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適用于散纖維染色后的開松烘干流程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散纖維染色領域,具體說是涉及一種適用于散纖維染色后的開松烘干流程生產線,具有開松、喂給和烘干等多種功能,特別適合于散纖維染色的開松烘干工藝。
背景技術:
散纖維染色工藝流程前期沒有專業生產設備,各個工序如棉包開松制餅、棉餅染后開松喂給等需要大量人工,工人勞動強度大,企業生產成本高。雖然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采用了一些設備取代人工,但是這些設備存在的自動化程度低、落棉和飛花嚴重、清潔困難、烘干機烘棉不均勻等問題逐漸暴露,對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的提高形成了嚴重的阻礙。考慮到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工成本日趨提高,為減少人工對品質的影響,實現規模效 益,各相關企業迫切需要一種新型自動化程度高的散纖維染色工藝流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而專門提供的一種適用于散纖維染色后的開松烘干流程生產線,由預開松機、開松喂給機、精開松機和圓網烘干機組成,特別適合于散纖維染色工藝流程的自動化。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一種適用于散纖維染色后的開松烘干流程生產線,由依次連接的前部輸送簾、預開松打手、第一勻棉打手、第一剝棉打手、第二勻棉打手、第二剝棉打手、握持羅拉、精開松打手、烘干機喂入簾和圓網烘干機組成,在預開松打手與第一勻棉打手之間設有中部輸送簾和預開松角釘簾;在第一剝棉打手與第二勻棉打手之間設有后部輸送簾和開松喂給角釘簾;在第二剝棉打手與握持羅拉之間設有精開松喂入簾。該生產線還包括負責向前部輸送簾運送棉餅的液壓翻斗。本實用新型的工藝流程如下棉餅由液壓翻斗通過前部輸送簾送入預開松打手變成大棉塊;大棉塊經過第一勻棉打手、第一剝棉打手、第二勻棉打手和第二剝棉打手的擊打變成蓬松均勻的小棉塊,由預開松角釘簾、輸送簾和開松喂給角釘簾平鋪于精開松喂入簾;最后,小棉塊經過握持羅拉夾持和精開松打手進一步擊打變成均勻的蓬松的散纖維層,由烘干機喂入簾送入圓網烘干機。在本實用新型可根據不同的纖維品種,固化各打手和各簾子工藝速度,實現“一鍵開車”。可通過調整各打手和各簾子的速度、各打手和相關簾子的間距,可方便調整喂入烘干機的棉層狀態,進而調整產量。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可完全代替操作工人在開松喂給烘干階段的使用,減少人為因素對品質的影響,減少清潔工作,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效率和產量,增強生產連續性,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液壓翻斗,2、前部輸送簾,2'、中部輸送簾,2"、后部輸送簾,3、預開松打手,4、第一勻棉打手,5、預開松角釘簾,6、第一剝棉打手,7、第二勻棉打手,8、開松喂給角釘簾,9、第二剝棉打手,10、精開松喂入簾,11、握持羅拉,12、精開松打手,13、烘干機喂入簾,14、圓網烘干機。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結構
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描述如圖I所述適用于散纖維染色后的開松烘干流程生產線,由依次連接的液壓翻斗I、前部輸送簾2、預開松打手3、第一勻棉打手4、第一剝棉打手6、第二勻棉打手7、第二剝棉打手9、握持羅拉11、精開松打13手、烘干機喂入簾13和圓網烘干機14組成,在預開松打手3與第一勻棉打手4之間設有中部輸送簾2'和預開松角釘簾5 ;在第一剝棉打手6與第二勻棉打手7之間設有后部輸送簾2"和開松喂給角釘簾8 ;在第二剝棉打手9與握持羅拉11之間設有精開松喂入簾10。
權利要求1.一種適用于散纖維染色后的開松烘干流程生產線,其特征在于該生產線由依次連接的前部輸送簾、預開松打手、第一勻棉打手、第一剝棉打手、第二勻棉打手、第二剝棉打手、握持羅拉、精開松打手、烘干機喂入簾和圓網烘干機組成,在預開松打手與第一勻棉打手之間設有中部輸送簾和預開松角釘簾;在第一剝棉打手與第二勻棉打手之間設有后部輸送簾和開松喂給角釘簾;在第二剝棉打手與握持羅拉之間設有精開松喂入簾。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適用于散纖維染色后的開松烘干流程生產線,其特征在于該生產線還包括負責向前部輸送簾運送棉餅的液壓翻斗。
專利摘要一種適用于散纖維染色后的開松烘干流程生產線,特征是該生產線由依次連接的預開松機、開松喂給機、精開松機和圓網烘干機組成,特別適合于散纖維染色工藝流程的自動化。具體工作流程是棉餅由液壓翻斗通過輸送簾送入預開松打手變成大棉塊;大棉塊經過第一、二勻棉打手、第一、二剝棉打手的擊打變成蓬松均勻的小棉塊,由預開松角釘簾、輸送簾和開松喂給角釘簾平鋪于精開松喂入簾;最后,小棉塊經過握持羅拉夾持和精開松打手進一步擊打變成均勻的蓬松的散纖維層,由烘干機喂入簾送入圓網烘干機。其有益效果如下可完全代替操作工人在開松喂給烘干階段的使用,提高效率、產量和產品品質,增強生產連續性,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
文檔編號D06B15/00GK202730348SQ20122045753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0日
發明者張紅戰, 李新奇, 趙子奇, 武斌, 翟江波, 翟會麗 申請人: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