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服裝面料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今后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針織工業的發展趨向主要集中在新型材料纖維、生態環保加工、節能技術、具有新內 涵的功能性整理和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的應用等五個方面。圍繞這五個方面從硬件到軟件都將有新的較大提升,其中也包括各類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型環保染化料助劑、新控制手段、新品質標準的運用。傳統的運用于運動系列的針織面料大都采用普通的圓形截面滌綸低彈絲原料,采用原始的染色后整理工藝,水洗浮色較多和耐光照牢度差,經長期戶外運動著裝后顏色變得萎暗,手感發硬且吸濕導汗性能差,穿著悶熱不透氣,舒適性能極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吸濕快干抗菌面料,該面料吸濕性能強、有抗菌性能優良,能有效提升運動服裝面料的服用性能和手感,保持人體在運動的同時汗液及時排出皮膚持續干爽,持久抑制細囷再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其特殊之處在于該面料由兩種紗線交織而成,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和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而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所述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中,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重量百分含量占35飛5%,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重量百分含量占35飛5% ;另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所述吸濕快干抗菌面料中,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重量百分含量為42 74%,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的重量百分含量為26 58%。優選地,所述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為3(Γ50英支的短纖紗,所述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是由48 144根單絲組成粗細為75 150旦尼爾的復絲,并且該復絲經過加彈處理。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面料為里層、中間層、外層構成的三層結構,所述里層由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構成,所述中間層和外層由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構成。本發明所述吸濕快干抗菌面料的制備方法,其特殊之處在于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驟I)根據所設計的面料選擇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和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原料;2)將原料上機織造,得到面料毛坯;3)將所得面料毛坯全檢入庫;4)將檢驗合格的面料毛坯由卷裝退卷成染色所必須的繩狀,然后根據染缸每管的容量將每匹布匹的布頭縫合以便布匹連續在染缸運行,最后逐管將已連續縫合好的布匹進缸;5)對進缸后的面料毛坯進行染整前處理;
6)對處理好的面料毛坯進行染色得面料半成品,所述染色時,染液的溫度控制為135 140°C,保溫時間為4(T60min,染色液升降溫的速度控制在O. 5 1°C /min ;7)將面料半成品進行濕開幅;8)對濕開幅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初定型,所述初定型采用軋車過水定型,定型機烘箱的溫度控制為165 185°C,車速控制為15 25m/min,超喂布料量為15 30% ;9)采用還原清洗液對初定型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還原清洗,還原清洗液溫度控制為9(TllO°C、保溫時間控制為15 20min ;10)采用清洗液對還原清洗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凈洗,清洗液的溫度控制為8(Tl00°C,保溫時間控制為l(T30min,直至將游離的染料浮色洗凈;11)將凈洗后的面料半成品上親水柔軟劑即凈洗后的面料半成品不出缸,直接加 入濃度為O. 5^1g/L的醋酸溶液,常溫循環浸泡l(T20min,再加入親水柔軟劑循環浸泡,親水柔軟劑用量為待染面料半成品重量的2 4%,以O. 5^10C /min速度升溫至9(Γ 00 ,保溫2(T30min,再以O. 5 1°C /min速度降至常溫后出缸;12)對經過柔軟處理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復定型,定型機烘箱的溫度控制為125 140°C,車速控制為15 25m/min,超喂布料量為15 30% ;獲得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光坯;13)將所得光坯全檢成卷入庫。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上機織造的織造方法為共十二路編織完成一個完全組織,其中,第一路編織為上針出滿針、下針選針集圈的雙面編織;第二路為全部下針單面編織,使第一、二路兩路編織形成立體網眼結構;第三、四、五、六路編織為上針單面編織、下針單面編織、再上針單面編織、再下針單面編織,通過連續兩次上針單面編織、下針單面編織形成中空組織結構;第七路編織為上針出滿針、下針選針集圈的雙面編織;第八路為全部下針單面編織,使第七、八路編織形成立體網眼結構;第九、十、十一、十二路編織又重復第三、四、五、六路的編織方法,形成中空組織結構;其中,第一、三、五、七、九、i^一共六路奇數路使用原料為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第二、四、六、八、十、十二共六路偶數路使用原料為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偶數路的進紗編織形成織物的里層,第一、七路雙面編織的上針編織部分和第三、五、九、十一路的上針單面編織形成織物的外層,第一、七路雙面編織的下針選針集圈部分和三、四、五、六、九、十、十一、十二路上單和下單連續單面編織形成里層、夕卜層不相連接的中空部分構成織物的中間層。進一步地,所述步驟8)中,定型機烘箱的溫度為17(Tl80°C。更進一步地,所述步驟9)中,還原清洗液為潤滑性防皺劑、連二亞硫酸鈉和純堿的水溶液,其中潤滑性防皺劑含量為O. 5 lg/L、連二亞硫酸鈉含量為2 4g/L、純堿含量為2 4g/L。本發明所述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各組分的選擇及其制備方法中工藝參數選擇的原理如下本發明的面料采用兩種紗線交織而成,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和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而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另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兩種不同改性功能的改性滌綸短纖進行混紡可以綜合兩種不同功能性質的優點,揚長避短,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的截面不同于普通滌綸短纖的圓形截面,而是一種十字截面四溝槽,纖維比表面積比圓形截面增加4(Γ50%,因而毛細效應和透氣性很高,芯吸能力大大超過棉。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具備很好的抗菌抑菌功能,納米銀離子比普通銀離子比表面積更大,抗菌面積有效提升,抗菌效果更好。纖維中銀離子與細菌體內的酶蛋白結合后使其失去活性,殺死細菌后又能很快從細菌中游離出來,從而達到長久抗菌,抑制細菌繁殖再生的目的。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的橫截面也為十字截面四溝槽,同樣具有較強的芯吸導濕功能,但原料成本遠低于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該原料的合理使用在不影響吸濕抗菌功能的前提下起到了稀釋成本的作用,使得此種面料的成本大大降低。采用兩種紗線交織而成的面料,既克服了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紗只具有吸濕快干功能和短纖棉型的手感的缺陷,又克服了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的吸濕排汗功能和普通的滌綸短纖沒有區別,穿著時悶熱不透氣的缺陷。為得到上述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在選擇相應原料后,上機織造時采用的織造方法為共十二路編織完成一個完全組織,其中,第一路編織為上針出滿針、下針選針集圈的雙面編織,第二路為全部下針單面編織,使第一、二路兩路編織形成立體網眼結構;第三、四、五、六路編織為上針單面編織、下針單面編織、再上針單面編織、再下針單面編織,通過連續兩次上單、下單編織形成中空組織結構;第七路編織為上針出滿針、下針選針集圈的雙面 編織;第八路為全部下針單面編織,使第七、八路編織形成立體網眼結構;第九、十、十一、十二路編織又重復第三、四、五、六路的編織方法,形成中空組織結構;其中,第一、三、五、七、九、十一共六路奇數路使用原料為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第二、四、六、八、十、十二共六路偶數路使用原料為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采用上述方法編織,偶數路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進紗編織形成織物的里層,里層作為立體蜂巢網眼的吸濕抗菌層,其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具有棉型的手感,貼身著裝舒適性更好;第一、七路雙面編織的上針編織部分和第三、五、九、十一路的上針單面編織形成織物的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外層,外層作為儲濕放濕平面層,具有良好的儲濕和排濕功能;第一、七路雙面編織的下針選針集圈部分和三、四、五、六、九、十、十一、十二路上單和下單連續單面編織形成里外層不相連接的中空部分構成織物的中間層,因第一、七兩路雙面編織的下針選針集圈,局部推開里層相鄰的兩個線圈縱行形成蜂巢網眼結構,蜂巢網眼結構的形成有效增加吸濕導濕和抗菌抑菌比表面積,最大限度地發揮原料本身具有的吸濕抗菌功效,面料的蓬松度和手感因中空組織結構設計得到改善,同時賦予該面料較好的蓄熱隔熱功能。本發明的制備方法中,對面料毛坯進行染整前處理后,即可進行染色得到面料半成品,染色溫度控制為135 140°C,低于135°C會影響染色染料分子的上色率,高于140°C長時間染色會破壞十字截面改性滌綸的十字截面,使其比表面積減少進而影響吸濕快干功能。再將面料半成品進行濕開幅和進行初定型的操作,本發明將傳統常用的染后整理工藝流程脫水一烘干一開幅一定型簡化為將染色后的面料半成品直接濕開幅一定型,工藝流程縮短,在降低質量風險的同時大大降低了水電氣成本和減少了人工工資支出。對面料半成品的初定型為高溫定型,定型溫度控制為165 185°C,優選為17(Tl8(TC之間,這樣既可以滿足面料縮水的穩定性,又可以兼顧纖維的十字截面不至于遭受定型溫度過高而熱熔融破壞,兼顧減少分散染料的高溫升華游離成浮色的量從而減輕環保的壓力,初定型時應注意軋車導布過道處和定型機風嘴處勾絲掛毛。又因為初定型后,染色劑的染料分子有部分會升華游離出來成為染料浮色,而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比圓形截面的普通滌綸更容易吸附染料浮色,為改善本面料的染色牢度和賦予更好的服用性能,所以定型后的一次還原清洗非常必要,對初定型后的面料半成品重新進缸再進行還原清洗至將初定型后藏匿于十字截面滌綸中的染料浮色洗凈為止。將洗凈后的面料半成品不出缸直接上親水性柔軟劑,因滌綸纖維是一種疏水性纖維,上親水性柔軟劑可以大大改善該種纖維的疏水性能。通常上柔軟劑的方法一般都經過定型機軋車過親水柔軟劑,本發明選擇親水柔軟劑,以O. 5 rc /min速度升溫至9(TlO(TC,保溫2(T30min,再以O. 5^1°C /min速度降至常溫后出缸,這樣可以將親水柔軟劑上得均勻透徹,親水性更好。上親水性柔軟劑后慢慢降溫至常溫后出缸。將經過柔軟處理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復定型,復定型為低溫定型,此次定型主要目的是為了烘干整理布面和穩定門幅,定型溫度不宜超過140°C,以免染料再次升華游離出來形成染料浮色。
圖I為本發明面料上機織造的編織工藝示意圖?!?br>
圖2為本發明面料上機織造的織針排列方式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面料上機織造的織針三角排列方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及其制備方法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I一種吸濕快干抗菌面料,由兩種紗線交織而成,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和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而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為40英支的短纖紗;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中,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重量百分含量占50%,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重量百分含量占50% ;另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該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是由96根單絲組成粗細為100旦尼爾的復絲,并且該復絲經過加彈處理;該吸濕快干抗菌面料中,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重量百分含量為57%,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的重量百分含量為43%。該吸濕快干抗菌面料的制備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I)根據所設計的面料選擇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和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原料;2)將原料上機織造,得到面料毛坯;上機織造時按圖I所示的編織工藝圖進行編織,織針的排列按圖2所示方式排列,織針的三角排列按圖3所示方式排列。圖I、圖3中的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為進紗路數編號;圖I顯示為共十二路編織,圖2上、下排中
的1、2、3是根據織針針鍾高低的不同對織針編號成I號針、2號針和3號針,位于上排的是上針盤織針的排列方式,位于下排的是下針筒織針排列方式;圖3中位于上排表格中的是上針盤織針的三角排列方式,位于下排表格中的是下針筒織針的三角排列方式,圖中“Λ”、“ V ”為成圈三角,“ Π ”為集圈三角,“ 一”為浮線三角。上機織造按圖f 3所示方式進行,共十二路編織完成一個完全組織,其中,第一路編織為上針出滿針、下針選針集圈的雙面編織,第一路的集圈是在3號針上集圈,第1、2號不出針,第二路為全部下針單面編織,使第一、二路兩路編織形成立體網眼結構;第三、四、五、六路編織為上針單面編織、下針單面編織、再上針單面編織、再下針單面編織,通過連續兩次上單、下單編織形成中空組織結構;第七路編織為上針出滿針、下針選針集圈的雙面編織,與第一路的集圈針的不同,第七路在2號針上集圈,第1、3號不出針,通過集圈局部推開里層織物的線圈縱行形成立體蜂巢網眼結構,通過集圈針的不同引起集圈點的變化,形成立體蜂巢網眼的提花變化;第八路為全部下針單面編織,使第七、八路編織形成立體網眼結構;第九、十、十一、十二路編織又分別依次重復第三、四、五、六路的編織方法,形成中空組織結構;其中,第一、三、五、七、九、十一共六路奇數路使用原料為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第二、四、六、八、十、十二共六路偶數路使用原料為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偶數路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進紗編織形成織物的里層,第一、七路雙面編織的上針編織部分和第三、五、九、十一路的上針單面編織形成織物的外層,第一、七路雙面編織的下針選針集圈部分和三、四、五、六、九、十、十一、十二路上單和下單連續單面編織形成里外層不相連接的中空部分構成織物的中間層;如此編織后形成的面料為里層、中間層、外層構成的三層結構,里層由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構成,中間層和外層由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構成; 3)將所得面料毛坯全檢入庫;4)將檢驗合格的面料毛坯由卷裝退卷成染色所必須的繩狀,然后根據染缸每管的容量將每匹布匹的布頭縫合以便布匹連續在染缸運行,最后逐管將已連續縫合好的布匹進缸;5)對進缸后的面料毛坯進行染整前處理,將面料毛坯浸入裝有處理劑的染缸進行染整前處理,處理劑中廣東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除油劑DM-1140含量為lg/L、上海雅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雅適滑NF潤滑性防皺劑含量為lg/L和純堿含量2g/L的處理劑的染缸進行染整前處理,染整前處理的水溫為90°C,保溫時間為15min,處理完畢再用
O.5g/L的醋酸常溫下中和殘留的堿;6)對前處理好的面料毛坯進行染色得面料半成品,選用亨斯邁紡織染化中國有限公司提供的TERASIL LF系列高升華高日曬的分散染料和染料助劑溶于水形成的染液進行染色,分散染料的組分為重量為待染色布料總重量O. 015%的TERASIL黃LF,重量為待染色布料總重量O. 13%的TERASIL紅LF、重量為待染色布料總重量O. 38%的TERASIL藍LF三者混合而成;所選用的染料助劑包括螯合分散劑、潤滑性防皺劑、修補劑、高溫勻染劑和醋酸,染液中,螯合分散劑為上海雅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雅潔瑞ARSK,含量為lg/L、潤滑性防皺劑為上海雅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雅適滑NF,含量為lg/L,修補劑為上海雅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雅可固SFW,含量為O. 5g/L,高溫勻染劑為上海雅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地雅可勻CV-70,含量為lg/L,醋酸的含量為lg/L ;染色時,染液的溫度控制為135°C,保溫時間為40min ;染色時,升降溫的速度以控制在O. 5°C /min ;7)將面料半成品進行濕開幅;8)對濕開幅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初定型,初定型采用軋車過水定型,定型機烘箱的溫度控制為170°C,車速控制為20m/min,超喂布料量為20% ;9)采用還原清洗液對初定型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還原清洗,所用的還原清洗液為上海雅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雅適滑NF潤滑性防皺劑、連二亞硫酸鈉和純堿的水溶液,其中潤滑性防皺劑含量為lg/L、連二亞硫酸鈉含量為2g/L、純堿含量為2g/L,還原清洗時溫度控制為90°C、保溫時間控制為15min ;10)采用南通展億化工有限公司凈洗劑209含量為2g/L的清洗液對還原清洗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凈洗,凈洗時清洗液的溫度控制為80°C,保溫15min,將游離的染料浮色洗凈;11)將凈洗后的面料半成品上親水柔軟劑即將凈洗干凈后的面料半成品不出缸,直接加入濃度為O. 5g/L的醋酸溶液中,常溫循環浸泡20min,再加入蘇州市統業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滌寶舒DPS親水柔軟劑循環浸泡,親水柔軟劑用量為待染面料半成品重量的4%,以1°C /min速度升溫至100°C,保溫20min,再以1°C /min速度降至常溫后出缸;12)對經過柔軟處理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復定型,定型機烘箱的溫度控制為135°C,車速控制為20m/min,超喂布料量為20% ;獲得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光坯;
13)將所得光坯全檢成卷入庫。實施例2一種吸濕快干抗菌面料,由兩種紗線交織而成,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和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而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改性滌綸短纖為30英支的短纖紗;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中,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重量百分含量占65%,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重量百分含量占35% ;另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該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是由48根單絲組成粗細為75旦尼爾的復絲,并且該復絲經過加彈處理,該吸濕快干抗菌面料中,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重量百分含量為74%,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的重量百分含量為26%。該吸濕快干抗菌面料的制備方法,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驟步驟I) 步驟4)的操作同實施例I ;5)對進缸后的面料毛坯進行染整前處理;將面料毛坯浸入裝有處理劑的染缸進行染整前處理,處理劑中浙江傳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除油劑TF-104N含量為O. 8g/L、科萊恩紡織染料助劑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依瑪可MPE潤滑性防皺劑含量為O. 8g/L和純堿含量
2.Og/L的處理劑,染整前處理的水溫為95°C,保溫時間為20min,處理完畢再用O. 5g/L的醋酸常溫下中和殘留的堿;6)對前處理好的面料毛坯進行染色得面料半成品,選用浙江龍盛集團公司生產的一組高升華高日曬的分散染料和染料助劑溶于水形成的染液進行染色,分散染料組分為重量為待染色布料總重量O. 25%的分散黃LXF200%、重量為待染色布料總重量O. 57%的分散大紅LXF200%、重量為待染色布料總重量2. 15%的分散深蘭LXF200%三者混合而成;所選用的染料助劑包括螯合分散劑、潤滑性防皺劑、修補劑、高溫勻染劑和醋酸,染液中,螯合分散劑為廣東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DM-8207,含量為O. 8g/L、潤滑性防皺劑為科萊恩紡織染料助劑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依瑪可MPE,含量為O. 6g/L,修補劑為廣東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地環保型修補劑DM-2130,含量為I g/L,高溫勻染劑為廣東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地高溫勻染劑DM-2140,含量為O. 8g/L、醋酸的含量為O. 5g/L ;染色時,染液的溫度控制為140°C,保溫時間為50min,染色液升降溫的速度控制在O. 8°C /min ;7)將面料半成品進行濕開幅;8)對濕開幅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初定型,初定型采用軋車過活水定型,定型機烘箱的溫度控制為185°C,車速控制為25m/min,超喂布料量為15% ;9)采用還原清洗液對初定型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還原清洗,還原清洗液為科萊恩紡織染料助劑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依瑪可Sconc潤滑性防皺劑、連二亞硫酸鈉和純堿的水溶液,其中潤滑性防皺劑含量為O. 8g/L、連二亞硫酸鈉含量為4g/L、純堿含量為3g/L,還原清洗時溫度控制為100°C、保溫時間控制為18min ;10)采用江蘇省海安石油化工廠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凈洗劑AR-812含量為3g/L的清洗液對還原清洗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凈洗,凈洗時清洗液的溫度控制為90°C,保溫時間20min,將游離的染料浮色洗凈;11)將凈洗后的面料半成品上親水柔軟劑即將凈洗干凈后的面料半成品不出缸,直接加入濃度為O. 8g/L的醋酸溶液中,常溫循環浸泡15min,再加入張家港市德寶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超蓬松超耐久親水柔軟劑DP-9992循環浸泡,親水柔軟劑用量為待染面料半成品重量的3%,以O. 5°C /min速度升溫至95°C,保溫25min,再以O. 8°C /min速度降至常溫 后出缸;12)對經過柔軟處理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復定型,定型機烘箱的溫度控制為140°C,車速控制為25m/min,超喂布料量為15%,獲得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光坯;13)將所得光坯全檢成卷入庫。實施例3一種吸濕快干抗菌面料,由兩種紗線交織而成,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和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而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改性滌綸短纖為50英支的短纖紗;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中,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重量百分含量占35%,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重量百分含量占65% ;另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該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是由96根單絲組成粗細為150旦尼爾的復絲,并且該復絲經過加彈處理,該吸濕快干抗菌面料中,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重量百分含量為35%,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的重量百分含量為65%。該吸濕快干抗菌面料的制備方法,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驟步驟I) 步驟4)的操作同實施例I ;5)對進缸后的面料毛坯進行染整前處理;將面料毛坯浸入裝有處理劑的染缸進行染整前處理,處理劑中杭州美高華頤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精煉除油劑M-1109E含量為
O.5g/L、廣東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浴中寶DXB-626潤滑性防皺劑含量為O. 5g/L和純堿含量I. 5g/L的處理劑,染整前處理的水溫為100°C,保溫時間為lOmin,處理完畢再用O. 5g/L的醋酸常溫下中和殘留的堿;6)對前處理好的面料毛坯進行染色得面料半成品,選用科萊恩紡織染料助劑中國有限公司的高升華高日曬系列分散染料和染料助劑溶于水形成的染液進行染色,分散染料組分為重量為待染色布料總重量O. 15%的福隆金黃S-WF、重量為待染色布料總重量3. 35%福隆紅S-WF、重量為待染色布料總重量O. 08%的福隆蘭S-WF三者混合而成;所選用的染料助劑包括螯合分散劑、潤滑性防皺劑、修補劑、高溫勻染劑和醋酸,染液中,螯合分散劑為上海雅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雅潔瑞ARSK,含量為lg/L、潤滑性防皺劑為廣東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地浴中寶DXB-626,含量為lg/L,修補劑為上海雅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雅可固SFW,含量為O. 5g/L,高溫勻染劑為上海雅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地雅可勻CV-70,含量為lg/L,醋酸的含量為lg/L ;染色時,染液的溫度控制為140°C,保溫時間為60min,染色液升降溫的速度控制在1°C /min ;7)將面料半成品進行濕開幅;8)對濕開幅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初定型,初定型采用軋車過活水定型,定型機烘箱的溫度控制為180°C,車速控制為15m/min,超喂布料量為30% ;9)采用還原清洗液對初定型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還原清洗,還原清洗液為廣東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地浴中寶DXB-626潤滑性防皺劑、連二亞硫酸鈉和純堿的水溶液,其中潤滑性防皺劑含量為O. 5g/L、連二亞硫酸鈉含量為3g /L、純堿含量為4g/L,還原清洗時溫度控制為110°C、保溫時間控制為20min ;10)采用江蘇省海安石油化工廠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凈洗劑AR-812含量為3g/L 的清洗液對還原清洗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凈洗,凈洗時清洗液的溫度控制為100°C,保溫25min將游離的染料浮色洗凈;11)將凈洗后的面料半成品上親水柔軟劑即將凈洗干凈后的面料半成品不出缸,直接加入濃度為lg/L的醋酸溶液中,常溫循環浸泡lOmin,再加入張家港市德寶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超蓬松超耐久親水柔軟劑DP-9992循環浸泡,親水柔軟劑用量為待染面料半成品重量的2%,以O. 5°C /min速度升溫至90°C,保溫30min,再以O. 5°C /min速度降至常溫后出缸;12)對經過柔軟處理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復定型,定型機烘箱的溫度控制為125°C,車速控制為15m/min,超喂布料量為30%,獲得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光坯;13)將所得光坯全檢成卷入庫。實施例4—種吸濕快干抗菌面料,由兩種紗線交織而成,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和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而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改性滌綸短纖為40英支的短纖紗;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中,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重量百分含量占45%,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重量百分含量占55% ;另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該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是由144根單絲組成粗細為150旦尼爾的復絲,并且該復絲經過加彈處理,該吸濕快干抗菌面料中,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重量百分含量為42%,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的重量百分含量為58%。該吸濕快干抗菌面料的制備方法,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驟步驟I) 步驟4)的操作同實施例I ;5)對進缸后的面料毛坯進行染整前處理,將面料毛坯浸入裝有處理劑的染缸進行染整前處理,處理劑中廣東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除油劑DM-1140含量為O. 6g/L、廣東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浴中寶DXB-626含量為lg/L和純堿含量I. 5g/L的處理劑的染缸進行染整前處理,染整前處理的水溫為95°C,保溫時間為18min,處理完畢再用I. Og/L的醋酸常溫下中和殘留的堿;6)對前處理好的面料毛坯進行染色得面料半成品,選用亨斯邁紡織染化中國有限公司提供的TERASIL LF系列高升華高日曬的分散染料和染料助劑溶于水形成的染液進行染色,分散染料組分為重量為待染色布料總重量O. 15%的TERASIL黃LF,重量為待染色布料總重量I. 3%的TERASIL藍LF、重量為待染色布料總重量3. 8%的TERASIL黑LF三者混合而成;所選用的染料助劑包括螯合分散劑、潤滑性防皺劑、修補劑、高溫勻染劑和醋酸,染液中,螯合分散劑為廣東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DM-8207,其含量為O. 5g/L,潤滑性防皺劑為廣東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浴中寶DXB-626,其含量為l.Og/L,修補劑為廣東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地環保型修補劑DM-2130,其含量為O. 5g/L,高溫勻染劑為廣東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地高溫勻染劑DM-2140,其含量為O. 8g/L,醋酸的含量為lg/L ;染色時,染液的溫度控制為140°C,保溫時間為60min ;染色時,升降溫的速度以控制在1°C /min ;7)將面料半成品進行濕開幅;8)對濕開幅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初定型,初定型采用軋車過水定型,定型機烘箱的溫度控制為165°C,車速控制為20m/min,超喂布料量為25% ;9)采用還原清洗液對初定型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還原清洗,所用的還原清洗液為廣東德美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浴中寶DXB-626潤滑性防皺劑、連二亞硫酸鈉和純堿的水溶 液,其中潤滑性防皺劑含量為O. 6g/L、連二亞硫酸鈉含量為4g/L、純堿含量為4g/L,還原清洗時溫度控制為110°C、保溫時間控制為20min ;10)采用南通展億化工有限公司凈洗劑209含量為2. 5g/L的清洗液對還原清洗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凈洗,凈洗時清洗液的溫度控制為100°c,保溫30min,將游離的染料浮色洗凈;11)將凈洗后的面料半成品上親水柔軟劑即將凈洗干凈后的面料半成品不出缸,直接加入濃度為I. Og/L的醋酸溶液中,常溫循環浸泡15min,再加入蘇州市統業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滌寶舒DPS親水柔軟劑循環浸泡,親水柔軟劑用量為待染面料半成品重量的4%,以1°C /min速度升溫至90°C,保溫30min,再以O. 6V /min速度降至常溫后出缸;12)對經過柔軟處理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復定型,定型機烘箱的溫度控制為135°C,車速控制為20m/min,超喂布料量為30% ;獲得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光坯;13)將所得光坯全檢成卷入庫。分別對實施例Γ4所得面料進行的吸水速干性試驗,和采用國際標準ISO 20743進行抗菌檢測,結果顯示如下實施例I產品的殘留水分率23% (合格),吸水擴散試驗達到4秒,顯示出極強的吸濕性能;對金黃葡萄球菌抑菌率99. 9%,對大腸桿菌、肺炎桿菌抑菌率99. 9% ;實施例2產品的殘留水分率23% (合格),吸水擴散試驗達到5秒,顯示出極強的吸濕性能;對金黃葡萄球菌抑菌率98. 7%,對大腸桿菌、肺炎桿菌抑菌率98. 9% ;實施例3產品的殘留水分率22% (合格),吸水擴散試驗達到4秒,顯示出極強的吸濕性能;對金黃葡萄球菌抑菌率98. 6%,對大腸桿菌、肺炎桿菌抑菌率98. 3% ;實施例4產品的殘留水分率21 (合格),吸水擴散試驗達到3秒,顯示出極強的吸濕性能;對金黃葡萄球菌抑菌率96. 8%,對大腸桿菌、肺炎桿菌抑菌率97. 5%。
權利要求
1.一種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該面料由兩種紗線交織而成,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和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而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所述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中,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重量百分含量占35飛5%,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重量百分含量占35飛5% ;另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所述吸濕快干抗菌面料中,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重量百分含量為42 74%,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的重量百分含量為26飛8%。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為3(Γ50英支的短纖紗,所述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是由48 144根單絲組成粗細為75^150旦尼爾的復絲,并且該復絲經過加彈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為里層、中間層、外層構成的三層結構,所述里層由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構成,所述中間層和外層由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構成。
4.一種吸濕快干抗菌面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所設計的面料選擇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和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原料; 2)將原料上機織造,得到面料毛坯; 3)將所得面料毛坯全檢入庫; 4)將檢驗合格的面料毛坯由卷裝退卷成染色所必須的繩狀,然后根據染缸每管的容量將每匹布匹的布頭縫合以便布匹連續在染缸運行,最后逐管將已連續縫合好的布匹進缸; 5)對進缸后的面料毛坯進行染整前處理; 6)對處理好的面料毛坯進行染色得面料半成品,所述染色時,染液的溫度控制為135 140°C,保溫時間為4(T60min,染色液升降溫的速度控制在O. 5 1°C /min ; 7)將面料半成品進行濕開幅; 8)對濕開幅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初定型,所述初定型采用軋車過水定型,定型機烘箱的溫度控制為165 185°C,車速控制為15 25m/min,超喂布料量為15 30% ; 9)采用還原清洗液對初定型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還原清洗,還原清洗液溫度控制為9(TllO°C、保溫時間控制為15 20min ; 10)采用清洗液對還原清洗后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凈洗,清洗液溫度控制為8(Γ100 ,保溫時間控制為l(T30min,直至將游離的染料浮色洗凈; 11)將凈洗后的面料半成品上親水柔軟劑即凈洗后的面料半成品不出缸,直接加入濃度為O. 5^1g/L的醋酸溶液,常溫循環浸泡l(T20min,再加入親水柔軟劑循環浸泡,親水柔軟劑用量為待染面料半成品重量的疒4%,以O. 5 1°C /min速度升溫至9(T10(TC,保溫2(T30min,再以O. 5 1°C /min速度降至常溫后出缸; 12)對經過柔軟處理的面料半成品進行復定型,定型機烘箱的溫度控制為125 140°C,車速控制為15 25m/min,超喂布料量為15 30% ;獲得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光坯; 13)將所得光坯全檢成卷入庫。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吸濕快干抗菌面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上機織造的織造方法為共十二路編織完成一個完全組織,其中,第一路編織為上針出滿針、下針選針集圈的雙面編織;第二路為全部下針單面編織,使第一、二路兩路編織形成立體網眼結構;第三、四、五、六路編織為上針單面編織、下針單面編織、再上針單面編織、再下針單面編織,通過連續兩次上針單面編織、下針單面編織形成中空組織結構;第七路編織為上針出滿針、下針選針集圈的雙面編織;第八路為全部下針單面編織,使第七、八路編織形成立體網眼結構;第九、十、十一、十二路編織又分別依次重復第三、四、五、六路的編織方法,形成中空組織結構;其中,第一、三、五、七、九、十一共六路奇數路使用原料為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第二、四、六、八、十、十二共六路偶數路使用原料為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偶數路的進紗編織形成織物的里層,第一、七路雙面編織的上針編織部分和第三、五、九、十一路的上針單面編織形成織物的外層,第一、七路雙面編織的下針選針集圈部分和三、四、五、六、九、十、十一、十二路上針和下針的連續單面編織形成與里層、外層不相連接的中空部分構成織物的中間層。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吸濕快干抗菌面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中,定型機烘箱的溫度為17(Tl80°C。
7.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吸濕快干抗菌面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9)中,還原清洗液為潤滑性防皺劑、連二亞硫酸鈉和純堿的水溶液,其中潤滑性防皺劑含量為O.5 lg/L、連二亞硫酸鈉含量為2 4g/L、純堿含量為2 4g/L。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吸濕快干抗菌面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9)中,還原清洗液為潤滑性防皺劑、連二亞硫酸鈉和純堿的水溶液,其中潤滑性防皺劑含量為O.5 lg/L、連二亞硫酸鈉含量為2 4g/L、純堿含量為2 4g/L。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吸濕快干抗菌面料及其制備方法。該面料由兩種紗線交織而成,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的改性滌綸短纖和導入納米銀離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而成的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另一種紗線為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其中,改性滌綸短纖混紡紗重量百分含量為42~74%,十字截面改性滌綸低彈絲的重量百分含量為26~58%。其制備方法包括面料織造、染整前處理、染色、濕開幅、初定型、還原清洗、凈洗、上親水柔軟劑、復定型等步驟,最終獲得本發明的吸濕快干抗菌面料。該面料吸濕性能強、有抗菌性能優良,能有效提升運動服裝面料的性能和手感,保持人體在運動的同時汗液及時排出皮膚持續干爽,持久抑制細菌再生。
文檔編號D04B1/00GK102943341SQ201210486508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6日
發明者胡萍, 周用民 申請人:武漢愛帝高級服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