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精梳純棉高支高密強捻直貢織物及其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精梳純棉高支高密強捻直貢織物及其加工工藝,該織物經紗采用CJ5.8tex*2,1600捻/米ZS捻紗和CJ5.8tex*2,1600捻/米ZZ捻紗;緯紗采用CJ5.8tex*2,1600捻/米ZS捻紗和CJ5.8tex*2,1600捻/米ZZ捻紗;織物經密629.5根/10cm,織物緯密551根/10cm。其加工工藝在整經、漿紗、織造等工序中采用了特殊的工藝技術。其有益之處在于:該織物為高支高密強捻織物,面料滑爽如絲綢,適用于時尚外衣面料。該產品的工藝上克服了經緯向兩種紗大比例排列帶來的織造困難,解決漿紗纏頭、斷緯的生產難點,順利完成織造。該工藝的實現,為同類產品的開發生產提供了借鑒。
【專利說明】一種精梳純棉高支高密強捻直貢織物及其加工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領域的織物及其加工工藝,特別是涉及一種精梳純棉高支高密強捻直貢織物及其加工工藝。
(二)【背景技術】
[0002]面對紡織科技的快速發展,有突破和創新才能有立足之地。服裝行業更是如此,人們對審美和流行永遠不會止步。為了滿足大眾審美要求,面料的設計也取得長足的進步。面料品類豐富、舒適自然、安全環保,尤其是時尚外衣面料,它們彰顯個性,追求品位時尚,體現各自獨特的風格。精梳純棉高支高密強捻直貢織物是公司強捻產品深入研發項目中確定研制的新產品,列入天津市企業技術創新計劃。目前市場上還沒有發現同類產品的出現,相關技術資料也未發現有公開。
(三)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基于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種精梳純棉高支高密強捻直貢織物及其加工工藝。。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5]本方案的精梳純棉高支高密強捻直貢織物,該該織物經紗采用CJ5.8tex*2,捻度為1600捻/米的ZS捻紗和CJ5.8tex*2,捻度為1600捻/米的ZZ捻紗;緯紗采用CJ5.8tex*2,捻度為1600捻/米的ZS捻紗和CJ5.8tex*2,捻度為1600捻/米的ZZ捻紗;織物經密為629.5根/10cm,織物緯密為551根/10cm,幅寬170cm。
[0006]本方案精梳純棉高支高密強捻直貢織物的加工工藝,其技術要點在于以下步驟:
[0007]⑴、整經工藝
[0008]選用貝寧格整經機,速度設定為550米/分,配軸ZS捻:596*8+592,ZZ捻:596*8+592。
[0009]⑵、漿紗工藝
[0010]漿料主要成分配方:
[0011]TSM-8:75kg,
[0012]SQ-1:6kg,
[0013]吸濕劑:2kg。
[0014]漿紗工藝:采用GA308漿紗機,雙鍋單層雙浸雙壓,速度25_30米,漿鍋粘度:前漿鍋7〃,后漿鍋6.8〃,上漿10%。
[0015]⑶、穿筘工藝
[0016]使用61.5號鋼筘,地經邊經每筘均5入,停經片穿法1、2、3、4、5、6,邊紗穿在4、6片綜,左邊:6、4、6、4、6,右邊:4、6、4、6、4,地經穿在1、2、3、4、5片綜上。
[0017](4)、織造工藝
[0018]上機工藝:后梁高度:8,前后:5,綜高mm:132*5+135*1,開口動程mm:174、159、144、130、115、101,平穩時間290°,入緯時間85°,緯紗到達時間245°,開口時間299°,開口角度28°。
[0019]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該織物為高支高密強捻織物,面料滑爽如絲綢,適用于時尚外衣面料。該產品的工藝上克服了經緯向兩種紗大比例排列帶來的織造困難,解決漿紗纏頭、斷緯的生產難點,順利完成織造。該工藝的實現,為同類產品的開發生產提供了借鑒。
(四)【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1]一、產品設計
[0022]1、產品定位該面料在定位上不同于普通強捻產品輕、爽、薄、透風格,它是采用高支高密設計,面料細膩緊密,通過經緯向紗線不同捻向排列形成隱條格效果,可用于春秋季時尚外衣面料。
[0023]2、規格設計
[0024]面料為達到精致緊密的外觀,具有爽滑手感和四面微彈效果,經緯向均采用合股強捻紗,并利用高支高密設計達到面料絲綢般的光澤和滑爽手感。經緯紗利用紗線不同的捻向設計使面料形成隱格紋,格紋在2mm左右,細小精致。在后整理中如采用松式整理,因兩種捻向紗的捻縮率不同而形成自然縐效果,如采用絲平整理,則具有絲綢般的光澤和滑爽手感。
[0025]在織物設計上,采用ZS和ZZ合股紗經紗排列15:15,緯紗排列同樣是ZS和ZZ的15:15的排列,利用捻向的變化使面料形成精致的隱約格型。
[0026]織物規格為:CJ5.8tex*2(1600 捻 / 米)ZS+CJ5.8tex*2(1600 捻 / 米)ZZ/CJ5.8tex*2 (1600 捻 / 米)ZS+CJ5.8tex*2 (1600 捻 / 米)ZZ,629.5/551 根 /10cm,170cm。
[0027]二、工藝流程
[0028]1、紡紗工藝流程
[0029]A002C抓包機、A035混開棉機、A036C開棉機、A092A雙棉箱給棉機、A076C成卷機、FA201梳棉機、FA305并條機(三道混合)、FA401粗紗機、DTM129細紗機、21C自動絡筒機、TSB-36并線機、TDN120短纖倍捻機。
[0030]2、織造工藝流程
[0031 ] 蒸紗定型、整經、漿紗、穿筘、織造、檢驗、分等、修織、成品。
[0032]3、印染工藝流程
[0033]堿煮、燒毛、氧漂、絲光、染色、拉寬上料、預縮。
[0034]三、重點工序技術要點
[0035]1、重點工序生產工藝
[0036]經緯紗經正常工藝紡紗、并線、合股加捻、絡筒、蒸紗定型后,使捻度的變異系數穩定在4.2%之內,進入織造工序。
[0037]⑴、整經工藝的確定
[0038]蒸紗定型的紗線需存放一定時間后進入整經。選用貝寧格整經機,速度設定為550米/分,配軸ZS捻:596*8+592,ZZ捻:596*8+592,運轉正常。檢測斷頭ZZ捻O根/萬米,ZS捻3.36根/萬米。由于定型效果穩定,未發生由于捻度高而產生斷頭時的小辮現象。[0039]⑵、漿紗工藝的確定
[0040]從分子結構和相似相容原理考慮,有效地貼伏毛羽,保證漿紗的耐磨性,滿足織造要求。在選漿料時,要注意紗線纖維與粘著劑之間的相溶親和性。兩種物質的分子結構相似時,它們才能夠相互溶解,彼此之間才有較大的親和力。根據強捻紗的特性,選用成膜性佳易分紗的漿料主漿料,所以采用馬鈴薯變形淀粉為主漿料,及輔漿料SQ-1,利于減少毛羽采用后上蠟,從而滿足純棉合股強捻紗上漿的質量要求。
[0041]漿料主要成分配方:
[0042]TSM-8:75kg
[0043]SQ-1:6kg
[0044]吸濕劑:2kg
[0045]漿紗工藝:采用GA308漿紗機,雙鍋單層雙浸雙壓。速度25_30米,運轉情況正常。指標檢測:漿鍋粘度:6-7〃,實際粘度前漿鍋7〃,后漿鍋6.8〃 ;上漿10%,實際退漿ZS捻14.2%, ZZ 捻 10.3% ;ZS 捻回潮 5.9%, ZZ 捻回潮 5.7%。
[0046]⑶、穿筘工藝的確定
[0047]使用61.5號鋼筘,采用瑞士自動穿經機,地經邊經每筘均5入,停經片穿法1、2、
3、4、5、6,邊紗穿在4、6片綜,左邊:6、4、6、4、6,右邊:4、6、4、6、4,地經穿在1、2、3、4、5片綜上。
[0048]⑷、織造工藝的優選
[0049]織造采用畢加諾-190噴氣多臂織機,上機后由于緯紗是兩種不同的紗線,紗線的排例比為15:15,每個儲緯器需連續工作15次易產生斷緯,所以按500rpm工藝速度調試,開車織機上機張力4.0ΚΝ。
[0050]具體上機工藝:后梁高度:8,前后:5,綜高mm:132*5+135*l,開口動程mm:174、159、144、130、115、101,平穩時間290°,入緯時間85。,緯紗到達時間245°,開口時間299°,開口角度 28°。
[0051]運轉水平:夜班:轉速500rpm,效率81.3%,經停48次/班,緯停33次/班,總停81次/班。
[0052]2、試織過程的難點及解決
[0053]由于經緯紗都是強捻股紗,對于該紗的蒸紗定型是關鍵,要控制好蒸紗的溫度和蒸紗的時間,即對漿紗質量有好處又可減少緯縮疵點。
[0054]經紗為CJ5.8tex*2 (1600 捻 / 米)ZS 和 CJ5.8tex*2 (1600 捻 / 米)ZZ 兩種紗排列而成,在漿紗過程中強捻紗易松弛斷頭纏線,且兩種紗線平行度不好掌握,造成在織造過程中的松緊經疵布。
[0055]具體措施:漿紗開車時應注意漿紗機各區的張力控制,減少紗線的松弛斷頭及紗線的張力不一致影響織造的松緊經。
[0056]由于緯紗是兩種不同的紗線,紗線的排例比為15:15,每個儲緯器需連續工作15次易產生斷緯,注意織造布機的開車工藝速度的控制。
[0057]四、產品創新點
[0058]1、CJ5.8tex*2 (1600 捻 / 米)ZS 和 CJ5.8tex*2 (1600 捻 / 米)ZZ 兩種紗經緯向以15:15排列,面料形成隱約格紋。[0059]2、高支高密強捻織物,面料滑爽如絲綢,適用于外衣面料。
[0060]3、該產品克服經緯向兩種紗大比例排列帶來的織造困難,解決漿紗纏頭、斷緯的生產難點,順利完成織造。
【權利要求】
1.一種精梳純棉高支高密強捻直貢織物,其特征在于:該織物經紗采用CJ5.8tex*2,捻度為1600捻/米的ZS捻紗和CJ5.8tex*2,捻度為1600捻/米的ZZ捻紗;緯紗采用CJ5.8tex*2,捻度為1600捻/米的ZS捻紗和CJ5.8tex*2,捻度為1600捻/米的ZZ捻紗;織物經密為629.5根/10cm,織物緯密為551根/10cm,幅寬170cm。
2.一種精梳純棉高支高密強捻直貢織物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 該工藝的技術要點在于以下步驟: ⑴、整經工藝 選用貝寧格整經機,速度設定為550米/分,配軸ZS捻:596*8+592,ZZ捻:596*8+592 ; ⑵、漿紗工藝 漿料主要成分配方:
TSM-8:75kg,
SQ-1:6kg, 吸濕劑:2kg ; 漿紗工藝:采用GA308漿紗機,雙鍋單層雙浸雙壓,速度25-30米,漿鍋粘度:前漿鍋7〃,后漿鍋6.8〃,上漿10% ; (3)、穿筘工藝` 使用61.5號鋼筘,地經邊經每筘均5入,停經片穿法1、2、3、4、5、6,邊紗穿在4、6片綜,左邊:6、4、6、4、6,右邊:4、6、4、6、4,地經穿在1、2、3、4、5片綜上; (4)、織造工藝 上機工藝:后梁高度:8,前后:5,綜高_:132*5+135*1,開口動程_:174、159、144、`130、115、101,平穩時間290°,入緯時間85°,緯紗到達時間245°,開口時間299°,開口角度28°。
【文檔編號】D03D13/00GK103866462SQ201210554531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8日
【發明者】高雨田, 許家銀, 陳秀敏, 王梅, 李向東, 王曉青, 馬亦軍, 高志永, 楊耀斌, 田偉 申請人:天津天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