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腦橫機的中山三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腦橫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腦橫機的中山三角。
技術背景
電腦橫機是針織領域最常見的機械,其中機頭三角部件是電腦橫機的關鍵部件, 一般裝配于三角底板上。在以往的橫機中,中山三角是由一個活動的三角和一個固定的三角組成,而活動三角受一些電器設備控制。當開始電腦編織時,根據花型工藝的需要,這個活動三角要做一些切換動作,一些相應的壓片也要進行位置的變化,而無論是三角切換還是壓片位置變化,都必須靈活的輔助機構在電磁鐵的控制或其他電控驅動裝置配合下完成,且三角切換還必須保證靈敏活動。
現有中山三角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如下缺陷一、三角底板及提花三角底板背后要配置很多傳動機構及電氣驅動裝置,增加了橫機的重量及生產成本,對零件的制造和裝配要求較高,導致制造成本和安裝難度較高,且維修不便;二、由于結構復雜,受機械的磨損、 電控失靈或者其他如毛灰、油污等因素等影響,常導致三角動作不靈敏、不到位甚至出現卡死現象;三、三角動作不到位,使織針退圈、彎紗及成圈不能正常進行,出現撞針或漏針現象,導致橫機無法正常工作,生產效率不夠高,故障率較高,降低了設備的編織效果,且影響用戶的生產。
針對上述技術領域缺陷,本發明人曾申請過若干有關中山三角的專利,其中最接近本申請的是20111(^99139. 7,一種電腦橫機的中山三角,固定安裝于三角底板上。包括呈左右對稱的本體,在本體上自上而下疊加設置有第一軌道、第二軌道、第三軌道和第四軌道,均左右貫穿本體;第一軌道呈八字形,分為兩個單向走針軌道,第一右斜面、中間直槽及第一左斜槽構成單向走針軌道a,第一左斜面、中間直槽及第一右斜槽構成單向走針軌道 b ;第二軌道為人字形雙向走針軌道;第三軌道和第四軌道均呈八字形,組成兩個單向走針軌道,兩軌道中間構成中間凹槽,中間凹槽的正下方設有一限位槽,限位槽內設置有一擺動三角,擺動三角以中心孔定位,中心孔處于本體的中心線上;第四左斜槽、擺動三角左斜邊、 第三右斜面及第三右斜槽組成單向走針軌道c,第四右斜槽、擺動三角右斜邊、第三左斜面及第三左斜槽組成單向走針軌道d。
但是,上述技術方案,包括現有技術中的其他中山三角的技術方案中,由于第四左、右斜槽沒有防護設計,組合針的針鍾在沿著單向走針軌道c、d運行接針編織時,由于兩側的開口較大,針鍾容易滑落,出現走針錯誤,從而影響橫機工作。
有鑒于此,本發明人結合從事針織工作多年的經驗,對上述技術領域的缺陷進行長期研究,本案由此產生。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電腦橫機的中山三角,維修方便、 運行穩定,使組合針在接針軌道運行時不易滑出并順暢滑入。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腦橫機的中山三角,固定安裝于三角底板上。包括可用于吊目及接針的第三軌道和第四軌道,均呈八字形且左右貫穿本體。兩軌道中間構成中間凹槽,中間凹槽的正下方設有一限位槽,限位槽內設置有一擺動三角,擺動三角以中心孔定位,中心孔處于本體的中心線上;第四左斜槽、擺動三角左斜邊、第三右斜面及第三右斜槽組成單向走針軌道C,第四右斜槽、擺動三角右斜邊、第三左斜面及第三左斜槽組成單向走針軌道d。第四左斜槽內下部設有一臺階,使第四左斜槽內上部的空間可供組合針針鍾滑出,臺階的高度小于第四左斜槽的深度;臺階與第四左斜槽的寬入口處以斜坡過渡。第四右斜槽與第四左斜槽呈左右對稱。
進一步,所述第四左斜槽深度大于第三左斜槽深度,第四左斜槽內臺階的高度與第三左斜槽齊平或高于第三左斜槽,第四右斜槽與第四左斜槽呈左右對稱。從而可將上述技術方案應用于上下斜槽深度不一致的中山導向三角中,并取得類似的有益效果。
進一步,所述第四左斜槽內臺階的頂側面與第三左斜槽的底側面一致,第四右斜槽與第四左斜槽呈左右對稱。從而使針鍾的滑入、滑出更加順暢。
進一步,所述擺動三角以中心孔固定,或者能繞中心孔左右擺動,限位槽對擺動三角進行擺幅限制。從而便于擺動三角的安裝,而活動的擺動三角設計,使針腳的滑動更加順暢,進而使電腦橫機運行速度更快、運行更加穩定、生產效率更高。
進一步,擺動三角在限位槽里左右擺動的幅度等于限位槽的邊寬。從而實現更加順暢的滑動效果。
采用上述設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由于第四左右斜槽寬入口處空間較大,采取第四左右斜槽內臺階的設計,可有效防止組合針針鍾在運行接針編織時容易從第三左右斜槽滑落而不是滑出的問題,從而起到了限制針鍾讓其按正常接針編織位置滑出的作用;2、臺階與第四左斜槽的寬入口處以斜坡過渡的設計,又能使臺階的設置不致影響針鍾開始接針編織時的滑入動作;3、簡單說,上述設計既限位了針鍾滑落從而方便滑出,又有利于針鍾滑入;4、由于擺動三角設計,使針腳的滑動更加順暢,進而使電腦橫機運行速度更快、運行更加穩定、生產效率更高。
為進一步解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接針編織的一種走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電腦橫機的中山三角,固定安裝于三角底板上,包括呈左右對稱的本體100,本體100可以采用一體設置,也可以采用分體式設置。
一般中山三角中,除了接針軌道外,還包括翻針、成圈及集圈軌道等。此為現有技術,此處不再贅述。中山三角中的接針軌道即完成接針編織動作的軌道,具體如下第三軌道30和第四軌道40,均呈八字形且左右貫穿本體,為吊目及接針軌道。兩軌道中間構成中間凹槽43,中間凹槽43的正下方設有一限位槽60,限位槽60內設置有一擺動三角50,擺動三角50以中心孔51定位,中心孔51處于本體100的中心線上;第四左斜槽 41、擺動三角左斜邊52、第三右斜面34及第三右斜槽35組成單向走針軌道c,第四右斜槽 45、擺動三角右斜邊53、第三左斜面32及第三左斜槽31組成單向走針軌道d。上述接針軌道中,第四左右斜槽的深度分別與第三左右斜槽的深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第四左斜槽41內下部設有一臺階411,使第四左斜槽內上部的空間可供組合針針鍾滑出,該空間可大可小,視具體的工藝要求而定。臺階411的高度小于第四左斜槽41的深度,即臺階411 矮于第四左斜槽的槽邊。在本實施例中,第四左斜槽深度大于第三左斜槽深度,在具體設計中,第四左斜槽內臺階的高度與第三左斜槽齊平或高于第三左斜槽,從而在實現滑出限位作用的同時又不致影響針鍾從該處的滑入。第四左斜槽內臺階411的頂側面與第三左斜槽 31的底側面一致,可以是弧線形或者直線形。從而更利于針鍾的順暢滑出。臺階411與第四左斜槽41的寬入口處以斜坡412過渡,從而使臺階的設計不影響針鍾開始接針編織時的滑入動作。第四右斜槽45與第四左斜槽41呈左右對稱。
擺動三角50以中心孔51定位,可以是以中心孔51固定,從而便于擺動三角的安裝,也可以是能繞中心孔51左右擺動,而該活動的擺動三角設計,可使針腳的滑動更加順暢,進而使電腦橫機運行速度更快、運行更加穩定、生產效率更高。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采繞中心孔51左右擺動,限位槽60對擺動三角50進行擺幅限制。而且,在本實施例中,為實現更好的滑動效果,擺動三角50在限位槽60里左右擺動的幅度等于限位槽60的邊寬。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本體100是采用分體式設置的,本體100包括上中山三角2、 下中山三角1,下中山三角1安裝于上中山三角2的下方,其中第三軌道30和第四軌道40 設置在下中山三角1上。
以下描述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組合針9針鍾91從下中山三角1的右側入口沿著斜坡452上升進入單向走針軌道d,具體為先進入第四右斜槽45,接著由于針腳的推力,擺動三角50擺向左邊,被限位槽60限制了擺動,這時,針腳會沿著擺動三角右斜邊53進入第三左斜面32及第三左斜槽31,完成接針編織。針鍾91由于受第四左斜槽41臺階411的限位,不會滑落至第四左斜槽41下方,從而順暢滑出。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第四左右斜槽內臺階的設計,有效防止了組合針針鍾在運行接針編織時容易從第三左右斜槽滑落而不是滑出的問題,從而起到了限制針鍾讓其按正常接針編織位置滑出的作用;而臺階與第四左斜槽的寬入口處以斜坡過渡的設計,又能使臺階的設置不致影響針鍾開始接針編織時的滑入動作。簡單說,上述設計既限位了針鍾滑落從而方便滑出,又有利于針鍾滑入。而活動的擺動三角設計,使針腳的滑動更加順暢,進而使電腦橫機運行速度更快、運行更加穩定、生產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非對本案設計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設計關鍵所做的等同變化,均落入本案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腦橫機的中山三角,固定安裝于三角底板上,包括可用于吊目及接針的第三軌道和第四軌道,均呈八字形且左右貫穿本體,其特征在于兩軌道中間構成中間凹槽,中間凹槽的正下方設有一限位槽,限位槽內設置有一擺動三角,擺動三角以中心孔定位,中心孔處于本體的中心線上;第四左斜槽、擺動三角左斜邊、第三右斜面及第三右斜槽組成單向走針軌道C,第四右斜槽、擺動三角右斜邊、第三左斜面及第三左斜槽組成單向走針軌道d; 第四左斜槽內下部設有一臺階,使第四左斜槽內上部的空間可供組合針針鍾滑出,臺階的高度小于第四左斜槽的深度;臺階與第四左斜槽的寬入口處以斜坡過渡;第四右斜槽與第四左斜槽呈左右對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腦橫機的中山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左斜槽深度大于第三左斜槽深度,第四左斜槽內臺階的高度與第三左斜槽齊平或高于第三左斜槽,第四右斜槽與第四左斜槽呈左右對稱。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腦橫機的中山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左斜槽內臺階的頂側面與第三左斜槽的底側面一致,第四右斜槽與第四左斜槽呈左右對稱。
4.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電腦橫機的中山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三角以中心孔固定,或者能繞中心孔左右擺動,限位槽對擺動三角進行擺幅限制。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腦橫機的中山三角,其特征在于擺動三角在限位槽里左右擺動的幅度等于限位槽的邊寬。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腦橫機的中山三角,包括可用于吊目及接針的第三軌道和第四軌道,均呈八字形且左右貫穿本體。兩軌道中間構成中間凹槽,正下方設有一限位槽,內設置有一擺動三角,擺動三角以中心孔定位,中心孔處于本體的中心線上;第四左斜槽、擺動三角左斜邊、第三右斜面及第三右斜槽組成單向走針軌道c,其他部分對應組成單向走針軌道d。第四左斜槽內下部設有一臺階,使第四左斜槽內上部的空間剛好可供組合針針鍾滑出,臺階的高度小于第四左斜槽的深度;臺階與第四左斜槽的寬入口處以斜坡過渡。采用上述設計,在接針編織時既限位了針鍾滑落從而方便滑出,又有利于針鍾滑入,且使針腳的滑動更加順暢,使電腦橫機運行更加穩定。
文檔編號D04B15/36GK102517781SQ20111043134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1日
發明者陶春明 申請人:陶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