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玻璃纖維的防割針織手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專業防割針 織手套。
背景技術:
現今所使用的防割手套通常為無接縫針織手套,具有或不具有涂層(聚氨酯、乳膠、腈、PVC或類似物)。大部分具有高防割性能的手套包含玻璃纖維。例如,文獻EP1160363描述了ー種由防割復合紗線針織制成的手套,所述復合紗線包括玻璃纖維芯,所述芯由至少ー根金屬線和至少ー根非金屬包覆線纏繞。在歐洲,這些手套要符合EN388標準,所述標準用作測試防割性以及耐磨性、耐撕裂性和耐穿孔性。然而,這種標準的切割測試是具有爭議的,這是因為它不能代表真實的切割風險,并且使像玻璃纖維的纖維能夠獲得非常優良的性能(等級5/5),然而玻璃纖維并不能真正地提供防切割保護,而且也極易引起過敏反應。在標準EN388的切割測試的環境中,玻璃纖維之所以具有非常優良的性能,歸功于其會使用于測試樣品的刀刃變鈍這個事實。此外,其它切割測試也是可利用的,其能夠更好地代表一種真實的切割,并且突出了提供真實抗切割性的纖維。標準IS013997的測試就屬于這種情況,其是對標準EN388的測試的非常好的補充。無玻璃纖維的手套是已知的。因此,文獻US6874336描述了ー種防割手套,所述手套不僅保暖而且防止出汗或者至少吸收汗液,其是通過以下方式針織制備而成的エ藝面一側由防割纖維,尤其是芳族聚酰胺纖維纏繞的金屬芯纖維針織而成,而相反一側由親水性纖維例如聚酯制成,所述相反ー側向上延伸至第一エ藝面側。文獻US6534175也公開了ー種防割手套,所述手套由金屬芯紗線和對位芳族聚酰胺纖維纏繞物針織而成。雖然,這些手套在為獲得同樣的熱效果方面比以前通常是將ー只手套套在另ー只上進行穿著的兩只手套有所改進,但是,它們仍然有待改進,尤其是柔性的方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開發ー種防割手套,所述手套不含玻璃纖維、無接縫針織制成并且無需涂層也可使用,并且在無論是根據標準EN388還是根據標準IS013997的防割測試中都具有非常良好的性能,同時舒適并提供靈巧性。根據本發明,所述手套屬于由若干紗線雙側針織而制成的手套類型,所述紗線包括至少ー根具有金屬部分和高耐磨性聚酰胺部分的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使用三根紗線針織而成,即,第一復合紗線,其由將ー根或多根高耐磨性或高韌性聚酰胺紗線包覆復合芯制備而成,所述復合芯通過將不銹鋼紗線和ー根或多根高耐磨性或高韌性聚酰胺紗線直接纜繩狀花樣針織制得;第二紗線,其由將ー根或多根聚酰胺紗線包覆弾性芯上制備而成,和高防割性的第三紗線,其從對位芳族聚酰胺或高性能聚こ烯(HPPE)纖維或絲中選擇,所述雙側針織通過添紗方法實現,這樣第一和第二紗線位于針織物的第一側而第三紗線位于針織物的第二側。優選地,所述不銹鋼紗線直徑在10微米和150微米之間,并且更優選地,位于50微米和70微米之間。更細的紗線難以操作,而過粗的紗線使得手套太硬。優選地,所述與鋼絲紗線纜繩狀花樣針織以形成復合紗線的高耐磨性聚酰胺紗線的線密度在90dtex和700dtex之間,并且更優選地位于400dtex和600dtex之間。在纜繩狀花樣針織紗線(包覆之前)中的聚酰胺和不銹鋼的重量比可根據所使用的聚酰胺和鋼而變化,但是通常在2和3之間,例如大約69. 5% /30. 5%或者75% /25% 0優選地,包覆在第一復合紗線上的高耐磨性聚酰胺紗線的線密度位于70dtex和600dtex之間,并且更優選地,位于130dtex和200dtex之間。
過于細的聚酰胺紗線太脆弱,而更粗的紗線會降低手套的靈巧性。成型紗線(纜繩狀花樣針織及包覆后)中的聚酰胺/不銹鋼的重量比也可根據所使用的聚酰胺和鋼而變化,通常在2和3之間,例如76. 5% /23. 5%或者59. 5% /40. 5%。優選地,第三對位芳族聚酰胺紗線的線密度位于330dtex和1400dtex之間,并且更優選地,位于600dtex和800dtex之間(或當考慮使用HPPE時位于400dtex和800dtex之間)。這樣的紗線可為包括纖維或絲的紗線。其也可包括單紗(或線)或者通過普通纜繩狀花樣針織エ藝結合形成的若干根紗(或線)。優選地,用于制作纜繩狀花樣針織的且包覆的紗線的聚酰胺為常規、高韌性的或具體的尼龍_6、尼龍-6,6、尼龍-11或尼龍-12聚酰胺。優選地,其可為高耐磨性尼龍_6,6聚酰胺,尤其是用于未涂層針織手套的以商標Cordura 出售的尼龍-6,6聚酰胺或用于涂層針織手套的高韌性聚酰胺。所述涂層事實上帶來了非常良好的耐磨性能,因此,在涂層針織手套中無需使用Cordura 。優選地,手套通過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區域縫合,例如重復縫合,對位芳族聚酰胺紗線來增強。
本發明的其它特點和優勢將在下述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顯現。對照附圖進行參照,所述附圖中圖I為根據本發明用于針織手套的主要復合紗線的示意圖;圖2為用于制造圖I中紗線的復合芯紗的直接纜繩狀花樣針織裝置的示意圖;圖3為根據本發明的手套的示意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手套通過將三根紗線針織而制備。第一紗線為復合紗線1,其包括復合鋼/聚酰胺芯2,所述芯由一根或多根高耐磨性聚酰胺紗線3包覆,所述聚酰胺紗線為例如以商標Cordura 出售的紗線類型,例如180dtex紗線,或者為高韌性尼龍_6,6聚酰胺,例如156dtex的。Cordura 紗線為ー種設計為具有高耐磨性的尼龍-6,6聚酰胺(聚已ニ酰こニ胺[NH-CH2) 6-NH-C0-CH2) 4-C0]n)。所述鋼/聚酰胺芯紗2通過將不銹鋼絲紗線,例如直徑為60微米的,和高耐磨性聚酰胺紗線,例如560dtex的Cordura 紗線,或高韌性聚酰胺紗線,例如470dtex的高韌性尼龍_6,6聚酰胺,直接纜繩狀花樣針織制備而成的。直接纜繩狀花樣針織エ藝(例如從文獻FR2920787中獲知)為ー步式纜繩狀花樣針織エ藝,該エ藝無需先行捻合即可將兩根紗線結合,從而保持每根紗線中絲線相互平行。該方法目前在本發明中是非常有用,因為它能使得纜繩狀花樣針織紗線的剛度最小化。這對針織手套的舒適性、柔性和靈巧性具有巨大的影響。該方法在圖2中示意性地示出,其中鋼絲紗線4沿軸向從線筒的線軸6上取下,而且聚酰胺紗線5從線軸7上取下,并且通過旋轉轉式中空紡錘進行傳送,所述中空紡錘的形式為具有與第一紗線4的取下軸線同軸的軸線的離心滾筒。在這種復合線2中,所述鋼仍保持或多或少地可見,并且柔性基本上并未因此而減少。當其接著由紗線3包覆,所述紗線3具有大大低于直接纜繩狀花樣針織紗線5的線密度的線性密度時,制成的復合紗線的柔性保持足以在針織后生產舒適且提供靈巧性的手套。第一復合紗線I在手套的エ藝面側上針織,而第二紗線通過將ー根或多根聚酰胺 紗線(尼龍_6、尼龍_6,6、尼龍11或尼龍12)包覆在弾性芯上制備而成,第二紗線g在用于通過對聚酰胺(參見圖3)的著色賦予手套外部エ藝側雜色的最終外觀,并且賦予手套彈性和舒適性。最后,第三紗線,即對位芳族聚酰胺紗線(尤其是已知商標名為Kevlar 的聚對苯ニ甲酰對苯ニ胺(ProT))用于與エ藝面側相反的ー側,以便提供額外的防割性以及熱保護和舒適性。因此,這三根紗線用作以10隔距針織無接縫手套。所述添紗エ藝用于制備雙側針織物,其中前兩根紗線出現于構成前面的第一側,即手套的外エ藝側,并且第三紗線(對位芳族聚酰胺)出現在構成背面的第二相反面上,其為與皮膚接觸的手套內面。圖3示出了用鏈縫平車制備的對位芳族聚酰胺紗線的加強部11,所述加強部用作加強手套10的由使用者施加重壓的區域,即位于大拇指12和食指13之間的區域。因此這個加強部11用于進ー步延長手套的使用壽命。隨后,這種無接縫針織手套可選擇性地在手掌和/或手指上用聚合物如聚氨酯(PU)、腈、乳膠、PVC進行涂覆或者用PVC液滴(或點/圓點)覆蓋。也可以在沒有涂層的情況下使用。對如上所述制成的無涂層手套采用兩種標準EN388和IS013997程序進行測試。對于EN388,應當回憶起的是這種測試在于前后移動且繞自身旋轉的圓形刀刃切割樣品手套所需的循環數。在這個標準中存在5個等級,等級5為最高級。然而,這種測試極其易變、不可靠并且不能代表一種真實的切割風險(例如切割機的切割),并且賦予諸如玻璃纖維的纖維以優異的防割性能(該玻璃纖維自身足以獲得等級5),而玻璃并不是ー種能提供良好的防割保護的纖維然而,由于它非常快地使刀刃變鈍,從而使測試失真。根據標準EN388,本發明的手套獲得4/5等級。對于IS013997,測試在于測量用沿20mm移動的刀片切割樣品時所必須對樣品施加的力(以牛頓為單位)。在這種標準中存在5個等級,等級5提供最聞級保護。為了達到等級5,必須施加高于22N的カ以便刀片在移動過20mm的同時切割樣品。因此,這種測試呈現了ー種真實的切割(例如切割機的行程),并且其比標準EN388的測試可靠得多。在這個標準(IS013997)的內容中,玻璃纖維自身并不能提供良好的防割保護。因此,這種標準更加適于測量所測試產品的真實的防割性能。根據標準IS013997,本發明的手套獲得最高等級5/5 (在20mm上切割手套時必須施加超過37N的力)。關于摩擦測試,也由EN388標準定義,本發明手套獲得等級3或更高等級,除了其它因素外,這多虧了Cordura 聚酰胺的使用。這種性能等級對于無涂層手套而言是非常高的。關于本發明手套的靈巧性和舒適性,它們在標準EN420的靈巧性測試中獲得最高等級5/5。這種優異的等級極有可能尤其歸因于通過直接纜繩狀花樣針織技術將不銹鋼絲紗線與Cordura 類型聚酰胺結合的事實,這為手套提供極好的柔性。·
權利要求
1.一種由多根紗線雙側針織制成的類型的手套(10),包括至少ー根具有金屬部分和高耐磨性聚酰胺部分的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10)使用三根紗線針織而成,即,第一復合紗線(I),其由一根或多根高耐磨性或高韌性聚酰胺紗線(3)包覆在復合芯(2)上制備而成,所述復合芯通過將不銹鋼紗線(4)和一根或多根高耐磨性或高韌性聚酰胺紗線(5)直接纜繩狀花樣針織制得;第二紗線,其由一根或多根聚酰胺紗線包覆在弾性芯上制備而成;以及高防割性第三紗線,其從對位芳族聚酰胺或高性能聚こ烯(HPPE)纖維或絲中選擇;所述雙側針織通過添紗方法實現,這樣第一和第二紗線位于針織物的第一側上而第三紗線位于針織物的第二側上。
2.根據權利要求I的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紗線(4)的直徑在10微米和150微米之間,并且更優選地,位于50微米和70微米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I和2中任ー項的手套,其特征在于與鋼紗線直接纜繩狀花樣針織以形成所述復合芯(2)的高耐磨性或高韌性聚酰胺紗線(5)的線密度在90dtex和700dtex之間,并且更優選地,位于400dtex和600dtex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ー項的手套,其特征在于包覆在復合芯(2)上的高耐磨性或高韌性聚酰胺紗線(3)的線密度位于70dtex和600dtex之間,并且更優選地,位于.130dtex 和 200dtex 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ー項的手套,其特征在于第三對位芳族聚酰胺紗線的線密度位于330dtex和1400dtex之間,并且更優選地,位于600dtex和1400dtex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中任ー項的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10)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區域使用對位芳族聚酰胺紗線(12)來增強。
7.根據權利要求I至6中任ー項的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10)在手掌和/或手指上用聚合物如聚氨酯、腈、乳膠或PVC進行涂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無玻璃纖維的防割針織手套。這種手套(10)使用三根紗線針織而成,即,第一復合紗,其由一根或多根高耐磨性聚酰胺紗線包覆在復合芯上制備而成,所述復合芯通過將不銹鋼紗線和一根或多根高耐磨性或高韌性聚酰胺紗線直接纜繩狀花樣針織制得;第二聚酰胺彈性紗線,以及第三對位芳族聚酰胺紗線,所述雙側針織通過添紗方法實現,這樣第一和第二紗線位于針織物的第一側上而對位芳族聚酰胺紗線位于針織物的第二側上。
文檔編號D02G3/32GK102657395SQ201110463048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2日
發明者F·韋勒 申請人:斯博瑞安防護品歐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