(5)的一端與設置在偏心盤(3)上的限位銷(34)相對應,并且在該一端延伸有一用于與所述的第一凹槽Gl)或者與所述第二凹槽0 相配合的凸緣(51)和構成有一反力彈簧固定座(52), 在該反力彈簧固定座(52)上固定有一反力彈簧(521)的一端,而反力彈簧(521)的另一端固定在偏心盤(3)上,離合爪(5)的另一端并且在對應于所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面(32)的部位構成有一凹緣(53);—中部樞轉設置在第一信號擺臂軸(61)上的并且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一擺臂嚙合面(62)而另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一吸鐵擺臂觸腳(63)的第一信號擺臂 (6),其中第一擺臂嚙合面(62)與所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面(3 相配合或者與所述的第二偏心盤嚙合面(3 相配合;一中部樞軸設置在第二信號擺臂軸(71)上的并且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二擺臂嚙合面(72)而另一端端部構成有一第二吸鐵擺臂觸腳(73)的第二信號擺臂(7),其中第二擺臂嚙合面(7 與所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面(3 相配合或者與所述的第二偏心盤嚙合面(33)相配合;一樞轉設置在吸鐵擺臂軸(81)上的并且在電磁鐵(82) 的作用下交替地對所述的第一吸鐵擺臂觸腳(63)和第二吸鐵擺臂觸腳(73)作用的吸鐵擺臂(8),其中所述第一、第二信號擺臂(6、7)的結構彼此相同,并且彼此交替地對所述的偏心盤C3)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偏心盤嚙面(32、3;3)的形狀均呈半圓弧凹面的形狀,而所述的第一、第二擺臂嚙合面(62、72)的形狀勻呈半圓弧凸面的形狀,半圓弧凹面的半徑與半圓弧凸面的半徑相等,并且,自第一偏心盤嚙合面(3 到所述主軸(1)的旋轉軸線之間的第一距離(Dl)與自第二偏心盤嚙合面(33)到所述主軸(1)的旋轉軸線之間的第二距離(D2)相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軸(1)的外壁上并且沿主軸(1)的長度方向開設有一第一花鍵盤定位槽(11)和一第二花鍵盤定位槽(12), 該第一、第二花鍵盤定位槽(11、1幻彼此在主軸(1)的圓周方向相隔180°,所述的花鍵盤 (4)的中央構成有一主軸配合孔(43),在該主軸配合孔的孔壁上延伸有一第一定位榫 (44)和一第二定位榫(45),其中,第一定位榫04)的位置與所述的第一花鍵盤定位槽(11) 相對應并且榫入第一花鍵盤定位槽(11)內,而第二定位榫0 的位置與所述第二花鍵盤定位槽(1 相對應并且榫入第二花鍵盤定位槽(1 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擺臂(2)上鉸設有一鉸支轉臂連接座(22),在該鉸支轉臂連接座0 上固定有一用于與織機的綜框連接的鉸支轉臂021)。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擺臂O)的形狀呈琵琶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其特征在于偏心盤(3)的盤緣上構成有一反力彈簧讓位缺口(35),所述的反力彈簧(521)對應于該反力彈簧讓位缺口(35)的部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偏心盤(3)上固設有一限定銷(36),該限定銷(36)的頂部與偏心盤(3)的表面之間構成有一騰空間隙,所述離合爪(5)朝向限定銷(36)的一端探入到所述的騰空間隙內,并且離合爪(5)的近中部通過離合爪軸(54)擺動地設置在偏心盤( 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離合爪(5)的整體形狀大體上呈香蕉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力彈簧(521) 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固定件(5211),該第一固定件(5211)固定在所述的反力彈簧固定座 (52)上,而反力彈簧(521)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固定件(5212),該第二固定件(5212)固定在固定銷(52121)上,而固定銷(52121)固定在所述的偏心盤(3)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信號擺臂 (6)上并且朝向所述的吸鐵擺臂(8)的一端連接有一用于使第一信號擺臂(6)復位的第一復位彈簧(64),而在所述的第二信號擺臂(7)上并且同樣朝向吸鐵擺臂(8)的一端連接有一用于使第二信號擺臂(7)復位的第二復位彈簧(74)。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緣(53)探入所述的第一偏心盤嚙合面(3 并且與所述的第一擺臂嚙合面(6 相對應。
全文摘要
一種旋轉式多臂開口機構,屬于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包括主軸;擺臂和偏心盤;花鍵盤;設置在偏心盤上的離合爪;一端構成有第一擺臂嚙合面而另一端構成有第一吸鐵擺臂觸腳的第一信號擺臂;一端構成有第二擺臂嚙合面而另一端構成有第二吸鐵擺臂觸腳的第二信號擺臂;設置在吸鐵擺臂軸上的吸鐵擺臂,特點第一、第二偏心盤嚙面的形狀均呈半圓弧凹面的形狀,第一、第二擺臂嚙合面的形狀勻呈半圓弧凸面的形狀,半圓弧凹面的半徑與半圓弧凸面的半徑相等,并且,自第一偏心盤嚙合面到主軸的旋轉軸線之間的第一距離與自第二偏心盤嚙合面到主軸的旋轉軸線之間的第二距離相等。優點有助于保障開口動作效果,確保織物的質量;有利于節約能源。
文檔編號D03C1/14GK102400257SQ20111034768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7日
發明者衛明, 呂雪奎, 彭曉虹, 李金華 申請人:常熟紡織機械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