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紡織面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復合組織真絲針織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桑蠶絲所編織的針織面料手感柔滑、輕盈、外觀華麗、穿著舒適,并且具有保健作用,而且蠶絲具有較強的光澤,隨著針織面料彎曲成圈的曲率由大到小,其光澤也由弱變強,集圈在面料中被拉長的圈柱曲率很小,因為光澤特別強烈,所以在真絲提花針織面料中,拉長線圈一面會顯出閃光效應花紋,而另一面有明顯的凹凸效應,觀賞效果好。真絲針織產品不僅具有吸濕、透氣、輕盈、保健等特性,而且比梭織綢具有更好的彈性、抗褶皺性和耐洗性。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今社會追求自然舒適已成為一種時尚,純棉、麻、絲、毛等天然纖維產品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現在市場上的真絲面料大多數是梭織面料,真絲針織面料相對較少,因為織造要求比較高,產品相對比較高端,但是真絲面料穿著舒適度極高,產品的種類有待于進一步的豐富。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復合組織真絲針織面料及其制造方法投入使用,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復合組織真絲針織面料及其制造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復合組織真絲針織面料,該復合組織真絲針織面料由包纏復合真絲作為經緯紗,利用單面4針道針織機針織而成,其中,針號為28針/25.4mm,筒徑660mm,進線路數24f,經過針織后的真絲面料光坯縱密50橫列/25.4mm,成品克質量220g/㎡,落布質量12kg。
優選的,所述包纏復合真絲是在繅絲過程或后加工中以棉、麻、滌綸、腈綸以及氨綸等化纖長絲作為芯絲,以蠶絲包纏在芯絲外壁。
優選的,一種復合組織真絲針織面料的制造方法,該復合組織真絲針織面料的制造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s1:將包纏復合真絲放入單面大圓機上進行真絲強捻,強捻絲后在蒸箱中定型;
s2:以24f為一個循環,第1f、4f、7f、10f、13f、16f、19f、22f針筒全成圈,穿入4.4/4.9tex×2包纏復合真絲;
s3:在第2f、5f、8f、11f、14f、17f、20f、23f針盤針全成圈后,對真絲張力和卷布進行調節;
s4:在復合組織真絲針織面料織造后,經過精煉、染色和定型的后整理加工,制成成品。
優選的,所述步驟s1中,蒸箱定型的溫度為85~90°,相對濕度95~98°,持續時間2h。
優選的,所述步驟s3中,真絲的張力控制在3.92~5.88cn,且針盤針和針筒針同時成圈,保證進紗張力的穩定。
優選的,所述步驟s4中,在染色工序中,采用酸性的染料,并將面料里面的一面朝外,避免正面磨毛,以保持正面的光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集中了化纖長絲和蠶絲兩種纖維材料的優點,降低了成本,可將滌綸的高強度與蠶絲的柔軟性集中體現出來,將真絲與其他纖維交織、包纏復合,既能降低生產成本,又能增加面料的花色品種,織物不但具有真絲風格,且其尺寸穩定性、編織性和免燙性大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工藝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意匠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復合組織真絲針織面料,該復合組織真絲針織面料由包纏復合真絲作為經緯紗,利用單面4針道針織機針織而成,其中,針號為28針/25.4mm,筒徑660mm,進線路數24f,經過針織后的真絲面料光坯縱密50橫列/25.4mm,成品克質量220g/㎡,落布質量12kg其中,包纏復合真絲是在繅絲過程或后加工中以棉、麻、滌綸、腈綸以及氨綸等化纖長絲作為芯絲,以蠶絲包纏在芯絲外壁。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復合組織真絲針織面料的制造方法,該復合組織真絲針織面料的制造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s1:將包纏復合真絲放入單面大圓機上進行真絲強捻,強捻絲后在蒸箱中定型,蒸箱定型的溫度為85~90°,相對濕度95~98°,持續時間2h;
s2:以24f為一個循環,第1f、4f、7f、10f、13f、16f、19f、22f針筒全成圈,穿入4.4/4.9tex×2包纏復合真絲;
s3:在第2f、5f、8f、11f、14f、17f、20f、23f針盤針全成圈后,對真絲張力和卷布進行調節,真絲的張力控制在3.92~5.88cn,且針盤針和針筒針同時成圈,保證進紗張力的穩定;
s4:在復合組織真絲針織面料織造后,經過精煉、染色和定型的后整理加工,制成成品,在染色工序中,采用酸性的染料,并將面料里面的一面朝外,避免正面磨毛,以保持正面的光滑。
在本發明中,花寬為12縱行,花高為8橫列,循環路數為24路,因為采用28針/25.4mm機器織造,面料比較細膩,為了使面料花紋更加突出,采用同一針連續兩針集圈,采用第1f、4f、7f、10f、13f、16f、19f、22f針筒全成圈,穿入4.4/4.9tex×2包纏復合真絲,在第2f、5f、8f、11f、14f、17f、20f、23f針盤針全成圈的穿紗方式,根據圖2所示,意匠圖上×處針筒針集圈,在本發明染整工藝中,需要進行前處理,冷水中加入除油精1g/l和精煉劑6g/l,升溫到70℃,加入純堿2g/l,升溫到98℃,加入保險粉0.3g/l,保溫25min后剪樣,煮練后加入雙氧水3g/l、泡化堿1.2g/l,漂15min后剪樣,本發明集中了化纖長絲和蠶絲兩種纖維材料的優點,降低了成本,可將滌綸的高強度與蠶絲的柔軟性集中體現出來,將真絲與其他纖維交織、包纏復合,既能降低生產成本,又能增加面料的花色品種,織物不但具有真絲風格,且其尺寸穩定性、編織性和免燙性大大提高。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