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錦綸、粘膠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混紡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錦綸、粘膠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混紡紗,屬于紡紗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混紡紗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纖維紡成的紗,如麻/棉、毛/棉、毛/麻/絹、滌/棉、滌/毛等等,打破了原來的棉、麻、毛、絲、化纖之間的界限,能夠彌補單一某種紡織材料的不足,體現各組分纖維的優越性,以改善織物的服用功能,擴大適用范圍。現有的混紡紗功能還不夠齊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錦綸、粘膠纖維和膠原蛋白 纖維混紡紗。本發明的錦綸、粘膠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混紡紗,包括下列成分錦綸45-55重量份、粘膠纖維25-35重量份和膠原蛋白纖維15-25重量份。所述的錦綸、粘膠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混紡紗,包括下列成分錦綸50重量份、粘膠纖維30重量份和膠原蛋白纖維20重量份。本發明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錦綸具有如下性能強力、耐磨性好,居所有纖維之首。它的耐磨性是棉纖維的10倍,是干態粘膠纖維的10倍,是濕態纖維的140倍。因此,其耐用性極佳。錦綸織物的彈性及彈性恢復性極好,但小外力下易變形,故其織物在穿用過程中易變皺折。通風透氣性差,易產生靜電。錦綸織物的吸濕性在合成纖維織物中屬較好品種,因此用錦綸制作的服裝比滌綸服裝穿著舒適些。有良好的耐蛀、耐腐蝕性能。耐熱耐光性都不夠好,熨燙溫度應控制在140°C以下。在穿著使用過程中須注意洗滌、保養的條件,以免損傷織物。錦綸織物屬輕型織物,在合成纖維織物中僅列于丙綸、腈綸織物之后,因此,適合制作登山服、冬季服裝等。粘膠纖維的特性如下其基本組成是纖維素(C6H1005)n ο普通粘膠纖維的截面呈鋸齒形皮芯結構,縱向平直有溝橫。而富纖無皮芯結構,截面呈圓形。粘膠纖維具有良好的吸濕性,在一般大氣條件下,回潮率在13%左右。吸濕后顯著膨脹,直徑增加可達50%,所以織物下水后手感發硬,收縮率大。普通粘膠纖維的斷裂強度比棉小,約為1.6 2.7cN/dtex ;斷裂伸長率大于棉,為169Γ22% ;濕強下降多,約為干強的50%,濕態伸長增加約50%。其模量比棉低,在小負荷下容易變形,而彈性回復性能差,因此織物容易伸長,尺寸穩定性差。富纖的強度特別是濕強比普通粘膠高,斷裂伸長率較小,尺寸穩定性良好。普通粘膠的耐磨性較差,而富纖則有所改善。粘膠纖維的化學組成與棉相似,所以較耐堿而不耐酸,但耐堿耐酸性均較棉差。富纖則具有良好的耐堿耐酸性。同樣粘膠纖維的染色性與棉相似,染色色譜全,染色性能良好。此外粘膠纖維的熱學性質也與棉相似,密度接近棉為
I.50 I. 52g/cm3。膠原蛋白纖維具有如下性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抗原性,可生物降解性及良好的成纖、成膜特性。膠原蛋白這種優異的性能決定了其在生物材料、共混纖維和共混膜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發明的混紡紗將錦綸、粘膠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特點互補,發揮三者的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本實施例中的錦綸、粘膠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混紡紗,包括下列成分錦綸45重量份、粘膠纖維25重量份和膠原蛋白纖維15重量份。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的錦綸、粘膠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混紡紗,包括下列成分錦綸55重量份、粘膠纖維35重量份和膠原蛋白纖維25重量份。 實施例3
本實施例中的錦綸、粘膠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混紡紗,包括下列成分錦綸50重量份、粘膠纖維30重量份和膠原蛋白纖維20重量份。
權利要求
1.一種錦綸、粘膠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混紡紗,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成分錦綸45-55重量份、粘膠纖維25-35重量份和膠原蛋白纖維15-25重量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錦綸、粘膠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混紡紗,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成分錦綸50重量份、粘膠纖維30重量份和膠原蛋白纖維20重量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錦綸、粘膠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混紡紗,包括下列成分錦綸45-55重量份、粘膠纖維25-35重量份和膠原蛋白纖維15-25重量份。本發明的混紡紗將錦綸、粘膠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特點互補,發揮三者的優點。
文檔編號D02G3/04GK102839472SQ20121035685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4日
發明者楊忠國 申請人:海安縣中山合成纖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