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有限位調整的紡絲機輥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帶有限位調整的紡絲機輥軸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領域的紡絲機輥軸,特別是一種能夠調整布絲寬度的帶有限 位調整的紡絲機輥軸。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紡絲機輥軸都是固定長度,根據紡絲寬度的變化進行不同長度的輥軸更 換,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嚴重影響工作效率。[0003]目前,也有很多限位裝置應用到紡絲機輥軸上,有的限位控制裝置是電氣控制系 統,需要安裝大量的控制線路,工序繁瑣,資金投入大;有的限位調整裝置為機械控制,但是 結構復雜,操作難度大,不能得到廣泛的應用。實用新型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資金投入少,操作方便的 帶有限位調整的紡絲機輥軸。[0005]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有限位調整的紡絲機輥軸,包括輥軸本體, 輥軸本體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圓形輥輪,兩輥輪上分別套裝有用于傳動的副輪,副輪輪面上 帶有加強筋,所述輥輪本體內同心套裝有芯軸,副輪套裝在芯軸上,芯軸端部設置有限位 槽,芯軸上還套裝有與限位槽相匹配的扣套,該扣套嵌裝在副輪上。[0006]芯軸上均布有多個限位槽。[0007]扣套為半封閉的彈性圈。[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資金投入少,各層次操作人員 均能熟練使用,適用面廣,適用于各種規模的紡織廠。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0011]圖3為扣套的結構示意圖。[0012]圖中棍軸本體1,輥輪2,扣套3,芯軸4,副輪5,限位槽6。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0014]參見附圖1-3,本實施例中,這種帶有限位調整的紡絲機輥軸,包括輥軸本體1,輥 軸本體I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圓形輥輪2,兩輥輪2上分別套裝有用于傳動的副輪5,本實施 例中,副輪5為傳動鏈輪,副輪5輪面上帶有加強筋。輥輪本體I內同心套裝有芯軸4,副輪 5套裝在芯軸4上,副輪中心還設置有圓形槽。芯軸4的端部設置有限位槽6,芯軸4上還 套裝有與限位槽6相匹配的扣套3,該扣套3嵌裝在副輪5上,即扣套的一端伸進副輪中心的圓形槽內,而在使用時,用到的限位槽的一端也應該設置在副輪上的圓形槽內。芯軸4上 均布有多個限位槽6,限位槽的個數和限位槽的間距均根據實際需要的調整范圍進行設定。[0015]扣套3為半封閉的彈性圈。通過扣套自身的開合性能將扣套卡在限位槽和圓形槽 之間,實現輥輪的限位。兩輥輪之間的距離即為紡布的寬度。[0016]輥軸本體和輥輪均采用輕質材料制成,這樣能夠減輕紡絲機輥軸的整體重量,便 于操作。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限位調整的紡絲機輥軸,包括輥軸本體,輥軸本體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圓形輥輪,兩輥輪上分別套裝有用于傳動的副輪,副輪輪面上帶有加強筋,其特征在于,所述輥輪本體內同心套裝有芯軸,副輪套裝在芯軸上,芯軸端部設置有限位槽,芯軸上還套裝有與限位槽相匹配的扣套,該扣套嵌裝在副輪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限位調整的紡絲機輥軸,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軸上均布有多個限位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限位調整的紡絲機輥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套為半封閉的彈性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領域的紡絲機輥軸,特別是一種能夠調整布絲寬度的帶有限位調整的紡絲機輥軸。它包括輥軸本體,輥軸本體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圓形輥輪,兩輥輪上分別套裝有用于傳動的副輪,副輪輪面上帶有加強筋,所述副輪的中心分別套裝有與輥軸本體同心設置的芯軸,芯軸上設置有限位槽,芯軸上還套裝有與限位槽相匹配的扣套,該扣套嵌裝在副輪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資金投入少,各層次操作人員均能熟練使用,適用面廣,適用于各種規模的紡織廠。
文檔編號D01D13/02GK202849606SQ20122042993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3日
發明者胡文強, 王曉怒 申請人:蕪湖市大華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