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縫紉機的內置式自動抬壓腳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59519閱讀:58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縫紉機的內置式自動抬壓腳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縫紉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縫紉機的內置式自動抬壓腳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工業縫紉機中都采用了自動抬壓腳機構,以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現有的自動抬壓腳機構一般是由電磁鐵來驅動的,但由于機構設計不合理,需要體積很大的電磁鐵才能完成抬壓腳的動作。比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0820001827.4公開了一種電腦直驅雙針平縫機自動抬壓腳機構,包括電磁鐵、曲柄、抬壓軸和傳動件,所述電磁鐵通過電磁鐵支座安裝在雙針平縫機機頭的后窗板上,傳動件可轉動地安裝在后窗板的另一側,電磁鐵的動力輸出端與曲柄相連接,抬壓軸一端與傳動件相配合,另一端芽過后窗板與曲柄相連接。在該專利中,電磁鐵是安裝在縫紉機尾部的后窗板外側的。又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1020526136.3公開了一種工業平縫機自動抬壓腳機構,包括鋁合金底板、抬壓腳電磁鐵、長槽連桿、轉換杠桿、壓腳頂銷、膝控提升桿、膝控杠桿、膝控提桿、抬壓連桿和壓腳組件;抬壓腳電磁鐵設置在鋁合金底板的下方,并與長槽連桿的一端相連接,長槽連桿的長槽端與轉換杠桿的下端相連接,轉換杠桿的上端連接壓腳頂銷,工作時抬壓腳電磁鐵帶動長槽連桿,推動轉換扛桿,從而推動壓腳頂銷向上運動,再經過連桿機構帶動壓腳抬起。在該專利中,電磁鐵設置在鋁合金底板的下方,也就是在機殼的底下。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1120345007.9公開了一種一體型工業縫紉機自動抬壓腳裝置,機殼后邊工作臺上方設有四個螺孔凸臺,電磁鐵組件左右兩個安裝座銷緊在凸臺上。當電磁鐵組件通電時出力端帶動推力頭推出杠桿,杠桿另一端拉動單向勾帶動抬壓連桿,抬壓連桿抬動壓緊杠托架,壓緊杠托架帶動壓腳提升。在該專利中,電磁鐵設置在機殼的后側。在上述現有技術中,由于機構設計不合理,電磁鐵的牽引桿只能水平設置,電磁鐵的體積也很大,無法安裝在機殼內,因此都是采用外置式電磁鐵來驅動,也就是將電磁鐵安裝在機殼外部。這樣就存在以下缺陷:1、電磁鐵體積大,價格高,增加了縫紉機的成本。2、電磁鐵外置,使縫紉機的結構不夠緊湊,既影響美觀,又增加了包裝運輸的體積。3、電磁鐵外置,電磁鐵工作時的噪音很大,影響工作環境。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緊湊、體積小、造價低的縫紉機的內置式自動抬壓腳機構,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001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縫紉機的內置式自動抬壓腳機構,包括以下部件:機殼,所述機殼包括一個立柱部,所述立柱部內設有一空腔;直線驅動器,固定安裝在所述空腔內,所述直線驅動器包括一根可以直線往復運動的牽引桿;后杠桿,其后端與牽引桿的端部相連接,后杠桿的前端包括兩個銷孔,其中第一前銷孔通過銷軸可轉動地連接在機殼上,后杠桿后端到第一前銷孔的距離大于第二前銷孔到第一前銷孔的距離;前杠桿,包括三個銷孔,第一銷孔通過銷軸可轉動地連接在機殼上;第二銷孔與壓腳升降板相鉸接;拉桿,拉桿的后端與后杠桿的第二前銷孔相鉸接,拉桿的前端與前杠桿的第三銷孔相鉸接。優選地,所述后杠桿的后端還設有后銷孔,并與牽引桿的端部相鉸接。優選地,所述后杠桿的后銷孔為長圓孔。優選地,所述直線驅動器為推出式電磁鐵。優選地,所述直線驅動器為氣缸。進一步地,所述后杠桿的第一前銷孔位于第二前銷孔的上方。優選地,所述直線驅動器為吸入式電磁鐵,吸入式電磁鐵的牽引桿上連接有復位彈黃。進一步地,所述后杠桿的三個銷孔呈三角形排布,第一前銷孔位于第二前銷孔的下方。優選地,所述直線驅動器通過一個固定框架固定安裝在機殼內。優選地,所述·壓腳升降板與一壓桿的上端相連接,壓桿的下端與壓腳相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采用簡單的連桿機構就可以實現自動抬壓腳功能,使得結構大大簡化,可以大大提高裝配效率,使機構的體積大大減小;2、本實用新型采用一個后杠桿來連接直線驅動器和拉桿,由于后杠桿的后銷孔到第一前銷孔的距離大于第二前銷孔到第一前銷孔的距離,使直線驅動器所對應的杠桿力臂增大,達到省力效果,從而可以減小直線驅動器的體積,大大降低直線驅動器的成本。3、本實用新型將包括直線驅動器在內的整個自動抬壓腳機構都設置在機殼內,使整機的結構更加緊湊、外形更加美觀,也減小了整機的體積,同時也降低了自動抬壓腳機構工作時的振動和噪音。

圖1是采用本實用新型內置式自動抬壓腳機構的縫紉機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縫紉機的內置式自動抬壓腳機構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再一種縫紉機的內置式自動抬壓腳機構的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后杠桿的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縫紉機的內置式自動抬壓腳機構的示意圖。圖中:1、直線驅動器 2、后杠桿3、拉桿4、前杠桿5、壓腳升降板 6、壓桿7、壓腳11、牽引桿12、固定框架20、銷軸21、第一前銷孔 22、第二前銷孔23、后銷孔41、第一銷孔 42、第二銷孔 43、第三銷孔[0034]100、機殼110、立柱部 120、空腔130、機頭部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由此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需要說明的是,說明書附圖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僅用以配合具體實施方式
,供本領域技術人員更清楚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及目的達成的情況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是根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本說明書所說的上方是指觀察圖1-3時的上方;本說明書所說的下方是指觀察圖1-3時的下方;本說明書所說的前方是指縫紉機的機頭所在方向,也就是觀察圖1-3時的右方;本說明書所說的后方是指縫紉機的立柱所在方向,也就是觀察圖1-3時的左方。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縫紉機的內置式自動抬壓腳機構包括縫紉機的機殼100,該機殼100包括一個位于前方的機頭部130和一個位于后方的立柱部110,在立柱部Iio內設有一空腔120。一個直線驅動器I固定安裝在該空腔120內,直線驅動器I可以通過一個固定框架12固定安裝在機殼100內。所述直線驅動器I包括一根可以直線往復運動的牽引桿11,牽引桿11沿大致豎直的方向向上延伸。牽引桿11的 上端與后杠桿2上的后銷孔23相鉸接;后杠桿2上還包括位于后銷孔23前方的兩個前銷孔,其中第一前銷孔21通過銷軸20可轉動地連接在機殼100上,作為后杠桿的轉動支點;第二前銷孔22與一根拉桿3的后端相鉸接。后杠桿2上的三個銷孔21、22、23呈三角形排布,后杠桿2的形狀可以是三角形、扇形等類似形狀,在本優選實施例中,后杠桿2呈L形,并且后銷孔23與第一前銷孔21之間的一段為L形的長臂,第二前銷孔22與第一前銷孔之間的一段為L形的短臂,并且L形的長臂在初始狀態下呈大致水平的狀態,而L形的短臂呈大致豎直的狀態,并且第一前銷孔21位于第二前銷孔22的上方。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中,直線驅動器I為推出式電磁鐵(通電后牽引桿11會向外伸長,而斷電后牽引桿會在重力或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向內縮回)。由于L形后杠桿2的長臂的長度大于其短臂的長度,也就是后銷孔23到第一前銷孔21的距離大于第二前銷孔22到第一前銷孔21的距離,從而牽引桿11的作用力在后杠桿2上的力臂大于拉桿3的作用力在后杠桿2上的力臂,因此,對于直線驅動器I而言具有省力的效果,由于不需要產生很大的作用力,電磁鐵的體積可以較小,從而便于安裝在空腔120中。拉桿3的前端與一個前杠桿4相鉸接,前杠桿4上也設有三個銷孔,其中第一銷孔41通過銷軸可轉動地連接在機殼100上,成為前杠桿4的轉動支點;第二銷孔42與位于機頭部130內的壓腳升降板5相鉸接,壓腳升降板5又進一步與一壓桿6的上端相連接,壓桿6的下端與壓腳7相連接,從而壓腳升降板5可以帶動壓腳7上下運動,完成抬壓腳動作;與拉桿3的前端相鉸接的是第三銷孔43。當需要抬壓腳時,直線驅動器(推出式電磁鐵)I通電,牽引桿11按箭頭方向向上推出,推動后杠桿2繞銷軸20順時針轉動,而拉桿3則拉動前杠桿4產生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壓腳升降板5、壓腳7向上抬升,完成抬壓腳動作。斷電后,牽引桿11向下縮回,帶動機構產生反向動作,使壓腳7復位。在本實施例中,牽引桿11的上端與后杠桿2的后端并不限于鉸接,還可以采用其它連接方式。比如,如圖5所示,牽引桿11的上端直接頂在后杠桿2的后端下面,牽引桿11與后杠桿2之間僅僅是接觸關系,后杠桿2的后端并不設銷孔,也沒有銷軸連接,僅在前端設有第一前銷孔和第二前銷孔。后杠桿2的后端與牽引桿11的接觸點到銷軸20的距離大于第二前銷孔22到銷軸20的距離。當牽引桿11向上推出時,同樣可以推動后杠桿2繞銷軸20順時針轉動,并實現抬壓腳功能。當牽引桿11向下縮回時,可以利用彈簧24使壓腳復位。如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中,直線驅動器I為吸入式電磁鐵,吸入式電磁鐵的牽引桿11上連接有復位彈簧,通電后牽引桿11會向內收縮,而斷電后牽引桿11會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向外伸長。后杠桿2的安裝方式與第一實施例有所不同,雖然后杠桿2的三個銷孔21、22、23仍呈三角形排布,但第一前銷孔21位于第二前銷孔22的下方,其余構件及其連接關系同第一實施例。當需要抬壓腳時,吸入式電磁鐵I通電,牽引桿11按箭頭方向向下收縮,推動后杠桿2繞第一前銷孔21逆時針轉動,而拉桿3也拉動前杠桿4產生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壓腳升降板5、壓腳7向上抬升,完成抬壓腳動作。斷電后,牽引桿11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向上復位,帶動機構產生反向動作,使壓腳7復位。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第四實施例中,分別采用氣缸作為直線驅動器I來取代第一、第二實施例中的電磁鐵,氣缸的活塞桿作為上述牽引桿11。氣缸既可以采用雙向作用氣缸,也可以采用帶有復位彈簧的單向作用氣缸。很容易理解,氣缸的通氣、斷氣可以達到跟電磁鐵的通電、斷電相同的功效。在能產生較大作用力的情況下,氣缸的體積仍然可以很小,因此,也能很容易地安裝在空間有限的空腔120中。當然,本實用新型并不排除其它類型的直線驅動器,比如由電機帶動的凹輪頂桿機構等,也可以輸出直線往復運動,也可以安裝在空腔120中。如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各優選實施例中,后杠桿2上的后銷孔23最好為長圓孔,以保證后杠桿2的轉動與牽引桿11的直線運動不會產生干涉。當然,如果后銷孔23為正圓孔,牽引桿11的上端可以采用加裝鉸接接頭的方式來保證不會產生運動干涉,此為公知技術,不再贅述。通過上述實施例的介紹,可以看出,除了作為驅動部件的直線驅動器I和作為執行部件的壓腳升降板5之外,本實用新型中只有后杠桿2、拉桿3和前杠桿4三個桿件組成在中間傳動的連桿機構,結構非常簡單,可以減少對機殼內部空間的占用,并便于裝配。當然,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它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縫紉機的內置式自動抬壓腳機構,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部件: 機殼(100),所述機殼(100)包括一個立柱部(110),所述立柱部(110)內設有一空腔(120); 直線驅動器(I ),固定安裝在所述空腔(120)內,所述直線驅動器(I)包括一根可以直線往復運動的牽引桿(11); 后杠桿(2),其后端與牽引桿(11)的端部相連接,后杠桿(2)的前端包括兩個銷孔,其中第一前銷孔(21)通過銷軸可轉動地連接在機殼(100)上,后杠桿(2)后端到第一前銷孔(21)的距離大于第二前銷孔(22)到第一前銷孔(21)的距離; 前杠桿(4),包括三個銷孔,第一銷孔(41)通過銷軸可轉動地連接在機殼(100)上;第二銷孔(42)與壓腳升降 板(5)相鉸接; 拉桿(3),拉桿(3)的后端與后杠桿的第二前銷孔(22)相鉸接,拉桿(3)的前端與前杠桿的第三銷孔(43)相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抬壓腳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后杠桿(2)的后端還設有后銷孔(23),并與牽引桿(11)的端部相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抬壓腳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后杠桿的后銷孔(23)為長圓孑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抬壓腳機構,其特征是,所述直線驅動器(I)為推出式電磁鐵。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抬壓腳機構,其特征是,所述直線驅動器(I)為氣缸。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動抬壓腳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后杠桿(2)的第一前銷孔(21)位于第二前銷孔(22)的上方。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抬壓腳機構,其特征是,所述直線驅動器(I)為吸入式電磁鐵,所述吸入式電磁鐵的牽弓I桿(11)上連接有復位彈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動抬壓腳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后杠桿(2)的三個銷孔呈三角形排布,所述第一前銷孔(21)位于第二前銷孔(22)的下方。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抬壓腳機構,其特征是,所述直線驅動器(I)通過一個固定框架(12)固定安裝在機殼(100)內。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抬壓腳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壓腳升降板(5)與一壓桿(6)的上端相連接,壓桿(6)的下端與壓腳(7)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縫紉機的內置式自動抬壓腳機構,包括以下部件機殼,所述機殼包括一個立柱部,立柱部內設有一空腔;直線驅動器固定安裝在所述空腔內,直線驅動器包括一根可以直線往復運動的牽引桿;后杠桿的后銷孔與牽引桿的端部相鉸接,第一前銷孔通過銷軸可轉動地連接在機殼上,后銷孔到第一前銷孔的距離大于第二前銷孔到第一前銷孔的距離;前杠桿包括三個銷孔,第一銷孔通過銷軸可轉動地連接在機殼上;第二銷孔與壓腳升降板相鉸接;拉桿的后端與后杠桿的第二前銷孔相鉸接,拉桿的前端與前杠桿的第三銷孔相鉸接。本實用新型將直線驅動器設置在機殼內,使整機的結構更加緊湊、外形更加美觀,也降低了自動抬壓腳機構工作時的振動和噪音。
文檔編號D05B29/02GK203159869SQ20132016264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日
發明者阮積祥, 李創, 盧勝龍, 洪志敏 申請人:新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河县| 甘洛县| 乐陵市| 阳江市| 枞阳县| 石林| 建阳市| 咸阳市| 平和县| 安康市| 淮南市| 富宁县| 台南县| 宁化县| 盐源县| 梁河县| 长治县| 缙云县| 井研县| 疏附县| 大庆市| 宜章县| 洛川县| 景东| 邢台市| 安吉县| 余庆县| 三江| 和顺县| 元氏县| 莆田市| 泸溪县| 梁平县| 株洲县| 金阳县| 鄂州市| 临高县| 垫江县| 武城县| 绥滨县| 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