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紡織染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棉織物低溫練漂一浴法工藝。
背景技術:
棉纖維是最重要的天然纖維原料,棉織物由于其吸濕性好,服用性能佳,易染色,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使得其在紡織領域中占據主導地位。但原棉坯布中含有大量的果膠,油脂等雜質和天然色素,白度和鮮艷度未能達到質量要求,棉織物中的雜質和天然色素需要依次經過精練和漂白去除。
目前通常采用的精練方式為堿精練,漂白方法為雙氧水漂白,處理后的棉織物白度和白度穩定性能較好,但該方法在高溫、強堿性才能達到所需白度,能耗較大,漂白后對纖維的損傷也較大,且兩步法工序達不到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現提供一種工藝簡單、操作方便的棉織物低溫練漂一浴法工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棉織物低溫練漂一浴法工藝,其創新點在于:經過練漂液的配制、練漂和水洗風干步驟,完成棉織物低溫練漂一浴法工藝,所述具體步驟如下:
(1)練漂液的配制:將5-10g/l30%雙氧水、0.5-3g/l滲透劑jfc、0.5-3g/l硅酸鈉、1-2.5g/l堿劑、0.5-1g/l催化劑進行混合,攪拌均勻;
(2)練漂:用ph緩沖液調節練漂液的ph,在20-25℃下將棉織物浸入到練漂液中,以5℃/min的速度升溫到一定溫度,保溫40-60min,所述棉織物和練漂液的浴比為1:5-20;
(3)水洗風干:練漂結束后,用50℃溫水和25℃冷水交替洗滌棉織物2次,在空氣中自然風干。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中堿劑為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中的一種;催化劑為血紅素鐵酶,攪拌速度為100-200rpm。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中練漂液ph值為6.5-7.5,溫度為50-7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明將精練與漂白結合采用一浴法工藝,并在一浴法中加入雙氧水催化劑促進雙氧水產生過氧氫根負離子,減小了雙氧水的無效分解;本發明在中性、低溫條件下就能完成練漂,降低了反應所需的溫度和ph,減小了棉纖維的損傷,同時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的。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實施例1
一種棉織物低溫練漂一浴法工藝,經過練漂液的配制、練漂和水洗風干步驟,完成棉織物低溫練漂一浴法工藝,具體步驟如下:
(1)練漂液的配制:將5g/l30%雙氧水、0.5g/l滲透劑jfc、0.5g/l硅酸鈉、1g/l氫氧化鈉、0.5g/l血紅素鐵酶進行混合,攪拌均勻,攪拌速度為100rpm;
(2)用ph緩沖液調節練漂液的ph值為6.5,在20℃下將棉織物浸入到練漂液中,以5℃/min的速度升溫到50℃,保溫40min,棉織物和練漂液的浴比為1:5;
(3)水洗風干:練漂結束后,用50℃溫水和25℃冷水交替洗滌棉織物2次,在空氣中自然風干。
實施例2
一種棉織物低溫練漂一浴法工藝,經過練漂液的配制、練漂和水洗風干步驟,完成棉織物低溫練漂一浴法工藝,具體步驟如下:
(1)練漂液的配制:將10g/l30%雙氧水、3g/l滲透劑jfc、3g/l硅酸鈉、2.5g/l碳酸鈉、1g/l血紅素鐵酶進行混合,攪拌均勻,攪拌速度為200rpm;
(2)用ph緩沖液調節練漂液的ph值為7.5,在25℃下將棉織物浸入到練漂液中,以5℃/min的速度升溫到70℃,保溫60min,棉織物和練漂液的浴比為1:20;
(3)水洗風干:練漂結束后,用50℃溫水和25℃冷水交替洗滌棉織物兩次,在空氣中自然風干。
實施例3
一種棉織物低溫練漂一浴法工藝,經過練漂液的配制、練漂和水洗風干步驟,完成棉織物低溫練漂一浴法工藝,具體步驟如下:
(1)練漂液的配制:將7.5g/l30%雙氧水、1.8g/l滲透劑jfc、1.8g/l硅酸鈉、1.8g/l碳酸氫鈉、0.8g/l血紅素鐵酶進行混合,攪拌均勻,攪拌速度為150rpm;
(2)用ph緩沖液調節練漂液的ph值為7,在23℃下將棉織物浸入到練漂液中,以5℃/min的速度升溫到60℃,保溫50min,棉織物和練漂液的浴比為1:13;
(3)水洗風干:練漂結束后,用50℃溫水和25℃冷水交替洗滌棉織物兩次,在空氣中自然風干。
本發明將精練與漂白結合采用一浴法工藝,并在一浴法中加入雙氧水催化劑促進雙氧水產生過氧氫根負離子,減小了雙氧水的無效分解;本發明在中性、低溫條件下就能完成練漂,降低了反應所需的溫度和ph,減小了棉纖維的損傷,同時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的。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即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實現的技術方案,均應視為落入本發明專利的權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