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傳統藍印花布物理精細防染新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印染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藍印花布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傳統手工藍印花布,使用傳統的石灰、黃豆粉作為防染漿(即物理防染法),由于石灰粉末和黃豆粉在用水拌和后其顆粒迅速膨脹,而顆粒直徑往往大于20目,所以傳統印花一直都選擇用型紙漏空雕刻,以點、線、塊、面組成紋樣圖案,雖然也有粗獷之美,但不能正確表達紋樣的完整性,以及細膩地表達題材的層次感,所以很多傳統題材的完美性受到了原有印制條件的限制。隨著現代消費者審美需求的提高,人們希望傳統印花工藝在技術上有一個創新和突破,因此如何能在保持傳統印花工藝精髓的同時,可以運用現代印花工藝,而這種工藝又·不是對環境有所損害的化學防染工藝,而仍是傳統意義上的物理防染法,所以如何選擇具有物理性的防染新材料,使傳統物理防染印花技術有一個突破,這樣能充分地多層次地表現題材豐富性,所以解決傳統工藝物理精細防染新技術的研究和運用已十分迫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采用物理性相同,而經水膨脹后顆粒目徑小于80目物理防染新材料的傳統藍印花布物理精細防染新工藝。本發明的一種傳統藍印花布物理精細防染新工藝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傳統藍印花布物理精細防染新工藝,所述的藍印花布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紋樣設計根據印花圖案要求,可設計成線條連貫,圖案精細、層次分明的紋樣,與傳統以點、線、塊、面組成圖案形成鮮明對照;
(2)紋樣黑白稿制作把設計的紋樣加工成黑白稿反片以利制版感光;
(3)絲網花版制作用木框印花版或方鋼框印花版綁上錦綸絲網,涂上感光膠,在暗室中進行感光,然后把經感光后堅牢部分保存,不透光部分用清水沖洗掉;
(4)花版防染層加厚為了使印花防染漿層有I.5mm以上厚度,因此必須對花版花型厚度進行加厚,通常采用涂生漆或醇酸清漆漆三遍干燥后形成漆膜,這樣既加厚了花型,又對花版表面層進行了保護;
(5)物理精細防染漿制作物理精細防染漿由以下材料按質量百分比合成活性漂土30%,太白粉1%,A邦漿14%和水55% ;
(6)印花刮防染層把合成的物理精細防染漿用印花版覆蓋織物表面,通過漏網刮印在棉織物上,形成物理防染層,待干后才能染色;
(7)多次染色采用植物染料一藍草靛青在PH值9的溶液中化成染液,然后浸染、氧化,根據色澤需要采用十二次以上染色,這樣形成一定的顏色深度和色牢度;
(8)去除防染層清洗后整理成品染色后曬干用刀刮去防染層,然后在添加千分之一雙氧水的清水中,用工業洗衣機翻滾清洗20分鐘,并進行三次換水清洗,然后曬干整理成品就得到了藍印花布成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一種傳統藍印花布物理精細防染新工藝的有益效果是選擇一種物理性相同的活性漂土作為防染層填充物,它加入占總體質量30%的活性漂土,14%的A邦衆,1%的太白粉和55%的水攪拌膨脹后顆粒目徑小于80目的防染材料,印花的線條可以小于Imm細,可以采用嫁接現代印花工具如絲網制版技術和工藝成熟地印制不同題材,不同層次的傳統工藝。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
一種傳統藍印花布物理精細防染新工藝,所述的藍印花布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紋樣設計根據印花圖案要求,可設計成線條連貫,圖案精細、層次分明的紋樣,與傳統以點、線、塊、面組成圖案形成鮮明對照; (2)紋樣黑白稿制作把設計的紋樣加工成黑白稿反片以利制版感光;
(3)絲網花版制作用木框印花版或方鋼框印花版綁上錦綸絲網,涂上感光膠,在暗室中進行感光,然后把經感光后堅牢部分保存,不透光部分用清水沖洗掉;
(4)花版防染層加厚為了使印花防染漿層有I.5mm以上厚度,因此必須對花版花型厚度進行加厚,通常采用涂生漆或醇酸清漆漆三遍干燥后形成漆膜,這樣既加厚了花型,又對花版表面層進行了保護;
(5)物理精細防染漿制作物理精細防染漿由以下材料按質量百分比合成活性漂土30%,太白粉1%,A邦漿14%和水55% ;
(6)印花刮防染層把合成的物理精細防染漿用印花版覆蓋織物表面,通過漏網刮印在棉織物上,形成物理防染層,待干后才能染色;
(7)多次染色采用植物染料一藍草靛青在PH值9的溶液中化成染液,然后浸染、氧化,采用十三次染色,這樣形成一定的顏色深度和色牢度;
(8)去除防染層清洗后整理成品染色后曬干用刀刮去防染層,然后在添加千分之一雙氧水的清水中,用工業洗衣機翻滾清洗20分鐘,并進行三次換水清洗,然后曬干整理成品就得到了藍印花布成品。上述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一個實例,并不是用來限制本發明的實施與權利范圍,凡與本發明權利要求所述內容相同或等同的技術方案,均應包括在本發明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傳統藍印花布物理精細防染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藍印花布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紋樣設計根據印花圖案要求來設計紋樣; (2)紋樣黑白稿制作把設計的紋樣加工成黑白稿反片; (3)絲網花版制作用木框印花版或方鋼框印花版綁上錦綸絲網,涂上感光膠,在暗室中進行感光,然后把經感光后堅牢部分保存,不透光部分用清水沖洗掉; (4)花版防染層加厚采用涂生漆或醇酸清漆漆三遍干燥后形成漆膜,對花版花型厚度進行加厚; (5)物理精細防染漿制作物理精細防染漿由以下材料按質量百分比合成活性漂土30%,太白粉1%,A邦漿14%和水55% ; (6)印花刮防染層把合成的物理精細防染漿用印花版覆蓋織物表面,通過漏網刮印在棉織物上,形成物理防染層; (7)多次染色采用藍草靛青在PH值9的溶液中化成染液,然后浸染、氧化,根據色澤需要采用十二次以上染色; (8)去除防染層清洗后整理成品染色后曬干用刀刮去防染層,然后在添加千分之一雙氧水的清水中,用工業洗衣機翻滾清洗20分鐘,并進行三次換水清洗,然后曬干整理。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傳統藍印花布物理精細防染新工藝,所述的藍印花布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紋樣設計;(2)紋樣黑白稿制作;(3)絲網花版制作;(4)花版防染層加厚;(5)物理精細防染漿制作;(6)印花刮防染層;(7)多次染色;(8)去除防染層清洗后整理成品。本發明的一種傳統藍印花布物理精細防染新工藝選擇一種物理性相同的活性漂土作為防染層填充物,它加入占總體質量30%的活性漂土,14%的A邦漿,1%的太白粉和55%的水攪拌膨脹后顆粒目徑小于80目的防染材料,印花的線條可以小于1mm細,可以采用嫁接現代印花工具如絲網制版技術和工藝成熟地印制不同題材,不同層次的傳統工藝。
文檔編號D06P1/673GK102877327SQ20121040582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周繼明 申請人:桐鄉藍印花布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