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晾衣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晾衣裝置。
背景技術: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里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依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廣泛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在物聯網被廣泛研究和應用的今天,如何將其應用在生活中任何可以被應用的方面,成為了人們研究的熱點。
現實生活中,家中陽臺上的窗戶經常處于開啟狀態,下雨時會容易導致雨水打濕懸掛在晾衣桿上的衣服,從而對用戶的生活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安裝簡單、結構合理、能夠在檢測到雨水打入時遠程提醒用戶關窗的基于物聯網的晾衣裝置。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晾衣裝置,包括固定在墻頂的底座、呈中空管狀設計的橫桿以及用于連接所述底座與所述橫桿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與所述橫桿垂直,還包括豎桿、所述豎桿的一端與套桿頭固定連接,所述豎桿與所述套桿頭垂直,所述套桿頭的內徑小于所述橫桿的內徑,用于套入所述橫桿的一端內;所述豎桿的外部設置有雨水傳感器,內部設置有處理器、信號處理塊以及無線傳輸器,所述雨水傳感器與所述處理器連接,所述處理器與所述信號處理塊連接,所述信號處理塊與所述無線傳輸器連接,所述無線傳輸器透過無線網絡與外部的終端設備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豎桿外部還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所述雨水傳感器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橫桿表面開有一長形滑槽,所述長形滑槽內設置有呈中空狀的滑塊,所述豎桿上固定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塞入所述滑塊內以使所述豎桿在所述橫桿上任意移動。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在豎桿外部的雨水傳感器檢測到戶外掃進的雨水以確認雨水會打濕晾曬衣物,并通過設置在豎桿內部的處理器、信號處理塊以及無線傳輸器的配合,將雨水掃進信息傳送給終端設備以提示用戶盡快關窗,給用戶的生活帶來便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晾衣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晾衣裝置的工作原理結構示意圖;
其中:1.底座,2.橫桿,3.連接桿,4.豎桿,5.套桿頭,6.雨水傳感器,7.處理器,8.信號處理塊,9.無線傳輸器,10.太陽能電池板,11.長形滑槽,12.滑塊,13.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晾衣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晾衣裝置的工作原理結構示意圖。具體的,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晾衣裝置,其具體結構如下所示:包括固定在墻頂的底座1、呈中空管狀設計的橫桿2以及用于連接所述底座1與所述橫桿2的連接桿3,所述連接桿3與所述橫桿2垂直,還包括豎桿4,所述豎桿4的一端與套桿頭5固定連接且垂直,所述套桿頭5的內徑小于所述橫桿2的內徑,用于套入所述橫桿2的一端內;所述豎桿4的外部設置有雨水傳感器6,內部設置有處理器7、信號處理塊8以及無線傳輸器9,所述雨水傳感器6與所述處理器7連接,所述處理器7與所述信號處理塊8連接,所述信號處理塊8與所述無線傳輸器9連接,所述無線傳輸器9透過無線網絡與外部的終端設備連接。所述豎桿4外部還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10,所述太陽能電池板10與所述雨水傳感器6連接。
其中,設置豎桿4可以使雨水傳感器6更加全面的檢測到雨水,具體實施時,所述雨水傳感器6檢測雨水,通過處理器7進行數據處理,由所述信號處理塊8轉化為信號并通過所述無線傳輸器9傳輸到終端設備上給用戶進行提示。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橫桿2表面開有一長形滑槽11,所述長形滑槽11內設置有呈中空狀的滑塊12,所述豎桿4上固定有凸起13,所述凸起13用于塞入所述滑塊12內以使所述豎桿4在所述橫桿2上任意移動。如此,用戶可以使所述豎桿4在所述橫桿2的任意位置滑動,從而使所述雨水傳感器6有效全面的檢測到雨水。其中,最佳位置是將所述豎桿4移動到所述長形滑槽11的中間,即所述橫桿2的中部位置。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是讓熟悉該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出的等同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