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針織橫機的集圈三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針織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針織橫機的集圈三角。
背景技術:
電腦橫機的三角系統安裝在機頭內,并隨著機頭一起左右運動,選針沿著各動作三角的走針面上下移動,從而完成編織動作。集圈三角的作用是導向選針進入集圈位,在此過程中,如何保護集圈三角和針鍾,使兩者不會發生硬性碰撞,是目前技術人員所面臨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針織橫機的集圈三角,其外形設計有助于選針·針鍾的順利通過。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針織橫機的集圈三角,包括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上具有一三角塊,所述三角塊包括第一走針面、一平面和第二走針面,所述第一走針面包括上升部和下降部,所述上升部和下降部弧形過渡連接;所述平面與第一走針面相接,其上遠離第一走針面的上升部處具有第二走針面,所述第二走針面與所述平面之間的夾角大于90度。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是所述集圈三角還具有一定位平面,所述定位平面一側與三角塊連接,另一側與定位桿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改進是所述定位平面具有一定位缺口。采用上述結構之后,編織時,選針沿著第一走針面的上升部上行,直到上升部與下降部的交界處,該處的弧形設計使得選針走勢平緩,不會和三角塊發生硬性碰撞,選針由此進入下一個三角塊。接針時,由于第二走針面為一坡面,方便接針時選針針鍾走針。本實用新型的定位平面具有一缺口,設置所述缺口的目的是方便安裝時對集圈三角進行定位。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兩個走針面的設計使得選針走針緩和,方便接針。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I。本實施例包括一定位桿7,定位平面4,定位平面4上具有一缺口 8,定位平面4 一側與定位桿7相連,另一側與三角塊相連,所示三角塊包括一第一走針面,第一走針面包括上升部I和下降部3,上升部I和下降部3圓弧過渡連接形成集圈點2。三角塊還包括一平面5,平面5上具有一第二走針面6,第二走針面6位于第一走針面的下降部的附近,與所述平面5之間的夾角大于90度。這種形狀的設計使得選針經過上升部I到達集圈點的運行軌跡平緩。同時,第二走針面的斜面設計使得選針容易通過三角塊,方便選針針 鍾走針。
權利要求1.針織橫機的集圈三角,包括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上具有一三角塊,所述三角塊包括第一走針面、一平面和第二走針面,所述第一走針面包括上升部和下降部,所述上升部和下降部弧形過渡連接;所述平面與第一走針面相接,其上遠離第一走針面的上升部處具有第二走針面,所述第二走針面與所述平面之間的夾角大于90度。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織橫機的集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圈三角還具有一定位平面,所述定位平面一側與三角塊連接,另一側與定位桿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織橫機的集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平面具有一定位缺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針織橫機的集圈三角,包括本體,所述本體上具有一三角塊,所述三角塊包括第一走針面、一平面和第二走針面,所述第一走針面包括上升部和下降部,所述上升部和下降部弧形過渡連接;所述平面與第一走針面相接,其上遠離第一走針面的上升部處具有第二走針面,所述第二走針面與所述平面之間的夾角大于90度。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兩個走針面的設計使得選針走針緩和,方便接針。
文檔編號D04B15/36GK202559035SQ20122023134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孫平范 申請人: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