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硼酸鎂晶須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A、將硼酸鎂晶須置于等離子設備中,并將所述等離子設備進行抽真空;
B、將非聚合性氣體引入所述等離子設備中,調節所述等離子設備至第一氣壓和第一放電功率,使所述非聚合性氣體在電場作用下放電產生第一等離子體,所述第一等離子體與所述硼酸鎂晶須的表面作用,所述硼酸鎂晶須的表面產生活性基團;
C、停止引入所述非聚合性氣體,同時將聚合性單體引入所述等離子設備中,調節所述等離子設備至第二氣壓和第二放電功率,使所述聚合性單體在電場作用下放電產生第二等離子體,所述第二等離子體與所述活性基團反應,獲得改性硼酸鎂晶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A中,將所述等離子設備抽真空至其真空度為5Pa~10Pa。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中,所述第一壓強為40Pa~90Pa。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中,所述非聚合性氣體選自Ar、O2中的任意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中,所述第二放電功率為50W~100W。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中,所述等離子設備的放電時間為2min~5min。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C中,所述第二壓強為20Pa~70Pa。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C中,所述聚合性單體選自苯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脂和環己烷中的任意一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C中,所述第二放電功率為30W~80W。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C中,所述等離子設備的放電時間為2min~1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