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縫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縫紉機,特別是一種帶散熱功能的縫紉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直驅式縫紉機的電機大都設置于機頭內的電機腔中,其結構組成通常包括迷你電機、手輪罩和盤狀手輪,電機和手輪通過轉軸連接。而由于電機直接裝在機器的內腔里面,不僅電機轉速高,而且電機封閉在罩殼內。因此,電機的散熱性能差,熱量會沿著機殼傳導至整個機器,使內部的密封件因熱變形、老化,出現漏油等密封不良現象。當電機發熱后,電機的輸出扭矩變得更小,改變電機的輸出功率,影響了電機的穩定性;另一方面機內發熱使機件容易老化,長期運行,影響了電機的使用壽命。又因為縫紉機在工作時與縫線、布料等織物相互接觸,因此在罩殼上不宜開制通風孔等散熱結構。為此,人們經過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式,有的還申請了專利。如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直驅式工業縫紉機軸流扇手輪[申請號:200920078249.9 ;公告號:CN201459392U],它由縫紉機機頭、直驅電機組成,直驅電機尾端軸上裝有直驅式軸流扇手輪,直驅式軸流扇手輪內設有手輪內徑環,手輪內徑環與手輪外徑環間還連有軸流風扇葉片,軸流風扇葉片間設有可調整的腰槽,直驅式軸流扇手輪外端設有手輪蓋。它利用多片軸流風扇葉片加強縫紉機手輪附近的空氣流動,強制對電機及縫紉機機頭進行散熱,具有一定的散熱效果。然而,上述直驅式工業縫紉機軸流扇手輪中用于進行散熱的風扇為軸流風扇,散熱過程中氣流均在軸向上流動,使得電機附近的空氣流動范圍較小,氣流的覆蓋面積面較小,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散熱功能,但散熱效果不夠顯著,散熱性能不理想。其它采用類似上述結構的縫紉機手輪也都存在著類似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結構簡單、散熱效果好同時還能夠保證機針準確停針的縫紉機。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縫紉機,包括機架和固連在機架內的電機,電機用于驅動與縫針相聯的傳動機構,所述電機的轉軸上還固連有手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輪包括呈圓筒狀的輪體,所述輪體外端具有柵格狀的擋板,所述輪體內端扣合在上述的機架上,所述輪體內側具有當輪體轉動能使其外端處空氣進入內端處的散熱結構,所述機架內還具有控制輪體轉動范圍的控制器。手輪與電機轉軸固連,電機轉軸轉動能帶動手輪的輪體轉動,輪體內側的散熱結構使得輪體外端擋板處的空氣形成氣流并倒吸入輪體內,從而直接對電機及縫紉機機頭進行散熱。機架內的控制器為市場上常見的控制器,其實際是通過控制電機轉軸的轉動來控制輪體的轉動。由于輪體轉動會使得縫紉機機針的抬起和下壓,因此控制器通過預先編輯好的程序來控制輪體轉動時便能控制縫紉機機針的抬起和下壓,這樣便能夠保證縫紉機的停針位置恒定。在上述的縫紉機中,所述的散熱結構包括位于輪體內端的連接座和若干風葉,連接座套在上述電機轉軸上且兩者固連,風葉的兩端分別固連在連接座外側和輪體內側。連接座與輪體通過風葉相固連,這樣能保證電機轉軸能帶動輪體一同轉動。在上述的縫紉機中,所述的連接座、輪體和風葉為一體式結構。在上述的縫紉機中,所述的散熱結構包括固連在輪體上的若干風葉和連接座,連接座套在上述電機轉軸上且兩者固連。在上述的縫紉機中,所述輪體外端處具有凹入的定位臺階,上述的擋板固連在定位臺階處。擋板通過定位臺階能夠定位在輪體的外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縫紉機利用輪體內的風葉在電機轉軸轉動時形成氣流來對電機進行散熱,不僅結構簡單,且由于輪體固連在電機的轉軸上,因此能夠直接對電機及縫紉機機頭進行散熱,散熱效果好;本縫紉機還利用機架內的控制器來控制手輪的轉動以達到智能停針的作用,保證縫紉機每次停止縫針時的位置都是恒定的,提高了縫紉機停針狀態時的穩定性,實用價值高。
圖1是本縫紉的局部爆炸圖。圖2是本縫紉機中電機處的示意圖。圖中,1、機架;2、電機;3、手輪;4、輪體;5、擋板;6、控制器;7、連接座;8、風葉;9、
定位臺階。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一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縫紉機,包括機架I和固連在機架I內的電機2,電機2用于驅動與縫針相聯的傳動機構,電機2的轉軸上還固連有手輪3,手輪3包括呈圓筒狀的輪體4,機架I內還具有控制輪體4轉動范圍的控制器6。輪體4外端具有柵格狀的擋板5,輪體4外端處還具有凹入的定位臺階9,擋板5固連在定位臺階9處。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器6為市場上常見的控制器6,能夠根據程序控制電機2轉軸的轉動。輪體4內端扣合在機架I上,輪體4內側具有當輪體4轉動能使其外端處空氣進入內端處的散熱結構。散熱結構包括位于輪體4內端的連接座7和若干風葉8,連接座7套在電機2轉軸上且兩者固連,風葉8的兩端分別固連在連接座7外側和輪體4內側。在實施例中,連接座7、輪體4和風葉8為一體式結構。本縫紉機中的手輪3能夠與普通手輪3 —樣,通過電機2轉軸帶動手輪3的輪體4轉動從而來控制縫紉機針頭的上抬和下壓。輪體4轉動時,風葉8會隨著轉動,由于固連在輪體4外端的擋板5呈柵格狀,因此擋板5外的空氣會在風葉8轉動時形成氣流并被倒吸入輪體4內。由于連接座7與輪體4之間存在供氣流通過的通風道,因此氣流在經過通風道后擴張,增大了氣流流入輪體4內時的覆蓋面積,增強了氣流的散熱效果。此外,操作人員可通過向設置于機架I內的控制器6輸入預先編寫好的程序,利用控制器6來控制電機2轉軸的轉動。由于輪體4與電機2的轉軸固連,因此通過控制器6還可控制手輪3的轉動,由于手輪3轉動能夠控制縫紉機機針的動作,這樣一來便能夠確保縫紉機每次停止縫針時的位置都是恒定的,提高了停針狀態的穩定性。實施例二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的散熱結構包括固連在輪體4上的若干風葉8和連接座7,連接座7套在上述電機2的轉軸上且兩者固連。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縫紉機,包括機架(I)和固連在機架(I)內的電機(2),電機(2)用于驅動與縫針相聯的傳動機構,所述電機(2)的轉軸上還固連有手輪(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輪(3)包括呈圓筒狀的輪體(4),所述輪體(4)外端具有柵格狀的擋板(5),所述輪體(4)內端扣合在上述的機架(I)上,所述輪體(4)內側具有當輪體(4)轉動能使其外端處空氣進入內端處的散熱結構,所述機架(I)內還具有控制輪體(4)轉動范圍的控制器(6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結構包括位于輪體(4)內端的連接座(7)和若干風葉(8),連接座(7)套在上述電機(2)轉軸上且兩者固連,風葉(8)的兩端分別固連在連接座(7)外側和輪體(4)內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座(7)、輪體(4)和風葉(8)為一體式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結構包括固連在輪體(4)上的若干風葉(8)和連接座(7),連接座(7)套在上述電機(2)轉軸上且兩者固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輪體(4)外端處具有凹入的定位臺階(9),上述的擋板(5)固連在定位臺階(9)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縫紉機,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縫紉機結構復雜、散熱性能差的問題。本縫紉機包括機架和固連在機架內的電機,電機用于驅動與縫針相聯的傳動機構,電機的轉軸上還固連有手輪,手輪包括呈圓筒狀的輪體,輪體外端具有柵格狀的擋板,輪體內端扣合在機架上,輪體內側具有當輪體轉動能使其外端處空氣進入內端處的散熱結構,機架內還具有控制輪體轉動范圍的控制器。本縫紉機具有結構簡單、散熱性能好、停針狀態溫度等優點。
文檔編號D05B69/00GK203021763SQ20132003181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1日
發明者馬光濤, 樓俏軍, 盧孔貴, 陳滿良, 徐云明 申請人: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