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瀝青基炭纖維氈的不熔化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瀝青基炭纖維氈制備用不熔化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瀝青基炭纖維氈的不熔化爐。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現有的不熔化爐爐膛溫差大、風道存在死區、產品質量不穩定和運行成本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瀝青基炭纖維氈的不熔化爐,它由多段單爐體通過法蘭拼接而成,其中每段單爐體包括爐體、網鏈傳動系統、熱風循環系統和排風系統。所述網鏈傳動系統由減速機、主動鏈輪、從動鏈輪、導軌、氣動自動調整張緊機構、網帶鏈、網帶和改向輪組成;所述熱風循環系統,包括耐高溫循環風機、進風分布板、回風阻力板、兩個補風管、兩個空氣過濾器和兩個空氣加熱器;所述排風系統由兩個排風管、排氣總管和排氣風機組成。
【專利說明】一種瀝青基炭纖維氈的不熔化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浙青基炭纖維氈制備用不熔化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浙青基炭纖維氈的不熔化爐。
【背景技術】
[0002]研制高性能炭纖維是一系統工程,在研究工藝條件的同時,必須注重設備的改進、完善、提高和創新,當前值得注意的一個傾向是對設備研制的投入少,不熔化設備的改進與提高進展緩慢,注重大型不熔化爐的研制是促進我國炭纖維產業化的必備條件。在制備高性能浙青基炭纖維氈的整個工藝流程中,不熔化工序是十分重要和關鍵的步驟,不熔化爐作為不熔化工序實現的裝置,是整個炭纖維制備過程的基礎。在整個炭纖維制備過程中,傳統的炭纖維不熔化爐,爐膛截面溫度溫差在±8°C以上,溫差較大,爐膛內循環風道存在死區,導致浙青基炭纖維氈不熔化不均勻甚至引起浙青基炭纖維氈自燃,嚴重影響產品的質量;傳統不熔化爐一個7.2mX 2m的加熱區,一般來說至少需配置4臺風機和4個空氣加熱器,加熱功率達到80?120KW,加熱功率大,熱量損耗大,導致運行成本高、產品成本高。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現有的不熔化爐爐膛溫差大、風道存在死區、產品質量不穩定和運行成本高的問題,提供一種浙青基炭纖維氈的不熔化爐。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而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浙青基炭纖維氈的不熔化爐,它由多段單爐體通過法蘭拼接而成,最左邊的單爐體連接在左機架上,最右邊的單爐體連接在右機架上,其中每段單爐體包括爐體、網鏈傳動系統、熱風循環系統、排風系統、氮氣滅火系統和溫度控制系統組成;
[0006]所述爐體由爐骨架、爐殼、保溫層和隔板組成,爐殼設置在爐骨架的上方,保溫層設置在爐殼的內表面,隔板設置在爐殼內并將爐殼的內腔分隔成工作區和風道區,工作區和風道區的左右兩個端部是相通的;
[0007]所述網鏈傳動系統由減速機、主動鏈輪、從動鏈輪、導軌、氣動自動調整張緊機構、網帶鏈、網帶和改向輪組成;減速機和主動鏈輪都設置在右機架上,減速機的輸出軸與主動鏈輪的軸相連接,從動鏈輪設置在左機架上,導軌設置在工作區內且橫穿所有單爐體的工作區,導軌的右端延伸到右機架上,導軌的左端延伸到左機架上,氣動自動調整張緊機構設置在左機架上,氣動自動調整張緊機構的氣缸與從動鏈輪相連接以帶動從動鏈輪左右移動,網帶鏈設置在導軌上且套在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上,網帶設置在網帶鏈上,改向輪設置在右機架上且縱向位置高于主動鏈輪的頂端,網帶鏈穿過改向輪;
[0008]所述熱風循環系統,包括耐高溫循環風機、進風分布板、回風阻力板、兩個補風管、兩個空氣過濾器和兩個空氣加熱器,耐高溫循環風機設置在風道區的中間,進風分布板設置在工作區的頂部中間,并在進風分布板上設有若干通風孔,回風阻力板設置在爐殼內腔的兩端用于隔斷不同段單爐體之間空氣的流通,兩個補風管都設置在爐殼上并與風道區相通,且兩個補風管分別位于耐高溫循環風機的左側和右側,兩個空氣過濾器都設置在風道區內并分別位于兩個補風管的左側和右側,且兩個空氣過濾器分別位于耐高溫循環風機的左側和右側,兩個空氣加熱器都設置在風道區內并分別位于兩個補風管的右側和左側,兩個空氣加熱器分別位于耐高溫循環風機的左側和右側;
[0009]所述排風系統由兩個排風管、排氣總管和排氣風機組成,所述的兩個排風管都設置在爐殼上并分別位于兩個空氣過濾器的左側和右側且與風道區相通,兩個排風管分別設置在耐高溫循環風機的左側和右側,排氣總管設置在爐殼的頂部,排風管的出風口與排氣總管相通,排氣風機設置在排氣總管的一端;
[0010]所述溫度控制系統由溫度控制儀、加熱器測溫熱電偶和爐膛溫度監測熱電偶組成,加熱器測溫熱電偶的一端與溫度控制儀相連接,加熱器測溫熱電偶的另一端與空氣加熱器相連接,爐膛溫度監測熱電偶的一端與溫度控制儀相連接,爐膛溫度監測熱電偶的另一端延伸在工作區內;
[0011]所述氮氣滅火系統由氮氣管和爐體氮氣閥門組成,氮氣管設置在爐殼上并與風道區相通,爐體氮氣閥門設置在氮氣管上,氮氣管與廠房供氮裝置相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實用新型采用網帶輸送炭纖維,能夠代替浙青基炭纖維氈的牽伸,避免纖維的摩擦、起毛和斷裂,從而提高了浙青基炭纖維氈的質量;
[0014]2、本實用新型爐膛內循環風從網帶上方的進風分布板向下進入爐膛往兩端擴散循環,能夠有效避免工作區循環風死角,從而避免浙青基炭纖維氈局部溫度過高而引起自燃;
[0015]3、本實用新型不熔化爐比傳統不熔化爐耗能更低,熱損失更小,降低浙青基炭纖維氈的生產成本;
[0016]4、本實用新型采用多段爐體,每段爐體均設有獨立的熱風循環系統,不熔化溫場和風場均勻,使各爐膛內溫度容易控制,減少了因爐溫控制不當而損壞炭纖維產品質量的問題,提高了炭纖維優良產品的比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熱循環風道結構左視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單段爐體溫度控制系統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實施例1
[0022]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一種浙青基炭纖維氈的不熔化爐,它由多段單爐體I通過法蘭2拼接而成,最左邊的單爐體連接在左機架3上,最右邊的單爐體連接在右機架4上,其中每段單爐體包括爐體、網鏈傳動系統、熱風循環系統、排風系統、氮氣滅火系統和溫度控制系統組成;
[0023]所述爐體由爐骨架5、爐殼6、保溫層7和隔板8組成,爐殼6設置在爐骨架5的上方,保溫層7設置在爐殼6的內表面,隔板8設置在爐殼6內并將爐殼6的內腔分隔成工作區9和風道區10,工作區9和風道區10的左右兩個端部是相通的;
[0024]所述網鏈傳動系統由減速機11、主動鏈輪12、從動鏈輪13、導軌14、氣動自動調整張緊機構15、網帶鏈16、網帶17和改向輪18組成;減速機11和主動鏈輪12都設置在右機架4上,減速機11的輸出軸與主動鏈輪12的軸相連接,從動鏈輪13設置在左機架3上,導軌14設置在工作區9內且橫穿所有單爐體的工作區,導軌14的右端延伸到右機架4上,導軌14的左端延伸到左機架3上,氣動自動調整張緊機構15設置在左機架3上,氣動自動調整張緊機構15的氣缸19與從動鏈輪13相連接以帶動從動鏈輪13左右移動,網帶鏈16設置在導軌14上且套在主動鏈輪12和從動鏈輪13上,網帶17設置在網帶鏈16上,改向輪18設置在右機架4上且縱向位置高于主動鏈輪12的頂端,網帶鏈16穿過改向輪18 ;
[0025]所述熱風循環系統,包括耐高溫循環風機23、進風分布板24、回風阻力板25、兩個補風管20、兩個空氣過濾器21和兩個空氣加熱器22,耐高溫循環風機23設置在風道區10的中間,進風分布板24設置在工作區9的頂部中間,并在進風分布板24上設有若干通風孔26,回風阻力板25設置在爐殼6內腔的兩端用于隔斷不同段單爐體之間空氣的流通,兩個補風管20都設置在爐殼6上并與風道區10相通,且兩個補風管20分別位于耐高溫循環風機23的左側和右側,兩個空氣過濾器21都設置在風道區10內并分別位于兩個補風管13的左側和右側,且兩個空氣過濾器21分別位于耐高溫循環風機23的左側和右側,兩個空氣加熱器22都設置在風道區10內并分別位于兩個補風管20的右側和左側,兩個空氣加熱器22分別位于耐高溫循環風機23的左側和右側;
[0026]所述排風系統由兩個排風管27、排氣總管28和排氣風機29組成,所述的兩個排風管27都設置在爐殼6上并分別位于兩個空氣過濾器21的左側和右側且與風道區10相通,兩個排風管27分別設置在耐高溫循環風機23的左側和右側,排氣總管27設置在爐殼6的頂部,排風管27的出風口與排氣總管27相通,排氣風機29設置在排氣總管28的一端;
[0027]所述溫度控制系統由溫度控制儀30、加熱器測溫熱電偶31和爐膛溫度監測熱電偶32組成,加熱器測溫熱電偶31的一端與溫度控制儀30相連接,加熱器測溫熱電偶31的另一端與空氣加熱器22相連接,爐膛溫度監測熱電偶32的一端與溫度控制儀30相連接,爐膛溫度監測熱電偶32的另一端延伸在工作區9內;
[0028]所述氮氣滅火系統由氮氣管33和爐體氮氣閥門34組成,氮氣管33設置在爐殼6上并與風道區10相通,爐體氮氣閥門34設置在氮氣管33上,氮氣管與廠房供氮裝置相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浙青基炭纖維氈的不熔化爐,其特征是:它由多段單爐體(I)通過法蘭(2)拼接而成,最左邊的單爐體連接在左機架(3)上,最右邊的單爐體連接在右機架(4)上,其中每段單爐體包括爐體、網鏈傳動系統、熱風循環系統、排風系統、氮氣滅火系統和溫度控制系統組成; 所述爐體由爐骨架(5)、爐殼(6)、保溫層(7)和隔板(8)組成,爐殼(6)設置在爐骨架(5)的上方,保溫層(7)設置在爐殼(6)的內表面,隔板(8)設置在爐殼(6)內并將爐殼(6)的內腔分隔成工作區(9)和風道區(10),工作區(9)和風道區(10)的左右兩個端部是相通的; 所述網鏈傳動系統由減速機(11)、主動鏈輪(12)、從動鏈輪(13)、導軌(14)、氣動自動調整張緊機構(15)、網帶鏈(16)、網帶(17)和改向輪(18)組成;減速機(11)和主動鏈輪(12)都設置在右機架(4)上,減速機(11)的輸出軸與主動鏈輪(12)的軸相連接,從動鏈輪(13)設置在左機架(3)上,導軌(14)設置在工作區(9)內且橫穿所有單爐體的工作區,導軌(14)的右端延伸到右機架(4)上,導軌(14)的左端延伸到左機架(3)上,氣動自動調整張緊機構(15)設置在左機架(3)上,氣動自動調整張緊機構(15)的氣缸(19)與從動鏈輪(13)相連接以帶動從動鏈輪(13)左右移動,網帶鏈(16)設置在導軌(14)上且套在主動鏈輪(12)和從動鏈輪(13)上,網帶(17)設置在網帶鏈(16)上,改向輪(18)設置在右機架⑷上且縱向位置高于主動鏈輪(12)的頂端,網帶鏈(16)穿過改向輪(18); 所述熱風循環系統,包括耐高溫循環風機(23)、進風分布板(24)、回風阻力板(25)、兩個補風管(20)、兩個空氣過濾器(21)和兩個空氣加熱器(22),耐高溫循環風機(23)設置在風道區(10)的中間,進風分布板(24)設置在工作區(9)的頂部中間,并在進風分布板(24)上設有若干通風孔(26),回風阻力板(25)設置在爐殼(6)內腔的兩端用于隔斷不同段單爐體之間空氣的流通,兩個補風管(20)都設置在爐殼(6)上并與風道區(10)相通,且兩個補風管(20)分別位于耐高溫循環風機(23)的左側和右側,兩個空氣過濾器(21)都設置在風道區(10)內并分別位于兩個補風管(13)的左側和右側,且兩個空氣過濾器(21)分別位于耐高溫循環風機(23)的左側和右側,兩個空氣加熱器(22)都設置在風道區(10)內并分別位于兩個補風管(20)的右側和左側,兩個空氣加熱器(22)分別位于耐高溫循環風機(23)的左側和右側; 所述排風系統由兩個排風管(27)、排氣總管(28)和排氣風機(29)組成,所述的兩個排風管(27)都設置在爐殼(6)上并分別位于兩個空氣過濾器(21)的左側和右側且與風道區(10)相通,兩個排風管(27)分別設置在耐高溫循環風機(23)的左側和右側,排氣總管(27)設置在爐殼(6)的頂部,排風管(27)的出風口與排氣總管(27)相通,排氣風機(29)設置在排氣總管(28)的一端; 所述溫度控制系統由溫度控制儀(30)、加熱器測溫熱電偶(31)和爐膛溫度監測熱電偶(32)組成,加熱器測溫熱電偶(31)的一端與溫度控制儀(30)相連接,加熱器測溫熱電偶(31)的另一端與空氣加熱器(22)相連接,爐膛溫度監測熱電偶(32)的一端與溫度控制儀(30)相連接,爐膛溫度監測熱電偶(32)的另一端延伸在工作區(9)內; 所述氮氣滅火系統由氮氣管(33)和爐體氮氣閥門(34)組成,氮氣管(33)設置在爐殼(6)上并與風道區(10)相通,爐體氮氣閥門(34)設置在氮氣管(33)上,氮氣管與廠房供氮裝置相連接。
【文檔編號】D01F9/12GK203976995SQ201420376910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9日
【發明者】潘新亮, 伍孝, 林 源 申請人:四川創越炭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