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洗衣機,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防漏水洗衣機。
背景技術:
洗衣機是現代生活中使用非常頻繁的家用電器,但是洗衣機的使用離不開水,洗衣機漏水就會降低電機使用壽命,甚至發生漏電現象危及人身安全;其次,水管的連接處和電機與洗衣機筒的的連接處是最易發生漏水現象的,而發生漏水以后若不及時處理會導致洗衣機內部潮濕,容易滋生細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防漏水,并且能夠及時進行報警的防漏水洗衣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包括控制器、控制面板、外筒、內筒、電機、波輪、脫水管和盛水桶,所述控制面板連接于控制器,所述盛水桶設置于內筒和外筒之間,所述波輪設置于內筒的底端,所述脫水管連接于盛水桶的下端,并且兩者之間設置有電磁閥,其特征是:還包括抬高電機墊、積水槽和報警裝置,所述抬高電機墊設置于外筒底端,所述電機固定于抬高電機墊上,所述積水槽設置于內筒的下端,所述電機輸出軸穿過積水槽連接于波輪,所述積水槽與電機輸出軸之間設置有密封橡膠圈,所述積水槽內設置有水壓傳感器;所述水壓傳感器、電磁閥、報警裝置和電機均連接于控制器。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電機通過電機墊進行抬高處理,即使洗衣機漏水,電機也不容易被直接打濕,積水槽起到擋水作用,避免從電機上端漏下的水落到電機上,對電機造成傷害,同時將漏水全部收集在積水槽內,水壓傳感器對積水槽內的水量進行檢測,將檢測結果傳于控制器,由控制器及時控制報警。
優選的,所述積水槽為長方體形或者倒棱臺形,所述積水槽的上表面的長度和寬度均大于電機的長度和寬度。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積水槽將水全部阻擋在電機之上,避免漏水對電機造成損害,致使漏電。
優選的,所述電磁閥下端的脫水管設置有第二積水槽,所述第二積水槽與脫水管之間也設置有密封橡膠圈,且第二積水槽內設置有第二水壓傳感器。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第二水壓傳感器能夠及時發現脫水管處的漏水現象,避免其發生漏水而使洗衣機機筒內長期處于潮濕環境,避免細菌滋長。
優選的,所述第二水壓傳感器均連接于控制器。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第二水壓傳感器檢測脫水管處的漏水現象,并將結果傳于控制器,控制器及時進行報警。
優選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設置有兩個報警指示燈,且分別指示電機處的漏水情況和脫水管處的漏水情況。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指示燈指示報警漏水,并且每個指示燈都代表不同的漏水位置,省去了維修人員尋找漏水點的功夫,大大提高維修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防漏水洗衣機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部分放大圖;
圖3為圖1所示的B部分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防漏水洗衣機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1、控制面板;2、外筒;3、內筒;4、電機;5、波輪;6、脫水管;7、盛水桶;8、電磁閥;9、抬高電機墊;10、積水槽;11、報警裝置;12、密封橡膠圈;13、水壓傳感器;14、第二積水槽;15、報警指示燈;16、第二水壓傳感器;17、電機輸出軸。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圖1至圖4對本實用新型防漏水洗衣機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防漏水洗衣機,包括控制器、控制面板1、外筒2、內筒3、電機4、波輪5、脫水管6和盛水桶7,所述控制面板1連接于控制器,所述盛水桶7設置于內筒3和外筒2之間,所述波輪5設置于內筒3的底端,所述脫水管6連接于盛水桶7的下端,并且兩者之間設置有電磁閥8,其特征是:還包括抬高電機墊9、積水槽10和報警裝置11,所述抬高電機墊9設置于外筒2底端,所述電機4固定于抬高電機墊9上,即使洗衣機機體內有積水短時間內也不容易對電機4造成傷害,給予足夠時間發現并解決問題,所述積水槽10設置于內筒3的下端,所述電機輸出軸17穿過積水槽10連接于波輪5,所述積水槽10與電機輸出軸17之間設置有密封橡膠圈12,所述積水槽10內設置有水壓傳感器13;所述水壓傳感器13、電磁閥8、報警裝置11和電機4均連接于控制器。
優選的,所述積水槽10為長方體形或者倒棱臺形,所述積水槽10的上表面的長度和寬度均大于電機4的長度和寬度,即將整個電機4覆蓋,起到保護電機的作用。
優選的,所述電磁閥8下端的脫水管6設置有第二積水槽14,所述第二積水槽14與脫水管之間也設置有密封橡膠圈12,且第二積水槽14內設置有第二水壓傳感器16。
優選的,所述第二水壓傳感器均連接于控制器。
優選的,所述控制面板1上設置有兩個報警指示燈15,且分別指示電機4處的漏水情況和脫水管6處的漏水情況,方便維修人員排除漏水點以及幫助找到漏水點。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