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滌綸纖維紡絲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滌綸長絲生產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滌綸纖維紡絲組件。
背景技術:
紡絲組件是滌綸長絲生產的核心,組件的構成有殼體、壓蓋、分配板、過濾網、密封圈、噴絲板。組件使用周期為3個月,必須下機分解,煅燒、清洗,再組裝使用。組件屬于易損件,長時間使用后殼體、分配板會損傷、變形,導致熔體滲漏,產生死角,熔體降解形成黃漿,最終導致斷頭。目前常見的解決方法是更換殼體或者分配板,但費用較高;或者修復殼體,但不能保證能恢復原樣,同樣也會造成熔體滲漏。中國專利03259726. 6介紹了一種紡絲噴絲頭,使熔體經過組件的腔體無死角,短化排料時間;但腔體內有濾網、密封墊圈、分配板,該發明沒有解決分配板、殼體內部劃傷后新增熔體通過后產生的死角該如何解決的問題。中國專利200820155767. I介紹了一種環型噴絲頭組件,包括壓環、凝固浴通道、空心通道、壓環周邊設有的一圈凹環連通形成粘膠通道,上部圍繞通孔設置有若干個噴絲頭安裝孔,下部為螺母結構;在大螺母座板內,設置有分配板,在分配板上設置有濾網,壓環通過“O”形密封圈,同時與分配板和大螺母座板密封連接。該專利沒有討論分配板、組件多次使用后損傷產生的死角如何解決,只是一種新型組件的發明。中國專利200820106779. 5提供了一種恒溫、恒壓組合噴絲頭裝置,包含了過濾網、分配板、密封墊等部件,但沒有研究噴絲頭裝置過濾網、分配板、密封墊內死角產生的降解物體該如何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避免熔體在組件分配板上堆積形成死角而產生降解物,并減少斷頭,提高滿卷率和產品質量的滌綸纖維紡絲組件。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滌綸纖維紡絲組件,包括分配板、位于分配板上方的上濾網、和位于分配板上方的下濾網,在分配板上設有貫穿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導孔;所述分配板的下端面設有凹槽,在凹槽的側壁上設有貫穿側壁的導流槽;所述上濾網為傘形。導流槽的設計能夠保持每個地方的熔體都能流動,避免產生死角;當殼體內壁或分配板損傷后,熔體沿著內壁即可通過導流槽進入分配板下端面的凹槽內,然后再經過下濾網進入噴絲板,熔體就會形成自流,避免產生死角而形成降解物。由于消除了組件內死角,熔體完全疏通后,組件不再產生降解物,組件上機后也不會再發生,減少了紡絲斷頭,提高了生產穩定性及產品質量。在分配板和下濾網之間還設有金屬墊圈,金屬墊圈可以為鋁材質、銅材質或不銹鋼材質,墊圈的厚度可以為2mm或其它尺寸;金屬墊圈的使用時為了防止下濾網在高壓下堵塞導孔或導流槽,保持熔體暢通。所述上濾網傘形側邊部的濾網層數目高于傘形中部的濾網層數。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滌綸纖維紡絲組件,通過改造分配板結構、增設導流槽、并將上過濾網改造成傘形網的結構,對組件殼體壁的熔體進行疏通,避免了死角的產生,最終減少黃漿,組件內黃漿發生率從10%降為2%以下,減少了紡絲斷頭,提高了長絲產品質量。
圖I為現有技術的滌綸紡絲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上濾網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現有技術中上濾網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現有技術中分配板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現有技術中分配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上濾網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上濾網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分配板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分配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中金屬墊片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如附圖I所示為現有技術的滌綸紡絲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其在殼體內由下至上依次裝有噴絲板8、下濾網4、分配板7、上濾網3、慮砂6、和帶有導流嘴I的導流裝置,鋁質上墊圈5支撐住導流裝置,以避免對慮砂6造成壓迫,在慮砂6的中間和頂面還設置了兩層單層網;如圖2、3所示,其使用的上濾網3為七層或六層包邊網;下濾網4為四層或五層包邊網;如圖4、5所示,分配板7上分布有貫穿下端面的導孔。如附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滌綸紡絲組件的結構示意圖,與現有技術相t匕,其在使用上多了一個位于分配板7和下濾網之間的金屬墊圈9,同時,其采用的上濾網3的結構和分配板7的結構也做了改進。相比現有的分配板7,如圖7、8所示改進后的分配板7的下端面設有凹槽,在凹槽的側壁上設有貫穿側壁的導流槽;如圖9、10所示,上濾網3設計為傘形,且傘形側邊部的濾網層數目高于傘形中部的濾網層數;金屬墊圈9的結構如圖11所示。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滌綸纖維紡絲組件,包括分配板(7)、位于分配板(7)上方的上濾網(3)、和位于分配板(7)上方的下濾網(4),在分配板(7)上設有貫穿下端面的導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7)的下端面設有凹槽,在凹槽的側壁上設有貫穿側壁的導流槽;所述上濾網(3)為傘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滌綸纖維紡絲組件,其特征在于在分配板(7)和下濾網(4)之間還設有金屬墊圈(9)。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滌綸纖維紡絲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濾網(3)傘形側邊部的濾網層數目高于傘形中部的濾網層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滌綸纖維紡絲組件,包括分配板、位于分配板上方的上濾網、和位于分配板上方的下濾網,在分配板上設有貫穿下端面的導孔;所述分配板的下端面設有凹槽,在凹槽的側壁上設有貫穿側壁的導流槽;所述上濾網為傘形。本實用新型的滌綸纖維紡絲組件,通過改造分配板結構、增設導流槽、并將上過濾網改造成傘形網的結構,對組件殼體壁的熔體進行疏通,避免了死角的產生,最終減少黃漿,組件內黃漿發生率從10%降為2%以下,減少了紡絲斷頭,提高了長絲產品質量。
文檔編號D01D4/00GK202705577SQ20122023119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卞光明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