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一種使用溶劑對衣物進行清洗及干燥的家用干洗機,特別涉及一種家用干洗機的除水裝置、除水方法及使用了該除水裝置的家用干洗機,屬于干洗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如圖1所示,現有的使用溶劑對衣物進行清洗的干洗機包括:溶劑箱1、溶劑泵2、洗滌筒3、風機4、冷凝器5、蒸餾器6、油水分離器7、紐扣收集器8、泵9、加熱器10等部件。傳統干洗機的洗滌流程為:將衣服放入洗滌筒3內以后,關閉洗衣機門。啟動程序后,由溶劑泵2將溶劑箱1內的溶劑從管路A或B吸入洗滌筒3內。洗滌及高速甩干完成以后,大部分溶劑經過紐扣收集器8等簡單的過濾,沿管路K流回到溶劑箱1。這時洗滌筒3內的衣服中含有少量的溶劑,需要對衣服進行烘干。烘干時,啟動風機4,空氣經加熱器10加熱后,熱風沿管路H進入洗滌筒3內,烘干后的氣體(含有溶劑蒸汽)由管道D進入冷凝器5,油水蒸汽經過冷凝后由管路E進入油水分離器7,經過油水分離后溶劑沿管路F進入溶劑箱1。當溶劑很臟需要蒸餾時,泵9將溶劑箱1內的溶劑吸入蒸餾器6進行蒸餾,蒸汽沿管道J、D進入冷凝器5。溶劑經管道E進入油水分離器7后進入溶劑箱1。在專利號為CN200520104388.6的中國專利中也公開了一種封閉式干洗機,該干洗機包括洗衣滾筒、用于冷凝的冷卻器、加熱器、蒸餾箱、蒸餾箱冷卻器、液水分離器、溶劑池等。上述傳統的干洗機都具有體積過于龐大的特點,而且干洗機的溶劑密封問題非常繁瑣。傳統干洗機均采用油水分離裝置,這種裝置的準確度很難保證。油水分離器不能形成標準化的設計,造成重復性的設計,而且精度高的油水分離器需要很繁瑣的結構以及電控程序,限制了干洗機在家庭中的廣泛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整機結構簡單,體積減小,并可以有效解決溶劑密封問題,適合于家庭使用的家用干洗機的除水裝置。本發明的另一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整機結構簡單,體積減小,并可以有效解決溶劑密封問題,適合于家庭使用的家用干洗機。本發明的再一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簡化流程,有效解決溶劑密封問題的家用干洗機的除水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家用干洗機的除水裝置,包括用于儲存溶劑的溶劑箱,在所述溶劑箱內設置有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內的空間與所述溶劑箱連通,在所述干燥箱內設置有用于吸附水分的吸水材料。進一步,所述干燥箱可拆卸安裝于所述溶劑箱內。進一步,所述干燥箱為桶形,在所述桶壁上開有若干個進液通孔。進一步,所述吸水材料為高吸水性樹脂。進一步,所述高吸水性樹脂為淀粉類樹脂、或纖維素類樹脂、或合成聚合物類樹脂。進一步,所述吸水材料為高吸水性樹脂顆粒。本發明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家用干洗機,包括溶劑箱、洗滌筒及溶劑回收系統,所述洗滌筒通過管道與所述溶劑箱連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劑箱內設置有上述的除水裝置。本發明的再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家用干洗機的除水方法,在溶劑箱內設置吸水材料,利用吸水材料吸附所述溶劑箱內的水分,實現溶劑與水的分離。進一步,所述吸水材料采用高吸水性樹脂顆粒。進一步,所述高吸水性樹脂顆粒放置在干燥箱內,所述干燥箱放置在溶劑箱內,所述干燥箱與所述溶劑箱連通。綜上內容,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家用干洗機的除水裝置、除水方法及家用干洗機,在溶劑箱內設置填充有吸水材料的干燥箱,利用吸水材料吸附溶劑中的水分,實現溶劑與水的分離,省略了現有技術中的油水分離器,既簡化了結構,又基本不影響溶劑箱的容積,且不會影響原有的溶劑箱結構及密封等。另外,吸水材料采用高吸水樹脂,其吸水量可以達到自身重量的500~2000倍,吸水能力極強且不易失水,經過一段時間后,取出干燥箱更換里面的高吸水性樹脂 即可,使用簡單方便。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技術干洗機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干燥箱結構示意圖。如圖1至圖3所示,溶劑箱1,溶劑泵2,洗滌筒3,風機4,冷凝器5,蒸餾器6,油水分離器7,紐扣收集器8,泵9,加熱器10,進液口11,排液口12,進氣口13,排氣口14,閥門15,電磁閥16,干燥箱17,箱體18,進液通孔19,吸水材料20。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2所示,一種干洗機,包括溶劑箱1、洗滌筒3及溶劑回收系統。其中,洗滌筒3包括內筒3a和外筒3b,在內筒3a的筒壁上開有若干個供溶劑通過的開孔(圖中未示出),需要洗滌的衣物放置在內筒3a內與干洗所需的溶劑混合,內筒3a由驅動裝置驅動旋轉,衣物在內筒3a內不斷地翻滾,完成衣物的洗滌。在外筒3b的筒壁上開有與外筒3b的內部空間連通的進液口11、排液口12、進氣口13及排氣口14。為保證進排液及進出氣順暢,排液口12位于外筒3b的底部,進氣口13位于外筒3b的頂部。溶劑回收系統包括溶劑泵2、風機4、冷凝器5、蒸餾器6、紐扣收集器8、泵9、加熱器10。外筒3b上的進液口11通過管道C連接于溶劑泵2,再通過管道A和B連通于溶劑箱1,管道A和B通過閥門15連接,通過控制閥門15選擇接通管道A或管道B。當需要進行干洗時,啟動溶劑泵2,溶劑箱1內的溶劑順著管道A、B、C及進液口11進入外筒3b內,再進入內筒3a內與衣物混合。通過驅動裝置驅動內筒3a旋轉,衣物在內筒3a內翻轉,完成衣物的洗滌進行洗滌。外筒3b上的排液口12通過管道K連通于溶劑箱1,在管道K上設置一紐扣收集器8,用于過濾在衣服的洗滌過程中掉落至溶劑內的紐扣等物品,紐扣過濾器8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可以定期清理。洗滌結束后,外筒3b內的溶劑廢液通過排液口12進入至管道K內,溶劑廢液經過紐扣收集器8,后進入至溶劑箱1內,完成溶劑與衣物的初步分離。外筒3b上的進氣口13通過進氣管道H連通于風機4的出風端,在進氣管道H中設置 加熱器10。當需要對內筒3a內的衣物和溶劑進行烘干時,啟動風機4和加熱器10,冷空氣經加熱器10加熱后形成熱空氣,沿著進氣管道H經過進氣口13進入外筒3b和內筒3a內,洗滌使用過的溶劑在熱空氣的加熱作用下蒸發。冷凝器5通過管道E與溶劑箱1連通,冷凝器5通過管道D與外筒3b上的排氣口14連接,洗滌筒3內的溶劑蒸汽通過排氣口14進入管道D,再進入冷凝器5冷卻,冷凝成液體流入管道E,最后進入溶劑箱1內。在排氣口14處設置一電磁閥16,用于控制排氣口14的開閉。在溶劑排放和衣物甩干后,啟動風機4及加熱器10啟動,冷空氣經過加熱器10成熱空氣通過進氣口13進入外筒3b內,熱空氣將外筒3b和內筒3a內及衣物上的溶劑加熱蒸發,溶劑蒸汽通過排氣口14及電磁閥16進入管道D,經過冷凝器5冷凝后,將冷凝后的溶劑液體通過管道E進入溶劑箱1內,之后便可以將衣物取出。蒸餾器6通過管道I與溶劑箱1連通,在管道I上設置有泵9,用于從溶劑箱1內抽取溶劑,蒸餾器6通過管道J及電磁閥16與管道D連接。當溶劑很臟需要蒸餾時,泵9將溶劑箱1內的溶劑吸入蒸餾器6進行蒸餾,溶劑蒸汽沿管道J、D進入冷凝器5,冷凝后的溶劑經管道E進入溶劑箱1內。如圖2所示,在溶劑箱1內設置有作為除水裝置的干燥箱17,溶劑箱1分兩部分,在兩部分的溶劑箱內均設置有干燥箱17。如圖3所示,干燥箱17包括一圓桶形的箱體18,在箱體18的壁上開有若干個進液通孔19,將干燥箱17的內部空間與溶劑箱1連通,箱體18內填充有吸水材料20。為方便使用,干燥箱17作為單獨的部件可拆卸地安裝于溶劑箱1內,通過溶劑箱1上方的開口放入溶劑箱1內。本實施例中,吸水材料20優選采用高吸水性樹脂,因為一般的高吸水樹脂吸水量可以達到自身重量的500~2000倍,吸水能力極強且不易失水。特別優選采用高吸水性樹脂顆粒,根據所用溶劑的特性,可以選擇淀粉類、或纖維素類、或合成聚合物類的樹脂材料。正常洗衣流程結束以后,含有水分的溶劑回流到溶劑箱1,進而在溶劑箱1內形成液面分層,根據所用溶劑的密度不同,水分分離在上層或者是下層,溶劑箱1內的水分沿著進液通孔19進入干燥箱17內,干燥箱17中的高吸水樹脂顆粒就會將這些水分吸凈,從而實現溶劑與水的分離。經過一段時間后,由于高吸水樹脂顆粒超強的吸水性,可以使用很長的時間,用戶可以將干燥箱17取出,并且取出里面的顆粒,更換新的顆粒,使用非常方便。在溶劑箱1內設置吸水材料20,利用吸水材料20吸附溶劑箱1內的水分,實現溶劑與水的分離,這樣的除水方法,省略了現有技術中的油水分離器7,避免了由于油水分離器精度不高、密封不嚴、油水分離時間不夠、油水分離器因溶劑不同過于單一造成重復設計等麻煩,既簡化了整個干洗機的結構,又基本不影響溶劑箱1的容積,且不會影響原有的溶劑箱1的結構及密封等,特別適合在家用干洗機上使用。如上所述,結合附圖所給出的方案內容,可以衍生出類似的技術方案。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