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淋設備,特別是一種印染用自動噴淋設備。
背景技術:
布料在印染的過程中,往往需要進行噴淋水工序,即在布料表面噴水。不同的布料由于其吸水性不同,因此噴淋時所需的水量也不同,而現有的噴淋水裝置的噴淋水流量一般是固定不變的,不會隨著噴淋對象的不同做出適應性的改變,當布料的材質和厚度發生變化的時候,會出現噴水過多或者過少的情況,影響印染的質量。同時,由于噴淋設備的噴水量是保持不變的,布料的傳送速度變快或變慢的時候會使得單位面積上的噴水量相對減少或增多,這樣就會對最終布料的印染質量造成影響。而且,當要印染的布料較窄的時候,噴水單元上的部分噴頭上噴出的水沒有用處,存在資源的浪費。另外,噴淋水裝置在噴水時的流速較大,噴淋水容易飛濺,造成噴淋水裝置區域的濕度較大,而且也相應的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布料在噴淋后直接進行運輸的途中,由于布料表面含有大量的水分,容易吸附空氣中大量的污染物,從而影響布料的印染質量。因此,現有的噴淋水裝置存在著無法實時調節出水量、影響印染的質量以及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印染用自動噴淋設備。它不僅能夠實時調節出水量、確保印染質量,還具有節約水資源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印染用自動噴淋設備,包括機架,機架上依次設有第一噴淋室和第二噴淋室,第一噴淋室和第二噴淋室之間設有濕度檢測儀;所述第一噴淋室進布端的上部設有測速儀,第一噴淋室進布端的下部設有布料厚度檢測儀,第一噴淋室內設有噴水單元,噴水單元包括圓筒狀的第一噴淋管道,第一噴淋管道進水口設有電控比例閥,第一噴淋管道下端設有若干噴水孔,噴水孔內設有噴嘴;所述第二噴淋室內設有第二噴淋管道,第二噴淋管道下端設有若干噴水口,噴水口內設有流量閥,流量閥連接有噴頭,第二噴淋室出布端設有烘干輥軸,烘干輥軸兩端設有與機架相連的液壓桿;所述濕度檢測儀、測速儀和布料厚度檢測儀連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與電控比例閥、流量閥和液壓桿相連。
前述的印染用自動噴淋設備中,第一噴淋管道外表面的中部設有滑槽,滑槽上連接有兩個圓弧狀的滑塊,滑塊和第一噴淋管道之間設置有密封層;所述密封層位于噴嘴的正下方,密封層與滑塊膠合連接,密封層與第一噴淋管道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噴淋室進布端的下部還設有布料寬度檢測儀,布料寬度檢測儀與控制器相連,控制器與滑塊相連。
前述的印染用自動噴淋設備中,所述機架下部設有與第一噴淋室和第二噴淋室相對應的儲水箱,儲水箱一端設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分別與第一噴淋管道和第二噴淋管道相連;所述出水管道上設有水泵,水泵與控制器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和第二噴淋室,對布料進行多次處理,使得布料上噴淋水的含量處于最佳狀態,從而確保了布料印染的質量;在第一噴淋室內設置測速儀和布料厚度檢測儀,控制器通過檢測布料的傳輸速度和布料的厚度來控制電控比例閥的閥口開啟的開度,從而實現根據實際的布料情況來自動控制噴淋水的流量,節省了水資源的消耗;在第二噴淋室設置噴頭和烘干輥軸,既可以對布料進行噴淋作用還能對布料進行烘干處理,保證布料中的水含量處于最佳的狀態;通過濕度檢測儀對經過一次噴淋后的布料進行檢測,判斷布料的含水量,從而控制器控制布料在第二噴淋室內進行相應的處理;在每個噴水口設置單獨的流量閥,并通過與濕度檢測儀和控制器相配合,可以對布料的局部區域進行噴淋,從而可以減少布料其它濕度達標區域的影響,提高了布料含水的均勻性,確保印染的質量,還節約了用水;通過烘干輥軸對噴淋后的布料進行烘干處理,降低布料表面的水含量,降低布料的吸附能力,使得布料在后面的運輸過程中減少污染物的吸附,保證印染的質量。通過設置第一和第二噴淋室,可以將噴淋過程中濺起的水分隔離在噴淋室內,改善噴淋車間的工作環境,還能減少水資源的浪費。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夠實時調節出水量、確保印染質量,還具有節約水資源的特點。
另外,本實用新型還能夠通過設置在噴水單元上的兩個滑塊來控制噴水口的開啟數量,可以根據印染布料的寬度來調節滑塊位置,關閉不需要的噴水口,節約資源;通過設置在第一噴淋室進布端的布料寬度檢測儀與控制器的配合,控制滑塊進行自動滑動。通過設置在機架下部的儲水室將噴淋水進行回收,提高了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是圖1的右視圖;
圖3是第一噴淋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截面圖;
圖5是第二噴淋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說明:1-機架,2-第一噴淋室,3-第二噴淋室,4-濕度檢測儀,5-測速儀,6-布料厚度檢測儀,7-第一噴淋管道,8-電控比例閥,9-噴嘴,10-第二噴淋管道,11-噴水口,12-流量閥,13-噴頭,14-烘干輥軸,15-液壓桿,16-控制器,71-滑槽,72-滑塊,73-密封層,74-布料寬度檢測儀,17-儲水箱,18-出水管道,19-水泵,20-噴水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限制的依據。
實施例。印染用自動噴淋設備,構成如圖1至圖5所示,包括機架1,機架1上依次設有第一噴淋室2和第二噴淋室3,第一噴淋室2和第二噴淋室3之間設有濕度檢測儀4;所述第一噴淋室2進布端的上部設有測速儀5,第一噴淋室2進布端的下部設有布料厚度檢測儀6,第一噴淋室2內設有噴水單元,噴水單元包括圓筒狀的第一噴淋管道7,第一噴淋管道7進水口設有電控比例閥8,第一噴淋管道7下端設有若干噴水孔20,噴水孔20內設有噴嘴9;所述第二噴淋室3內設有第二噴淋管道10,第二噴淋管道10下端設有若干噴水口11,噴水口11內設有流量閥12,流量閥12連接有噴頭13,第二噴淋室3出布端設有烘干輥軸14,烘干輥軸14兩端設有與機架1相連的液壓桿15;所述濕度檢測儀4、測速儀5和布料厚度檢測儀6連接有控制器16,控制器16與電控比例閥8、流量閥12和液壓桿15相連。
第一噴淋管道7外表面的中部設有滑槽71,滑槽71上連接有兩個圓弧狀的滑塊72,滑塊72和第一噴淋管道7之間設置有密封層73;所述密封層73位于噴嘴9的正下方,密封層73與滑塊72膠合連接,密封層73與第一噴淋管道7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噴淋室3進布端的下部還設有布料寬度檢測儀74,布料寬度檢測儀74與控制器16相連,控制器16與滑塊72相連。
所述機架1下部設有與第一噴淋室2和第二噴淋室3相對應的儲水箱17,儲水箱17一端設有出水管道18,出水管道18分別與第一噴淋管道7和第二噴淋管道10相連;所述出水管道18上設有水泵19,水泵19與控制器16相連。
測速儀5為速度傳感器;所述布料厚度檢測儀6為通過一個超聲波發射器和一個超聲波接收器來進行測量厚度,通過超聲波穿過布料的時間來測算厚度,所述布料寬度檢測儀74為紅外傳感器,通過布料對紅外線的遮擋區域來判斷布料的寬度,所述控制器16為PLC控制器,控制器16與控制面板相連。所述濕度檢測儀4為常用的濕度檢測傳感器。
機架1上設置有一組與布料運輸方向相垂直的濕度檢測儀4。且每個濕度檢測儀4都有相應的編號,對應與其所在的區域。
第一噴淋室3和第二噴淋室4是一個相對封閉的殼體,兩端設有布料的進出口。第一噴淋管道7分別與自來水管道和儲水箱17的出水管道18相連,第二噴淋管道10也分別與自來水管道和儲水箱17的出水管道18相連。
所述烘干輥軸14為中空結構,烘干輥軸14中空部分通以蒸汽。
所述滑槽71內設有與滑塊72相連的驅動輪,驅動輪通過電機驅動,控制器控制電機的工作。滑塊通過控制器控制,進行自動的定位和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印染的布料隨著輸送軌道進入噴淋裝置,布料在進入第一噴淋室2前,先要經過測速儀5和布料厚度檢測儀6的檢測,測速儀5將監測到的布料輸送速度的信號傳輸給控制器16,布料厚度檢測儀6將布料厚度信息傳輸給控制器16,控制器16根據上述兩個信號對電控比例閥8做出相應的控制,使噴嘴9噴出相應流速的噴淋水,這樣噴出的水既不會多也不會少,確保印染的質量,也節約了水資源;布料經過第一噴淋室2的噴淋后,經過濕度檢測儀4,控制器16根據濕度檢測儀4將檢測到的數據做出相應的控制,當布料上部分區域濕度較低時,控制器16根據濕度檢測儀4檢測到的相應的不達標區域,控制相應區域的流量閥12打開進行再次噴淋處理;噴淋完成后的布料經過烘干輥軸14的烘干處理在進行輸送;控制器16根據布料上的濕度含量來控制液壓桿15的上升高度,從而控制布料與烘干輥軸14的接觸時間和接觸面積。
控制器16根據布料寬度檢測儀74的信號控制滑塊72進行相應的軸向的滑動動作,使處于工作狀態的噴嘴9的噴淋區域剛好能夠覆蓋布料,
機架1下方的儲水箱17承接第一噴淋室2和第二噴淋室3中噴淋后的水分,過濾后經過水泵19將水重新輸送到第一噴淋管道7和第二噴淋管道8中再次使用,起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