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用于向輸送裝置提供單體分離纖維或纖維束的送料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664995閱讀:389來源:國知局
用于向輸送裝置提供單體分離纖維或纖維束的送料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向輸送裝置(4,10)提供單體分離纖維或纖維束的送料裝置(22,76,84),輸送裝置(4,10)用以向前輸送所形成的絨織物(78)或纖維束墊(12),送料裝置(22,76,84)包括多個彼此相鄰水平布置的送料段以及多個獨立驅動的送料輥(32,102,202),其中,單獨送料輥(32,102,202)被分配給每個送料段。此外,還提供至少一個與每個送料輥(32,102,202)配合的從動的開松滾筒(36,108,208)。
【專利說明】用于向輸送裝置提供單體分離纖維或纖維束的送料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向輸送裝置提供單體分離纖維或纖維束的送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生產纖維絨織物時,首先將纖維束從纖維束送料機分送至輸送裝置,在第一種選擇中,輸送裝置將纖維束以纖維束墊的形式輸送至纖維網成形裝置(優選為梳理機)。在第二種選擇中,纖維束被直接輸送至氣動絨織物成形機(fleece former);或者,在第三種選擇中,纖維束被直接輸送至固化機(例如針刺機)。
[0003]在所述第一種選擇中,纖維網成形裝置中所形成的梳理網(也可以被稱為單層或雙層絨織物)之后被傳送至絨織物鋪設機,其通過交叉鋪網來鋪設纖維網而形成多層絨織物。該多層絨織物之后可以通過合適的固化機(諸如針刺機)固化。總體而言,目標通常是生產具有非常高的均勻度的纖維絨織物。為此,在生產系統的各個位置處可以出現干預加工過程的適當手段。例如,在纖維束送料機與該網成形裝置之間的區域中,可例如通過皮帶秤測量出纖維束墊的重量,并且在此基礎上控制網成形裝置的進給速率,以使得每單位時間到達網成形裝置的纖維材料數量始終相同。
[0004]然而,這種類型的皮帶秤只能確定橫跨傳送裝置的寬度且沿傳送方向在一定長度范圍內分布的纖維束墊的平均重量。由于這個原因,通過均衡法所獲得的進入網成形裝置的纖維束流的均勻度僅是大致地近似。而必須接受的情況是,纖維束墊的每單位面積質量在纖維束墊的整個寬度上會因此不同。
[0005]在上述第二和第三種形成絨織物的選擇中,在過去,通過加工站內的各種調整以及通過各種設計細節,已經嘗試分送纖維束送料機中的纖維束以形成纖維束墊,以及將單體分離纖維輸送到氣動絨織物成形機中從而形成在纖維束墊或絨織物的整個長度和寬度上盡可能均勻的纖維絨織物。然而,結果往往還需要改進。
[0006]除制造均勻的纖維束墊或絨織物外,在其它情形下,纖維束墊或絨織物的橫向外形和/或縱向外形包含預定類型的不均勻性同樣有利。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送料裝置,其可以在絨織物成形系統的多個位置中使用,并且其能夠準確地計量纖維材料的位置和數量。
[0008]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向輸送裝置提供單體分離纖維或纖維束的送料裝置,輸送裝置用于在輸送方向上進一步向前輸送所形成的絨織物或纖維束墊,送料裝置包括多個可獨立致動的送料輥和至少一個與該送料輥配合的從動的開松滾筒。送料裝置包括彼此相鄰水平布置的多個送料段,以使得單獨的送料輥被分配給每個送料段。通過這種方式,纖維材料可以被有針對性地提供給輸送裝置,無論纖維材料是否作為用于形成絨織物或纖維束墊的起始材料,或者無論纖維材料是否用于現有基礎纖維產品的外形的后續校正。[0009]優選地,每個送料輥配置有各自的纖維條或纖維絨織物帶。因此,可以以特別高的精度計量每個送料段的材料量。
[0010]優選地,用于存儲和分送纖維條或纖維絨織物帶的分送裝置被分配給每個送料段,以使得每個送料輥將由相應的分送裝置提供的纖維條或纖維絨織物帶拉走。以這種方式,即使在將計量的材料加入至送料裝置的期間,也能夠實現很高的空間分辨率。
[0011]作為上述分送裝置的另外的選擇,送料裝置也可以包括作為存儲器的纖維束軸,其用于送料輥。
[0012]單體分離纖維或纖維束送料的區域性分辨率(local resolution)基本上由單個送料段的寬度確定。在此,優選地,每個送料段的寬度在5-100mm的范圍內,優選為15-30mm,更優選為 20_25mm。
[0013]在送料裝置的一個實施例中,每個送料輥包括具有相對于送料輥的旋轉方向向后突出的齒的一組表面配件,其中,開松滾筒被以與送料輥相同的旋轉方向驅動且包含具有相對于旋轉方向向前突出的齒的一組表面配件。纖維材料從下方以一定角度提供給開松滾筒。
[0014]可選地,在送料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每個送料輥可包括具有相對于送料輥的旋轉方向向后突出的齒的一組表面配件,其中,開松滾筒被以與送料輥的旋轉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轉方向驅動并包含具有相對于第二旋轉方向向前突出的齒的一組表面配件。纖維材料從上方以一定角度提供給開松滾筒,其由開松滾筒接收并被旋轉引導半圈直到能夠落入分送筒。
[0015]優選地,恰好提供一個開松滾筒,其垂直于輸送裝置的輸送方向并水平橫跨所有送料段延伸。因此,開松滾筒能夠同時從每個進料輥獲取由每個進料輥提供的纖維材料,之后將纖維材料分送至絨織物的所需位置。也可以使每個送料段對應一個開松滾筒因此使每個送料輥對應一個開松滾筒。
[0016]當送料段在垂直于輸送裝置的輸送方向的方向上彼此相鄰布置時,能夠最有效地影響所要生成的絨織物或纖維束墊的橫向外形。
[0017]為了更大地提高纖維材料的送料的區域性分辨率,可以為每個送料段分配至少一種其他類型的輥或傳送帶,其中,相同類型的所有送料段的傳送帶或輥在垂直于輸送裝置的輸送方向的方向上彼此相鄰布置且可彼此獨立地致動。
[0018]每個送料輥優選由伺服電動機驅動。每個送料輥使用單獨的伺服電動機確保了每個送料輥的獨立致動,并因此確保絨織物或纖維束墊通過獨立致動的送料段所獲得的高度精確的外形調整。
[0019]當纖維條或纖維絨織物帶的分送裝置被用作材料存儲器時,存儲筒優選安置在分送裝置與每個送料段的送料輥之間。該存儲筒垂直于輸送裝置的輸送方向并水平橫跨所有送料段延伸,由分送裝置提供的每條纖維條或纖維絨織物帶的線圈纏繞于存儲筒。以這種方式,送料輥無需直接從分送裝置中取得纖維材料,而是可以從存儲筒上局部良好限定的位置處取得。
[0020]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特別優選的實施例,根據本發明的兩個送料裝置被前后設置以形成絨織物成形系統。
[0021]在此,這兩個送料裝置的送料段優選具有相同寬度,并且位于下游的第二送料裝置的下送料段優選地相對于第一送料裝置的送料段偏移,優選地偏移距離為進料段的寬度的一半。以這種方式,通過雙纖維送料工藝能夠生成特別均勻的絨織物。
[0022]絨織物成形系統可包括位于第一和第二送料裝置之間的測量裝置,測量裝置用于在輸送裝置的測量區域中,垂直于輸送裝置的輸送方向延伸橫跨絨織物寬度測量絨織物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以確定絨織物的橫向外形和縱向外形。該系統還可以包括開環或閉環控制單元,控制單元被設計成基于測量裝置的結果控制第二送料裝置,以使得第二送料裝置向絨織物中所確定的薄部分提供單體分離纖維或纖維束來生成均勻的絨織物,或者以使得第二送料裝置有針對性地提供單體分離纖維或纖維束來生產具有薄部和厚部的絨織物的所需不均勻的橫向外形和/或縱向外形。這更加改善了絨織物成形工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可從參照以下附圖的以下說明中得出,其中:
[0024]圖1示出了用于形成均勻或異形纖維束墊的裝置的實施例的截面側視圖,其具有根據本發明的送料裝置的第一實施例,送料裝置在此作為用于先前產生的纖維束墊的外形改變裝置;
[0025]圖2示出了絨織物成形系統的截面側視圖,該系統具有兩個前后布置的根據圖1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送料裝置;
[0026]圖3示出了絨織物成形系統的截面側視圖,該系統具有兩個前后布置的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進料裝置;
[0027]圖4示出了絨織物成形系統的截面側視圖,該系統具有兩個前后布置的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進料裝置;
[0028]圖5示出了絨織物成形系統的截面側視圖,該系統具有兩個前后布置的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進料裝置;
[0029]圖6示出了絨織物成形系統的截面側視圖,該系統具有兩個前后布置的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進料裝置;
[0030]圖7示出了絨織物成形系統的截面側視圖,該系統具有兩個前后布置的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進料裝置;以及
[0031]圖8示出了絨織物成形系統的截面側視圖,該系統具有兩個前后布置的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進料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圖1示出了用于形成均勻或異形纖維束墊的裝置。該裝置包括配料裝置,在本文中其被設計為纖維束送料機2。在該配料裝置的下游,所生成的纖維束墊被傳送到網成形機3 (特別是梳理機)的進料區域。所生成的纖維束墊12也可以被直接傳送到氣動絨織物成形機(未示出)或固化機50 (參見圖2)。
[0033]纖維束送料機2將纖維束分送到出料傳送帶4上,出料傳送帶4無休止地繞圈行進并通過若干偏轉輪6保持張力,附圖中只示出了其中一個偏轉輪。
[0034]為增加從纖維束送料機2中排出的纖維束材料的密度,還可以將上部滾筒8設置在纖維束送料機2的出口區域中。該上部滾筒8以與出料傳送帶4的輪6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被驅動,并因此與出料傳送帶4配合,以增加纖維束墊的密度并使其朝環形傳送帶10前向移動。在本文所示的實例中,出料傳送帶4與環形傳送帶10共同形成輸送裝置,其負責纖維束墊12的進一步輸送。
[0035]在本文所示的實例中,輸送裝置4、10將纖維束送料機2連接至網成形機3。也可以想到,傳送帶10可以直接在纖維束送料機2的下方延伸(參見其它附圖),因此不需要出料傳送帶4,或者可以想到,輸送裝置除所示元件4、10之外還可以包括其他部件。
[0036]在輸送裝置4、10上,現在呈現為纖維束墊12的纖維束材料以可變速度“V”朝網成形機3的入口區域向前移動,也因此在輸送方向上向前移動。傳送帶10還可以包括皮帶秤,其在二維稱重區域中確定纖維束墊12的平均重量,該二維稱重區域具有一定的長度并在纖維束墊12的整個寬度上延伸。在此基礎上,可恰當地控制輸送裝置的輸送速度“V”并因此同時可恰當地控制網成形機3的進料速度,以便每單位時間到達網成形機3的纖維束材料的質量流量總是基本相同。
[0037]提供了測量裝置14,其在輸送裝置4、10的測量區域中垂直于輸送方向橫跨纖維束墊12寬度測量纖維束墊12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以確定纖維束墊12的橫切外形,并且基于輸送裝置的4、10的移動,也可以確定纖維束墊12的縱向外形,特別是以確定纖維束墊12的薄部分和/或厚部分為目的。測量裝置14包括多個垂直于纖維束墊12的輸送方向布置的測量段,對每個測量段進行單獨的測量。以這種方式,可以在兩個維度上(即,在縱向上和橫向上)確定薄部分或厚部分。這些測量段中一個的寬度在5-100mm的范圍內,優選為15-30mm,更優選為20_25mm。這種類型的測量裝置可用于補充皮帶秤或替代其功能。
[0038]在圖1所示實施例中,測量裝置14被設計為垂直于纖維束墊12的輸送方向且彼此相鄰水平布置的一排測量輪16。在所示的截面側視圖中,只能看到這些測量輪16中的一個。這些測量輪16中的每一個都可以彼此獨立地偏轉并連接至合適的評估單元18,評估單元檢測出由于纖維束墊12厚度不同(S卩,每單位面積質量的不同)所引起的相應的測量輪16的偏轉。例如,用于測量測量輪16或其配件的高度的位置傳感器或用于確定測量輪16或其配件的旋轉角度的旋轉角度計量儀都可以用于評估單元18。因此,可以得知關于相應的測量段中纖維束墊12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的結論。
[0039]可選地,測量裝置14可以被設計為某種其他類型的機械測量裝置。測量裝置14還可能被設計為輻射測量裝置。在這種情況下,要么將輻射測量探頭安置在每個測量段中,以在所談及的測量段中通過輻射測量確定纖維束墊12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要么提供單獨的輻射測量探頭,其可以在纖維束墊12的整個寬度上橫向移動,并連續地或以一定的測量間隔記錄纖維束墊12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也可以組合使用輻射測量裝置和機械測量裝置14。
[0040]由測量裝置14所提供的結果被發送至開環或優選地閉環控制單元20,控制單元20基于測量裝置14的結果控制送料裝置22,送料裝置22在本文所談及的申請中還可被稱作外形改變裝置。送料裝置22被安置在輸送裝置4、10的外形改變區域中,位于測量區域的下游。控制單元20以如下方式控制送料裝置22:送料裝置22或者向纖維束墊12中所確定的薄部分提供單體分離纖維或纖維束以均勻化纖維束墊12 ;和/或送料裝置22有針對性地提供單體分離纖維或纖維束以形成所需的具有薄部分和厚部分的纖維束墊12的非均勻橫向外形和/或縱向外形。[0041]單體分離纖維或纖維束的自動控制供應,通過送料裝置22的一些垂直于輸送方向并彼此相鄰水平布置的送料段的獨立致動來實現。這些送料段中的一個的寬度優選地與一個測量段的寬度一致。因此,它位于5-100mm的范圍內,優選為15_30mm,更優選為20_25mmo
[0042]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送料裝置22的各個送料段垂直于輸送方向安置,因此無法在附圖的側視圖中看到。為每個送料段配置分送裝置24,用于存儲和分送梳理纖維條26或纖維絨織物帶。在圖1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分送裝置24被設計為線軸,但其也可以是纖維條筒等。纖維條26或纖維絨織物帶從分送裝置24行進至優選地涂覆有橡膠的存儲筒28,其垂直于輸送方向水平安置并優選地橫跨所有送料段延伸。分送裝置24所提供的每條纖維條26或纖維絨織物帶的線圈彼此相鄰地纏繞于存儲筒28上。存儲筒28優選地通過伺服電動機30并優選地連續地以相對緩慢的速度在一個旋轉方向上(參見附圖中相應的箭頭)被驅動。在某些實施例中,還可以省去存儲筒28。
[0043]在圖1所示的優選實施例中,存在一體式存儲筒28,其以彼此相鄰的方式同時保持用于所有送料段的多股纖維條26或纖維絨織物帶。也可以為每個送料段均提供單獨的存儲筒。
[0044]同時還為每個送料段配置送料輥32,送料輥由伺服電動機34驅動并以相同的方向旋轉。送料輥32直接地或通過存儲筒28間接地抽拉由相應的分送裝置24提供的梳理纖維條26或纖維絨織物帶。盡管每個送料段包括其各自的送料輥32,但因為它們前后布置所以只能在附圖看到一個送料輥32。每個送料輥32優選地包括一組含有相對于旋轉方向向后突出的齒的表面配件。
[0045]包含存儲筒28的特殊優勢在于,因為梳理纖維條26或纖維絨織物帶只是松散地纏繞于存儲筒28,所以它們能夠圍繞存儲筒28滑移。該滑移效應發生在所有的送料段中,在此期間,送料輥32根本未被驅動或比存儲筒28更慢地轉動。只有當送料輥32比存儲筒28轉動得更快時,梳理纖維條26或纖維絨織物帶的相應線圈才會被圍繞著存儲筒28拉緊,其結果是材料被拉離存儲筒28。
[0046]根據待分送的纖維材料的數量,送料輥32可具有任何可能的速度曲線,其中包括高度相同但長度不同的平頂曲線(例如,以截棱錐的形式)。
[0047]由送料輥32攜帶走的梳理纖維條26或纖維絨織物帶被輸送至開松滾筒36,其優選地具有一體式設計并垂直于輸送方向橫跨所有送料段水平延伸。然而,也可以為每個送料段提供單獨的開松滾筒。
[0048]在本文所示的實例中,開松滾筒36以與送料輥32相同的旋轉方向被驅動。此外,優選地,開松滾筒36包括一組包含相對于該旋轉方向向前突出的齒的表面配件,其結果是對于開松扭曲或壓實的梳理纖維條26或纖維絨織物帶的纖維束材料特別有效,以便使松散的纖維束甚至細纖維單體分離。這些纖維落入合適的分送筒38,而從分送筒38被引導至纖維束墊12。也可以為各送料段提供一些彼此相鄰的分送筒38。
[0049]如果需要,可以在分送筒38的區域中安置清潔滾筒40。該清潔滾筒將附著在開松滾筒36的齒上的纖維束剝離。
[0050]在本文所示的實例中,送料輥32和開松滾筒36的中心安置在同一水平線上。然而,除了所示的安置方式之外,還有許多其他設計的可能性。[0051]如果需要,可以在下游通過第二測量裝置42再次檢查由送料裝置22所獲得的結果。第二測量裝置42能夠以與測量裝置14相同的方式設計,8卩,其也可以包括一些測量輪44和一些相應的評估單元46。
[0052]也可以在第二測量裝置42的下游安置額外的送料裝置22,以對在一個步驟中未能實現纖維束墊12所需的均勻性或所需的橫向或縱向外形的情況進行處理。
[0053]為使控制單元20在送料裝置22的運行過程中可以恰當地行使其控制功能,控制單元20因此必須不僅考慮到測量段和送料段的區域性布置以及相應的測量數據,還要考慮到測量區域與外形改變區域之間的距離“a”以及輸送裝置(這里為傳送帶10)相應的速度 “V,,。
[0054]當外形要變化時,那么會在恰當的時間以一定的速度驅動相關進料段的相應送料輥32,從而向開松滾筒36輸送額外的纖維或纖維束材料。之后,正確計量的這種材料到達纖維束墊12上的期望位置。
[0055]送料裝置還有其他可能的設計方法。例如,對應于送料段的數量可以配置多個纖維束軸。之后,會有針對性地向每個纖維束軸提供松散的纖維束(例如,從纖維束送料機2分出來的纖維束)。
[0056]本發明的其他可能的實施例的實例描述如下。
[0057]在圖2所示的用于形成絨織物的裝置中,配置了根據本發明的兩個送料裝置22、76。與圖1所示實施例相比,配料裝置現在也可被設計為第一送料裝置76。第一送料裝置76和第二送料裝置22都與圖1中所示的送料裝置22基本相同。因此,配料裝置和外形改變裝置具有基本相同的設計。在兩個送料裝置76、22之間仍可設置測量裝置14,與相關控制單元20類似,為清楚起見而將測量裝置14從圖中省略。自動控制器也可以被省略,特別是如果第二送料裝置22的送料段相對于第一送料裝置76的送料段偏移(例如偏移距離為送料段的寬度的一半)。在這種情況下,假定兩個送料裝置22、76的操作參數相同,那么橫向偏移、第二送料裝置22中纖維材料的分段供給,能夠對由于第一送料裝置76中纖維材料的分段供給而在絨織物78中出現的薄部進行精確地補償。
[0058]如果送料段具有很高的空間分辨率,那么在送料裝置76中所形成的預絨織物可具有相對均勻的外形,但它同樣會表現出相當起伏不平的橫向外形。在任何情況下,此處所描述的裝置使得以高準確度地形成具有期望屬性的外形的絨織物78成為可能,在此處所描述的裝置中,第一送料裝置76和第二送料裝置22各自均包括彼此相鄰排列的送料段,每個送料段被提供有各自的纖維條26或各自的纖維絨織物帶。
[0059]送料裝置76或22不一定必須垂直于傳送帶10的輸送方向布置,而是也可以定向為傳送帶10的輸送方向。在這種情況下,送料裝置76或22可優選地在待鋪設纖維束墊12上方并在待鋪設纖維束墊12的的最大寬度范圍內垂直于傳送帶10的輸送方向移動(未示出)。同樣在這種情況下,可移動的送料裝置76或22包括一些送料段,它們在傳送帶10的輸送方向上彼此相鄰水平布置并可以彼此獨立地致動。
[0060]例如,如果僅第二送料裝置22被設計為可橫向移動的送料裝置,則這種布置方式可以將第一送料裝置76中的纖維基本縱向定向地分送在傳動帶10上,而將第二送料裝置22中的纖維基本橫向定向地分送在傳動帶10上,以便可以有針對性地影響纖維束墊12或絨織物78的材料屬性。纖維束墊12或絨織物78因此能夠以如下方式形成:它們不僅高度地均勻或具有高度精確的外形,而且還在纖維束墊12或絨織物78的不同區域或層中包括不同取向的纖維或纖維束。
[0061]在這里重要的是,可移動的送料裝置22包括隨其移動的材料儲存器,以便其可以伴隨著送料裝置22橫向偏移。當如圖1和圖2所示的用于分送纖維條26或纖維絨織物帶的裝置與橫向可移動的送料裝置22配合使用時,也可能僅僅是包含送料輥32的送料裝置22橫向移動,而分送裝置24保持靜止。如果存在存儲筒28,則其可以連同送料裝置22 —起移動或者其可以保持靜止。之后,位于剛才提到的元件之間的合適的懸掛存儲緩沖器為送料裝置22的橫向移動提供必要的材料緩沖。
[0062]圖3至圖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送料裝置的其他實施例。為了清楚起見,可存在的元件,諸如測量裝置14和控制單元20,未示出。然而,應該明確的是,第二送料裝置22可基于測量裝置14所提供的測量結果通過控制單元20進行致動。
[0063]在圖3中,根據本發明的配料裝置仍然被設計為送料裝置84或絨織物成形機,其將第一批量的纖維材料分送至傳送帶10上,這作為形成絨織物78的基礎。第一送料裝置84包括多個彼此相鄰軸向布置的送料輥102,送料裝置84的每個送料段均配置其中一個送料輥102。單獨的送料段的寬度優選與前面示例中的寬度相同。每個送料輥102均通過其各自的伺服電動機104驅動。在所示的截面側視圖中,只能看到一個送料輥102和一個伺服電動機104。纖維材料由送料輥102以受控的方式沿箭頭A的方向被抽取,并因此從頂置槽106下方穿過。該槽有助于將所提供的纖維材料輸送至開松滾筒108,開松滾筒108與送料輥102配合并將單體纖維束或單體纖維從送料輥102剝離。沿箭頭A的方向提供的纖維材料可以直接從纖維束軸抽取。然而,纖維材料優選通過元件(例如,圖2所示的用于向所示的送料輥32提供纖維條26或纖維絨織物帶的元件)以纖維條26或纖維絨織物帶的形式提供。然而,在圖3中的示例的情況下,提供了頂置槽106,而且纖維材料從上方以一定角度由送料輥102傳送至送料輥102與開松滾筒108之間的空間,如果需要,這也可以如圖2中所示從下方以一定角度實現。只有送料輥102與開松滾筒108之間的相對旋轉方向不同,因為送料輥102朝與開松滾筒108相同的旋轉方向移動。
[0064]根據送料輥102與開松滾筒108之間的距離以及根據送料輥102與更快的開松滾筒108之間的速度差,開松滾筒108對來自纖維束軸的纖維條26的或纖維絨織物帶的或纖維束的纖維材料進行不同程度地開松,因此形成纖維束或者甚至是單體纖維,其之后穿過送料裝置84落下。
[0065]可以提供合適的導向元件110以限定纖維或纖維束的移動。每個送料段的被開松滾筒108單體分離的纖維材料最終到達兩個網狀筒112之間的空間,兩個網狀筒112優選地被以相同的速度、但朝相反的方向驅動。借助于例如另外的槽114,這些網狀筒112將送料裝置84中的纖維材料引導至傳送帶10上。兩個網狀筒112之間的距離和它們的相對高度是的可調整。
[0066]在送料裝置84的出口區域中,可配置夾緊滾筒116,夾緊滾筒116以與傳送帶10相同的速度旋轉,并將夾緊滾筒116與傳送帶10之間所形成的絨織物78壓緊。如果夾緊滾筒116和傳送帶10比網狀筒112移動的更快,那么在網狀筒112與夾緊滾筒116之間的區域中,絨織物78將沿傳送帶10的輸送方向被拉伸,這用來使絨織物中的纖維更強烈地以縱向為取向,即,以傳送帶10的輸送方向取向。[0067]外形改變裝置也被設計為第二送料裝置22或絨織物成形機,其包括多個獨立的絨織物形成位置。第二送料裝置22的設計與第一送料裝置84的設計基本上相同,因此并未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在這里所示的實例中,送入送料裝置22的纖維材料的送料方向通過箭頭B示出。參見第一送料裝置84已經描述過的單獨元件在這里具有如下參考標號:送料輥202、伺服電動機204、頂置槽206、開松滾筒208、導向元件210、網狀筒212、下方槽214、夾緊滾筒216。
[0068]圖3所示的第二送料裝置22 (正如參見以下附圖描述的第二送料裝置22)也可以在任何時間與其他配料裝置相結合,例如與圖1所示的傳統的纖維束送料機2或者與根據圖2的送料裝置76相結合。
[0069]最后,也可以將圖2至圖8所示的第一送料裝置76、84與其他外形改變裝置相結

口 ο
[0070]根據本發明的送料裝置能夠在用于形成絨織物或纖維束墊的裝置的幾乎任何區域中使用,主要用以補償不規則外形或用以生產所需的外形。除了這些已經描述的之外,其還可能被用于的一個位置例如為:梳理機和絨織物鋪設機之間的區域或絨織物鋪設機和固化機之間的區域。還可以想到依次布置多于兩個根據本發明的送料裝置。
[0071]除兩個送料裝置84、22具有不同設計之外,圖4所示的用于形成纖維網的裝置的實施例與圖3的實施例類似。通過被獨立驅動的送料輥102,纖維材料再次被以箭頭A的方向拉入到送料裝置84中,其中送料輥102布置在待鋪設的絨織物78的整個寬度上且彼此相鄰軸向地排列。在這種情況下,送料輥102以微小的角度位于開松滾筒108的下方,并且在這種情況下設置多孔板作為導向元件110。兩個網狀筒112仍然被以相反的方向驅動,其中,在所示的實施例中,還示出了用于在網狀筒112的后面產生吸力的抽吸裝置118。在這里所示的實施例中的傳送帶10被設計為網狀帶,在網狀帶下方,抽吸裝置120也產生吸力,以將從開松滾筒108剝離的纖維材料吸至傳送帶10的期望區域上。進一步,與圖3中的實施例相比,左側網狀筒112更靠近傳送帶10安置,以便省去下方槽114。
[0072]圖4中的第二送料裝置22具有與第一送料裝置84基本相同的設計。纖維材料沿箭頭B的方向被引入到送料裝置22中。用于網狀筒212的抽吸裝置被標記為標號218,而用于在外形改變裝置22的區域中的傳送帶10的下方產生吸力的抽吸裝置被標記為標號220。根據圖3的實施例的夾緊滾筒116、216 (這里未示出)很顯然也可以在這里使用。
[0073]圖5所示的第一送料裝置84和第二送料裝置22的實施例在進料區(位于意在示出下落的纖維材料的箭頭上方)中仍包括一些彼此相鄰布置的送料輥102和開松滾筒108(圖8中同樣如此),但在這里不再示出。
[0074]在圖5的情況下,沿相反方向驅動的網狀筒112由網狀帶122部分纏繞,網狀帶122被從網狀筒112向下引導并被引導圍繞較小偏轉輪124。偏轉輪124靠近傳送帶10的表面安置,并形成了第一送料裝置84的分送間隙。傳送帶10仍然被設計為網狀帶,但此時兩個相對的夾緊滾筒116安置在送料裝置84的出口處,一個夾緊滾筒位于所形成的絨織物78上方,而一個夾緊滾筒位于傳送帶10的上部鏈(upper strand)的下方。夾緊滾筒116被以相反方向驅動,并以與傳送帶10相同的速度運行。當夾緊滾筒116和傳送帶10的速度高于網狀筒112的速度Vl和V2時,所鋪設的絨織物78再次被縱向拉伸,即,在傳送帶的輸送方向被拉伸。這提高了絨織物78中的纖維的縱向取向。如果無需進行拉伸,則從這一點上考慮也可以省略兩個夾緊滾筒116。網狀帶122之間的距離是可變的,并且速度Vl和V2也可以彼此獨立地被調整。
[0075]在圖5的示例中,第二送料裝置22仍與第一送料裝置84基本相同,其中,兩個環形網狀帶參考標號為222,兩個下方偏轉輪參考標號為224。
[0076]在一直到兩個網狀筒112的上部區域中,圖6所示的用于形成絨織物的裝置的實施例與根據圖3的實施例基本相同。然而,圖6在兩個網狀筒112下方布置有拉伸裝置。在這種情況下,拉伸裝置包括:上部星形滾筒126或具有表面配件的滾筒;以及與該滾筒相對的彈簧支撐的反壓板128。這兩種元件在它們之間形成了纖維材料的第一夾緊點。拉伸裝置還包括:下部星形滾筒130或具有表面配件的滾筒;以及與下部星形滾筒130相對的下部反壓板132 (優選為彈簧支撐),下部反壓板132與下部星形滾筒130形成了第二夾緊點。兩個星形滾筒126和130優選布置在填充通道的對側。當下部星形滾筒130的旋轉速度大于上部星形滾筒126的旋轉速度時,拉伸通道中的纖維材料被拉伸。下部星形滾筒130的速度優選與傳送帶10的速度相同。拉伸提高了纖維的縱向取向,使得最終具有在傳送帶10的輸送方向取向更明顯的纖維的絨織物78放置在傳送帶10上。當然,用于拉伸的元件的形式和布置可以以多種不同方式變化。例如,可以使用一對夾緊滾筒(平滑,具有橡膠涂層,或具有表面配件)或一對星形滾筒來形成每個夾緊點。
[0077]結合圖6描述的第二送料裝置22與第一送料裝置84以基本相同的方式設計。纖維材料以箭頭B的方向被提供至送料裝置22,而與圖3中的實施例相比,新增元件為上部星形滾筒226、上部反壓板228、下部星形滾筒230、以及下部反壓板232。
[0078]如圖7所示的第一送料裝置84與根據圖3的實施例基本相同,其中,兩個網狀筒112由其他導向元件和拉伸元件所取代。在左外側,網狀帶134圍繞一些偏轉輪136以如下方式布置:網狀帶134形成用于將纖維材料導向傳送帶10的傾斜導向面。至少一個偏轉輪136被驅動,以便網狀帶134以與傳送帶10相同的速度一起移動。此外,圖7所示的網狀帶134可以具有抽吸裝置138以從下方產生吸力。網狀帶134的傾斜的引導面的對側是上方盤形夾緊滾筒140,其以與網狀帶134相同的速度被驅動,并與網狀帶134配合以形成用于所輸送的纖維材料的第一夾緊點。星形滾筒142在該夾緊滾筒140的下方以一定的角度安置,其再次與傳送帶10配合以形成用于纖維材料的第二夾緊點。另一夾緊滾筒144可設置在星形滾筒142的下游以增加絨織物78的密度。
[0079]當星形滾筒142的速度(其與傳送帶10的速度相同)大于網狀帶134和夾緊滾筒140的速度時,便會出現拉伸功能。以這種方式,正如已經在上面的實施例中所詳細描述的,提高了絨織物78的纖維的縱向取向。在本實施例中單獨的組件仍然有許多不同的設計方式,這些設計完全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的能力范圍內。
[0080]圖7中的第二送料裝置22在設計上與第一送料裝置84基本相同。與圖3相比,新元件為網狀帶234、偏轉輪236、抽吸裝置238、夾緊滾筒240、星形滾筒242、以及可選的下部夾緊滾筒244。
[0081]圖3至圖7所示的送料輥102、202都分別設置有表面配件,它們的齒沿送料輥102、202的旋轉方向向前突出。同樣可能甚至優選的是,送料輥102、202的表面配件的齒相對于旋轉方向向后突起。還可能使用完全不同類型的表面配件。
[0082]圖8所示的用于形成絨織物的裝置的實施例包括第二送料裝置22,其下部(從網狀筒212向下)與圖3所示的實施例相同。然而,進料區有所不同。本實施例中的纖維材料以箭頭B的方向被引入到送料輥202上方,之后沿頂置槽206從開松滾筒208(其以與送料輥202相同的方向轉動)傳送。頂置槽206也可以具有兩部分式的設計。然后,在開松滾筒208旋轉一半之后,纖維材料落入分送筒并最終到達網狀筒212之間。為協助從開松滾筒208去除纖維材料,可以使用氣流生成器250,其允許氣流從上方經過開松滾筒208 (氣動絨織物成形)。
[0083]圖8中的第一送料裝置84與如圖3所示的送料裝置84基本相同。此外,在送料輥102與開松滾筒108之間的中間區域,提供了如箭頭所示來自上方的氣流,其有助于從開松滾筒108上去除纖維材料并引導纖維材料向下。這種類型的措施,也可以應用于圖3至圖7的任何其它實施例。 [0084]在送料裝置84中所形成的預絨織物可具有相對均勻的外形,但其同樣可具有相當起伏不平的橫向外形。在任何情況下,通過本文所述裝置均可能以高準確度形成具有所需屬性的外形的絨織物88,在該裝置中,配料裝置和外形改變裝置各自均包括具有相鄰的送料段的創造性送料裝置,每個送料段優選地都被提供有各自的纖維條26或纖維絨織物帶。如果需要,送料裝置22的送料段可以相對于送料裝置84的送料段橫向偏移,例如,偏離距離等于送料段的寬度的一半。
[0085]在圖3至圖8的實施例中,目前為止僅將送料輥102、202描述為獨立致動、軸向相鄰的元件,每個送料輥102、202均被分配給送料裝置22的送料段或送料裝置84的送料段。然而,圖3至圖8所示的送料裝置84或送料裝置22的許多其他元件也可以被分段(即,包括彼此相鄰成排布置的段)和被獨立致動,其中,在每種情況下,這些其它元件的段被指定給每個送料段。這適合于例如網狀筒112、212,網狀帶122、222,以及星形滾筒126、130、226、230,同樣還適合于網狀帶134、234,和夾緊滾筒140、240,以及位于網狀帶對面的星形滾筒142,242ο
[0086]圖中示出為網狀件的所有的板、帶、滾筒都可以被來自下方的吸力作用,或者它們僅僅能帶走被動地穿過開口的空氣。這些元件中的一些也可以被具有實體表面的等價元件完全替代。
[0087]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也可以修改所選擇的滾筒、帶、和槽的類型和設計,以及修改本文所述實施例中各部分的相對幾何布置以適應具體目的。具體而言,圖3至圖7的實施例中的滾筒與帶之間的距離并未按比例示出,并可以按需要調整。本文所述的實施例和示意性附圖旨在代表本發明構思的基本原理。
[0088]最后,送料裝置22、76、84的各實施例中的元件能夠以幾乎任何需要的方式彼此結合。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向輸送裝置(4,10)提供單體分離的纖維或纖維束的送料裝置(22,76,84),所述輸送裝置(4,10)用以在輸送方向上進一步向前輸送成形的絨織物(78)或纖維束墊(12),其中,所述送料裝置(22,76,84)包括: 彼此相鄰水平布置的多個送料段,每個送料段均包括可獨立致動的送料輥(32,102,202);以及 至少一個從動開松滾筒(36,108,208),鄰近多個所述送料輥(32,102,202)安置并與多個所述送料輥(32,102,202)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裝置(22,76,84),其中,纖維條(26)或纖維絨織物帶被提供給每個所述送料輥(32,102,20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送料裝置(22,76,84),其中,用于存儲和分送所述纖維條(26)或所述纖維絨織物帶的分送裝置(24)被分配給每個送料段,使得每個所述送料輥(32,102,202)將由相應的分送裝置(24)所提供的所述纖維條(26)或所述纖維絨織物帶抽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裝置(22,76,84),還包括作為材料存儲器的纖維束軸,所述纖維束軸用于所述送料輥(32,102,202 )。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裝置(22,76,84),其中,每個送料段的寬度在5-100_的范圍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裝置(22,76,84),其中,每個送料段的寬度在15_30mm的范圍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裝置(22,76,84),其中,每個送料段的寬度在20-25_的范圍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裝置(22,76,84),其中,每個送料輥(32,102,202)均包括具有相對于所述送料輥(32,102,202)的旋轉方向向后突出的齒的表面配件,其中,所述開松滾筒(36,108,208)在與所述送料輥(32,102,202)相同的旋轉方向上被驅動且包含具有相對于所述開松滾筒(36,108,208)的旋轉方向向前突出的齒的表面配件。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裝置(22,76,84),其中,每個送料輥(32,102,202)均包括具有相對于所述送料輥(32)的旋轉方向向后突出的齒的表面配件,其中,所述開松滾筒(36,108,208)在與所述送料輥(32,102,202)的旋轉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轉方向上被驅動且包含具有相對于所述第二旋轉方向向前突出的齒的表面配件。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裝置(22,76,84),其中,精確地提供一個開松滾筒(36,108, 208),所述開松滾筒(36,108,208)垂直于所述輸送裝置(4,10)的輸送方向且水平橫跨所有所述送料段延伸。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裝置(22,76,84),其中,所述送料段在垂直于所述輸送裝置(4,10)的輸送方向的方向上彼此相鄰布置。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裝置(22,76,84),其中,至少一種其他類型的輥(112,126,130,140,142,212,226,230,240,242)或傳送帶(122,134,222,234)被分配給每個送料段,其中,相同類型的所有送料段的所述傳送帶(122,134,222,234)或所述輥(112,126,130,140,142,212,226,230,240,242)在垂直于所述輸送裝置(4,10)的輸送方向的方向上彼此相鄰布置并可以被彼此獨立地致動。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裝置(22,76,84),其中,每個送料輥(32,102,202)均通過伺服電動機(34,104,204)驅動。
1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送料裝置(22,76,84),其中,在每個送料段的所述分送裝置(24)與所述送料輥(32,102,202)之間安置有存儲筒(28),所述存儲筒(28)垂直于所述輸送裝置(4,10)的輸送方向并水平地橫跨所有送料段延伸,并且由所述分送裝置(24)所提供的每條纖維條(26)或每條纖維絨織物帶的線圈都圍繞所述存儲筒(28)纏繞。
15.一種具有成排布置的第一送料裝置和第二送料裝置(22,76,84)的絨織物成形系統,所述第一送料裝置和第二送料裝置中的每一個均包括: 彼此相鄰水平布置的多個送料段,每個送料段均包含可獨立致動的送料輥(32,102,202);以及 至少一個從動開松滾筒(36,108,208),與多個所述送料輥(32,102,202)相鄰安置并與多個所述送料輥(32,102,202)配合。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絨織物成形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送料裝置和所述第二送料裝置(22,76,84)的送料段具有相同的寬度,且在下游安置的所述第二送料裝置(22)的送料段相對于所述第一送料裝置(76,84)的送料段偏移。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絨織物成形系統,其中,所述第二送料裝置(22)的送料段相對于所述第一送料裝置(76,84)的送料段偏移的距離為每個送料段的寬度的一半。
18.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絨織物成形系統,還包括位于第一送料裝置(76,84)與第二送料裝置(22 )之間的測量裝置(14 )和控制單元(20 ),所述測量裝置(14 )用于橫跨垂直于所述輸送裝置(4,10)的輸送方向延伸的絨織物(78)寬度測量所述絨織物(78)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以確定所述絨織物(78)的橫向外形和縱向外形;所述控制單元(20)基于由所述測量裝置(14)提供的結果控制所述第二送料裝置(22),以使得所述第二送料裝置(22)向所述絨織物(78)中所確定的薄部分提供單體分離纖維或纖維束來生成均勻的絨織物(78),或者以使得所述第二送料裝置(22)有針對性地提供單體分離纖維或纖維束以形成具有薄部分和厚部分的所述絨織物(78)的所需的非均勻橫向外形或縱向外形。
【文檔編號】D04H11/00GK103572511SQ201310337870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6日
【發明者】約翰·菲利普·迪羅 申請人:奧斯卡迪羅機械制造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县| 宝坻区| 五常市| 壶关县| 永州市| 乐至县| 武宣县| 常熟市| 临潭县| 安阳市| 英吉沙县| 泸溪县| 永康市| 井研县| 辛集市| 抚顺市| 漳州市| 奉节县| 库尔勒市| 深泽县| 萝北县| 会同县| 醴陵市| 修文县| 博客| 葫芦岛市| 德清县| 鄂州市| 镇远县| 那坡县| 呈贡县| 天全县| 石棉县| 卢氏县| 合山市| 金乡县| 元氏县| 泾源县| 科尔| 原平市| 绥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