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斷紗自動抬升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斷紗自動抬升機構,包括方形條,電機通過電機盒與方形條固接,一組運動方向互為相反的兩個擺臂分別與電機的兩端連接,所述電機與擺臂組成主動抬升系統;在電機盒上還安裝一組互為間隔布置的筒子架固定臂,筒子架活動臂與所述筒子架固定臂活動連接并形成”U“形,在所述筒子架固定臂的端部安裝多個支承件,卷繞軸貫穿各支承件使所述筒子架固定臂相對于卷繞軸作旋轉運動。本發明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通過利用供動力源帶動擺臂轉動,使擺臂與安裝卷繞管的筒子架筒子架固定臂相接觸,通過力的傳遞作用使筒子架固定臂抬升,避免了斷紗后出現卷繞管與卷繞輥空摩擦導致磨壞卷繞管表面的紗線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斷紗自動抬升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紡織機械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斷紗自動抬升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紡紗設備的錠數較多,其數量從100錠到1000錠不等,由于紡紗設備均為24小時長時間工作,在長時間的紡紗過程中,如果發生斷紗,需要防止工人及時發現并進行接紗,否則將導致卷繞管長時間與卷繞輥進行空摩擦,從而磨壞卷繞管表面的紗線,造成紗筒表面“毛絲”,從而給工廠的產品帶來損失,為了能及時發現斷紗情況,現有紡紗設備均安裝斷紗指示裝置,但是該斷紗指示裝置只能通過警示燈來提醒紡織工人出現斷紗情況并接紗,并不能采取相應的動作來避免上述卷繞管與卷繞輥進行空摩擦的情況,因此迫切需要設計一種能自動采取相應動作避免紗線被磨壞的抬升機構。
【發明內容】
[0003]本 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問題,進行了研究改進,提供一種斷紗自動抬升機構,避免了卷繞關與卷繞輥之間的空摩擦,提高了紗線質量,并減少對人工接紗的依賴,節約了企業人力資源。
[0004]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斷紗自動抬升機構,包括方形條,電機通過電機盒與方形條固接,一組運動方向互為相反的兩個擺臂分別與電機的兩端連接,所述電機與擺臂組成主動抬升系統;在電機盒上還安裝一組互為間隔布置的筒子架固定臂,筒子架活動臂與所述筒子架固定臂活動連接并形成"U “形,在所述筒子架固定臂的端部安裝多個支承件,卷繞軸貫穿各支承件使所述筒子架固定臂相對于卷繞軸作旋轉運動,所述筒子架固定臂、筒子架活動臂、支承件及卷繞軸組成被動抬升系統。
[0005]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
所述支承件為“U”形,在所述支承件上開有用于貫穿卷繞軸的安裝孔;
所述電機為齒輪減速同步電動機;
所述筒子架固定臂至少有一條側臂位于所述擺臂的正上方。
[000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通過利用供動力源帶動擺臂轉動,使擺臂與安裝卷繞管的筒子架筒子架固定臂相接觸,通過力的傳遞作用使筒子架固定臂抬升,避免了斷紗后出現卷繞管與卷繞輥空摩擦導致磨壞卷繞管表面的紗線的問題,大大提高了紗線質量,并且不需要通過人工抬起卷繞管,大大減少了對人工接紗的依賴,節省了人力資源,提高了紗線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明安裝在紡紗設備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本發明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09]圖3為本發明的動作狀態示意圖。
[0010]其中:1、方形條;2、擺臂;3、電機;301、電機盒;4、卷繞輥;5、筒子架固定臂;501、側臂;6、支承件;7、卷繞軸;701、安裝孔;8、筒子架活動臂;801、活動軸;9、卷繞管;10、超喂羅拉;11、感應盒;12、移絲嘴;13、瓷棒;14、導絲輪;15、挑絲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1所示,一種斷紗自動抬升機構,包括方形條I,電機3安裝于電機盒301內并通過電機盒301與方形條I固接,電機3為齒輪減速同步電動機。一組運動方向互為相反的兩個擺臂2分別與電機3的兩端連接,電機3與擺臂2組成主動抬升系統;在電機盒301上還安裝一組互為間隔布置的筒子架固定臂5,該筒子架固定臂5用于安裝卷繞管9,在筒子架固定臂5上通過緊固件固定多個支承件6,支承件6為“U”形,在支承件6上開有安裝孔701,卷繞軸7通過安裝孔701貫穿各支承件6使筒子架固定臂5可以相對于卷繞軸7作旋轉運動,筒子架固定臂5、支承件6及卷繞軸7組成被動抬升系統。如圖1所示,筒子架固定臂5與筒子架活動臂8通過活動軸801鉸接形成“U”形,筒子架活動臂8相對于活動軸801可以轉動一定距離,保證卷繞管9能固定在筒子架固定臂5與筒子架活動臂8之間,筒子架固定臂5至少有一條側臂501位于擺臂2的正上方。
[0013]本發明的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如圖1所示,一種斷紗自動抬升機構,包括方形條I,電機3安裝于電機盒301內并通過電機盒301與方形條I固接,電機3為齒輪減速同步電動機。一組運動方向互為相反的兩個擺臂2分別與電機3的兩端連接,電機3與擺臂2組成主動抬升系統;在電機盒301上還安裝一組互為間隔布置的筒子架固定臂5,該筒子架固定臂5用于安裝卷繞管9,在筒子架固定臂5上通過緊固件固定多個支承件6,支承件6為“U”形,在支承件6上開有安裝孔701,卷繞軸7通過安裝孔701貫穿各支承件6使筒子架固定臂5可以相對于卷繞軸7作旋轉運動,筒子架固定臂5、支承件6及卷繞軸7組成被動抬升系統。如圖1所示,筒子架固定臂5與筒子架活動臂8通過活動軸801鉸接形成“U”形,筒子架活動臂8相對于活動軸801可以轉動一定距離,保證卷繞管9能固定在筒子架固定臂5與筒子架活動臂8之間,筒子架固定臂5至少有一條側臂501位于擺臂2的正上方。
[0014]本發明的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如圖2、圖3所示,絲線經過倍捻錠子加捻后,通過挑絲桿15上行,順序經過導絲輪14、瓷棒13、超喂羅拉10、移絲嘴12后卷繞在卷繞管9上,通過卷繞輥4摩擦帶動轉動卷繞管9轉動從而卷繞絲線,當絲線斷頭時,此時瓷棒13下落,由于瓷棒13安裝在感應盒11上,感應盒11接收信號并傳遞信號至電機3,電機3啟動后控制兩根擺臂2在不同方向上的擺動,由于筒子架固定臂5的一條側臂501是位于擺臂2的正上方,因此擺臂2首先從水平方向向上轉動5°后與筒子架固定臂5的一條側臂501相接觸,然后擺臂2繼續向上轉動22°并帶動筒子架固定臂5向上抬升,從而使卷繞管9與卷繞輥4分離,當筒子架固定臂5抬升到一定高度后,電機3停止工作,由于電機3采用齒輪減速同步電機,因此電機軸能承受一定的扭矩并且保持靜止不動,從而提供足夠多的時間使紡織工接紗,接紗完成后,通過外接傳感器檢測紗線修復信號,利用信號處理模塊(圖中未示出,該信號處理模塊為已有公知技術,該信號處理模塊集成于電機盒301內)再次控制電機3反向轉動27°,使擺臂2回到初始位置,并如圖3所示與筒子架固定臂5分離,筒子架固定臂5在重力作用下,自動下壓并與卷繞輥4接觸,恢復紡紗過程。
[0015]以上描述是對本發明的解釋,不是對發明的限定,本發明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斷紗自動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條(1),電機(3)通過電機盒(301)與所述方形條(I)固接,一組運動方向互為相反的兩個擺臂(2)分別與電機(3)的兩端連接,所述電機(3)與擺臂(2)組成主動抬升系統;在所述電機盒(301)上還安裝一組互為間隔布置的筒子架固定臂(5),筒子架活動臂(8)與所述筒子架固定臂(5)活動連接并形成"U “形,在所述筒子架固定臂(5)的端部安裝多個支承件(6),卷繞軸(7)貫穿各支承件(6)使所述筒子架固定臂(5)相對于卷繞軸(7)作旋轉運動,所述筒子架固定臂(5)、筒子架活動臂(8)、支承件(6)及卷繞軸(7)組成被動抬升系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斷紗自動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6)為“U”形,在所述支承件(6 )上開有用于貫穿卷繞軸(7 )的安裝孔(70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斷紗自動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3)為齒輪減速同步電動機。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斷紗自動抬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子架固定臂(5)至少有一條側臂(501)位于所述擺臂(2)的正上方。
【文檔編號】D01H13/16GK104073938SQ201410343760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9日
【發明者】施穎, 劉韻 申請人:無錫市華文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