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黑色滌綸織物的增深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黑色滌綸織物的增深處理方法,屬于紡織品印染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聚酯纖維(國內稱為滌綸)大分子的化學結構規整性較高,大分子鏈排列整齊,取向度也較高,結晶度也較大,染料難于進人到纖維的無定形區;另一方面,由于PET大分子上有苯環存在,同時PET大分子上不具備染座,因而使其難于染色。因此,滌綸織物的染色通常用分散染料以高溫高壓染色、熱熔染色或載體染色エ藝條件下完成。滌綸織物按照上述染色エ藝可以染得各種常規的深色織物,但如果要染出能滿足阿拉伯國家要求的特黑色品種,以目前的常規染色エ藝技術尚有較大難度,雖然人們做過較多的嘗試如調整染色配方、提高染色溫度、延長保溫時間、選用混配分散染料或増加染料 用量等方式,但滌綸織物黑度的提高仍然非常有限,染色后織物黑色不黑,有些長絲的黒色織物給人白茫茫的視覺效果,即使在染色時將染料用量提高到織物重量的15%以上也無明顯效果,相反帶來的是染色各項牢度的下降以及成本的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黑色滌綸織物的增深處理方法。為此,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黑色滌綸織物的增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干,它在滌綸織物被染黑后進行,所述增深處理方法包括以下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和第二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
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包括以下步驟,將黑色滌綸織物在10-60g/l濃度的有機氟類聚合物整理劑或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整理劑處理液中浸軋,軋余率為55%-175%,經紅外線烘干之后在175°C _215°C的溫度下焙烘定型處理30-90S ;
第二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包括以下步驟,將經過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處理后的滌綸織物在10-85g/l濃度的親水性線性有機硅整理劑處理液中浸軋,軋余率為45%-150%,經紅外線烘干之后在180°C _220°C的溫度下焙烘定型處理30-90S ;
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中的烘焙定型溫度略低于第二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的烘焙定型溫度。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采用以下進ー步的技術方案
所述滌綸織物的染色エ藝處方為150%分散液黑10%-16% (相對于織物重量的比例,簡寫為owf,下同),200%分散翠蘭S-GL0. 1%-L 5% (owf),O. 2-1. 2g/l的醋酸調節染液pH值為4. 5-5. 5,在110°C _135°C溫度下染色30min-90min,染色完成后用O. 5-1. 5g/l的酸性還原清洗劑在50°C _90°C下洗滌處理30min。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中的含氟丙烯酸酯類共聚物整理劑或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整理劑為丙烯酸酯類單體聚合或與含氟丙烯酸酯類單體共聚而成的含氟丙烯酸樹脂整理劑中的ー種。
所用丙烯酸酯類結構単體包括丙烯酸甲酷、丙烯酸こ酷、甲基丙烯酸甲酷、丙烯酸十八酷、丙烯酸丁酷、甲基丙烯酸ニ甲氨基こ酯等類型中的ー種或幾種。所用含氟丙烯酸酯類單體包括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六氟こ酯、丙烯酸六氟甲酯、丙烯酸六氟こ酯、甲基丙烯酸四氟丙酯以及全氟烷基こ基丙烯酸酯等類型中的ー種或幾種。第二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中的親水性線性有機硅整理劑為用環氧こ烷、環氧丙烷和聚氧こ烯聚氧丙烯縮水甘油醚中之一化合物進行醚化改性的氨こ基氨丙基硅油,該硅油的氨值為O. 25-4. 6mmol/g,其中添加有質量百分比O. 5% 8%的聚硅酸酯或異氰酸酯成分。從原理上分析,如果能夠使照射到織物上的光線盡可能發生折射或被吸收,盡可能少的向外反射,如通過處理,使纖維表面形成不規則的凹凸結構,在纖維或織物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沉積層,由此導致光線明顯地產生折射、漫反射,使織物對入射光的吸收性大大増加,反射光大為減少,從而使黑度得到提高。因此,在加大滌綸纖維對分散染料的吸附能力的同吋,改變滌綸纖維的表面光反射特性,將是提高其表現深色效果的有效方法。 基于上述原理,本發明提出了上述黒色滌綸織物的增深處理方法,g在通過滌綸織物染色后處理工藝技術的改進,進ー步增加染黑色滌綸織物產品的黒色表現性。由于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發明通過上述處理,在纖維或織物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沉積層,使纖維表面形成不規則的凹凸結構,由此導致光線明顯地產生折射、漫反射,使織物對入射光的吸收性大大增加,反射光大為減少,就會使黑度得到提高。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使黑色滌綸織物的黒色深度值增加20%以上,經Datacolor儀器測試數據表明,特黑色滌綸織物的L值可達9. 59。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的實施例為對幾種不同類型黑色滌綸織物進行的增深處理工藝流程都按照“滌綸織物前處理一水洗一染色一染色后處理一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一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一檢驗一成品包裝”的方式進行。以下實施例中,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應用整理劑為含氟丙烯酸酯類共聚物,該整理劑的合成過程為將前述丙烯酸類單體中的兩種與含氟丙烯酸類單體中之ー按照35:25:40的質量比混合,該混合物與烷基酚與環氧こ烷縮合物類乳化劑(如乳化劑0P-7、乳化劑0P-9、乳化劑0P-10等)、去離子水攪拌乳化后,在70°C下慢慢滴加入反應釜中,同時緩慢滴加過硫酸銨引發劑,滴加時間約為3h。滴加過程中控制溫度在70-85°C之間,滴加完成后,保溫lh,然后降溫至30°C,即為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用含氟丙烯酸酯類整理劑。以下實施例中,第二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中的親水性線性有機硅整理劑為用聚氧こ烯聚氧丙烯縮水甘油醚進行醚化改性的氨こ基氨丙基硅油,該硅油的氨值為O. 30mmol/g,其中添加有3. 5%的聚硅酸酯成分。實施例I
68”直貢呢滌綸織物,先用THEN AF450型氣流染色機進行精練起皺,使滌綸織物的收縮率控制為16%。之后在195°C溫度下處理45s進行預定型處理。滌綸織物經軋堿液氣蒸堿減量處理,保持織物的堿減量率在10%。滌綸織物的染色エ藝處方為150%分散液黑15% (owf), 200%分散翠蘭S-GL0. 4%(owf),用O. 3g/l的醋酸調節染液pH值為4. 5-5. 5,在135°C溫度下保溫染色60min,染色完成后用O. 8g/l的酸性還原清洗劑在60°C下洗滌處理30min。將染黑色滌綸織物在35g/l濃度的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整理劑處理液中浸軋,軋余率為80%,經紅外線烘干之后在175°C的溫度下焙烘定型處理60s。之后,將經過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整理劑加工后的滌綸織物在35g/l濃度的親水性線性有機硅整理劑處理液中浸軋,軋余率為100%,經紅外線烘干之后在190°C的溫度下焙烘定型處理60s。經測試,68”直貢呢染色并經還原清洗后未經過增深整理吋,滌綸織物濕摩擦牢度為5級,干摩擦牢度為4-5級,皂洗沾色牢度為5級,皂洗變色牢度為4-5級,織物Datacolor測試L值為16. 53,a值為O. 84,b值為-O . 27。染色黒色滌綸織物經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后,68”直貢呢滌綸織物濕摩擦牢度為5級,干摩擦牢度為4級,皂洗沾色牢度為4-5級,皂洗變色牢度為4級,織物Datacolor測試L值為10. 87,a值為O. 29,b值為-O. 09。織物手感柔軟滑爽,無紕裂現象發生。實施例2
58 ”佐織麻滌綸織物,先用THEN AF450型氣流染色機進行精練起皺,使滌綸織物的收縮率控制為19%。之后在200°C溫度下處理45s進行預定型處理。滌綸織物經液流染色機間歇式堿減量處理,保持織物的堿減量率在22%。滌綸織物的染色エ藝處方為150%分散液黑15% (owf), 200%分散翠蘭S-GL0. 5%(owf),用0. 3g/l的醋酸調節染液pH值為4. 5-5. 5,在135°C溫度下保溫染色60min,染色完成后用I. 2g/l的酸性還原清洗劑在80°C下洗滌處理20min。將染黑色滌綸織物在45g/l濃度的含氟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整理劑處理液中浸軋,軋余率為75%,經紅外線烘干之后在180°C的溫度下焙烘定型處理60s。之后,將經過含氟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整理劑加工后的滌綸織物在25g/l濃度的親水性線性有機硅整理劑處理液中浸軋,軋余率為80%,經紅外線烘干之后在190°C的溫度下焙烘定型處理60s。經測試,58 “佐織麻染色并經還原清洗后未經過增深整理吋,滌綸織物濕摩擦牢度為5級,干摩擦牢度為5級,皂洗沾色牢度為5級,皂洗變色牢度為4-5級,織物Datacolor測試L值為13. 79,a值為0. 67,b值為0. 40。染色黒色滌綸織物經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增深整理后,58 “佐織麻滌綸織物濕摩擦牢度為5級,干摩擦牢度為4-5級,皂洗沾色牢度為4-5級,皂洗變色牢度為4級,織物Datacolor測試L值為9. 59,a值為0. 26,b值為0. 23。織物手感柔軟滑爽,無紕裂現象發生。實施例3
68 “螺紋色丁滌綸織物,先用臺灣東庚染整機械螺絲缸進行精練起皺,使滌綸織物的收縮率控制為14%。之后在180°C溫度下處理45s進行預定型處理。滌綸織物經液流染色機間歇式堿減量處理,保持織物的堿減量率在16%。滌綸織物的染色エ藝處方為150%分散液黑16%(owf ),200%分散翠蘭S-GL0. 73%(owf),用0. 4g/l的醋酸調節染液pH值為4. 5-5. 5,在135°C溫度下保溫染色60min,染色完成后用I. 5g/l的酸性還原清洗劑在80°C下洗滌處理20min。
將染黑色滌綸織物在40g/l濃度的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整理劑處理液中浸軋,軋余率為70%,經紅外線烘干之后在180°C的溫度下焙烘定型處理60s。之后,將經過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整理劑加工后的滌綸織物在30g/l濃度的親水性線性有機硅整理劑處理液中浸軋,軋余率為85%,經紅外線烘干之后在190°C的溫度下焙烘定型處理60s。經測試,68 “螺紋色丁染色并經還原清洗后未經過增深整理吋,滌綸織物濕摩擦牢度為5級,干摩擦牢度為4-5級,皂洗沾色牢度為5級,皂洗變色牢度為4-5級,織物Datacolor 測試 L 值為 19. 91,a 值為 O. 55,b 值為 O. 34。染色黒色滌綸織物經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增深整理后,68 “螺紋色丁滌綸織物濕摩擦牢度為4-5級,干摩擦牢度為4級,皂洗沾色牢度為4-5級,皂洗變色牢度為4級,織物Datacolor測試L值為12. 13,a值為O. 31,b值為O. 47。織物手感柔軟滑爽,無紕裂現象發、生。
權利要求
1.一種黑色滌綸織物的增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干,它在滌綸織物被染黑后進行,所述增深處理方法包括以下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和第二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 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包括以下步驟,將黑色滌綸織物在10-60g/l濃度的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或含氟丙烯酸酯類共聚物整理劑處理液中浸軋,軋余率為55%-175%,經紅外線烘干之后在175°C _215°C的溫度下烘焙定型處理30-90S ; 第二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包括以下步驟,將經過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處理后的滌綸織物在10-85g/l濃度的氨值為O. 25-4. 6mmol/g的親水性線性有機硅整理劑處理液中浸軋,軋余率為45%-150%,經紅外線烘干之后在180°C _220°C的溫度下焙烘定型處理30_90s ; 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中的烘焙定型溫度略低于第二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的烘焙定型溫度。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黑色滌綸織物的增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滌綸織物的黑色染色エ藝處方為150%分散液黑10%-16%(owf),200%分散翠蘭S-GLO. 1%_1. 5%(owf),用O. 2-1. 2g/l的醋酸調節染液pH值為4. 5-5. 5,在115°C _135°C溫度下染色30min_90min,染色完成后,將滌綸織物用O. 5-1. 5g/l的酸性還原清洗劑在50°C -90°C下洗滌處理,所述owf為相對于滌綸織物重量的百分比。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黑色滌綸織物的增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氟丙烯酸酯類共聚物整理劑或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整理劑為丙烯酸酯類單體聚合或與含氟丙烯酸酯類單體共聚而成的含氟丙烯酸樹脂整理劑中的ー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黑色滌綸織物的增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整理劑合成所用丙烯酸酯類結構単體包括丙烯酸甲酷、丙烯酸こ酷、甲基丙烯酸甲酷、丙烯酸十八酷、丙烯酸丁酷、甲基丙烯酸ニ甲氨基こ酯等類型中的ー種或幾種。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黑色滌綸織物的增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氟丙烯酸酯類共聚物合成所用単體包括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六氟こ酷、丙烯酸六氟甲酯、丙烯酸六氟こ酯、甲基丙烯酸四氟丙酯以及全氟烷基こ基丙烯酸酯等類型中的ー種或幾種。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黑色滌綸織物的增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親水性線性有機硅整理劑為用環氧こ烷、環氧丙烷和聚氧こ烯聚氧丙烯縮水甘油醚中之一化合物進行醚化改性的氨こ基氨丙基硅油,該硅油的氨值為O. 25-4. 6mmol/g,其中添加有質量百分比O.5% 8%的聚硅酸酯或異氰酸酯成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黑色滌綸織物的增深處理方法。它包括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和第二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包括以下步驟,將黑色滌綸織物在10-60g/l濃度的有機氟類聚合物整理劑或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整理劑處理液中浸軋,軋余率為55%-175%,經紅外線烘干之后在175℃-215℃的溫度下焙烘定型處理30-90s;第二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包括以下步驟,將經過第一階段增深后處理工序處理后的滌綸織物在10-85g/l濃度的親水性線性有機硅整理劑處理液中浸軋,軋余率為45%-150%,經紅外線烘干之后在180℃-220℃的溫度下焙烘定型處理30-90s。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使黑色滌綸織物的黑色深度值增加20%以上,經Datacolor儀器測試數據表明,特黑色滌綸織物的L值可達9.59。
文檔編號D06M15/643GK102677470SQ20121014076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9日
發明者陳豐, 陳宇鳴 申請人:浙江紅綠藍紡織印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