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腈綸錠紡機余料回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腈綸錠紡機余料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腈綸是聚丙烯腈纖維在我國的商品名,國外則稱為“奧綸”、“開司米綸”。通常是指用85%以上的丙烯腈與第二和第三單體的共聚物,經濕法紡絲或干法紡絲制得的合成纖維。丙烯腈含量在35% 85%之間的共聚物紡絲制得的纖維稱為改性聚丙烯腈纖維。聚丙烯腈纖維的性能極似羊毛,彈性較好,伸長20%時回彈率仍可保持65%,蓬松卷曲而柔軟,保暖性比羊毛高15%,有合成羊毛之稱。強度為22. I 48. 5cN/dtex,比羊毛高I 2. 5倍。耐曬性能優(yōu)良,露天曝曬一年,強度僅下降20%,可做成窗簾、幕布、篷布、炮衣等。能耐酸、耐氧化劑和一般有機溶劑,但耐堿性較差,纖維軟化溫度190 230°C。腈綸纖維有人造羊毛之稱。具有柔軟、膨松、易染、色澤鮮艷、耐光、抗菌、不怕蟲蛀等優(yōu)點,根據不同的用途 的要求可純紡或與天然纖維混紡,其紡織品被廣泛地用于服裝、裝飾、產業(yè)等領域。腈綸在進行紡紗的過程中,其紗線都是纏繞在小的線輥上,在制成成品的時候,需要將小線輥上的紗線紡成大的紗錠,而傳統的紡紗機在紡織過程中,需要人工將紡完的線輥或未紡完的余料進行收集整理,非常的麻煩,浪費了不少的人力。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腈綸錠紡機余料回收裝置。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腈綸錠紡機余料回收裝置,包括設置于錠紡機一側的皮帶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帶輸送機的輸出端設有回收機構,所述的回收機構包括一帶式提升機,所述帶式提升機的出料口正下方設有收集箱,所述帶式提升機的提升帶上間隔設有擋塊。所述的擋塊均勻固定于提升帶上。所述的擋塊為“L”型結構。所述皮帶輸送機輸出端下方設有一導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能自動收集紡完的線輥或余料,并通過輸送機輸出,提升機進行收集,降低了工人的勞動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其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制造成本低。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如圖I所示,一種腈綸錠紡機余料回收裝置,包括設置于錠紡機I 一側的皮帶輸送機2,皮帶輸送機2的輸出端設有回收機構,回收機構包括一帶式提升機3,帶式提升機3的出料口 32正下方設有收集箱33,帶式提升機3的提升帶30上間隔設有擋塊31,擋塊31均勻固定于提升帶30上,擋塊31為“L”型結構,方便余料及線輥的收集及輸送,在皮帶輸送機2輸出端下方設有一導棍4。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 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腈綸錠紡機余料回收裝置,包括設置于錠紡機一側的皮帶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帶輸送機的輸出端設有回收機構,所述的回收機構包括一帶式提升機,所述帶式提升機的出料口正下方設有收集箱,所述帶式提升機的提升帶上間隔設有擋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腈綸錠紡機余料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塊均勻固定于提升帶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腈綸錠紡機余料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塊為“L”型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腈綸錠紡機余料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帶輸送機輸出端下方設有一導棍。
專利摘要一種腈綸錠紡機余料回收裝置,涉及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包括設置于錠紡機一側的皮帶輸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帶輸送機的輸出端設有回收機構,所述的回收機構包括一帶式提升機,所述帶式提升機的出料口正下方設有收集箱,所述帶式提升機的提升帶上間隔設有擋塊。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能自動收集紡完的線輥或余料,并通過輸送機輸出,提升機進行收集,降低了工人的勞動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其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制造成本低。
文檔編號D01H11/00GK202576725SQ20122011294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23日
發(fā)明者吳謙善 申請人:壽縣利順紡織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