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縫紉機輔助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更替領夾條拉筒。
背景技術:
拉筒又稱卷邊器、針織拉筒、邊縫器,是各要用于各種面料縫紉過程中的滾領、包邊、卷邊、折邊、圍邊、拉腳、拉帶等,市場上針對具體產品結構,已經研發出褲頭、褲腰、毛巾、口袋、裘皮等專業拉筒。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為201420440035.2的一種領圈拉筒,包括卷邊器和安裝板,安裝板連接在卷邊器一側,并通過螺栓連接在縫紉機臺上,卷邊器由以豎向扁平管彎折而成,扁平管的中空部分為布料通道類服裝、皮革、箱包縫紉設備的輔助工具。拉筒主,布料通道的方向與縫紉方向垂直,布料通道的出口位于縫紉入口前,卷邊器由上、下彎折部和中間連接部組成,上彎折部與下彎折部位于中間連接部的同側,上彎折部由互呈“<”型的第一彎折部和第二彎折部組成,第一彎折部和第二彎折部之間的夾角由通道入口至出口逐漸縮小,下彎折部與中間連接部之間沿通道入口至出口逐漸彎折成90°, 但是布料導向架不能更換,損壞后不能更替利用,造成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更替領夾條拉筒,解決了布料導向架不能更換,損壞后不能更替利用,造成資源浪費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更替領夾條拉筒,其結構包括布料導向架、滾筒、布料通道、布料出口、角度調整裝置和固定板,所述布料導向架設有螺旋頭,所述滾筒內部連接著螺旋接頭,所述滾筒連接著所述布料通道,所述布料通道連接著所述布料出口,所述布料出口通過弧形板連接著所述角度調整裝置,所述角度調整裝置設有轉軸和小卡槽,所述轉軸與所述固定板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滾筒連接著所述布料導向架。
進一步的,所述布料通道連接著支撐片。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設有固定口。
進一步的,所述轉軸連接著所述小卡槽。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產品布料導向架可更換,能夠更替使用,不會造成資源浪費。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更替領夾條拉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更替領夾條拉筒的螺旋頭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更替領夾條拉筒的螺旋接頭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更替領夾條拉筒的角度調整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參考圖1、圖2、圖3和圖4,一種可更替領夾條拉筒,其結構包括布料導向架1、滾筒2、布料通道3、布料出口4、角度調整裝置6和固定板8,所述布料導向架1設有螺旋頭10,所述滾筒2內部連接著螺旋接頭11,所述滾筒2連接著所述布料通道3,所述布料通道3連接著所述布料出口4,所述布料出口4通過弧形板5連接著所述角度調整裝置6,所述角度調整裝置6設有轉軸12和小卡槽13,所述轉軸12與所述固定板8連接。所述滾筒2連接著所述布料導向架1,所述布料通道3連接著支撐片9,所述固定板8設有固定口7,所述轉軸12連接著所述小卡槽13。本實用新型產品布料導向架可更換,能夠更替使用,不會造成資源浪費。
將布條從布料導向架1穿過,進入布料通道3,從布料出口4出來,通過調整角度調整裝置6,選擇合適的角度,再固定固定板8,拉扯布條至縫紉機縫紉處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