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綜絲,具體為一種開口綜絲,屬于織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織造過程中,綜絲的升降帶動經紗上下運動形成梭口,緯紗引入梭口后,與經紗交織形成織物。目前的綜絲包括上綜絲耳、下綜絲耳和綜絲眼,由于綜絲眼為閉環狀,在織造無接頭環形織物過程中,由于單根經紗是呈環狀、首尾閉合的,因此穿綜時,傳統的穿綜方式無法將環形經紗穿入綜絲眼,現有產品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如何將環狀經紗穿入綜絲眼,成為綜絲設計的重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開口綜絲,以解決現有技術綜絲眼閉合,環狀經紗無法穿入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開口綜絲,包括綜絲主體,所述的綜絲主體包括上綜絲部、下綜絲部和向上開口的綜絲眼;所述的綜絲眼沿開口向上分別延伸形成第一上綜絲桿和第二上綜絲桿;所述的第一上綜絲桿和第二上綜絲桿的端部設置有第一上綜耳和第二上綜耳;所述的第一上綜耳和第二上綜耳重疊時,第一上綜絲桿和第二上綜絲桿重疊;所述的第一上綜絲桿和第二上綜絲桿打開時,形成一供環狀經紗進入綜絲眼的通道。
所述的第一上綜絲桿和第二上綜絲桿上至少設置一段相互咬合的螺旋鈕。以便于將第一上綜絲桿和第二上綜絲桿固定和限制經紗滑出。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上綜絲桿和第二上綜絲桿上靠近綜絲眼的位置設置有相互咬合的螺旋鈕。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過將綜絲的綜絲眼設計成活動結構,可以環狀經紗穿入綜絲眼;2、通過在活動部分的綜絲桿上設置一段螺旋鈕,從而固定綜絲并限制經紗滑出綜絲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打開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A部的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關閉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中:11、第一上綜絲桿 12、第二上綜絲桿 13、第一上綜耳 14、第二上綜耳 15、螺旋鈕 20、下綜絲部 30、綜絲眼 40、環狀經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開口綜絲,包括綜絲主體,所述的綜絲主體包括上綜絲部、下綜絲部30和向上開口的綜絲眼30;所述的綜絲眼30沿開口向上分別延伸形成第一上綜絲桿11和第二上綜絲桿12;所述的第一上綜絲桿11和第二上綜絲桿12的端部設置有第一上綜耳13和第二上綜耳14;所述的第一上綜耳13和第二上綜耳14重疊時,第一上綜絲桿11和第二上綜絲桿12重疊;所述的第一上綜絲桿11和第二上綜絲桿12打開時,形成一供環狀經紗進入綜絲眼的通道。
所述的第一上綜絲桿11和第二上綜絲桿12上至少設置一段相互咬合的螺旋鈕15。以便于將第一上綜絲桿11和第二上綜絲桿12固定和限制經紗滑出。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上綜絲桿11和第二上綜絲桿12上靠近綜絲眼30的位置設置有相互咬合的螺旋鈕15。
使用時,打開第一上綜耳13和第二上綜耳14,同時第一上綜絲桿11和第二上綜絲桿12分開成一通道,將環狀經紗至上而下經過通道和綜絲眼的開口進入綜絲眼;然后重疊第一上綜耳13和第二上綜耳14,同時第一上綜絲桿11和第二上綜絲桿12重疊,進而通過螺旋鈕將通道閉合,防止在織造過程中環狀經紗逃出綜絲眼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