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洗衣機排水泵及洗衣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現有的洗衣機,現有洗衣機洗衣粉或者洗衣液溶解差或者效率低,在一些洗衣機中為提高洗凈,增設洗滌水循環需要增加一個循環泵,然而這極大增加了組裝復雜程度,同時出現成本增加、可靠性變差等問題。
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520143401.9的現有技術中,公開了一種能將廢水按可再利用和不可再利用分兩路排出的洗衣機。它是在洗衣機排水回路中,裝一個滑塞型電動廢水三通閥,該閥圓桶形外殼上有一個進水口,一個污水出口、一個回收水出口,三個口呈f分布,該閥的內部裝有空芯滑塞和閥桿,閥桿上套有滑塞回位彈簧,閥桿外端與電動牽引器相接,滑塞靜止狀態時污水出口關閉,進水口與回收水出口暢通。這種結構雖然實現了兩路排水,但是占用空間大,需要手動操作。
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010254895.3的現有技術中,公開了一種洗衣機排水泵,包括電機、泵殼、葉輪、排水管道和循環管道,所述電機固定在泵殼的底部;所述泵殼的下部為泵腔,上部為進水口;所述葉輪位于泵殼的泵腔內,且固定在電機的電機軸上;所述排水管道和循環管道向相同方向設置,并分別固定在泵殼的兩側,且均與泵腔的內壁相切。其中,排水泵還包括弧形擋塊,弧形擋塊固定在排水管道與泵腔的內壁的交接處。這種結構雖然實現了兩路排水,但可靠性差。
因此,研制出一種洗衣機排水泵及洗衣機,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洗衣機排水與循環水存在的技術問題,特提出本發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正是基于以上一個或多個問題,提供一種洗衣機排水泵及洗衣機,能有效解決兩路排水,且相互獨立排水,互不干涉影響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排水泵,包括泵座、泵塞、泵輪、電機及泵腔,所述泵腔上設置有進水口、排水出口,所述泵腔上還設置有循環出口,且所述排水出口與所述循環出口之間設置有切換機構,以選擇性地封閉所述排水出口和所述循環出口其中之一。
進一步地,利用水腔內的壓力控制切換裝置以選擇性地封閉所述排水出口和所述循環出口其中之一。
進一步地,所述切換機構包括壓扣、支持座及第二密封塞;所述支持座上設置有第一出水口,所述壓扣下端通過第一彈簧連接的第一密封塞壓住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密封塞通過固定設置在所述支持座或所述第一密封塞下端的第二彈簧與所述泵腔滑動安裝,所述第二密封塞上設置有第二出水口及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與所述循環出口之間接通時,所述第一出水口處于關閉狀態,且所述第二出水口與所述排水出口之間斷開;所述第一出水口處于開啟狀態時,所述第二出水口與所述排水出口之間接通,且所述第三出水口與所述循環出口之間斷開。
較佳地,所述壓扣設置在所述排水出口處,所述支持座固定安裝在所述泵腔內,第二密封塞設置在所述循環出口處。
較佳地,所述進水口與所述排水出口平行設置于所述泵座的側壁上,所述排水出口與所述循環出口設置在所述泵座的同一側且成直角設置。
較佳地,所述第二密封塞通過所述第二彈簧安裝在所述支持座的下端。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水口設置在所述第二密封塞的上壁中部,所述第二彈簧設置在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外側。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彈簧的彈性系數小于所述第一彈簧的彈性系數。
較佳地,所述第二密封塞通過所述第二彈簧安裝在所述第一密封塞的下端。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彈簧設置在所述第二密封塞的上壁中部,所述第二出水口設置在所述第二彈簧的外側。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洗衣機,包括外殼、洗滌桶及與所述洗滌桶連接的進水管、循環管,安裝有以上所述的排水泵,其中,所述進水口與所述洗滌桶連接,所述排水出口連接有排水管,所述循環出口連接有所述循環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改進排水泵本身結構,排水泵只有一個驅動電機,利用兩組彈簧,實現兩路排水,且相互獨立排水,互不干涉影響,結構簡單,組裝效率高,可靠性高,洗衣機內部安裝空間,經濟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所述的排水泵的主視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所述的排水泵的俯視圖;
圖3是圖2中所示d-d的剖視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所述的切換機構一個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所述的切換機構另一個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所述的洗衣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泵塞;2、泵座;3、泵腔;4、泵輪;5、電機;6、進水口;7、排水出口;8、循環出口;9、切換機構;10、壓扣;11、第一彈簧;12、第一密封塞;13、第一出水口;14、第二彈簧;15、第二密封塞;16、第二出水口;17、第三出水口;18、支持座;19、洗滌盒;20、控制面板;21、外殼;22、門窗;23、減震阻尼器;24、排水泵;25、排水管;26、循環管;27、洗滌桶;28、進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不沖突,本發明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各個特征可以相互結合,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如圖1-3所示,一種排水泵,包括泵座2及設置在所述泵座2上的泵塞1、泵輪4、電機5,所述泵座2內設置有泵腔3,所述泵腔3上設置有進水口6、排水出口7、循環出口8;所述排水出口7與所述循環出口8位置處設置有切換機構9,所述切換機構9包括壓扣10、支持座18及第二密封塞15;所述支持座18上設置有第一出水口13,所述壓扣10下端通過第一彈簧11連接的第一密封塞12壓住所述第一出水口13;所述第二密封塞15通過固定設置在所述支持座18或所述第一密封塞12下端的第二彈簧14與所述泵腔3滑動安裝,所述第二密封塞15上設置有第二出水口16及第三出水口17;所述第三出水口17與所述循環出口之間接通時,所述第一出水口13處于關閉狀態,且所述第二出水口16與所述排水出口7之間斷開;所述第一出水口13處于開啟狀態時,所述第二出水口16與所述排水出口7之間接通,且所述第三出水口17與所述循環出口之間斷開。
其中,所述進水口6與所述排水出口7平行設置于所述泵座2的側壁上,所述排水出口7與所述循環出口8設置在所述泵座2的同一側且成直角設置。
另外,所述壓扣10設置在所述排水出口7處,所述支持座18固定安裝在所述泵腔3內,第二密封塞15設置在所述循環出口8處。
基于上述結構,泵座用以將排水泵固定在洗衣機上;泵塞可以密封排水泵;進水口可以通過橡膠軟管連接至外筒,將外筒內的洗滌水或者漂洗水引入排水泵;排水出口用以連接排水管,將洗滌水或者漂洗水排出洗衣機外部;循環出口可以連接循環管,將洗滌水在洗滌外筒和泵之間循環。增加洗衣粉、洗衣液的溶解效率,增加噴淋效果;在循環出口和排水出口之間有切換機構,使得排水泵室與循環出口或者排水出口連通。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所述第二密封塞15通過所述第二彈簧14安裝在所述支持座18的下端;所述第二出水口16設置在所述第二密封塞15的上壁中部,所述第二彈簧14設置在所述第二出水口16的外側;所述第二彈簧14的彈性系數小于所述第一彈簧11的彈性系數。
為了方便理解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以下通過具體使用方式上對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在具體實施時,循環水過程描述:
泵啟動,以低速運轉,或者以逆時針方向運轉,在排水泵的排水腔室內形成一個較小的壓力p1,第二彈簧的彈性數低,壓力壓縮第二彈簧形變,第二密封塞上的第三出水口,可以移動到循環出口位置,進而將排水泵內的水經第二密封塞的第三出水口至循環出口,經循環管,至洗滌外筒。此時第一彈簧彈性系數大,彈簧不會產生形變,因而第一出水口是密封的。
在具體實施時,排水過程描述:
泵啟動,以高速運轉,或者以順時針方向運轉,在排水泵的排水泵的腔室內形成一個較大的壓力p2,第二彈簧繼續壓縮,導致第三出水口位置上移,循環出口密封。大的壓力可以打開第一密封塞,進而排水泵內的水經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至排水出口,經排水管,至洗衣機外部。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所述第二密封塞15通過所述第二彈簧14安裝在所述第一密封塞12的下端;所述第二彈簧14設置在所述第二密封塞15的上壁中部,所述第二出水口16設置在所述第二彈簧14的外側。
為了方便理解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以下通過具體使用方式上對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在具體實施時,循環水過程描述:
泵啟動,以低速運轉,或者以逆時針方向運轉,在排水泵的排水腔室內形成一個較小的壓力p1,不足以使得第二彈簧形變,進而將排水泵內的水經第二密封塞的第三出水口至循環出口,經循環管,至洗滌外筒。此時并聯的第一彈簧不會產生形變,因而出水口是密封的。
排水過程描述:
在具體實施時,泵啟動,以高速運轉,或者以順時針方向運轉,在排水泵的排水泵的腔室內形成一個較大的壓力p2,第二彈簧繼續壓縮,導致第三出水口位置上移,循環出口密封。大的壓力可以打開第一密封塞,進而排水泵內的水經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至排水出口,經排水管,至洗衣機外部。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洗衣機,包括外殼21,設置在外殼上的門窗22、洗滌盒19、控制面板20,外殼內部的洗滌桶27及與所述洗滌桶27連接的進水管28、循環管26,并且安裝有以上所述的排水泵24,其中,外殼內部還設置有與門窗配合的減震阻尼器23;所述進水口6與所述洗滌桶27連接,所述排水出口7連接有排水管25,所述循環出口8連接有所述循環管26,循環管26連接洗滌桶27。
因此,通過本發明所描述的排水泵,可以將洗滌外筒的洗滌液經循環管進行循環,又可以將洗滌液或者漂洗水排出洗衣機外部。
盡管已描述了本發明實施例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明實施例范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洗衣機排水泵及洗衣機,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