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割圈絨編織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割圈絨編織裝置,包括上盤山角安裝組件和下盤山角安裝組件,上盤山角組件上設有多段針盤山角軌跡的上盤山角組件和具有多段舌針的舌針組件,上盤山角組件和舌針組件上下對應設置,下盤山角安裝組件上設有多段刀針軌跡的下山角組件和多段刀針的下刀針組件,下山角組件與下刀針組件前后對應設置。該編織裝置采用四段針盤山角軌跡、四段針筒山角軌跡相結合,達到布面風格多樣化,布面平整;絨面密度高而且不掉毛;解決了原有編織機構的限制給織物造成的一系列問題,大大的提升了織物檔次,發(fā)揮更大的市場效益。
【專利說明】
一種割圈絨編織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針織機編織結構,特別涉及一種割圈絨編織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的割圈絨機編織機構中的心臟上盤和下盤設有兩段山角軌跡,通過上盤舌針與下盤刀針排列方法不同,取得相應不同的織物底布及毛絨面的各種風格。所以突破不了底布風格單一;底布布面松稀不平整;絨面無法做密;織物克重無法做高;絨面易掉毛等織造瓶頸。導致現(xiàn)有割圈絨機生產(chǎn)的織物檔次低下、用途單一、后整理成本過高等缺陷,無法發(fā)揮更大的市場效益。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割圈絨編織裝置。該編織裝置采用四段針盤山角軌跡、四段針筒山角軌跡相結合,可以適用上二下二、上三下二、上三下三、上四下二、上四下三、上四下四的舌針和下刀針及山角的排列方法,達到布面風格多樣化,布面平整;絨面密度高而且不掉毛;解決了原有編織機構的限制給織物造成的一系列問題,大大的提升了織物檔次,發(fā)揮更大的市場效益。
[0004]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割圈絨編織裝置,包括上盤山角安裝組件和下盤山角安裝組件,所述上盤山角組件上設有多段針盤山角軌跡的上盤山角組件和具有多段舌針的舌針組件,所述上盤山角組件和所述舌針組件上下對應設置,所述下盤山角安裝組件上設有多段刀針軌跡的下山角組件和多段刀針的下刀針組件,所述下山角組件與所述下刀針組件前后對應設置。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割圈絨編織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上盤山角組件包括上山角座,所述上山角座上設有上盤滑塊和上盤調節(jié)器,所述上盤滑塊上間隔排列設置有四段上盤山角。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割圈絨編織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舌針組件包括上針盤,所述上針盤的針槽內(nèi)設有四段舌針。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割圈絨編織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下山角組件包括下山角座,所述下山角座上設有下盤滑塊和下盤調節(jié)器,所述下盤滑塊上間隔設有四段下山角,每段所述下山角上均設有一下針軌,所述下山角座的上端設有壓毛輪。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割圈絨編織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下刀針組件包括下針筒,所述下針筒的針槽內(nèi)間隔設有四段下刀針,每個所述下刀針上均設有一個與所述針軌配合連接的刀針針腳。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割圈絨編織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上盤山角安裝組件包括上針筒座和上盤底座,所述上針筒座和上盤底座之間設有套筒底座,所述上山角座安裝在所述上盤底座上,所述上針盤安裝在所述上針筒座上,上盤底座徑向安裝于機架的套筒外徑上。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割圈絨編織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下盤山角安裝組件包括鞍座底圈和下針筒座,所述鞍座底圈和下針筒座之間設有齒輪壓板,所述下山角座安裝在所述鞍座底圈上,所述下針筒安裝在所述下針筒座上。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割圈絨編織裝置的一種改進,當機架運轉時,所述上針盤與下針筒通過與上針筒座、下針筒座連接同步運轉,多個舌針和多個下刀針的針腳通過上盤山角與下山角的針軌在針槽內(nèi)滑動,實現(xiàn)舌針對紗線進行成圈、集圈、浮線等編織動作;下刀針與壓毛輪相配合對紗線進行起毛、切毛等動作。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割圈絨編織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舌針和所述下刀針的排列方式有六種,分別為:舌針兩段配合下刀針兩段、舌針三段配合下刀針兩段、舌針三段配合下刀針三段、舌針四段配合下刀針兩段、舌針四段配合下刀針三段、舌針四段配合下刀針四段。
[0013]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該編織裝置采用四段針盤山角軌跡、四段針筒山角軌跡相結合,舌針和下刀針的運動排列方式有六種,分別為:舌針兩段配合下刀針兩段、舌針三段配合下刀針兩段、舌針三段配合下刀針三段、舌針四段下刀針兩段、舌針四段配合下刀針三段、舌針四段配合下刀針四段。達到布面風格多樣化,布面平整;絨面密度高而且不掉毛;解決了原有編織機構的限制給織物造成的一系列問題,大大的提升了織物檔次,發(fā)揮更大的市場效益。
【附圖說明】
[0014]下面就根據(jù)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有益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其中: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四枚舌針結構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四段下刀針結構圖。
[0018]附圖標記名稱:I一上盤山角組件2—下盤山角安裝組件3—上盤山角組件4一舌針組件5—下山角組件6—下刀針組件7—壓毛輪11一上針筒座12—上盤底座13—套筒底座21—鞍座底圈22—下針筒座23—齒輪壓板31—上山角座32—上盤滑塊33—上盤調節(jié)器34—上盤山角41 一上針盤42—舌針43—舌針針腳51—下山角座52—下盤滑塊53—下盤調節(jié)器54—下山角61—下針筒62—下刀針63—刀針針腳。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就根據(jù)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0020]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割圈絨編織裝置,包括上盤山角安裝組件I和下盤山角安裝組件2,上盤山角組件I上設有多段針盤山角軌跡的上盤山角組件3和具有多段舌針的舌針組件4,上盤山角組件3和舌針組件4上下對應設置,下盤山角安裝組件2上設有多段刀針軌跡的下山角組件5和多段刀針的下刀針組件6,下山角組件5與下刀針組件6前后對應設置。
[0021]優(yōu)選的,上盤山角組件3包括上山角座31,上山角座31上設有上盤滑塊32和上盤調節(jié)器33,上盤滑塊32上排列設置有四段上盤山角34,每段上盤山角34的底面均設有針軌。
[0022]優(yōu)選的,舌針組件4包括上針盤41,上針盤41的上平面針槽內(nèi)設有四枚舌針42,舌針42與上盤山角34對應設置,如圖2所示的舌針組,分別有四段,分別為第一段舌針42-1、第二段舌針42-2、第三段舌針42-3、第四段舌針42-4,每枚舌針42上均設有一個與針軌配合的舌針針腳43,上針盤41的上平面設有多個用于安裝舌針42的針槽。
[0023]優(yōu)選的,下山角組件5包括下山角座51,下山角座51上設有下盤滑塊52和下盤調節(jié)器53,下盤滑塊52上間隔設有四段下山角54,每段下山角54上均設有針軌,下山角座51的上端不設有壓毛輪7。
[0024]優(yōu)選的,下刀針組件6包括下針筒61,下針筒61針槽內(nèi)設有四段下刀針62,如圖3所示的下刀針組,分別有四段,分別為第一段下刀針62-1、第二段下刀針62-2、第三段下刀針62-3、第四段下刀針62-4,每枚下刀針62上均設有一個與針軌配合連接的刀針針腳63。
[0025]優(yōu)選的,上盤山角安裝組件I包括上針筒座11和上盤底座12,上針筒座11和上盤底座12之間設有套筒底座13,上山角座31安裝在上盤底座12上,上針盤41安裝在上針筒座11上,上盤底座12徑向安裝于機架的套筒外徑上。
[0026]優(yōu)選的,下盤山角安裝組件2包括鞍座底圈21和下針筒座22,鞍座底圈21和下針筒座22之間設有齒輪壓板23,下山角座51安裝在鞍座底圈21上,下針筒61安裝在下針筒座22上。
[0027]優(yōu)選的,當機架運轉時,上針盤41與下針筒61通過與上針筒座11、下針筒座22連接同步運轉,舌針和下刀針的針腳通過上盤山角與下山角的針軌在針槽內(nèi)滑動,實現(xiàn)舌針對紗線進行成圈、集圈、浮線等動作;下刀針與壓毛輪相配合對紗線進行起毛、切毛等動作。
[0028]優(yōu)選的,舌針42和下刀針62的運動排列方式有六種,分別為:舌針兩段配合下刀針兩段、舌針三段配合下刀針兩段、舌針三段配合下刀針三段、舌針四段下刀針兩段、舌針四段配合下刀針三段、舌針四段配合下刀針四段。
[0029]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該編織裝置采用四段針盤山角軌跡、四段針筒山角軌跡相結合,舌針和下刀針的運動排列方式有六種,分別為:舌針兩段配合下刀針兩段、舌針三段配合下刀針兩段、舌針三段配合下刀針三段、舌針四段下刀針兩段、舌針四段配合下刀針三段、舌針四段配合下刀針四段。達到布面風格多樣化,布面平整;絨面密度高而且不掉毛;解決了原有編織機構的限制給織物造成的一系列問題,大大的提升了織物檔次,發(fā)揮更大的市場效益。
[0030]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結構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圍限定。
【主權項】
1.一種割圈絨編織裝置,包括上盤山角安裝組件和下盤山角安裝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盤山角組件上設有多段針盤山角軌跡的上盤山角組件和具有多段舌針的舌針組件,所述上盤山角組件和所述舌針組件上下對應設置,所述下盤山角安裝組件上設有多段刀針軌跡的下山角組件和多段刀針的下刀針組件,所述下山角組件與所述下刀針組件前后對應設置。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割圈絨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盤山角組件包括上山角座,所述上山角座上設有上盤滑塊和上盤調節(jié)器,所述上盤滑塊上間隔排列設置有四段上盤山角。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割圈絨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針組件包括上針盤,所述上針盤的針槽內(nèi)設有四段舌針。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割圈絨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山角組件包括下山角座,所述下山角座上設有下盤滑塊和下盤調節(jié)器,所述下盤滑塊上間隔設有四段下山角,每段所述下山角上均設有針軌,所述下山角座的上端設有壓毛輪。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割圈絨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針組件包括下針筒,所述下針筒的針槽內(nèi)設有四段下刀針,每枚所述下刀針上均設有一個與所述針軌配合連接的刀針針腳。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割圈絨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盤山角安裝組件包括上針筒座和上盤底座,所述上針筒座和上盤底座之間設有套筒底座,所述上山角座安裝在所述上盤底座上,所述上針盤安裝在所述上針筒座上,上盤底座徑向安裝于機架的套筒外徑上。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割圈絨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盤山角安裝組件包括鞍座底圈和下針筒座,所述鞍座底圈和下針筒座之間設有齒輪壓板,所述下山角座安裝在所述鞍座底圈上,所述下針筒安裝在所述下針筒座上。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割圈絨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機架運轉時,所述上針盤與下針筒通過與上針筒座、下針筒座連接同步運轉,多個舌針和多個下刀針的針腳通過上盤山角與下山角的針軌在針槽內(nèi)滑動,實現(xiàn)舌針對紗線進行成圈、集圈、浮線等編織動作;下刀針與壓毛輪相配合對紗線進行起毛、切毛等動作。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割圈絨編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針和所述下刀針的排列方式有六種,分別為:舌針兩段配合下刀針兩段、舌針三段配合下刀針兩段、舌針三段配合下刀針三段、舌針四段配合下刀針兩段、舌針四段配合下刀針三段、舌針四段配合下刀針四段。
【文檔編號】D04B15/32GK205711213SQ20162040686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6日
【發(fā)明人】黃江財, 李文, 周剛
【申請人】泉州領布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