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棉針織織物仿真絲綢風格的加工方法
—種棉針織織物仿真絲綢風格的加工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科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棉針織織物仿真絲綢風格的加工方法。
技術背景
真絲綢具有手感柔軟飄逸、滑爽、豐滿、光澤幽雅柔和、強懸垂感、穿著舒適的內在 品質,但是也存在色牢度差、產量低、價格昂貴、加工工藝復雜、縮水率高、彈性不好易起皺、 日曬牢度不佳易泛黃、易擦傷、洗滌條件苛刻等缺點。而棉纖維具有資源廣泛、價格低廉、吸 濕性好,手感柔軟,加工工藝方便,光澤柔和,有自然美感,其織物結構多樣、服用性能舒適、 色澤鮮艷豐富、各項色牢度都高于真絲綢織物等方面優點。但與真絲相比則缺乏滑爽飄逸、 強懸垂感方面的性能。現有的棉針織物整理的技術很多,比如絲光整理、柔軟整理、抗皺整 理、抗起毛起球整理等,目的只是通過某項加工對針織物的某項服用性能進行改善。缺乏一 種系統的工藝或方法使得棉針織物的風格和服用性能獲得極大改善。
為了提高棉織物產品和服裝的品質,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國內外各企業聯合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針對棉織物仿真絲方面進行了比較廣泛的探索和研究,一些研究成 果表明整理后的織物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真絲綢織物的風格效果,但其前提條件較為苛刻、 適用面窄、只是單純從后整理手段(工作液配方、整理工藝條件等)進行仿真絲加工,而且 工藝復雜不符合當下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方針、缺乏對整理后織物色牢度、鮮艷度等方面 影響的研究,缺乏對進一步提高織物其它性能(如彈性、抗皺性)的研究。如專利公開號 CN101195951A棉纖維及混紡織物仿真絲整理加工方法,其受限制條件要求比較苛刻要求 加工對象為高支紗織物,仿真絲方法主要是通過后整理手段經過多次的浸軋焙烘,工藝冗 長,能耗大,缺乏后整理對色牢度、色變、色澤鮮艷度影響方面的研究。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工藝簡單、仿真絲綢效果 好的棉針織織物仿真絲綢風格的加工方法。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棉針織織物仿真絲綢風格 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51、煮漂棉針織織物;52、對棉針織織物進行絲光處理,其中絲光溶液的燒堿濃度為240-300克/升;53、采用仿真絲前處理劑HD30溶液對絲光后的棉針織織物進行仿 真絲前處理,處理溫度在60-68°C之間,時間40-60分鐘,仿真絲前處 理劑HD30溶液pH值為5. 5-6. O ;所述仿真絲前處理劑HD30溶液按 重量比由以下組分組成濃度為45±1%的改性酶69-71%、分散劑27-29%、纖維強力保護劑2-2. 5% ;54、將棉針織織物放入仿真絲后整理助劑WS22溶液內進行浸軋整理,軋余率70-85%,定型溫度150-155°C之間,機速20-30米/分;所述仿真絲后整理 助劑WS22溶液按重量比由以下組分組成48± 1%的無醛樹脂24-26%,濕摩擦牢度提升劑 5-5. 5%,纖維強力保護劑2-2. 5%,氨基硅油67-69% ;S5、定型棉針織織物。
經前述工藝方法加工處理的棉針織物光澤提高顯著,達到了絲綢織物的亮度和光 澤;絲鳴感表現明顯,被加工棉針織物具有了絲綢產品才有的絲鳴;柔軟性,懸垂性,飄逸 感和人體皮膚觸感的爽滑性表現突出;全面達到了絲綢織物的風格特征;同時一些性能優 于絲綢織物,如抗皺性,色澤鮮艷度和色牢度等。
本發明的優選方案先將經絲光后的棉紗線或者胚紗染色,再織成針織物。
本發明的優選方案在步驟S3后將針織物染色,再進行步驟S4。
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染色步驟中采用活性染料染色;使織物在成品方面具有 強的色牢度。
本發明的優選方案在步驟SI中所述棉針織織物為絲光后的棉紗線或者胚紗織 成的針織物。
本發明的優選方案在步驟S3中所述仿真絲前處理劑HD30占棉針織織物的比重 為 2%-5%。
本發明的優選方案在步驟S4中仿真絲后整理助劑WS22的濃度為140-160克/升。
本發明的優選方案在步驟S5后采用預縮機或者軋光機對已定型的棉針織織物進一步處理。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適用范圍廣,對現有的棉針織物均可采用該方法的加工達到 仿真絲綢的風格。沒有特殊設備要求,國內現有的紡織、印染設備進行適當的組合便可達到 加工要求,而加工后的棉針織物仿真絲綢效果極其顯著,同時又賦予了織物極佳的彈性。抗 皺、防縮、免燙效果明顯。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工藝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棉針織物的一般染整加工工序較長,而對仿真絲綢風格兼有抗皺、防縮、免燙效果有較 大影響的加工工序,不是某一工序(如仿真絲后整理),也不是所有染整加工工序,而是幾個 關鍵工序的影響。本發明對關鍵工序的安排順序、工藝參數等提出要求,以保證仿真絲綢風 格的完成。具體步驟如下1)、選擇絲光后的棉紗線或者胚紗織成的針織物;2)、對棉針織物進行煮漂;3)、對針織物進行絲光處理;其中絲光處理溶液的燒堿濃度要求在240-300克/升之間 (26波美左右);4)、選用仿真絲前處理劑HD30溶液對針織物進行仿真絲前處理,處理溫度在60°C到 68°C之間,時間40到60分鐘,需要仿真絲前處理劑HD30溶液的pH值5. 5到6. 0,用量相對 于織物重2%-5% ;仿真絲前處理劑HD30溶液按重量比由以下組分組成濃度為45±1%的改性酶 69-71%、分散劑27-29%、纖維強力保護劑2-2. 5% ;5)、染色時選用活性染料,使織物在成品方面具有強的色牢度;6)、選擇仿真絲后整理助劑WS22溶液對織物進行浸軋整理、整理液濃度為140-160克 /升;軋余率70-85%,定型溫度150°C至Ij 155°C之間,機速20-30米/分;仿真絲后整理助劑WS22溶液按重量比由以下組分組成48±1%的無醛樹脂 24-26%,濕摩擦牢度提升劑5-5. 5%,纖維強力保護劑2-2. 5%,氨基硅油67-69% ;7 )、定型成品后選擇預縮機或者軋光機進行處理。
實施例2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先將絲光后的棉紗或者胚紗染色,再織成針織品,再 進行其它步驟。
權利要求
1.一種棉針織物仿真絲綢風格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51、煮漂棉針織織物;52、對棉針織織物進行絲光處理,其中絲光溶液的燒堿濃度為240-300克/升;53、采用仿真絲前處理劑HD30溶液對絲光后的棉針織織物進行仿真絲前處理,處理溫度在60-68°C之間,時間40-60分鐘,仿真絲前處理劑HD30溶液 pH值為5. 5-6. O ;所述仿真絲前處理劑HD30溶液按重量比由以下組分組成濃度為45 ± 1% 的改性酶69-71%、分散劑27-29%、纖維強力保護劑2-2. 5% ;54、將棉針織織物放入仿真絲后整理助劑WS22溶液內進行浸軋整理,軋余率70-85%, 定型溫度150-155°C之間,機速20-30米/分;所述仿真絲后整理助劑WS22溶液按重量比由以下組分組成48±1%的無醛樹脂24-26%,濕摩擦牢度提升劑5-5. 5%,纖維強力保護劑 2-2. 5%,氨基硅油 67-69% ;55、定型棉針織織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棉針織織物仿真絲綢風格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將經絲光后的棉紗線或者胚紗染色,再織成針織物。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棉針織織物仿真絲綢風格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3 后將針織物染色,再進行步驟S4。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棉針織織物仿真絲綢風格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步驟中采用活性染料染色。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棉針織織物仿真絲綢風格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I 中所述棉針織織物為絲光后的棉紗線或者胚紗織成的針織物。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棉針織染色織物仿真絲綢風格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3中所述仿真絲前處理劑HD30溶液占棉針織織物的比重為2%-5%。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棉針織染色織物仿真絲綢風格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4中仿真絲后整理助劑WS22的濃度為140-160克/升。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棉針織染色織物仿真絲綢風格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5后采用預縮機或者軋光機對已定型的棉針織織物進一步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棉針織織物仿真絲綢風格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煮漂棉針織織物;S2、對棉針織織物進行絲光處理,其中絲光溶液的燒堿濃度為240-300克/升;S3、采用仿真絲前處理劑HD30溶液對絲光后的棉針織織物進行仿真絲前處理,處理溫度在60-68℃之間,時間40-60分鐘,pH值為5.5-6.0;所述仿真絲前處理劑HD30為高濃縮改性酶70%、強力分散劑28%、纖維強力保護劑2%;S4、將染色后的棉針織織物放入含有仿真絲后整理助劑WS22的溶液內進行浸軋整理,軋余率70-85%,定型溫度150-155℃之間,機速20-30米/分;所述仿真絲后整理助劑WS22組成為高濃縮無醛樹脂25%,濕摩擦牢度提升劑5%,纖維強力保護劑2%,氨基硅油68%; S5、定型棉針織織物;采用該方法加工的棉針織物仿真絲綢效果極其顯著,同時又賦予了織物極佳的彈性。抗皺、防縮、免燙效果明顯。
文檔編號D06P1/38GK102995444SQ20121046314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6日
發明者翟銳根, 賀江平, 劉清海 申請人:佛山市名洲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