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滌棉混紡織物的剝色處理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滌棉混紡織物的剝色處理方法,是針對滌棉混紡織物剝色處理的難題,在染色試驗機內采用高溫下溶脹、溶解、還原剝色,經洗滌、干燥,使滌棉混紡織物剝去顏色,恢復到染色前的狀態,此剝色方法工藝先進,數據準確翔實,不污染環境,剝色效果好,剝色率達94.97%,剝色后滌棉混紡織物的化學物理性能和力學性能穩定,是十分理想的滌棉混紡織物的剝色處理方法。
【專利說明】一種滌棉混紡織物的剝色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滌棉混紡織物的剝色處理方法,屬滌棉混紡織物染色整理及應用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滌棉混紡織物是紡織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混紡面料,即具有滌綸織物的高強度,尺寸穩定性能,又具有棉織物的良好吸濕透汗性能,以及優良的保暖性能,然而滌棉混紡織物的剝色卻是一個難題,滌棉混紡織物在染色過程中如發現染疵,或改色重染卻難以實現,很難剝離原來的顏色,在這種情況下大都被丟棄,或改作低等級紡織品使用,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在產品定量分析中,顏色的存在會給分析結果造成偏差,使分析數據失實,滌棉混紡織物使用后的回收再利用也會造成弊端,由于染色的剝離困難,滌棉混紡織物的回收有很大的難度和局限。
[0003]目前,滌棉混紡織物的有效剝色方法很少,大都效果不佳,達不到完全剝色的目的,還處于研究中。
【發明內容】
[0004]發明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背景技術】的不足,采用高溫下分散還原法,經洗滌、干燥對滌棉混紡織物進行剝色處理,以大幅度剝除滌棉混紡織物的顏色,恢復到染色前的狀態,使滌棉混紡織物得到新的應用。
[0005]技術方案
本發明使用的化學物質材料為:滌棉混紡織物,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亞砜,二氧化硫脲,氫氧化鈉,去離子水,其組合準備用量如下:以克、毫升為計量單位滌棉混紡織物:5g±0.0lg
N, N 二甲基甲酰胺:C3H7NO80mL±0.1mL
二 甲基亞砜:(CH3) 2-S-070mL ± 0.1mL
二氧化硫脲=CH4N2O2S0.lg±0.0Olg
氫氧化鈉:NaOH0.02g±0.0Olg
去離子水:H201000mL±50mL
剝色處理方法如下:
(I)精選化學物質材料
對制備使用的化學物質材料要進行精選,并進行質量純度控制:
滌棉混紡織物:固態固體99.9%
N,N 二甲基甲酰胺: 液態液體99.9%
二甲基亞砜:液態液體99.9%
二氧化硫脲:固態固體99.9% 氫氧化鈉:固態固體99.9%
去離子水:液態液體99.9%
(2)滌棉混紡織物的溶脹處理
滌棉混紡織物的溶脹處理是在染色試驗機中進行的,是在加壓、加熱、保溫狀態下
完成的;
①將滌棉混紡織物5g置于染杯中,加入N,N 二甲基甲酰胺80mL,浸泡,并密閉;
②將密閉的染杯置于染色試驗機中,并密閉,開啟加熱器,加熱溫度120°C;
加熱、保溫時間40min ;
③加熱保溫后,關閉加熱器,使其自然冷卻至25°C;
④水洗,開啟染色試驗機,取出染杯,取出滌棉混紡織物,置于清洗容器內,加入去離子水IOOmL,攪拌洗漆IOmin ;
去離子洗滌重復進行3次;水洗后晾干;
(3)滌棉混紡織物的分散處理
滌棉混紡織物的分散處理是在染色試驗機中進行的,是在加熱、保溫狀態下完成的;
①將溶脹處理的滌棉混紡織物置于染杯中,加入二甲基亞砜70mL,浸泡,并密閉;
②將密閉的染杯置于染色試驗機中,并密閉,開啟加熱器,加熱溫度100°C;
加熱、保溫時間30min ;
③加壓、加熱、保溫后,關閉加熱器,停止施壓,使其自然冷卻至25°C;
④水洗,開啟試驗機,取出染杯,取出滌棉混紡織物,置于清洗容器內,加入去離子水IOOmL攪拌洗漆IOmin ;
去離子水洗滌重復進行3次;水洗后晾干;
(4)滌棉混紡織物的還原處理
滌棉混紡織物的還原處理是在染色試驗機中進行的,是在加熱、保溫狀態下完成
的;
①配置氫氧化鈉水溶液
稱取氫氧化鈉0.02g,量取去離子水IOOmL,加入燒杯中,攪拌5min,成0.005 mo I/L的氫氧化鈉水溶液;
②將分散處理的滌棉混紡織物置于染杯中,加入氫氧化鈉水溶液100mL、二氧化硫脲
0.1g,浸泡并密閉;
③將密閉的染杯置于染色試驗機中,并密閉,開啟加熱器,加熱溫度100°c;
加熱、保溫時間30min ;
④加壓、加熱、保溫后,關閉加熱器,停止施壓,使其自然冷卻至25°C;
⑤水洗,開啟試驗機,取出染杯,取出滌棉混紡織物,置于清洗器內,加入去離子水IOOmL,攪拌洗漆IOmin ;
去離子水洗滌重復進行3次;水洗后晾干;
(5)干燥處理
將還原處理的滌棉混紡織物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溫度110°C,干燥時間20 min ;
(6)檢測,分析,表征對剝色處理后的滌棉混紡織物的色澤、形貌、染色剝離程度、織物機械性能進行檢測、分析、表征;
用YG (B) 026D-500型織物強力機進行織物強力分析;
用PN-48A白度顏色測定儀進行染色剝離程度分析;
結論:滌棉混紡織物剝色處理后為白色織物狀,染色剝離率達94.97%,化學物理性能穩定。
[0006]有益效果
本發明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先進性,是針對滌棉混紡織物剝色處理的難題,在染色試驗機內采用高溫下溶脹、溶解、還原剝色,經洗滌、干燥,使滌棉混紡織物剝去顏色,恢復到染色前的狀態,此剝色方法工藝先進,數據翔實準確,不污染環境,剝色效果好,剝色率達94.97%,剝色后滌棉混紡織物的化學物理性能和力學性能穩定,是十分理想的滌棉混紡織物的剝色處理方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滌棉混紡織物剝色分散處理狀態圖 圖2.滌棉混紡織物剝色處理后剝色效果比較圖 圖中所示,附圖標記清單如下:
1.染色試驗機,2.機座, 3.機蓋,4.機腔,5.加熱工作臺,6.電阻加熱器,7.出氣管,8.氣閥,9.顯示屏,10.指示燈,11.電源開關,12.加熱溫度調控器,13.壓力表,14.染杯,15.分散液,16.漆棉混紡織物。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圖1所示為滌棉混紡織物剝色分散處理狀態圖,各部位置要正確,按序處理操作。
[0009]滌棉混紡織物的剝色處理使用的化學物質的量值是按預先設置的范圍確定的,以克、毫升為計量單位。
[0010]滌棉混紡織物剝色分散處理是在染色試驗機內進行的,是在加熱、加壓、保溫狀態下完成的;
染色試驗機為立式,染色試驗機I下部為機座2,上部為機蓋3,內部為機腔4,在染色試驗機的右壁上部設有出氣管7,并由氣閥8控制,在機蓋3的上部設有壓力表13,在機腔4的內底部設有加熱工作臺5,加熱工作臺5內為電阻加熱器6 ;在加熱工作臺5的上部置放染杯14,染杯14內置放滌棉混紡織物16、分散液15 ;在機座2上設有顯示屏9、指示燈10、電源開關11、溫度調控器12。
[0011]圖2所示,為滌棉混紡織物剝色處理前后剝色效果比較圖,表中明顯看出剝色后Κ/S值明顯減少,剝色率達94.97%。
【權利要求】
1.一種滌棉混紡織物的剝色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化學物質材料為:滌棉混紡織物,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亞砜,二氧化硫脲,氫氧化鈉,去離子水,其組合準備用量如下:以克、毫升為計量單位 滌棉混紡織物:5g±0.01g N, N 二甲基甲酰胺:C3H7NO80mL±0.1mL 二甲基亞砜:(CH3) 2-S-070mL ± 0.1mL 二氧化硫脲=CH4N2O2S0.lg±0.0Olg 氫氧化鈉:NaOH0.02g±0.0Olg 去離子水:H201000mL±50mL 剝色處理方法如下: (1)精選化學物質材料 對制備使用的化學物質材料要進行精選,并進行質量純度控制: 滌棉混紡織物:固態固體99.9% N,N 二甲基甲酰胺: 液態液體99.9% 二甲基亞砜:液態液體99.9% 二氧化硫脲:固態固體99.9% 氫氧化鈉:固態固體99.9% 去離子水:液態液體99.9% (2)滌棉混紡織物的溶脹處理
滌棉混紡織物的溶脹處理是在染色試驗機中進行的,是在加壓、加熱、保溫狀態下完成的; ①將滌棉混紡織物5g置于染杯中,加入N,N 二甲基甲酰胺80mL,浸泡,并密閉; ②將密閉的染杯置于染色試驗機中,并密閉,開啟加熱器,加熱溫度120°C; 加熱、保溫時間40min ; ③加熱、保溫后,關閉加熱器,使其自然冷卻至25°C; ④水洗,開啟染色試驗機,取出染杯,取出滌棉混紡織物,置于清洗容器內,加入去離子水IOOmL,攪拌洗漆IOmin ; 去離子洗滌重復進行3次;水洗后晾干; (3)滌棉混紡織物的分散處理 滌棉混紡織物的分散處理是在染色試驗機中進行的,是在加熱、保溫狀態下完成的; ①將溶脹處理的滌棉混紡織物置于染杯中,加入二甲基亞砜70mL,浸泡,并密閉; ②將密閉的染杯置于染色試驗機中,并密閉,開啟加熱器,加熱溫度100°C; 加熱、保溫時間30min ; ③加壓、加熱、保溫后,關閉加熱器,停止施壓,使其自然冷卻至25°C; ④水洗,開啟試驗機,取出染杯,取出滌棉混紡織物,置于清洗容器內,加入去離子水IOOmL攪拌洗漆IOmin ; 去離子水洗滌重復進行3次;水洗后晾干; (4)滌棉混紡織物的還原處理
滌棉混紡織物的還原處理是在染色試驗機中進行的,是在加熱、保溫狀態下完成的; ①配置氫氧化鈉水溶液 稱取氫氧化鈉0.02g,量取去離子水IOOmL,加入燒杯中,攪拌5min,成0.005 mo I/L的氫氧化鈉水溶液; ②將分散處理的滌棉混紡織物置于染杯中,加入氫氧化鈉水溶液100mL、二氧化硫脲.0.1g,浸泡并密閉; ③將密閉的染杯置于染色試驗機中,并密閉,開啟加熱器,加熱溫度100°c; 加熱、保溫時間30min ; ④加壓、加熱、保溫后,關閉加熱器,停止施壓,使其自然冷卻至25°C; ⑤水洗,開啟試驗機,取出染杯,取出滌棉混紡織物,置于清洗器內,加入去離子水IOOmL,攪拌洗漆IOmin ; 去離子水洗滌重復進行3次;水洗后晾干; (5)干燥處理 將還原處理的滌棉混紡織物置于石英容器中,然后置于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溫度110°C,干燥時間20 min ; (6)檢測,分析,表征
對剝色處理后的滌棉混紡織物的色澤、形貌、染色剝離程度、織物機械性能進行檢測、分析、表征; 用YG (B) 026D-500型織物強力機進行織物強力分析; 用PN-48A白度顏色測定儀進行染色剝離程度分析; 結論:滌棉混紡織物剝色處理后為白色織物狀,染色剝離率達94.97%,化學物理性能穩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滌棉混紡織物的剝色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滌棉混紡織物剝色分散處理是在染色試驗機內進行的,是在加熱、加壓、保溫狀態下完成的; 染色試驗機為立式,染色試驗機(I)下部為機座(2),上部為機蓋(3),內部為機腔(4),在染色試驗機(I)的右壁上部設有出氣管(7),并由氣閥(8)控制,在機蓋(3)的上部設有壓力表(13),在機腔(4)的內底部設有加熱工作臺(5),加熱工作臺(5)內為電阻加熱器(6);在加熱工作臺(5)的上部置放染杯(14),染杯(14)內置放滌棉混紡織物(16)、分散液(15);在機座(2)上設有顯示屏(9)、指示燈(10)、電源開關(11)、溫度調控器(12)。
【文檔編號】D06M13/402GK103603194SQ201310615266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8日
【發明者】侯文生, 戴晉明, 張永芳, 蔡智鋒, 史晟, 牛振懷 申請人:太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