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印染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棉與竹漿纖維面料的染整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竹漿纖維屬于再生纖維素纖維,是將天然竹子經過化學處理成為竹漿粕,然后經噴絲孔紡制成的纖維。竹漿纖維保留了竹子的各種優點,并具有抗菌、透氣的優點,適合用于春夏面料。但竹漿纖維也存在缺點:纖維尺寸穩定性差、纖維易原纖化起毛,耐堿性差,在濃堿條件下會導致造成纖維細度發生變化從而影響面料的物理指標,因此不適合使用全棉絲光工藝。
含棉竹漿纖維面料如果不經過絲光工藝,對棉纖維的染色深度、鮮艷度不利,且不絲光的面料布面光澤感及起毛起球性能控制較難。所以常規全棉面料的加工工藝,為了布面光澤感好、色彩鮮艷,都會進行絲光工藝,尤其是染色面料。絲光后的棉纖維,棉纖維形態發生變化,單纖維中腔由腰圓形變成圓形,或者中腔消失,改變了棉纖維的結晶區,從而達到提高染色性能的效果。此外,在濕態下,機械力對含竹漿纖維面料的作用易造成纖維表面原纖化,纖維與機械力作用時間越長,原纖化效果越明顯,使面料表面毛羽增加,影響面料起毛起球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含棉與竹漿纖維面料的染整加工工藝,該工藝加工流程短,采用絲光工藝,所得面料布面光潔、抗起毛起球性能高、尺寸穩定性好。
技術方案:一種含棉竹漿纖維面料的染整加工工藝,將坯布依次經過燒毛、漂白、絲光、印花或染色、水洗、柔軟定型、軋光、預縮工序,即得;其中,在漂白工序的工作液中加入熒光增白劑。
進一步地,所述熒光增白劑為耐堿型熒光增白劑。
進一步地,燒毛工序中在燒毛后的滅火槽中添加淀粉酶,利用淀粉酶完成淀粉漿料的退漿,不采用單獨的退漿工序。
進一步地,所述淀粉酶為中溫型淀粉酶。
進一步地,燒毛工序的燒毛等級為4級。
進一步地,漂白工序包括三格水洗槽,第一、二格水洗槽水洗,洗凈面料上殘留的漿料分解物,第三個水洗槽浸軋漂白工作液,工作液中包含熒光增白劑2-6g/L。
進一步地,所述漂白工作液中還包括精煉劑4-10g/L,雙氧水9-15g/L,雙氧水穩定劑3-6g/L,熒光增白劑2-6g/L,螯合分散劑5-10g/L。
進一步地,絲光工序中燒堿濃度為160-200g/L,絲光時間為20-30s。
進一步地,軋光工序中壓力為15-30kg,溫度為20-30℃。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染整加工工藝為短流程,能夠最大程度減少竹漿纖維的原纖化,減少布面的毛羽,使得布面光潔,同時節約能源、資源,提升生產效率,增加產能;面料經過絲光工序后,面料縮水率能得到有效控制,并且面料光澤感、布面效果得到提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技術或條件者,按照本領域內的文獻所描述的技術或條件(例如參考沈蘭萍著的《織物結構與設計》,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或者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棉與竹漿纖維面料的染整加工工藝,將坯布依次經過燒毛、漂白、絲光、印花或染色、水洗、柔軟定型、軋光、預縮工序,即得,在漂白工序的工作液中加入熒光增白劑。
本發明通過煮漂增白一步法及絲光工藝達到發明效果,加工工序中只采用一道漂白工序,后道不采用單獨的漂白或增白工序,最大程度降低了面料在濕態環境下受到的機械力作用,減少竹漿纖維原纖化,提升面料抗起毛起球性能;為了適應漂白及絲光工序,熒光增白劑需要選用耐堿型,保證在工藝實施過程中的白度效果。
燒毛工序中燒毛等級為4級以上。將坯布毛羽燒干凈,因為再生纖維素纖維在濕態及機械作用下會產生原纖化效果,原纖化后的纖維表面細絨毛較多,對面料抗起毛起球性能有影響,另外原纖化的面料布面光澤感也較差,所以燒毛工藝對面料外觀、光澤、手感,有較大作用。
本發明面料紗線上漿采用的淀粉漿料上漿。在燒毛工序利用淀粉酶退漿,不采用單獨的退漿工序,主要利用燒毛下布面溫度較高,能將滅火槽中的水逐漸加熱,將淀粉酶添加到滅火槽中,能在滅火的過程中使燒毛后的坯布上吸收淀粉酶,經過落布到堆置區域后,能夠在時間作用下,逐漸分解坯布中的淀粉漿料。淀粉酶為中溫型淀粉酶,中溫淀粉酶最適溫度在60℃的環境,且中溫淀粉酶的產物更易溶于水,能夠較快洗去布面殘留物,提高效率,節約用水。
漂白工序包括三格水洗槽,第一、二格水洗槽水洗,洗凈面料上殘留的漿料分解物,水洗槽溫度均為95-98℃,壓輥壓力為2.5-3公斤,第三個水洗槽浸軋漂白工作液,工作液為精煉劑4-10g/L,雙氧水9-15g/L(去除棉纖維中的灰分等有色雜質,提升白度),雙氧水穩定劑3-6g/L(潤濕,加速工作液浸入到面料中,有利于退漿),熒光增白劑2-6g/L,螯合分散劑5-10g/L,壓輥壓力為2.0-2.5公斤,然后進入蒸汽堆置,堆置時間60-100min。
絲光工序中燒堿濃度160-200g/L,絲光時間:20-30。與棉纖維絲光工藝相比,竹漿纖維不耐高堿濃度絲光,高堿濃度下,竹漿纖維會劇烈的膨潤溶脹,最終纖維的大分子之間的氫鍵會完全被打開,纖維強力會嚴重受損,纖維被“溶化”,高堿濃度絲光使得纖維直徑膨化過度,影響面料手感,使面料變得硬挺,最終產品舒適感會降低,因此本發明采用短時絲光,經過絲光后的面料光澤感提升,提升起毛起球性能。
軋光工序壓力為15-30kg,溫度20-30℃。軋光能使面料光澤感更好,面料懸垂性能更佳。
預縮工序,車速15-30m/min,經向縮水率控制:+2%~-4%。
實施例1
規格:106.5英寸/(JC棉/莫代爾70/30)28s*(JC/莫代爾70/30)28s/90*70左斜紋。
將上述面料依次經過如下步驟:
1、燒毛:天然氣燒毛,車速100m/min,二正二反,滅火槽添加淀粉酶,燒毛后帶液堆置5-6小時,淀粉酶用量15g/L,淀粉酶類型為中溫型。
2、漂白:采用蒸汽堆置,面料進入堆置箱前,至少經過三格洗槽,第一、二格洗槽水洗,作用為洗凈面料上殘留的漿料分解物,水洗槽溫度均為95-98℃,壓輥壓力為2.5-3公斤,第三格槽浸軋漂白工作液,工作液為精煉劑8g/L,雙氧水9g/L,雙氧水穩定劑3/L,熒光增白劑3g/L,螯合分散劑8g/L,壓輥壓力為2.0-2.5公斤,然后進入蒸汽堆置,堆置時間60min。
3、絲光:在直輥絲光機上進行絲光,濃冷堿壓輥15對,熱濃堿壓輥6對,燒堿濃度180g/L,絲光時間30s。
4、印花及染色、水洗為公知技術,不再細述。
5、柔軟定型:將面料幅寬定型至固定門幅,溫度130℃,柔軟劑25g/L。
6、軋光:三輥軋光機,壓力15kg,溫度20℃,車速20m/min。
7、預縮:車速15m/min,經向縮水率控制:+2%~-4%。
實施例2
規格:106.5英寸/(JC棉/天絲50/50)30s*(JC/天絲50/50)30s/110*90平紋。
將上述面料依次經過如下步驟:
1、燒毛:天然氣燒毛,車速100m/min,二正二反,滅火槽添加淀粉酶,燒毛后帶液堆置5-6小時,淀粉酶用量15g/L,淀粉酶類型為中溫型。;
2、漂白:采用蒸汽堆置,面料進入堆置箱前,至少經過三格洗槽,第一、二格洗槽洗,作用為洗凈面料上殘留的漿料分解物,水洗槽溫度均為95-98℃,壓輥壓力為2.5-3公斤,第三個槽浸軋漂白工作液,工作液為精煉劑4g/L,雙氧水8g/L,雙氧水穩定劑4/L,熒光增白劑5g/L,螯合分散劑6g/L,壓輥壓力為2.0-2.5公斤,然后進入蒸汽堆置,堆置時間60min。
3、絲光:在直輥絲光機上進行絲光,濃冷堿壓輥15對,熱濃堿壓輥6對,燒堿濃度200g/L,絲光時間20s。
4、印花及染色、水洗為公知技術,不再細述。
5、柔軟定型:將面料幅寬定型至固定門幅,溫度130℃,柔軟劑25g/L。。
6、軋光:三輥軋光機,壓力20kg,溫度25℃,車速20m/min。
7、預縮:車速15m/min,經向縮水率控制:+2%~-4%。
實施例3
規格:106.5英寸/(JC棉/粘膠30/70)40s*(JC/粘膠30/70)40s/144*76緞紋。
將上述面料依次經過如下步驟:
1、燒毛:天然氣燒毛,車速100m/min,二正二反,滅火槽添加淀粉酶,燒毛后帶液堆置5-6小時,淀粉酶用量15g/L,淀粉酶類型為中溫型。
2、漂白:采用蒸汽堆置,面料進入堆置箱前,至少經過三格洗槽,第一、二格洗槽洗,作用為洗凈面料上殘留的漿料分解物,水洗槽溫度均為95-98℃,壓輥壓力為2.5-3公斤,第三個槽浸軋漂白工作液,工作液為精煉劑4g/L,雙氧水8g/L,雙氧水穩定劑4/L,熒光增白劑2g/L,螯合分散劑6g/L,壓輥壓力為2.0-2.5公斤,然后進入蒸汽堆置,堆置時間60min。
3、絲光:在直輥絲光機上進行絲光,濃冷堿壓輥15對,熱濃堿壓輥6對,燒堿濃度150g/L,絲光時間30s。
4、印花及染色、水洗為公知技術,不再細述。
5、柔軟定型:將面料幅寬定型至固定門幅,溫度130℃,柔軟劑25g/L。
6、軋光:三輥軋光機,壓力20kg,溫度30℃,車速20m/min。
7、預縮:車速15m/min,經向縮水率控制:+2%~-4%。
對照例1
與實施例3的主要區別在于,絲光工序燒堿濃度210g/L。
對照例2
與實施例3的主要區別在于,不采用絲光工序。
對照例3
與實施例3的主要區別在于,在漂白工序后加入增白工序。
對照例4
與實施例3的主要區別在于,不添加熒光增白劑。
將上述面料進行性能檢測,結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經過本發明的工藝加工所得面料布面光潔、抗起毛起球性能高、尺寸穩定性好。對照例1中,絲光工序燒堿濃度過高,導致面料強力下降、柔軟度和爽滑度變差;對照例2中沒有采用絲光工序,面料抗起毛起球性能下降;對照例3中在漂白工序后加入增白工序,面料抗起毛起球性能下降、縮水率增大;對照例4中漂白工序不添加熒光增白劑,面料縮水率增大、白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