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洗衣機、干衣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有噴射裝置、排水裝置的洗衣內筒的滾筒洗衣機、干衣機,可向洗衣內筒內噴射水流、氣流的滾筒洗衣機、干衣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洗衣機主要包含兩大種類,波輪洗衣機和滾筒洗衣機,波輪洗衣機是波輪正反轉動,帶動水流正反旋轉,衣服在隨水流運動的過程中,充分與水體中的洗凈劑接觸,以達到去除污漬的目的;這種波輪洗衣機的優點是洗凈能力比較強,但在旋轉的過程中衣服容易纏繞在一起,會對衣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同時它的洗滌效果也不均勻,局部的污漬很難去除,同時這種洗滌方式對水的利用率較低,存在著較為嚴重的浪費的問題。
滾筒式洗衣機的原理是滾筒旋轉,帶動衣服上下摔打,以增加衣物和洗凈劑的接觸,以達到去掉污漬的目的;這種滾筒式洗衣機的優點是省水、自動程度高、不纏衣服,但是洗凈能力略差,同時其烘干衣物的效率很低,造成了時間和能源的雙重浪費。
綜上所述,可以說上述兩種結構形式的洗衣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可向洗衣內筒內噴射水流、氣流,提高洗滌效果和烘干效果的滾筒洗衣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滾筒洗衣機,由外至內依次設置有外殼3、外筒2和內筒1,還包括控制系統和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外殼3內設置有用于驅動內筒1轉動的空心軸50,所述的空心軸50穿過外筒2并與內筒1的內腔相連通,所述內筒1由間隔設置的漏水部15和噴射部16組成,在漏水部15上設置有多個陣列式分布的、將外筒2與內筒1連通的漏水孔17,在噴射部16內具有噴射導流空間18,
在所述空心軸50的出口端與噴射導流空間18之間還連通有內筒供水、供氣管14,而與空心軸50的入口端還通過水封5連通有外筒供水、供氣管51,與所述水封5相配的設置有風冷水封裝置槳片52,與空心軸50相配的設置有能夠驅動空心軸50和內筒1共同轉動的內筒電機10,
所述外筒供水、供氣管51的末端還同時與進氣管73和進水管75相連通,所述進氣管73上從入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依次設置有風機6、加熱裝置74和進氣管電磁閥72,并且所述風機6的進口端還與冷凝器61相連通,所述進水管75則通過管路與循環泵7連通,
在所述噴射部16上還設置有帶有多個噴射孔的噴射端11,噴射導流空間18通過噴射端11上的噴射孔與內筒1的空間相連通,在內筒1的內側面上設置有排水裝置,所述排水裝置位于噴射部16的噴射導流空間18內,在所述的進水管75上設置有進水管電磁閥70,進水管75的一端與排水管76相連通,排水管76的一端與循環泵7相連通,而排水管76的另一端位于外殼3外,所述循環泵7的進水管路78位于外筒2內,并且在進水管路78和循環泵7之間還設置有過濾裝置77,
在所述外筒2的內壁上開設有抽氣孔,與該抽氣孔連接有位于外殼3內的抽氣管路8,在抽氣管路8上設置有抽氣泵81,并且抽氣管路8的出口端與冷凝器61相連通,
所述的冷凝器61還通過管路與排水管76連通,并且在排水管76上還設置有排水管電磁閥71,
在外殼3內還設置有與外筒2的內腔相連通的注水管9,注水管9的末端位于外殼3外部,并且在注水管9的端部還設置有 注水管電磁閥91,
與所述的外殼3還相配的設置有洗衣機門31。
所述的排水裝置包括與內筒1內壁固定連接的固定套管41,且所述固定套管41位于噴射導流空間18內,在所述內筒1上開設有排水孔12,所述的固定套管41與排水孔12相對應,在固定套管41內設置有擋板44,在擋板44的過孔內設置有活動的T型軸43,在擋板44與T型軸43上端面板之間設置有彈簧42,在T型軸43遠離上端面板的一端還連接有閥球4,且閥球4和彈簧42分別位于擋板44的兩側,閥球4位于排水孔12的外部,且與排水孔12相匹配,在固定套管41的底部設置有將噴射導流空間18和排水孔12相通的通孔45。
所述的排水裝置包括與內筒1內壁固定連接的固定套管41,且所述固定套管41位于噴射導流空間18內,在所述內筒1上開設有排水孔12,在固定套管41內設置有擋板44,在擋板44的過孔內設置有活動的T型軸43,在擋板44與T型軸43上端面板之間設置有彈簧42,T型軸43的底端與擺桿46的一端鉸接,所述擺桿46的中部轉動支撐在與擋板44相連的連接塊47上,在擺桿46的另一端設置有閥球4,且所述閥球4位于內筒1的內側,所述閥球4與排水孔12相對應,并且閥球4與排水孔12相匹配。
所述的閥球4為半球狀或與內筒1外輪廓相匹配的曲面狀。
所述的閥球4為球狀或半球狀。
所述的外筒供水、供氣管51通過固定架53與外筒連接并固定。
所述的內筒1的筒體外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信號傳感器13。
所述的內筒供水、供氣管14設置在內筒1內或內筒1與外筒2之間。
所述的外筒供水、供氣管51的出口端位于空心軸50內的部分突出于水封5至少1厘米。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種結構形式的滾筒洗衣機,其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布局合理,它在傳統的滾筒洗衣機內增加了噴射裝置,能夠向洗衣機的內筒中噴射水體和氣體,它將潮濕的氣體從內筒中通過排出,并由冷凝器去除其中的水分、經加熱裝置加熱后重新噴射到內筒中,以提高烘干效果和效率;同時在洗滌過程中不斷地向內筒中噴射水體,還能夠有效提高洗滌效果;它創造性地將波輪洗衣機和滾筒式洗衣機的優點結合了起來,在滿足較強洗凈能力和提高烘干效率的前提下,節省了水資源和電能。由于本裝置所采用的技術成熟、成本低廉,因此十分適合于大范圍的推廣和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外部形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外筒與內筒第一種排水裝置部分的徑向剖視圖。
圖4為圖3的A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外筒與內筒第二種排水裝置部分的徑向剖視圖。
圖6為圖5的B局部放大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內筒與空心軸部分實施例一的結構剖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內筒與空心軸部分實施例二的結構剖視圖。
其中;1、內筒,11、噴射端,12、排水孔,13、信號傳感器,14、內筒供水、供氣管,15、漏水部,16、噴射部,17、漏水孔,18、噴射導流空間,
2、外筒,
3、外殼,31、洗衣機門
4、閥球,41、固定套管,42、彈簧,43、T型軸,44、擋板,45、通孔,46、擺桿,47、連接塊,
5、水封,50、空心軸,51、外筒供水、供氣管,52、漿片,53、固定架,
6、風機,61、冷凝器,
7、循環泵,70、進水管電磁閥,71、排水管電磁閥,72、進氣管電磁閥,73、進氣管,74、加熱裝置,75、進水管,76、排水管,77、過濾裝置,78、進水管路,
8、抽氣管路,81、抽氣泵,
9、注水管,91、注水管電磁閥,
10、內筒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8所示:一種滾筒洗衣機,由外至內依次設置有外殼3、外筒2和內筒1,還包括控制系統和傳動系統,在外殼3內設置有用于驅動內筒1轉動的空心軸50,并且該空心軸50穿過外筒2并與內筒1的內腔相連通,而內筒1的內壁則由間隔設置的漏水部15和噴射部16組成,在漏水部15上設置有多個陣列式分布的、將外筒2與內筒1連通的漏水孔17,在噴射部16內還具有噴射導流空間18,
在空心軸50的出口端與噴射導流空間18之間還連通有內筒供水、供氣管14,這個內筒供水、供氣管14可以設置在內筒1內,也可以設置在內筒1與外筒2之間;在空心軸50的入口端處還通過水封5連通有外筒供水、供氣管51,這里的外筒供水、供氣管51通過固定架53與外筒連接并固定,且外筒供水、供氣管51位于空心軸50內的部分突出于水封5至少1厘米,與所述水封5相配的設置有風冷水封裝置槳片52,與空心軸50相配的設置有能夠驅動空心軸50和內筒1共同轉動的內筒電機10,
所述滾筒洗衣機在洗滌、漂洗、烘干時,所述控制系統控制內筒電機10工作驅動內筒1轉動,通過信號傳感器13傳遞噴射部16的位置信號,控制系統控制內筒電機10工作驅動內筒1轉動至噴射部16到所需的位置停止。
上述的外筒供水、供氣管51的末端還同時與進氣管73和進水管75相連通,在進氣管73上從入口端至出口端的方向上依次設置有風機6、加熱裝置74和進氣管電磁閥72,并且風機6的進口端還與冷凝器61相連通通,而進水管75則通過管路與循環泵7連通,
在噴射部16上還設置有帶有多個噴射孔的噴射端11,噴射導流空間18通過噴射端11上的噴射孔與內筒1的內腔空間相連通,在內筒1的內側面上設置有排水裝置,
所述排水裝置位于噴射部16的噴射導流空間18內,并且有兩種具體實施例,一種排水裝置包括與內筒1內壁固定連接的固定套管41,且所述固定套管41位于噴射導流空間18內,在所述內筒1上開設有排水孔12,所述的固定套管41與排水孔12相對應,在固定套管41內設置有擋板44,在擋板44的過孔內設置有活動的T型軸43,在擋板44與T型軸43上端面板之間設置有彈簧42,在T型軸43遠離上端面板的一端還連接有閥球4,且閥球4和彈簧42分別位于擋板44的兩側,閥球4位于排水孔12的外部,且與排水孔12相匹配,在固定套管41的底部設置有將噴射導流空間18和排水孔12相通的通孔45;并且上述的閥球4為半球狀或曲面狀,當閥球4為曲面狀時,其形狀與內筒1的外輪廓的形狀相匹配;
另一種排水裝置包括與內筒1內壁固定連接的固定套管41,且所述固定套管41位于噴射導流空間18內,在所述內筒1上開設有排水孔12,在固定套管41內設置有擋板44,在擋板44的過孔內設置有活動的T型軸43,在擋板44與T型軸43上端面板之間設置有彈簧42,T型軸43的底端與擺桿46的一端鉸接,所述擺桿46的中部轉動支承在與擋板44相連的連接塊47上,在擺桿46的另一端設置有閥球4,且所述的閥球4位于內筒1的內側,同時閥球4與排水孔12相對應,并且閥球4與排水孔12相匹配;并且上述閥球4為球狀或半球狀;
在非排水狀態下,在彈簧42伸展彈力的作用下,閥球4壓緊在排水孔12上,將排水孔12封閉;在進行甩干操作時,閥球4會脫離與排水孔12的接觸,排水孔12開啟,噴射導流空間18中的水體能夠通過排水孔12排出;而在內筒1低速轉動或停止轉動時,在彈簧42伸展彈力的作用下,閥球4重新將排水孔12封閉;
在進水管75上還設置有進水管電磁閥70,進水管75的一端與排水管76相連通,排水管76的一端與循環泵7相連通,而排水管76的另一端位于外殼3外,所述循環泵7的進水管路78位于外筒2內,并且在進水管路78和循環泵7之間還設置有過濾裝置77,
在所述外筒2的內壁上開設有抽氣孔,與該抽氣孔連接有位于外殼3內的抽氣管路8,在抽氣管路8上設置有抽氣泵81,并且抽氣管路8的出口端與冷凝器61相連通,
所述的冷凝器61還通過管路與排水管76連通,并且在排水管76上還設置有排水管電磁閥71,
在外殼3內還設置有與外筒2的內腔相連通的注水管9,注水管9的末端位于外殼3外部,并且在注水管9的端部還設置有注水管電磁閥91,
與所述的外殼3還相配的設置有洗衣機門31。
所述的內筒1的筒體外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信號傳感器13。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滾筒洗衣機的工作過程如下:在進行洗滌操作前,在洗衣機的內筒1中放入需要清洗的衣物,并加入洗滌劑,控制系統控制排水管電磁閥71和進氣管電磁閥72關閉,注水管9的端頭連接在水源上,通過注水管9向外筒2中注水,水體最終通過漏水孔17進入內筒1的內腔,在此過程中控制系統調節注水管電磁閥91,以調節進水量;
內筒電機10工作帶動內筒1轉動,翻動衣物以進行洗滌,內筒1停止轉動時,由噴射端11向內筒1中的衣物噴射洗滌水,以增強洗滌效果;
內筒1的動作按照順時針轉動、停止、逆時針轉動、停止的順序進行往復循環;
噴射洗滌水的過程如下:循環泵7工作,將外筒2中存留的水體加壓后輸入進水管75,并依次通過外筒供水、供氣管51、空心軸50、內筒供水、供氣管14最終輸送到噴射導流空間18中,并由噴射端11上的多個噴射孔噴出到衣物上,高速的洗滌水對衣物進行反復沖擊,以增強洗滌效果;
洗滌工作結束后,開啟循環泵7和排水管電磁閥71,將外筒2中的洗滌水通過排水管76排出;再次通過注水管9向外筒2中注水,水體最終通過漏水孔17進入內筒1的內腔,以進行漂洗操作:內筒電機10工作帶動內筒1轉動,對衣物進行漂洗,內筒1停止轉動時,由噴射端11向內筒1中的衣物噴射漂洗水,以增強漂洗效果;
內筒1的動作按照順時針轉動、停止、逆時針轉動、停止的順序進行往復循環;
噴射漂洗水的過程如下:循環泵7工作,將外筒2中存留的水體加壓后輸入進水管75,并依次通過外筒供水、供氣管51、空心軸50、內筒供水、供氣管14最終輸送到噴射導流空間18中,并由噴射端11上的多個噴射孔噴出到衣物上,高速的漂洗水對衣物進行反復沖擊,以增強漂洗效果;
漂洗結束后,開啟循環泵7和排水管電磁閥71,將外筒2中的漂洗水通過排水管76排出,進行甩干時,內筒1在內筒電機10的帶動下高速轉動,對衣物進行甩干操作,在內筒1高速轉動時,排水裝置的T型軸43所承受的離心力大于彈簧42的彈力,在設置了第一種排水裝置的情況下,該離心力驅動T型軸43壓縮彈簧42,讓T型軸43驅動閥球4與排水孔12分離,排水裝置的排水孔12開啟,排空導流空間內的水體,脫水操作完成,當內筒1的轉速降低或停止轉動時,T型軸43所承受的離心力小于彈簧42的彈力,在彈簧42伸展彈力的作用下,閥球4重新扣緊在排水孔12上,排水裝置封閉,
在設置了第二種排水裝置的情況下,該離心力驅動T型軸43壓縮彈簧42,讓T型軸43驅動擺桿46擺動,設置在擺桿46端部的閥球4與排水孔12分離,排水裝置的排水孔12開啟,排空導流空間內的水體,脫水操作完成,當內筒1的轉速降低或停止轉動時,T型軸43所承受的離心力小于彈簧42的彈力,在彈簧42伸展彈力的作用下,擺桿46回到初始狀態,閥球4重新扣緊在排水孔12上,排水裝置封閉,
甩干結束后,進行烘干時,內筒電機10驅動內筒1勻速轉動翻動衣物,控制系統控制內筒電機10驅動內筒1轉動至噴射部16處于下方的狀態并停止,當內筒1停止轉動時,由噴射端11的噴射孔向內筒1內的衣物噴射熱氣流;
烘干狀態下,控制系統關閉進水管75上的進水管電磁閥70,并開啟進氣管73上的進氣管電磁閥72,內筒1烘干時同樣按照順時針轉動、停止、逆時針轉動、停止的順序進行往復循環;內筒1停止轉動時,加熱裝置74和風機6工作,風機6吹送的空氣經過加熱裝置74后變成熱空氣,熱空氣通過進氣管73輸送至外筒供水、供氣管51,并依次通過空心軸50、內筒供水、供氣管14最終輸送到噴射導流空間18中,并由噴射端11上的多個噴射孔噴出到衣物上,對衣物進行烘干;
在烘干操作的過程中,抽氣泵81工作,潮濕的衣物所產生的蒸汽會通過抽氣管路8進入冷凝器61中,在冷凝器61中產生的冷凝水直接進入排水管76并排出,而干燥后的空氣重新參與到上述空氣循環中;在抽氣泵81工作的過程中,其所產生的負壓更有利于熱空氣快速進入內筒1中,這樣可以加速衣物的烘干速度;
在洗滌和漂洗過程中,可以連續不斷的向內筒1中噴射洗滌水;同樣的,在烘干過程中,也可以連續不斷的向內筒1中噴射熱空氣。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創造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創造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創造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