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673117閱讀:163來源:國知局
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屬于針織機械【技術領域】。包括左、右傳動輪支架,在左傳動輪支架上設左傳動輪,在右傳動輪支架上設右傳動輪,在左傳動輪上置有傳動帶的一端,在右傳動輪上置有傳動帶的另一端,特點:左傳動輪支架包括底板和輪架板,底板與機架橫梁的左端固定,輪架板由底板的長度方向的一側折彎構成,且與底板垂直,在輪架板上設調整槽及配設傳動帶漲緊調整機構,左傳動輪設在左傳動輪軸的一端,左傳動輪軸的另一端與傳動帶調整機構連接;右傳動輪支架包括底壁、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制造方便,節約材料,滿足工業化生產要求;使傳動帶獲得工藝所需的漲緊力要求,確保對機頭的傳動效果。
【專利說明】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針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已有技術中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由圖3所示,包括設置在機架橫梁I左端的一左傳動輪支架2和設置在機架橫梁I右端的一右傳動輪支架3,在左傳動輪支架2上轉動地設置有左傳動輪4,而在右傳動輪支架3上轉動地設置有右傳動輪5,并且在左、右傳動輪4、5之間套置有傳動帶6。在使用狀態下由傳動帶6帶動與其固定的機頭左、右往復運動。
[0003]上述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雖然能夠滿足對作為編織機構的傳動要求,即滿足機頭左、右往復運動的要求,但是在實際的制造與使用過程中均存在欠缺,就制造過程中的欠缺而言,由于左、右傳動帶支架2、3均由鑄件制作,因而不僅制造效率低而難以滿足工業化放大生產要求,而且耗用材料大而不利于節約資源;就使用過程中的欠缺而言,由于左傳動輪支架2和右傳動輪支架3使用的是鑄造件,因此,難以在左傳動輪支架2上設置傳動帶漲緊調整機構,從而導致傳動帶6對機頭的傳動效果難以滿足工藝要求,目前的解決辦法有兩種:一是當傳動帶6出現松弛情形時將傳動帶6撤換;二是在機架橫梁I的左端以間隔狀態開設一組左傳動輪支架調節孔,用調節螺釘將左傳動輪支架2在左傳動輪支架調節孔上進行調節,以使傳動帶6滿足所需的漲緊力要求,但是對左傳動輪支架2的調節較為麻煩,并且無法體現無級調節,或者稱無法進行微調。
[0004]針對上述已有技術,有必要加以改進,為此本 申請人:作了積極的設計,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方便制作左、右傳動輪支架而藉以滿足工業化放大生產要求并節約材料和有利于對傳動帶方便調節而藉以體現對機頭的傳動效果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
[0006]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包括設置在機架橫梁左端的一左傳動輪支架和設置在機架橫梁右端的一右傳動輪支架,在左傳動輪支架上轉動地設置有左傳動輪,而在右傳動輪支架上轉動地設置有右傳動輪,在左傳動輪上套置有傳動帶的一端,而在右傳動輪上套置有傳動帶的另一端,特征在于:所述左傳動輪支架包括一底板和一輪架板,底板與所述機架橫梁的所述左端固定,輪架板由底板的長度方向的一側折彎構成,并且與底板垂直,在該輪架板上以水平狀態開設有一調整槽以及配設有一傳動帶漲緊調整機構,所述的左傳動輪通過左傳動輪軸承轉動地設置在左傳動輪軸的一端,而左傳動輪軸的另一端穿過所述調整槽并且與所述傳動帶調整機構連接;所述的右傳動輪支架包括底壁、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底壁固定在所述機架橫梁的所述右端,第一側壁的底壁的長度方向的一側向上折彎構成,并且在該第一側壁上開設有一第一軸孔,第二側壁在底壁的長度方向的另一側向上折彎構成,并且在該第二側壁上開設有一第二軸孔,第一、第二側壁彼此對應,并且第一、第二軸孔彼此對應,其中:第一、第二側壁之間的空間構成為傳動輪腔,所述的右傳動輪通過右傳動輪軸承轉動地設置在右傳動輪軸的中部,并且位于傳動輪腔內,而右傳動輪軸的一端支承在第一軸孔上,另一端支承在第二軸孔上,并且由右傳動輪軸限定螺母限定。
[000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輪架板朝向所述右傳動輪支架的一端構成有一彎腳,所述的傳動帶漲緊調整機構包括一調整板和一調整螺釘,在調整板的一端開設有一左傳動輪連接軸孔,而調整板的另一端并且在對應于所述彎腳的位置折彎構成有一拐板,在該拐板上開設有一調整螺釘連接孔,調整螺釘旋入于該調整螺釘連接孔內并且與彎腳接觸,所述左傳動輪軸的所述另一端穿過所述左傳動輪連接軸孔并且由左傳動輪軸限定螺母限定。
[0008]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右傳動輪軸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傳動輪腔的位置設置有一大傳動帶輪,該大傳動帶輪的一側和另一側的輪緣探出傳動輪腔,并且對應所述機架橫梁的側部。
[0009]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左傳動輪和右傳動輪為同步帶動輪,所述的傳動帶為同步帶。
[0010]在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大傳動帶輪為同步帶輪。
[0011]在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彎腳上設置有一左緩沖塊。
[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彎腳上設置有一左緩沖塊。
[0013]在本實用新型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側壁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輪架板的位置折彎構成有一緩沖塊座,在該緩沖塊座上固定有一右緩沖塊。
[001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將左傳動輪支架由可沖壓成形的底板和輪架板構成并且將右傳動輪支架由可沖壓成型底壁、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構成,因而摒棄了已有技術中的鑄件,不僅制造方便,而且可以顯著節約材料,滿足工業化生產要求;由于在輪架板上配設了傳動帶漲緊調整機構,因而可以方便而快捷地對左傳動輪軸進行調整,使傳動帶獲得工藝所需的漲緊力要求,確保對機頭的傳動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例示意圖。
[0017]圖3為已有技術中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請見圖1,給出了一機架橫梁1,該機架橫梁I在使用狀態下與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架8的一側固定,以目前圖1所示的位置狀態為例,在機架橫梁I的左端的上表面固定有一左傳動輪支架2,而在右端的上表面固定有一右傳動輪支架3,在左傳動輪支架2上轉動地設置有一左傳動輪4,而在右傳動輪支架3上轉動地設置有一右傳動輪5,在左傳動輪4上套置有一傳動帶6的一端,而在右傳動輪5上套置有傳動帶6的另一端,也就是說傳動帶6套置在左、右傳動輪4、5上。
[0019]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技術要點,前述的左傳動輪支架2包括一底板21和一輪架板22,底板21通過底板固定螺釘211固定在機架橫梁I的前述左端的上表面,輪架板22由底板21的長度方向的一側折彎構成,并且與底板21構成垂直關系。可見底板21與輪架板22由模具一次沖壓成型,相對于已有技術中采用鑄件而言具有理想的加工效率。由圖所示,在輪架板22上以水平狀態開設有一調整槽221,并且在輪架板22上還配設有一傳動帶漲緊調整機構7,也就是說傳動帶漲緊調整機構7伴隨于輪架板22。又,在輪架板22朝向前述右傳動輪支架3的一端即圖1所示狀態的右端折彎構成有一彎腳222,并且在彎腳222朝向右傳動輪支架3的一側用螺釘固定左緩沖塊2221,藉由該左緩沖塊2221起到對機頭左行至極限時的緩沖作用。
[0020]上面提及的右傳動輪支架3包括底壁31、第一側壁32和第二側壁33,底壁31用底壁固定螺釘311與機架橫梁I的右端的上表面固定,第一側壁32的底壁的長度方向的一側向上折彎構成,并且在該第一側壁32上開設有一第一軸孔321,第二側壁33在底壁31的長度方向的另一側向上折彎構成,并且在該第二側壁33上開設有一第二軸孔331。第一、第二側壁32、33彼此對應,并且第一、第二軸孔321、331相互對應。第一、第二側壁32、33之間的空間構成為傳動輪腔34。由該右傳動輪支架3的結構可知,可以通過金屬板一次沖壓成型,因而具有較高的制作效率。
[0021]在前述的第一側壁32上并且在對應于前述的彎腳222的位置折彎構成有一緩沖塊座322,在該緩沖塊座322上并且在對應于前述左緩沖塊2221的位置用螺釘固定有一右緩沖塊3221,藉由該右緩沖塊3221起到對機頭右行至極限時的緩沖作用。
[0022]上面提及的傳動帶漲緊調整機構7包括一調整板71和一調整螺釘72,在調整板71的一端即圖1所示位置狀態的左端開設有一左傳動輪連接軸孔711,而調整板71的另一端(圖1所示狀態右端)并且在對應于前述彎腳222朝向右傳動輪支架3的一側的位置折彎構成有一拐板712 (也可稱彎板),在該拐板712上開設有一具有內螺紋的調整螺釘連接孔7121,調整螺釘72旋入于調整螺釘連接孔7121內并且與彎腳222的表面接觸。
[0023]上面提及的左傳動輪4通過左傳動輪軸承41轉動地設置在左傳動輪軸411的一端,而左傳動輪軸411的另一端在穿過調整槽221后繼而穿過前述的左傳動輪連接軸孔711,并且在探出左傳動輪連接軸孔711的末端設置左傳動輪軸限位螺母4111。
[0024]當要對松弛狀態的傳動帶6調節時,那么對調整螺釘72進行調節,使拐板712朝著彎腳222的方向位移(向左位移),由調整板71向左位移時帶動左傳動輪軸411循著調整槽221向左位移,從而使左、右傳動輪4、5之間的距離增大,傳動帶6處于所需的漲緊狀態,反之同例。
[0025]上面提及的右傳動輪5通過右傳動輪軸承51轉動地設置在右傳動輪軸511的中部,并且位于傳動輪腔34內,而右傳動輪軸511的一端支承在第一軸孔321上,另一端在穿過第二軸孔331后由右傳動輪軸限定螺母5112限定。
[0026]右傳動輪軸511實質上為主動軸,因此在右傳動輪軸511上并且在對應于傳動輪腔34的位置設置有一大傳動帶輪5111,該大傳動帶輪5111的一側即左側和另一側即右端的輪緣探出傳動輪腔34的左腔口和右腔口,并且與底壁31上的讓位缺口 312相對應。
[0027]優選地,前述的左、右傳動輪4、5和大傳動帶輪5111均為同步帶輪。[0028]請參見圖2,該圖相對于圖1變換了 180°的位置,也就是說圖1狀態的左端即為圖2狀態的右端,而圖1狀態的右端即為圖2狀態的左端。工作時,由動力機構9的電機91的電機軸911帶動固定在電機軸911上的主動輪92 (同步帶輪),由連接在主動輪92與前述大傳動帶輪5111之間的主動傳動帶93 (同步帶)帶動大傳動帶輪5111,由于傳動帶6連結于左、右傳動輪4、5,又由于右傳動輪5與大傳動帶輪5111同軸設置,因而在大傳動帶輪5111的運動下由傳動帶6帶動左傳動輪4。隨著電機91的正反轉交替運動,傳動帶6左、右往復運動,從而由傳動帶6帶動與其固定的機頭左、右往復運動。前面提及的電機91固定在電機固定板912上,而電機固定板912固定在圖1所示位置狀態的機架橫梁I的右端,即固定在圖2所示位置狀態的機架橫梁I的左端。
[0029]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克服了已有技術中的弊端,完成了發明任務,如實地兌現了 申請人:在上面的技術效果欄中載述的技術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包括設置在機架橫梁(I)左端的一左傳動輪支架(2)和設置在機架橫梁(I)右端的一右傳動輪支架(3),在左傳動輪支架(2)上轉動地設置有左傳動輪(4),而在右傳動輪支架(3)上轉動地設置有右傳動輪(5),在左傳動輪(4)上套置有傳動帶(6)的一端,而在右傳動輪(5)上套置有傳動帶(6)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傳動輪支架(2)包括一底板(21)和一輪架板(22),底板(21)與所述機架橫梁(I)的所述左端固定,輪架板(22)由底板(21)的長度方向的一側折彎構成,并且與底板(21)垂直,在該輪架板(22)上以水平狀態開設有一調整槽(221)以及配設有一傳動帶漲緊調整機構(7),所述的左傳動輪(4)通過左傳動輪軸承(41)轉動地設置在左傳動輪軸(411)的一端,而左傳動輪軸(411)的另一端穿過所述調整槽(221)并且與所述傳動帶調整機構(7)連接;所述的右傳動輪支架(3)包括底壁(31)、第一側壁(32)和第二側壁(33),底壁(31)固定在所述機架橫梁(I)的所述右端,第一側壁(32)的底壁(I)的長度方向的一側向上折彎構成,并且在該第一側壁(32)上開設有一第一軸孔(321),第二側壁(33)在底壁(31)的長度方向的另一側向上折彎構成,并且在該第二側壁(33)上開設有一第二軸孔(331),第一、第二側壁(32、33)彼此對應,并且第一、第二軸孔(321、331)彼此對應,其中:第一、第二側壁(32、33)之間的空間構成為傳動輪腔(34),所述的右傳動輪(5)通過右傳動輪軸承(51)轉動地設置在右傳動輪軸(511)的中部,并且位于傳動輪腔(34)內,而右傳動輪軸(511)的一端支承在第一軸孔(321)上,另一端支承在第二軸孔(331)上,并且由右傳動輪軸限定螺母(5112)限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輪架板(22)朝向所述右傳動輪支架(3)的一端構成有一彎腳(222),所述的傳動帶漲緊調整機構(7)包括一調整板(71)和一調整螺釘(72),在調整板(71)的一端開設有一左傳動輪連接軸孔(711),而調整板(71)的另一端并且在對應于所述彎腳(222)的位置折彎構成有一拐板(712),在該拐板(712)上開設有一調整螺釘連接孔(7121),調整螺釘(72 )旋入于該調整螺釘連接孔(7121)內并且與彎腳(222)接觸,所述左傳動輪軸(411)的所述另一端穿過所述左傳動輪連接軸孔(711)并且由左傳動輪軸限定螺母(4111)限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右傳動輪軸(511)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傳動輪腔(34)的位置設置有一大傳動帶輪(5111),該大傳動帶輪(5111)的一側和另一側的輪緣探出傳動輪腔(34),并且對應所述機架橫梁(I)的側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傳動輪(4)和右傳動輪(5)為同步帶動輪,所述的傳動帶(6)為同步帶。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傳動帶輪(5111)為同步帶輪。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彎腳(222)上設置有一左緩沖塊(2221)。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彎腳(222)上設置有一左緩沖塊(222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針織橫編機的機頭傳動裝置的支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側壁(32)上并且在對應于所述輪架板(22)的位置折彎構成有一緩沖塊座(322),在該 緩沖塊座(322)上固定有一右緩沖塊(3221)。
【文檔編號】D04B15/96GK203462245SQ201320532900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9日
【發明者】金永良, 孫健 申請人:江蘇金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剑阁县| 资溪县| 舟山市| 清镇市| 宁化县| 南澳县| 安新县| 柳林县| 邵阳县| 黔西| 沅陵县| 临江市| 阳江市| 望都县| 南宫市| 新安县| 宾川县| 安泽县| 碌曲县| 武夷山市| 东山县| 凌源市| 泉州市| 同江市| 丰原市| 张家口市| 金坛市| 富裕县| 兴化市| 台州市| 彰化县| 南川市| 若尔盖县| 文登市| 新乡县| 长海县| 黎城县| 额济纳旗| 深州市| 仁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