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洗衣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波輪半自動洗衣機的水電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波輪洗衣機的桶底裝有一個圓盤波輪,上有凸出的筋。在波輪的帶動下,桶內水流形成了時而右旋、時而左旋的渦流,帶動織物跟著旋轉、翻滾,這樣就能將衣服上的臟東西清除掉。波輪式洗衣機是洗衣機的一種,由電動機帶動波輪轉動,衣物隨水不斷上下翻滾。洗滌衣物有單桶、套桶、雙桶幾種。它的結構比較簡單,維修方便,洗凈率高,但對衣物磨損率大,用水多。如今隨著科技發展,出現了電腦控制的新水流洗衣機,采用大波輪、凹型波輪等。優點是對衣物纏繞小,洗滌均勻損衣率低;洗滌缸缸體有全塑、搪瓷、鋁合金、不銹鋼四大類。波輪式洗衣機工作原理:依靠裝在洗衣桶底部的波輪正反旋轉,帶動衣物上下左右不停地翻轉,使衣物之間、衣物與桶壁之間,在水中進行柔和地摩擦,在洗滌劑的作用下實現去污清洗?,F有的波輪半自動洗衣機在使用時,排水管與洗滌桶之間連接不緊密,導致污水聚集在洗衣機外殼內部,使驅動電機等其他電器短路燒毀引發火災,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波輪半自動洗衣機的水電分離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波輪半自動洗衣機的水電分離裝置,包括洗衣機外殼、驅動電機和洗滌桶,所述洗衣機外殼的底部內壁上固定連接有墊板,所述驅動電機固定連接于墊板的頂部,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位于洗滌桶內的波輪,所述洗衣機外殼的頂部內壁上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桿,兩個支撐桿相對設置的側上均設有滑槽,兩個滑槽內滑動連接有同一個活動板,所述活動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氣囊,所述活動板的頂部外壁兩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觸頭,所述第一觸頭的正上方設有固定連接于滑槽頂部內壁上的第二觸頭,所述洗衣機外殼的頂部外壁上固定連接有觸控面板,所述洗衣機外殼頂部內壁和頂部外壁之間內嵌有與觸控面板連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有報警器,兩個第二觸頭均與報警器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洗滌桶的底部外壁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緩沖墊,所述緩沖墊固定連接于洗衣機外殼的底部內壁上。
優選的,所述氣囊的底部外壁橫截面為圓環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活動板的頂部內嵌有導電塊,所述導電塊和兩個第一觸頭為一體成型結構。
優選的,所述洗衣機外殼的外壁上設有與洗滌桶內部連通的排水管。
優選的,所述觸控面板為sdo-3685型觸摸式控制面板,所述控制器為685pmcu52w型單片機,所述報警器為kkic9a30型漏電保護器。
本發明中,通過氣囊的設計使得兩個支撐桿之間的活動板能夠隨洗衣機外殼內泄露污水的增加而升高,通過控制器和報警器的設計能夠及時將洗衣機內部電器與電源斷開,避免洗衣機內驅動電機受水流影響短路導致火災現象的發生,有效的對水電進行分離,保護了人們的生命財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波輪半自動洗衣機的水電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波輪半自動洗衣機的水電分離裝置活動板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中:1洗衣機外殼、2驅動電機、3洗滌桶、4墊板、5支撐桿、6活動板、7滑槽、8氣囊、9第一觸頭、10第二觸頭、11觸控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波輪半自動洗衣機的水電分離裝置,包括洗衣機外殼1、驅動電機2和洗滌桶3,洗衣機外殼1的底部內壁上固定連接有墊板4,驅動電機2固定連接于墊板4的頂部,驅動電機2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位于洗滌桶3內的波輪,洗衣機外殼1的頂部內壁上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桿5,兩個支撐桿5相對設置的側上均設有滑槽7,兩個滑槽7內滑動連接有同一個活動板6,活動板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氣囊8,活動板8的頂部外壁兩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觸頭9,第一觸頭9的正上方設有固定連接于滑槽7頂部內壁上的第二觸頭10,洗衣機外殼1的頂部外壁上固定連接有觸控面板11,洗衣機外殼1頂部內壁和頂部外壁之間內嵌有與觸控面板11連接的控制器,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有報警器,兩個第二觸頭10均與報警器電性連接,洗滌桶3的底部外壁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桿,支撐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緩沖墊,緩沖墊固定連接于洗衣機外殼1的底部內壁上,氣囊8的底部外壁橫截面為圓環形結構,活動板6的頂部內嵌有導電塊,導電塊和兩個第一觸頭9為一體成型結構,洗衣機外殼1的外壁上設有與洗滌桶3內部連通的排水管,觸控面板11為sdo-3685型觸摸式控制面板,控制器為685pmcu52w型單片機,報警器為kkic9a30型漏電保護器。
本發明中:當排水管發生泄漏時,洗滌桶3內污水泄露至洗衣機外殼1內,隨著水流的增多氣囊8帶動活動板6豎直向上移動,第一觸頭9和第二觸頭10接觸,報警器將信號傳輸至控制器處,洗衣機斷電,避免洗衣機內驅動電機2和其他用電器燒毀導致火災現象的發生。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