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彈力襯及其制備工藝,包括由緯紗、經紗和墊紗編織成的基布層,緯紗與經紗相互交織,經紗在縱行方向形成若干個線圈,縱行方向的若干個線圈構成一條編鏈,相鄰兩條編鏈之間采用緯紗連結,所述墊紗穿過線圈將若干條編鏈進行連結,墊紗與線圈的連接點形成第一交叉點,所述基布層的表面涂有熱熔膠層。本發明通過將聚酯長絲作為緯紗,變化編鏈的經編技術織成由相互纏結的線圈組成穩定形態的織物作為該襯布的基布,反向墊紗使織物交叉點增多,大大增強尺寸穩定性本,完全可以隨面料的收縮或松馳而自如地作出相應的變化,隨動性極佳,粘接力特強,使得成衣在服用過程中能保持原始風格,經多次洗滌后手感、懸垂性、保型性等均無下降趨勢。
【專利說明】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及其制備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服裝面料的【技術領域】,特別是襯布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服裝襯布是服裝輔料的一大種類,它在服裝上起骨架作用,就如建造房屋需用鋼筋水泥做骨架,制作服裝則需用襯布做骨架,通過襯布的造型、補強、保形作用,服裝才能形成形形色色的優美款式。好的襯布更是服裝的精髓,特別是現代襯布的應用,使服裝造型和縫制工藝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0003]近年來,在服裝領域中,追求穿著舒適的趨勢在盛行,可以看到許多強調彈力的商品。尤其面料使用織物的彈力化在發展,作為服裝的骨架,襯布也要求具有良好的拉伸性,目前市場上的襯布不具有良好的拉伸性,立體效果差,且穩定性、隨動性不佳,粘接力弱,使得成衣在服用過程中不能保持原始風格,經多次洗滌后手感、懸垂性、保型性等均有下降趨勢。
【
【發明內容】
】
[0004]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及其制備工藝,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蓬松、豐滿的立體效果,且穩定性,隨動性極佳,粘接力特強,使得成衣在服用過程中能保持原始風格,經多次洗滌后手感、懸垂性、保型性等均無下降趨勢。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包括由緯紗、經紗和墊紗編織成的基布層,所述緯紗與經紗相互交織,所述經紗在縱行方向形成若干個線圈,縱行方向的若干個線圈構成一條編鏈,相鄰兩條編鏈之間采用緯紗連結,所述墊紗穿過線圈將若干條編鏈進行連結,墊紗與線圈的連接點形成第一交叉點,所述基布層的表面涂有熱熔膠層。
[0006]作為優選,所述緯紗的橫截面為不規則多邊形。
[0007]作為優選,所述線圈包括圈柱和針編弧,所述針編弧位于圈柱的頂部。
[0008]作為優選,所述緯紗穿過圈柱與線圈形成第二交叉點,使得交叉點增多,大大增強尺寸穩定性。
[0009]作為優選,所述熱熔膠層由聚氨酯膠粉采用精準的超細粉末噴射點涂技術制成,所述PU聚氨酯膠粉的粒徑為180目。
[001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的制備工藝,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0011]a)基布編織:將經紗、緯紗和墊紗運用變化編鏈的經編技術織成由相互纏結的線圈組成穩定形態的織物 作為襯布的基布;
[0012]b)基布前處理:首先對基布進行預烘預縮處理,然后在高溫高壓溢流機的控制下對基布進行松弛預縮定型處理,溫度為30~40°C,環境濕度為55~60% ;
[0013]c)水洗定型:用堿、精練劑和雙氧水對坯布進行水洗處理,并脫水后整理定型;
[0014]d)射點涂層:采用精準的超細熱熔膠粉末噴射點涂技術對基布進行點膠處理;[0015]e)焙烘:將基布經過三個烘房烘干,第一烘房的溫度為120~130°C,時間為
0.5~1.5分鐘,第二烘房的溫度為130~140°C,時間為I~2分鐘,第三烘房的溫度為140~150°C,時間為1.5~2.5分鐘;
[0016]f)收卷檢驗:將成品檢驗打卷出貨。
[0017]作為優選,步驟a)中所述的變化編鏈的經編技術為由一根紗線始終在同一枚織針上墊紗成圈所形成的線圈縱行,以編鏈組織形成的織物為條帶狀,縱向延伸性小,可逆編織方向脫散,在生產編織花邊時,編鏈組織可以作為花邊之間的分離縱行,線圈縱行之間無聯系O
[0018]作為優選,步驟a)中墊紗的使用采用反向墊紗的編織工藝。
[0019]作為優選,步驟c)中的堿為氫氧化鈉,所述精練劑采用無磷多功能精練劑,無磷多功能精練劑的主要成分為烷基磺酸納、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020]作為優選,所述步驟d)中的超細熱熔膠粉末采用PU聚氨酯膠粉,聚氨酯膠粉的粒徑為180目。
[002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將聚酯長絲作為緯紗,變化編鏈的經編技術織成由相互纏結的線圈組成穩定形態的織物作為該襯布的基布,反向墊紗使織物交叉點增多,大大增強尺寸穩定性本,完全可以隨面料的收縮或松馳而自如地作出相應的變化,隨動性極佳,粘接力特強,使得成衣在服用過程中能保持原始風格,經多次洗滌后手感、懸垂性、保型性等均無下降趨勢, 面料手感柔軟,具有良好的回彈性,具有與面料相同方向的拉伸彈性,復合后不破壞面料的風格。
[0022]由于PU聚氨酯膠粉特有的分子結構使服裝的塑性極佳,強韌好,使得襯布具有柔軟的手感和良好的回彈性,并具有抗靜電性能。但由于PU的熔點比較低,一般在54-58°C,長時間生產易有積堆、堵篩的問題出現。本發明采用精準的超細粉末噴射點涂技術,由于噴射點涂技術速度較快,解決了交聯型PU熱熔膠粘劑遇水易吸潮而致流動性欠佳的問題。在涂層中可使漿點飽滿,圓滑,均勻規律性的排列,兩點之間沒有散粉,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紡織品柔軟舒適的手感效果。
[0023]發明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本發明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是本發明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的線圈結構示意圖;
[0026]圖3是本發明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的主視剖面圖。
[0027]圖中:1_緯紗、2-經紗、3-墊紗、4-第一交叉點、5-線圈、6-圓柱、7_第二交叉點、8-針編弧、9-基布層、91-熱熔膠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參閱圖1、圖2和圖3,本發明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包括由緯紗1、經紗2和墊紗3編織成的基布層9,所述緯紗I與經紗2相互交織,所述經紗2在縱行方向形成若干個線圈5,縱行方向的若干個線圈5構成一條編鏈,相鄰兩條編鏈之間采用緯紗I連結,所述墊紗3穿過線圈5將若干條編鏈進行連結,墊紗3與線圈5的連接點形成第一交叉點4,所述基布層9的表面涂有熱熔膠層91,所述緯紗I的橫截面為不規則多邊形,所述若干條緯紗I采用復合聚酯長絲在其表面形成齒狀結構,所述線圈5包括圈柱6和針編弧8,所述針編弧8位于圈柱6的頂部,所述緯紗I穿過圈柱6與線圈5形成第二交叉點7。
[0029]本發明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的制備工藝,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0030]a)基布編織:將經紗、緯紗和墊紗運用變化編鏈的經編技術織成由相互纏結的線圈組成穩定形態的織物作為襯布的基布;
[0031]b)基布前處理:首先對基布進行預烘預縮處理,然后在高溫高壓溢流機的控制下對基布進行松弛預縮定型處理,溫度為30?40°C,環境濕度為55?60% ;
[0032]c)水洗定型:用堿、精練劑和雙氧水對坯布進行水洗處理,并脫水后整理定型;
[0033]d)射點涂層:采用精準的超細熱熔膠粉末噴射點涂技術對基布進行點膠處理;
[0034]e)焙烘:將基布經過三個烘房烘干,第一烘房的溫度為120?130°C,時間為
0.5?1.5分鐘,第二烘房的溫度為130?140°C,時間為I?2分鐘,第三烘房的溫度為140?150°C,時間為1.5?2.5分鐘;
[0035]f)收卷檢驗:將成品檢驗打卷出貨。
[0036]作為優選,步驟a)中所述的變化編鏈的經編技術為由一根紗線始終在同一枚織針上墊紗成圈所形成的線圈縱行,以編鏈組織形成的織物為條帶狀,縱向延伸性小,可逆編織方向脫散,在生產編織花邊時,編鏈組織可以作為花邊之間的分離縱行,線圈縱行之間無聯系O
[0037]作為優選,步驟a)中墊紗的使用采用反向墊紗的編織工藝。
[0038]作為優選,步驟c)中的堿為氫氧化鈉,所述精練劑采用無磷多功能精練劑,無磷多功能精練劑的主要成分為烷基磺酸納、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039]作為優選,所述步驟d)中的超細熱熔膠粉末采用PU聚氨酯膠粉,聚氨酯膠粉的粒徑為180目。
[0040]本發明采用聚酯長絲具有優良的染色性能、高膨松性和柔軟的手感,同時由于該纖維表面有很多的絲圈,因此還消除了化纖絲織物的極光缺陷。項目運用一種先進變化編鏈的經編技術編織方法,由一根紗線始終在同一枚織針上墊紗成圈所形成的線圈縱行,以編鏈組織形成的織物為條帶狀,縱向延伸性小,可逆編織方向脫散。其脫散的特性,在生產編織花邊時,編鏈組織可以作為花邊之間的分離縱行,具有線圈縱行之間無聯系,不能單獨使用,是形成網孔的基本方法,橫向不卷邊,編織方向可以脫散等特點。
[0041]通過上述技術革新制成全新風格的彈力襯緯襯,完全可以隨面料的收縮或松馳而自如地作出相應的變化,隨動性極佳,粘接力特強,使得成衣在服用過程中能保持原始風格,經多次洗滌后手感、懸垂性、保型性等均無下降趨勢,本發明的基布采用獨創的反向墊紗,使織物交叉點增多,大大增強了尺寸的穩定性。由于PU聚氨酯膠粉特有的分子結構使服裝的塑性極佳,強韌好。底布具有柔軟的手感和良好的回彈性,并具有抗靜電性能。由于PU的熔點比較低,一般在54-58°C,長時間生產易有積堆、堵篩的問題出現。產品采用精準的超細粉末噴射點涂技術,由于噴射點涂技術速度較快,解決了交聯型PU熱熔膠粘劑遇水易吸潮而致流動性欠佳的問題。在涂層中可使漿點飽滿,圓滑,均勻規律性的排列,兩點之間沒有散粉,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紡織品柔軟舒適的手感效果,變化編鏈彈力襯與國內外同類產品相比,具有“輕、薄、柔、挺、適”的優良服用等性能。[0042]變化編鏈彈力襯的性能指標:
[0043]1、剝離強度(N/5cm):≥ 10
[0044]2、干熱尺寸變化(%):T≥-1.5W≥-1.0
[0045]3、水洗尺寸變化(%):Τ ≥-2.0ff≥ -1.5
[0046]4、粘合后水洗外觀變化(級):4
[0047]5、粘合后干洗外觀變化(級):≥4
[0048]6、游離甲醒含量(mg/kg 或 ppm) ≤50
[0049]7、PH 值:4.0-9.0。
[0050]上述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任何對本發明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緯紗(I)、經紗(2)和墊紗(3)編織成的基布層(9),所述緯紗(I)與經紗(2)相互交織,所述經紗(2)在縱行方向形成若干個線圈(5),縱行方向的若干個線圈(5)構成一條編鏈,相鄰兩條編鏈之間采用緯紗(I)連結,所述墊紗(3)穿過線圈(5)將若干條編鏈進行連結,墊紗(3)與線圈(5)的連接點形成第一交叉點(4 ),所述基布層(9 )的表面涂有熱熔膠層(9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其特征在于:所述緯紗(I)的橫截面為不規則多邊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5)包括圈柱(6)和針編弧(8),所述針編弧(8)位于圈柱(6)的頂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其特征在于:所述緯紗(I)穿過圈柱(6)與線圈(5)形成第二交叉點(7)。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熔膠層(91)由PU聚氨酯膠粉采用精準的超細粉末噴射點涂技術制成,所述PU聚氨酯膠粉的粒徑為180目。
6.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的制備工藝,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a)基布編織:將經紗、緯紗和墊紗運用變化編鏈的經編技術織成由相互纏結的線圈組成穩定形態的織物作為襯布的基布; b)基布前處理:首先對基布進行預烘預縮處理,然后在高溫高壓溢流機的控制下對基布進行松弛預縮定型處理,溫度為30?40°C,環境濕度為55?60% ; c)水洗定型:用堿、精練劑和雙氧水對坯布進行水洗處理,并脫水后整理定型; d)射點涂層:采用精準的超細熱熔膠粉末噴射點涂技術對基布進行點膠處理; e)焙烘:將基布經過三個烘房烘干,第一烘房的溫度為120?130°C,時間為0.5?1.5分鐘,第二烘房的溫度為130?140°C,時間為I?2分鐘,第三烘房的溫度為140?150°C,時間為1.5?2.5分鐘; f)收卷檢驗:將成品檢驗打卷出貨。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的變化編鏈的經編技術為由一根紗線始終在同一枚織針上墊紗成圈所形成的線圈縱行,以編鏈組織形成的織物為條帶狀,縱向延伸性小,可逆編織方向脫散,在生產編織花邊時,編鏈組織可以作為花邊之間的分離縱行,線圈縱行之間無聯系。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墊紗的使用采用反向墊紗的編織工藝。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的堿為氫氧化鈉,所述精練劑采用無磷多功能精練劑,無磷多功能精練劑的主要成分為烷基磺酸納、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變化編鏈彈力襯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的超細熱熔膠粉末采用PU聚氨酯膠粉,PU聚氨酯膠粉的粒徑為180目。
【文檔編號】D04B21/14GK103710852SQ201310724007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4日
【發明者】何學煒, 沈桂花, 李琴琴, 劉翔, 蔣平, 章燕 申請人:長興縣三金特種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