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復合篷布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以復合短纖維無紡布為基布的篷布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新型材料和生產技術的快速發展提升了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品種和質量,蓬蓋布作為產業用紡織品中傳統的大類,同樣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從其基布的使用情況來看,仍然是以化纖經編、機織物涂覆聚氯乙烯或聚乙烯的涂層蓬蓋材料為主,主要有以下幾種工藝流程:
(1)pe篷布
一般是指彩條布,在pe編織布雙面涂pe膜,其生產工藝為:pe拉絲→圓織布→雙面淋膜→冷壓→收卷,其特點是:幅寬大(現在可做到6m),質量輕,缺點是:不耐用,用一次后可能就會出現漏水現象;
(2)pvc篷布
一般是指滌綸布或者滌綸簾子布雙面涂塑pvc糊樹脂,由于是浸塑工藝,布縫隙里面都有pvc,防水性能好,其生產工藝為:滌綸布→浸塑→烘干→壓光→冷卻→收卷,特點是:防水性好。缺點是:不耐磨,抗拉強度小;
(3)高強帆布篷布
一般是指用高強機織布經過涂層整理生產的篷布,工藝流程是:基布→熱軋→單面涂層→凝膠→冷卻→收卷,其特點是:抗拉強度大、耐磨性好,缺點是:柔性不夠、重量大。
通常情況下,對篷布的使用要求是:①強度高、耐磨損;②重量輕、易折疊;③防水、防霉、防火;④無芯吸效應。由此可見,目前的篷布不能完全滿足使用要求,都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篷布,使其能克服現有篷布的缺點,滿足篷布的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篷布,可以克服現有篷布的強度、柔性差以及重量大等缺點,滿足篷布的使用要求。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以復合短纖維無紡布為基布的篷布,該篷布包括基布層和功能涂層,所述基布層為短纖維纖網與滌綸網格布形成的復合層,所述短纖維纖網由纖維斷裂強度≥5.8cn/dtex、纖維長度為80-110mm的滌綸短纖維制得。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以復合短纖維無紡布為基布的篷布生產方法,該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基布加工,將滌綸短纖維原料依次經過開松、梳理、鋪網、滌綸網格布復合、針刺加固及整形和拉幅定型的工序制成基布;
功能涂層處理,將所述基布依次經過熱軋定型、功能整理與刀刮涂層和壓光冷卻的工序制成篷布;
其中,所述滌綸短纖維的纖維斷裂強度≥5.8cn/dtex,所述滌綸短纖維的纖維長度為80-110mm。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根據上述的以復合短纖維無紡布為基布的篷布生產方法生產的篷布。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提供的篷布以無紡布為基布,柔性好、質量輕,與現有的pe和pvc篷布相比,具有強度大、耐磨性好、耐老化性遠大于pe編制復膜篷布等特點;
(2)與傳統的篷布生產相比,本發明的篷布生產方法沒有拉絲、經編等復雜的工藝過程,而是利用聚合物成網工藝直接加工的無紡布為基布的篷布生產方法,進而簡化了生產工藝,降低了直接生產成本;
(3)本發明解決了無紡布斷裂強力不夠、斷裂伸長率高的問題,使得無紡布能夠滿足作為蓬布基布的要求;
(4)以無紡布為基布,不僅降低了基布單位面積的重量,同時因為無紡布的多孔性和三維結構,增加了涂層材料的浸透性,使涂層材料不僅存在于無紡布的表面,無紡布的纖維與纖維之間也浸有涂層材料,從而增強了蓬蓋材料的耐磨性,延長了篷布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雖然以下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然而應該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發明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方式是為了使本發明更加透徹和完整,并且能夠將本發明的范圍完整地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以復合短纖維無紡布為基布的篷布,該篷布包括基布層和功能涂層,所述基布層為短纖維纖網與滌綸網格布形成的復合層,所述短纖維纖網由纖維斷裂強度≥5.8cn/dtex、纖維長度為80-110mm的滌綸短纖維制得。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復合層由短纖維纖網、滌綸網格布和短纖維纖網三層復合制得。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以復合短纖維無紡布為基布的篷布生產方法,該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基布加工,將滌綸短纖維原料依次經過開松、梳理、鋪網、滌綸網格布復合、針刺加固及整形和拉幅定型的工序制成基布;
功能涂層處理,將所述基布依次經過熱軋定型、功能整理與刀刮涂層和壓光冷卻的工序制成篷布;
其中,所述滌綸短纖維的纖維斷裂強度≥5.8cn/dtex,所述滌綸短纖維的纖維長度為80-110mm,優選為100-110mm。所述滌綸短纖維可以商購獲得。
纖維原料對基布的強力指標很重要,經過優選,本發明選定纖維斷裂強度≥5.8cn/dtex、纖維長度為80-110mm,優選為100-110mm的高強滌綸短纖維為基布原料,通過選擇這種高強滌綸短纖維生產無紡布,解決了無紡布的斷裂強度差、斷裂伸長率高的問題,進而使得本發明提供的以復合短纖維無紡布為基布的篷布具有較高的強度。
作為優選方案,基布加工在拉幅定型后還包括基布收卷的工序,拉幅定型后的基布收卷優選為800-1000m的布卷;功能涂層處理在熱軋定型前還包括基布開卷的工序,在壓光冷卻后還包括篷布收卷的工序,壓光冷卻后的篷布收卷優選收成需要的卷長的篷布卷。
開松和梳理均為常規的無紡布生產工藝,但是在本發明中,梳理機針布型號和隔距要能夠適應較長的纖維。作為優選方案,梳理機針布型號優選為:錫林,v.f-4015-18,道夫,v.k-2510-0.8,工作輥和剝取輥,k-5040-0.9-r;隔距優選為:工作輥與剝取輥,0.5-0.8mm,剝取輥與錫林,0.5-0.7mm,工作輥與錫林,0.5-0.8mm,道夫與錫林,0.2-0.4mm。
根據本發明,優選地,所述鋪網的條件包括:纖網定量為100-200g/m2,走布速度為3-5m/min。
作為優選方案,鋪網可以按照常規的無紡布生產工藝進行。
根據本發明,優選地,所述滌綸網格布復合的方法包括:將所述滌綸網格布放入鋪網得到的兩層纖網之間。
具體的,在兩臺鋪網機之間設有放卷裝置,能把高強滌綸網格布均勻的放入兩臺鋪網機之間的纖網中,使各層疊加在一起,待后續針刺實現復合。
根據本發明,優選地,所述滌綸網格布復合所用的滌綸網格布的強度≥300n/5cm,滌綸網格布的定量為45-60g/m2。
根據本發明,優選地,所述針刺加固及整形的條件包括:預針刺密度為80-100次/cm2、主針刺密度為100-130次/cm2、整形針刺密度為100-130次/cm2,預針刺深度為:7-9mm、主針刺深度為5-7mm、整形針刺深度為3-5mm。
具體的,夾有滌綸網格布的纖網進入預針刺機,經過預針刺機的針刺加固,制成具有一定強度的無紡布,再經過主針刺進一步的加固和整形針刺機的整平,進而得到了高強、平整的基布。
根據本發明,優選地,所述拉幅定型的各區溫度分別為:175-185℃、180-190℃、195-215℃、195-205℃,并且前三區的溫度依次升高。
經過針刺加固后的無紡布具有了強度,但尺寸穩定性不夠,必須經過拉幅定型,通過拉幅定型可以提高無紡布的尺寸穩定性。
根據本發明,優選地,所述熱軋定型的條件包括:基布伸長率≤30%、基布厚度為0.5-1.2mm,熱軋溫度為190-210℃,走布速度為3-5m/min。
具體的,熱軋定型先經過熱軋燙平,熱軋燙平的目的在于控制基布的厚度和基布的伸長率,經過熱軋燙平的基布伸長率≤30%,厚度為0.5-1.2mm。
根據本發明,優選地,所述功能整理與刀刮涂層的條件包括:涂層厚度為0.2-0.4mm;涂層定量為50-100g/m2。
作為優選方案,通常采用冷軋輥進行壓光冷卻。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根據上述的以復合短纖維無紡布為基布的篷布生產方法生產的篷布。
本發明提供的篷布與pe和pvc篷布相比,具有強度大、耐磨性好。與高強帆布篷布相比,具有強度相當、重量輕、成本低等特點。可在汽車篷布、火車篷布、軍用篷布、野外旅游帳篷等領域推廣應用。
本發明提供的篷布與pe和pvc篷布相比,具有強度大、耐磨性好的優點;其強度與高強帆布篷布的強度相當,并且重量輕、柔性好以及生產成本低;本發明的篷布可達到篷布bb/t-0037-2012標準要求的c級和d級,可在汽車篷布、火車篷布、軍用篷布、野外旅游帳篷等領域推廣應用。
以下通過實施例具體說明本發明。
以下進行的所有試驗檢測均按照bb/t-0037-2012雙面涂覆聚氯乙烯阻燃防水布和篷布標準進行測試。
所用的滌綸短纖維購自中國石化齊魯石化公司,滌綸網格布購自海寧市佳靚紡織有限公司。
實施例1
本實施例選定纖維斷裂強度為6.0cn/dtex。型號為3d×108mm的滌綸短纖維生產滌綸短纖維無紡布,鋪網的纖網定量為100g/m2,兩層,滌綸網格布的定量為50g/m2,一層。
具體生產方法如下:
基布加工,將滌綸短纖維原料依次經過開松、梳理、鋪網、滌綸網格布復合、針刺加固及整形和拉幅定型的工序制成基布;
功能涂層處理,將所述基布依次經過熱軋定型、功能整理與刀刮涂層和壓光冷卻的工序制成篷布;
其中,梳理機針布型號為:錫林,v.f-4015-18,道夫,v.k-2510-0.8,工作輥和剝取輥,k-5040-0.9-r;隔距為:工作輥與剝取輥,0.55mm,剝取輥與錫林,0.6mm,工作輥與錫林,0.6mm,道夫與錫林,0.3mm;滌綸網格布復合為將所述滌綸網格布放入鋪網得到的兩層纖網之間,使各層疊加在一起,待后續針刺實現復合;其他工藝參數見表1,因為在一條生產線上進行生產,所以表1中的走布速度為主機速度,即鋪網和熱軋定型中的走布速度均與主機速度相同。篷布的檢測結果見表2。
表1
表2
實施例2
本實施例選定纖維斷裂強度為6.0cn/dtex。型號為3d×108mm的滌綸短纖維生產滌綸短纖維無紡布,鋪網的纖網定量為150g/m2,兩層,滌綸網格布的定量為50g/m2,一層。
具體生產方法如下:
基布加工,將滌綸短纖維原料依次經過開松、梳理、鋪網、滌綸網格布復合、針刺加固及整形和拉幅定型的工序制成基布;
功能涂層處理,將所述基布依次經過熱軋定型、功能整理與刀刮涂層和壓光冷卻的工序制成篷布;
其中,梳理機針布型號為:錫林,v.f-4015-18,道夫,v.k-2510-0.8,工作輥和剝取輥,k-5040-0.9-r,隔距為:工作輥與剝取輥,0.55mm,剝取輥與錫林,0.6mm,工作輥與錫林,0.6mm,道夫與錫林,0.3mm,滌綸網格布復合為將所述滌綸網格布放入鋪網得到的兩層纖網之間,使各層疊加在一起,待后續針刺實現復合;其他工藝參數見表3,因為在一條生產線上進行生產,所以表3中的走布速度為主機速度,即鋪網和熱軋定型中的走布速度均與主機速度相同。篷布的檢測結果見表4。
表3
表4
表5給出了bb/t-0037-2012標準中的涂覆布物理機械性能參數指標,通過對比以上實施例中的檢測結果可知,實施例1的篷布可以達到涂覆布的c級要求,實施例2篷布可以達到涂覆布的d級的要求,可見本發明的篷布具有良好的強度。
表5
以上已經描述了本發明的各實施例,上述說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窮盡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實施例。在不偏離所說明的各實施例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許多修改和變更都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