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膠原蛋白纖維素纖維水刺無紡布,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纖維組成:10-20%的膠原蛋白、80-90%的棉纖維或合成纖維,其中80-85%的膠原蛋白通過環氧氯丙烷接枝在纖維素上,剩余15-20%的膠原蛋白游離附著于纖維素上,纖維的纖度均為1.33—1.67dtex。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膠原蛋白纖維素纖維水刺無紡布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膠原蛋白纖維素纖維:配制質量分數為10-20%、pH值為9-10的膠原蛋白堿性水溶液,將膠原蛋白水溶液加熱至55-65℃,在攪拌條件下滴加環氧氯丙烷,滴加完后將體系溫度升至100-110℃,維持反應2-3小時后即得到膠原蛋白預處理液,然后降到室溫后按照膠原蛋白占粘膠中甲纖質量比的10-20%的比例加入粘膠中,充分混合后進入熟成中間桶,熟成中間桶中一直保持攪拌狀態,維持反應6-10小時后直接進行紡絲得到濕膠原蛋白纖維素纖維;
(2)將步驟(1)得到的濕膠原蛋白纖維素纖維與棉纖維或合成纖維進行混合梳理得到濕無紡布纖維網;
(3)用步驟(1)中的膠原蛋白預處理液對步驟(2)得到的濕無紡布纖維網進行360度全維度水刺固結,共11道水刺工序,水刺壓力成螺旋式梯度逐步增加;在水刺工序的最后一道通過高壓水刺打孔技術,形成每平方厘米無紡布布面同時成形時平均分布60個導流孔,其中用于水刺的膠原蛋白預處理液在水刺過程中循環利用;
(4)將步驟(3)制得的水刺無紡布移入隧道式烘干機中,在90~100℃、傳動速度為0.2~0.3r/min的條件下,焙烤處理2.5~3h,焙烤完成后,再將水刺無紡布移入噴射清洗隧道中清洗,水刺無紡布的上下均設置噴射口,噴射水量與水刺無紡布面積比為10-15L∶1m2,清洗完成后再移入隧道式烘干機中,離心機轉速為500~1500r/min,收集離心沉淀,將其移入隧道式烘干機中,在80~100℃、傳動速度為0.1~0.5r/min的條件下,處理2~3h,最終無紡布的含水濕度7.5%-9.5%。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膠原蛋白纖維素纖維水刺無紡布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環氧氯丙烷的用量為膠原蛋白質量比的30-40%,滴加環氧氯丙烷的時間為20-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