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材料。
背景技術:
織物的褶皺幾乎是一個清洗織物,例如在家庭的洗衣過程所不可避免出現的結果。織物在穿戴中也會變皺。對于包含纖維素纖維(例如棉)的織物來說,褶皺更是個特殊問題,因為經常很難將褶皺除去。一般在洗滌中形成的褶皺可通過熨燙除去。但是,由于熨燙是一件費時的家務事,因此發展趨勢是設計織物使得減少對熨燙的需要和/或減少熨燙所要求的工作。
在WO 96/15309和WO 96/15310中描述了用于減少織物起皺的組合物。所述組合物包括聚硅氧烷和成膜聚合物,顯然其中的聚硅氧烷發揮出潤滑作用,這就是它們具有抗皺性能的原因。由所提及的各種聚合物均適用于所述組合物的事實支持了這個結論。
已知織物的工業處理可減少它們起皺的趨勢。JP-A-04-50234描述了一種織物處理方法,其中通過將所謂的“形狀記憶樹脂”施用到所述織物上增加平紋棉織物的抗皺能力。但是,這篇文獻指出要將占織物重量10%的較高量的樹脂施用到所述織物上,并且不清楚這個水平的樹脂如何影響織物的其它性能。此外,在用所述樹脂處理織物之后,接著實施在80℃下的干燥步驟,并且形狀記憶功能被描述為熱敏性的,在常溫下變形,當在特定的溫度下加熱時將恢復原狀。
在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第15卷、第341-349頁(1971)中,Rawls等描述了聚合物的彈性及其賦予棉織物提高的褶皺恢復的能力之間的關系。將各種不同的彈性體施用到織物上,但具體沒有用到熱塑性彈性體,以4%和更高的較高水平將所述聚合物施用到織物上。沒有跡象表明將較低水平的聚合物施用到織物上會有任何益處,并且沒有提出該技術的實際用途。
已知為了獲得抗皺性能,可用交聯劑處理織物。如甲醛基聚合物的化合物,DMDHEU(二羥甲基二羥基亞乙基脲)和BTCA(丁基-1,2,3,4-四羧酸)可用作交聯劑。但是,這些處理具有降低織物拉伸強度的缺點。
CN 1425089公開了通過用占織物重量的0.01到2%重量的包括熱塑性彈性體的聚合物組合物來涂布處理織物,這樣的處理可提高織物的褶皺恢復性能和/或彈性和/或拉伸強度。但是,其褶皺恢復程度還仍無法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減少織物發生起皺或褶皺的趨勢。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減少一些常規的抗皺處理所賦予的對織物彈性和拉伸強度的有害作用。本發明還將為織物提供一定的形狀保持程度。
本發明提供了包括織物的紡織材料,所述織物涂布了占其重量2.5-4%重量的包括熱塑性彈性體的聚合物組合物,所述熱塑性彈性體為SEBS或/和SBS。用上述熱塑性彈性體涂布織物可顯著提高織物的褶皺恢復性能和彈性。
因此,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處理織物的方法,包括用占織物重量2.5-4%重量的包括熱塑性彈性體的聚合物組合物涂布織物,所述熱塑性彈性體為SEBS或/和ABS。本發明還提供了以這些水平的熱塑性彈性體來提高織物的褶皺恢復性能和/或彈性和/或拉伸強度的用途。
本發明的其它方面提供了熱塑性彈性體在改進織物在多次洗滌后的表面顏色的清晰度的用途。
所述聚合物組合物包括熱塑性彈性體。所述組合物可包括其它組分,例如其它的聚合物,當將其用于衣服中時,可賦予織物益處。所述組合物不含潤滑聚合物,例如聚硅氧烷。
優選地,所述熱塑性彈性體的數均分子量為5000-50000。
本發明中將熱塑性彈性體施用于所述織物中,使得將占織物重量2.5-4%重量的熱塑性彈性體涂布在所述織物上。使用例如3-4%,優選3.5%的熱塑性彈性體是有利的。一般所述熱塑性彈性體至少部分涂布在單獨的纖維上。以這些水平施用,織物保持了適用于衣服的物理性能(也就是織物整體的手感和外觀基本上保持不變),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所述織物提高了褶皺恢復性能。
根據本發明處理的織物較沒有如此處理的織物提高了褶皺恢復性能。織物的處理一般降低了織物保持褶皺的趨勢。因此,在經過本發明處理之后,褶皺恢復角度增加了,褶皺恢復角度為織物在變皺后回復其原始形狀的程度的度量。在常規的家庭洗衣過程中,經過洗滌和干燥之后,所述織物可能仍需要一定程度的處理(例如通過熨燙)來減少其褶皺。但是,根據本發明處理的織物與未處理的織物相比,前者需要通過熨燙來減少褶皺的量一般少于后者。可以理解對減少褶皺(如需要的熨燙)的量的任何減少都是有益的。
優選本發明的方法包括將熱塑性彈性體的溶液(在適合的溶劑中例如有機溶劑,如甲苯或THF中)或乳液施用到織物上的步驟。所述溶液可通過常規方法例如浸漬、噴霧或浸透來施用到織物上。
本發明的方法可作為織物處理在織物做成衣服之前或之后實施,為工業紡織品處理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它可作為噴霧組合物來提供,例如用于獨立于常規的家庭洗衣過程的家庭(或工業)對織物的處理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將每種熱塑性彈性體(聚合物)溶于甲苯或四氫呋喃,得到所需的聚合物溶液濃度。將經過預洗的編織棉被單布(sheeting)稱重,放入裝有所述聚合物溶液的燒杯中并且攪拌10分鐘,以確保所述溶液滲透到棉被單布中。然后取出所述棉被單布,讓多余的溶劑流干,稱重,并且在空氣中干燥。從織物浸入所述溶液之前和之后的重量,可計算出織物上的聚合物的百分比。將經過干燥的被單布燙平,然后在65%的相對濕度和20℃中調濕至少24小時。
使用基于AATC測試方法66-1990的“Shirley褶皺恢復角度測試儀”來測定褶皺恢復角度。制備50mm×25mm的樣品,將其對折并放在1kg的載荷下60s。測定將樣品完全打開60s之后的角度。在織物的經線和緯線方向上都實施六次測量并取平均值。從經線和緯線的平均值的和可確定褶皺恢復角度。
根據BS 4303:1968來測定wing rip撕裂強度。
當將樣品拉伸并松弛時,使用Testometric(商標)試驗機可得到拉力與伸長的關系圖,由從中觀察到的滯后可對比彈性回復。
樣品尺寸:170mm×80mm
拉伸面積:100mm×25mm
伸長速率:100mm.min-1
測定:施加1.0千克力并且松弛至0.0千克力
實施例1-8
表1顯示了在用不同含量的聚合物處理之前(對比)和處理之后對織物的褶皺恢復角度(CRA)與拉伸強度的影響。
表1.使用織物不同重量的聚合物得到的褶皺恢復角度和拉伸強度的結果
a褶皺恢復角度使用Shirley的褶皺恢復角度測試儀(經線和緯線值的和)測定。
b使用Wing Rip Tear Test BS 4303:1968測定。
對比例1
其余與實施例3相同,除聚合物為P(SIS)。
對比例2
其余與實施例3相同,除聚合物為P(SBS)。
對比例3
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除聚合物含量為0.1%。
對比例4
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除聚合物含量為2%。
對比例5
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除聚合物含量為1%。
對比實施例1-8和對比例1-2可知,聚合物取SEBS和ABS時,CRA顯著提高,其褶皺恢復顯著提高。
申請人聲明,本發明通過上述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詳細方法,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詳細方法,即不意味著本發明必須依賴上述詳細方法才能實施。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了,對本發明的任何改進,對本發明產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換及輔助成分的添加、具體方式的選擇等,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和公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