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橫型針織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31886閱讀:33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橫型針織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橫型針織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具有單個或雙針床的拉舍爾式、特里科或類似橫型經編機,其通常也稱為拉舍爾式經編機并用于制造針織品。
背景技術
已知具有雙針床的拉舍爾式橫型針織機設有兩排織針,每一排都容納在相應的針床中并由相應的支承床支承。每個針床還設有一系列能夠連接到織針的針舌以用于所謂的 “復合”系統,并設有一系列“線圈梳(stitch-comb) ”,這些線圈梳常用于在織針上升以卸下線圈并獲取新紗線時防止線圈被向上帶。這一系列針舌和線圈梳也由相應的支承床支承, 這些支承床平行于織針支承床并沿著整個機器縱向延伸。織針支承床、針舌支承床和線圈梳支承床通過包括復合連桿的(復雜或簡單)系統而同步進行前后運動,這些連桿被合適地布置(以四邊形的形狀)、精確計算并易于進行所設計的運動。具體而言,屬于這一類型的已知機器的示例可以在文件US3221520、US3568470、 US3460358、US4332149、US3950942、DE3620259 和 W003/071018 中找到。現代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使得能夠精確地研究所述復合連桿的運動規律,在各個織物形成元件之間具有完美的同步,這些元件從通過傳動軸使其運動的同一凸輪開始。該系統基于連桿、支點、速度、加速度、路徑、軌跡和構成整體機構的任何其它因素之間的非常精巧的平衡。而且,通過分析相關元件由于無法避免的加工缺陷、溫度變化和間隙而導致的形狀變化來設計所述復合連桿,以在針織系統能夠承受的公差極限內操作針織機。實際上,應該指出紗線具有給定的機械阻力的極限,這些紗線必須在此極限內加工以避免其斷裂、應力變形、差的織物形成,以上這些情況都意味著差的品質。因此,復合連桿還根據所使用紗線的類型以及確定織物寬度的紗線張緊和喂入值來進行設計。這就是該機器通常按照客戶的需求來制造給定制品的原因。換言之,調節并校準 (在紡織術語中“試樣”)復合連桿的運動和大小以制造特定的制品。但是,如上所述的已知機器具有很大的缺點。第一個缺點是用于制造不同制品的所述機器的通用性很差。實際上,應該指出為了改變機器的布局以獲得與預定運動不同的運動,要進行非常精巧和復雜的調節,這需要具有特定儀器和知識的人員的干預。例如,如果使用特性不同于之前所加工紗線的紗線,則應由專業人員改動復合連桿,以改變織物形成時所涉及元件的路徑。實際上,織針、針舌和線圈梳(這些被認為是消耗件)可以由針織品工廠的工作人員進行更換;而對于其它零件,例如凸輪的更換,制造廠家的工作人員應該干預,因為這涉及各種拆卸和重新校準的操作。這就是為什么在需要時只有制造該針織機的廠家的技術人員才能夠對所述針織機進行改變,按照客戶所要求的變化嘗試著模擬和計算系統所可能涉及的變化。由于機器不使用的停機時間以及操作人員的來往費用,專業人員的干預非常昂

貝ο如上所述的針織機的另一缺點在于運動機構必須利用在應力下幾乎沒有變形的高精度物理元件執行。這意味著在材料、形狀、大小、加工公差的選擇中的高精度,從而導致高制造成本。而且,還應該指出前述復合連桿除了相當笨重之外還需要相當大的空間來進行運動。另外,凸輪的定位(已知是彼此間隔開的)和電機的定位使得整個機器的總體尺寸特別大。另一缺點在于與控制凸輪相關并由電機驅動旋轉的旋轉軸的形狀。所述軸在機器的整個縱向方向(針床的長度超過3. 5米)上延伸,并且在考慮加工、平衡、減震、組裝時會有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正是由于所述軸的尺寸導致的。

發明內容
在這些情況下,本發明的技術任務就是提供一種能夠基本上消除上述缺點的橫型針織機。在所述技術任務中,本發明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設計一種通用的橫型針織機,其可以容易地適應不同的加工類型,而無需專業人員的干預。另一技術任務是提出一種便宜、總體尺寸小且結構簡單的橫型針織機。上述技術任務和目的基本上通過特征在于包括下面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或多個的橫型針織機來實現。


下面是為了說明而非限制性目的的根據本發明的橫型針織機的優選但非唯一的實施例的說明,其在附圖中示出,附圖中圖I示出根據本發明的橫型針織機的側視示意圖,其中去除了一些零件以更好地示出其它零件;圖2示出在根據本發明的橫型針織機的正視示意圖,其中去除了一些零件以更好地示出其它零件;圖3A是根據第一執行變型的圖I和2所示機器的結構細節的側視圖;圖3B是根據第二執行變型的圖I和2所示機器的結構細節的側視圖;圖4是針織機的另一結構細節的俯視圖;圖5是針織機的下部的側視示意圖;圖6示出相對于圖I所示的根據另一實施例的針織機的側視示意圖,其中去除了一些零件以更好地示出其它零件;圖7示出圖6沿著線VII-VII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考附圖,標號I在全文中表示根據本發明的橫型針織機。具體而言,本發明可以有利地應用于具有單個或雙針床的拉舍爾式橫型針織機。針織機I包括沿著所述針織機I縱向延伸的第一針床2和第二針床3 (圖I)。每個針床2、3都設有支承床4,該支承床沿著針織機I的縱向尺寸形成并分別容納一排織針5。有利地,每個針床2、3還可以設有用于常稱為“復合”織針的織針5的多個針舌6, 這些是已知的并由此在本公開內容中不詳細描述。針舌6與織針5同步工作,并由布置在每個針床2、3中的相應的支承床7支承。也可以使用已知的具有擺動針舌的織針5。在此情況下,相應地在針織機I中不使用針舌支承床7。而且,針織機I還可以設有多個線圈梳(stitCh-COmbs)8,用于在織針5上升以卸下線圈并獲取新紗線時防止由針織機I形成的線圈被向上帶。線圈梳(stitch-combs)8,在此具體技術領域中也是已知的并由此將示意性示出而不詳細描述,這些線圈梳8由布置在每個針床2、3中的相應的支承床9支承。在這些情況下,位于每個針床2、3中的保持織針5的支承床4、保持針舌6的支承床7和保持線圈梳8的支承床9并排彼此平行布置,并沿著針織機I的整個縱向方向延伸。在所述織針5上方,多個導紗器10進一步形成,這些導紗器10也是已知的并由此不再更詳細描述,它們將一系列紗線布置在兩個針床2、3的織針5之間。于是,與織針5、針舌6和線圈梳8的運動同步的導紗器10的組合運動產生織物結構,該結構在附圖中未示出以使其更加清楚。參照圖2和5,應該指出針織機I還設有電機11,該電機優選布置在針織機I的中央,這將在下面更好地進行描述。電機11使前述支承床4、7、9前后運動而靠近/遠離所述導紗器10,從而使得織針 5能夠獲取或松開紗線。具體而言,電機11通過合適的傳動裝置12連接到支承床4、7、9,該傳動裝置12包括在相應的相反兩端上連接到支承床4、7、9的剛性桿13。更詳細而言,每個支承床4、7、9剛性連接到三個桿13,每個桿定位在相應支承床的所述相反兩端上。如圖I和圖2更好地示出的,每個桿13由一個剛性體部構成,該體部具有細長形狀和平行于相應的前后運動方向A的縱向延伸方向。每個桿13具有第一端13a以及與第一端13a相反的第二端13b,第一端13a剛性接合到相應的支承床4、7、9,第二端13b可操作地連接到旋轉元件14。優選地,如圖2所示,每個針床2、3設有布置在相應支承床4、7、9的所述相反兩端上的兩個旋轉元件14。于是,每個支承床4、7、9通過兩個旋轉元件14的同步運動而運動, 這兩個旋轉元件14沿著方向A將運動傳遞到與支承床的端部相連的兩個桿13。詳細而言,每個旋轉元件14包括至少一個繞相應軸線X轉動的凸輪盤15 (下面稱為凸輪)。有利地,如圖I和4更清楚示出的,旋轉元件14具有彼此同軸且相互接合的至少兩個凸輪15。進一步詳細而言,旋轉元件14具有包括有效表面的第一凸輪15a,該有效表面垂直于所述軸線X延伸并具有由所述有效表面上的凹部構成的凸輪導向部16。與第一凸輪 15a間隔開形成第二凸輪15b,該第二凸輪15b具有彼此相反且與所述軸線X橫交的兩個有效表面。在第二凸輪15b的有效表面上分別形成也是由相應有效表面上的凹部構成的兩個凸輪導向部16。在這些情況下,應該指出對于每個旋轉元件14設置了三個凸輪導向部16,其中兩個布置在第二凸輪15b中,一個布置在第一凸輪15a中(圖4)。優選地,每個凸輪導向部16具有基本環形的輪廓,并繞相應凸輪15的旋轉軸線X 根據作為要傳遞到所述支承床4、7、9的運動的函數而預定的軌跡延伸。有利地,針織機I還包括兩個箱形體部17,每個體部布置在各個支承床4、7、9的一端的下方。每個箱形體部17由容納兩個彼此相鄰的旋轉元件14的室構成,每個旋轉元件14 屬于相應的針床2、3。如圖3A所示,每個箱形體部17中容納的旋轉元件14繞彼此平行的相應軸線X沿相同方向轉動,并浸入潤滑物質例如油中,以減小旋轉元件14在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或者,通過改變齒輪的數量,容納在每個箱形體部17中的所述旋轉元件14可以沿相反方向轉動,如圖3B所示。具體參照圖4,還應該指出各個旋轉元件14的凸輪15a、15b之一容納在相鄰的旋轉元件14的兩個凸輪15a、15b之間。換言之,在每個箱形體部17內,兩個旋轉元件14相鄰且偏置,使得各個凸輪15可以彼此交錯,從而大大減小總體尺寸。如圖I所示,每個桿13的第二端13b設有滑動插入相應凸輪導向部16中的輥18。 考慮單個針床2、3,應該指出在相應一端上與三個支承床4、7、9相連的三個桿13連接到旋轉元件14,所述旋轉元件14如上所述設有用于容納所述輥18的三個凸輪導向部16。于是,在每個旋轉元件14繞軸線X旋轉的過程中,插入凸輪導向部16中的輥18 沿著由所述導向部16的形狀限定形成的路徑滑動。在所述導向部16的波形部分16a上, 所述輥通過確定其沿桿13的方向A的移位而前后運動。而且,每個桿13連接到相應的縱向導向裝置19、29。所述導向裝置19、29包括導向襯套19和導向軸承29,所述導向襯套19設計成按照運動方向A引導桿13進行前后縱向運動,所述導向軸承29用于防止所述桿13繞軸線Y旋轉,該軸線Y垂直于元件14的旋轉軸線。具體而言,每個桿13被適當加工成使得導向軸承29克服使桿13繞軸線Y轉動的趨勢。襯套19由中空的圓筒元件構成,每個桿13的端部13a、13b插入所述圓筒元件中。 襯套19接合相應的桿13,以使得后者僅僅能夠沿運動方向A運動。還應該指出桿13部分容納在箱形體部17內,使得相應的輥18完全浸入潤滑液體中。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六個桿插入每個箱形體部17中,其中三個與屬于第一針床2的旋轉元件14相連,另三個與屬于第二針床3的旋轉元件14相連。
在其它實施例方案中,每個針床2、3的每個旋轉元件14可以與兩個、四個或更多桿相連。而且,每個桿13還設有凹部20,在該凹部20內具有裝配到相應旋轉元件14上且屬于所述傳動裝置12的旋轉軸21。具體而言,如圖I更清楚示出的,每個桿13如直徑一樣地在獲得各個凸輪導向部 16的有效表面旁。在此情況下,布置在每個桿13的第一端13a和第二端13b之間的凹部 20穿過相應凸輪15的中心。另外,凹部20的形狀基本上是橢圓形,以使得桿13能夠繞所述軸21沿方向A滑動。具體而言,傳動裝置包括四個旋轉軸21,每個都具有與電機11相連的第一端21a 以及與第一端21a相反的第二端21b,該第二端21b裝配到相應的旋轉元件14上。傳動裝置12還設有通過齒帶23而連接到電機11的旋轉滑輪22,該齒帶23接合到所述電機11的旋轉銷11a。具體而言,滑輪22與齒輪相連,該齒輪繞平行于針織機I的縱向延伸方向的相應旋轉軸線轉動(圖2、3A、3B)。與滑輪22相連的齒輪還接合到兩個連接元件24,這兩個連接元件24布置在與所述滑輪相連的齒輪的兩側上并裝配到相應軸21的第一端21a上。具體而言,連接元件24由在與滑輪22相連的齒輪的相反兩側上相連的齒輪24構成,以在相應方向上旋轉。每個齒輪24a布置在相應的針床2、3中,并與連接到所述針床2、3的旋轉元件14 的兩個相應軸21的第一端21a相連。如上所述,電機11布置在支承床4、7、9的兩端之間的相對于箱形體部17基本上正中間的位置處(圖2和5)。在這些情況下,每個針床2、3的軸21都裝配到同一齒輪24a的相反兩端上,并相對于電機11和相應的箱形體部17沿相反方向延伸。有利地,連接到相應旋轉元件14的每個軸21包括第一部分25和第二部分26,該第一部分25位于電機11附近并與相應的連接元件24相連,該第二部分26與旋轉元件14 相連。換言之,每個軸21由通過連接接頭27彼此接合的兩個部分25、26構成。于是,接頭27使所述兩部分保持接合并彼此同軸。優選地,如圖5所示,每個軸21的第一部分25由位于機器體部上的適當支承件28支承。于是,整個軸21不會由于在所述連接接頭27上施加過大的力而有彎曲的危險。在工作過程中,電機11通過帶23使滑輪22旋轉,并由此還使得連接到滑輪22的連接元件24旋轉。于是,每個針床2、3的兩個軸21將旋轉傳遞到繞軸線X的相應旋轉元件14。應該指出與容納在相應箱形體部17內的兩個旋轉元件14相連的軸21沿相同方向旋轉(圖3A)。通過增加一個齒輪,相同的軸21可以沿相反方向旋轉(圖3B)。所以,屬于兩個針床且容納在相應體部17內的旋轉元件14也沿相同或相反方向開始旋轉。由于凸輪15的旋轉,輥18在相應的導向部16內滑動,而無法在相對于相應桿13的縱向延伸方向的橫交方向上滑動。實際上,導向軸承29使得桿13僅僅能夠在所述方向A上運動,并如上所述防止桿13沿軸線Y旋轉。當輥18遇到導向部16的波形部分16a時,所述輥在方向A上運動,使得整個桿13 移位并因此使各個支承床4、7、9移位。在這些情況下,應該指出每個針床2、3的旋轉元件14協調地旋轉,從而以平衡的方式移動各個支承床4、7、9,并相應地移動與其相連的織針5、針舌6和線圈梳8。還應該指出在每個凸輪15中獲得的凸輪導向部16可以具有任何形狀,以獲得與其相連的桿13的不同運動。圖6和7所示的針織機I的另一實施例可以通過使用雙輪廓凸輪15實現,所述凸輪15通過與桿13相連的兩個運動軸承30來使桿13運動。所述運動軸承30在所述凸輪 15上獲得的兩個軌道31a、31b上沿外部滑動。本發明實現了重要的優點。首先,該機器在結構方面非常簡單,尤其是桿運動元件。實際上,運動由旋轉元件僅僅通過剛性桿傳遞,沒有四邊形或其它復雜的復合連桿。有利地,為了改變支承床的運動,更換導致所述支承床運動的具有所述導向部的凸輪。換言之,取決于紗線類型、制品類型或在針織機工作過程中檢測到的支承床運動的誤差,使用適用于特定目的的具有導向部的凸輪并更換正在使用的凸輪。于是,在使用具有合適導向部的凸輪后,提供了支承床運動中的若干變化。桿的簡單結構使得也可以由非專業操作人員進行凸輪更換,該操作人員不必對機器進行任何調整。通過作用在箱形體部上,操作人員可以容易地拆卸凸輪并重新組裝更換凸輪。有利地,避免了專業人員的干預,從而節省了經費。而且,每個凸輪可以與制品或待加工的紗線的類型相關聯,并存儲起來,然后可以在要制造給定制品的任何時候使用。本發明的另一重要優點是簡單的結構、小的總體尺寸以及由此導致的低制造成本。實際上,如上所述,旋轉元件可以彼此交錯而節省很多空間。結果,箱形體部也將尺寸很小。而且,桿僅僅由剛性元件構成,制成為一個部件,不必受到特別的調節和/或結合的運動。還應該指出,旋轉軸的結構是苗條的,因為它們由比整個機器的縱向尺寸短得多的多個分離部分構成。因此,消除了與組裝和軸的過大重量有關的問題。另外,接頭消除了對于非常長的軸可能出現的扭轉現象,該現象涉及同一體部中容納的各元件的不同旋轉,其中這些元件由于軸的所述扭轉而在一定角偏移的情況下旋轉。而且,如上所述,第一針床的軸可以相對于第二針床的軸沿相同方向或相反方向旋轉,由此這些元件也可以如此。結果,如果沿相反方向旋轉,則運動中的質量得到平衡,由此避免了由于無法避免的震動而導致的能量蓄積。由此所述能量由于軸的相反旋轉而有利地分散了。
權利要求
1.一種橫型經編機,包括第一針床(2)和第二針床(3),每個針床都具有沿所述經編機縱向延伸的至少一個支承床(4)和由所述支承床(4)支承的至少一排織針(5);多個導紗器(10),用于分別將至少一根紗線置于所述織針(5)中;電機(11),用于使每個針床(2,3)的所述至少一個支承床(4)前后運動以遠離/靠近所述導紗器(10);和傳動裝置(12),其與每個針床(2,3)的所述至少一個支承床(4)相連并具有與所述電機(11)相連的用于每個針床(2,3)的至少一個旋轉元件(14);其中,所述傳動裝置(12)還包括用于每個針床(2,3)的至少一個桿(13),所述至少一個桿(13)具有剛性接合到所述支承床(4)的第一端(13a)以及與所述第一端(13a)相反的第二端(13b),所述第二端(13b)可操作地連接到設有兩個凸輪導向部(16)的所述旋轉元件(14),其中,每個針床(2,3)的所述桿(13)是剛性的且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桿(13)的前后運動方向(A)縱向延伸,其中,所述旋轉元件(14)包括繞相應軸線(X)轉動的至少一個凸輪盤(15),所述兩個凸輪導向部(16)在所述凸輪盤(15)上限定形成,并且其中,所述凸輪盤(15)具有至少兩個凸輪導向部(16)以限定形成兩個分離的軌道(31a,31b),并且所述桿(13)的所述第二端(13b)包括用于分別在所述兩個軌道(31a,31b)的每個上滑動的至少兩個運動軸承(3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裝置(12)還包括與齒輪和所述電機(11)相連的傳動滑輪(22);用于每個針床(2,3)的至少一個連接元件(24), 所述連接元件與所述傳動滑輪(22)的所述齒輪相連以繞相應的軸線旋轉;以及至少一個旋轉軸(21),所述旋轉軸具有裝配到所述連接元件(24)上的第一端(21a)以及與所述旋轉軸的所述第一端(21a)相反且過盈裝配到所述旋轉元件(14)上的第二端(21b)。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每個針床(2,3)還包括保持線圈梳(8)并與支承所述織針(5)排的所述支承床(4)基本平行的至少一個支承床(9);每個支承床(4,9)剛性連接到至少一個相應的桿(13)。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每個針床(2,3)還包括保持針舌(6)并與支承所述織針(5)排的支承床(4)基本平行的至少一個支承床(7);每個支承床 (4,7)剛性連接到至少一個相應的桿(13)。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每個旋轉元件(14)包括彼此同軸且裝配到相應旋轉軸(21)上的至少兩個凸輪盤(15)。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每個針床(2,3)的每個支承床(4, 7,9)剛性連接到容納在所述支承床(4,7,9)的相反兩端上的兩個相應桿(1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型經編機對每個針床(2,3) 包括兩個旋轉元件(14),每個旋轉元件都布置在所述支承床(4,7,9)的相反兩端上以與分別接合到保持針舌(6)的支承床(7)、保持線圈梳(8)的支承床(9)、以及支承所述織針(5) 排的支承床⑷的所述桿(13)相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型經編機還包括分別布置在所述支承床(4,7,9)的相反兩端上的兩個箱形體部(17),每個箱形體部包含至少兩個旋轉元件(14),每個旋轉元件與相應的針床(2,3)相連。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元件(24)包括接合在所述傳動滑輪(22)的所述齒輪的相反兩側上的相應的齒輪(24a),以沿相反方向旋轉。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容納在相應箱形體部(17)內的所述旋轉元件(14)彼此相鄰,以繞相應的平行軸線⑴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轉動;每個旋轉元件(14)具有彼此同軸且間隔開的第一凸輪盤(15a)和第二凸輪盤(15b),旋轉元件(14) 的所述凸輪盤(15a,15b)中的至少一個容納在相鄰旋轉元件(14)的兩個凸輪盤(15a,15b) 之間。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輪盤(15a)包括面對所述第二凸輪盤(15b)且具有所述凸輪導向部(16)的有效表面;所述第二凸輪盤(15b) 具有兩個相反的有效表面,每個有效表面都具有一個凸輪導向部(16)。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11)布置在所述支承床(4,7,9)的相反兩端之間;所述傳動裝置(12)包括在電機(11)的相反兩側上延伸的用于每個針床(2,3)的兩個旋轉軸(21),每個旋轉軸與布置在相應箱形體部(17)中的旋轉元件(14)相連。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每個軸(21)包括至少一個位于電機(11)附近且接合到相應連接元件(24)的第一部分(25),和與相應旋轉元件(14)相連的第二部分(26);以及用于將所述第一部分(25)和第二部分(26)彼此同軸接合的連接接頭(27)。
1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型經編機還包括導向裝置 (19,29),所述導向裝置可操作地作用在所述桿(13)上以防止所述桿(13)偏離運動方向 ㈧。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裝置(19,29)包括導向襯套(19)和導向軸承(29),所述導向襯套(19)設計成按照運動方向㈧引導所述桿(13) 進行前后縱向運動,所述導向軸承(29)用于防止所述桿(13)繞與所述旋轉元件(14)的旋轉軸線垂直的軸線(Y)旋轉。
1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桿(13)還設有凹部(20),在該凹部(20)內具有裝配到相應旋轉元件(14)上且屬于所述傳動裝置(12)的旋轉軸(21)。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20)布置在每個所述桿(13)的第一端(13a)和第二端(13b)之間且穿過相應凸輪(15)的中心。
18.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橫型經編機,其特征在于,凹部(20)的形狀基本上是橢圓形,以使得所述桿(13)能夠繞所述旋轉軸(21)沿運動方向(A)滑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橫型經編機,其包括第一針床(2)和第二針床(3),每個針床都具有沿該經編機縱向延伸的至少一個支承床(4)和由支承床(4)支承的至少一排織針(5);多個導紗器(10),分別將至少一根紗線置于織針(5)中;電機(11),使每個針床(2,3)的至少一個支承床(4)前后運動以遠離/靠近導紗器(10);和傳動裝置(12),其與每個針床(2,3)的至少一個支承床(4)相連并具有與電機(11)相連的用于每個針床(2,3)的至少一個旋轉元件(14),該傳動裝置還包括用于每個針床(2,3)的桿(13),該桿具有剛性接合到所述支承床(4)的第一端(13a)和與第一端(13a)相反的第二端(13b),該第二端可操作地連接到設有至少一個凸輪導向部(16)的所述旋轉元件(14)。
文檔編號D04B23/02GK102605543SQ20121006421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16日
發明者T·洛納蒂 申請人:桑托尼股份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霞浦县| 习水县| 天全县| 宝应县| 景德镇市| 铁岭县| 黔东| 临朐县| 滨海县| 正宁县| 会同县| 油尖旺区| 黎城县| 湄潭县| 迁安市| 美姑县| 莆田市| 子洲县| 宁城县| 汉川市| 揭阳市| 察隅县| 高尔夫| 奈曼旗| 内丘县| 冀州市| 建湖县| 含山县| 中方县| 兰考县| 静安区| 和顺县| 永昌县| 仪陇县| 如皋市| 岢岚县| 犍为县| 鹤山市| 香河县| 郴州市|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