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全自動疊衣機。
背景技術:
不管是在日常的家居生活中,還是制衣企業的衣服生產過程中,需要將晾干的衣服或制作好的衣服進行折疊存儲,在生活過程中,人們疊衣服一般是手動疊的,由于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很難抽出時間做家務,造成晾曬好的衣服隨意堆放,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適合家庭使用的全自動疊衣機;而對于制衣企業每天需要疊大量的衣服,而依靠人工的話,勢必增加企業的用工成本,因此企業都在為降低生產成本,而不斷更換更先進的生產設備,至今未能解決手工折疊包裝服裝的事實。隨著機電行業的發展,機械電子代替手工勞動并非沒有可能,而是必然的趨勢,目前,服裝包裝主要還是靠手工折疊和使用“疊衣板”手動翻轉折疊,但這些方法需用大量的勞動力,可能還有其它疊衣設備、或者進口疊衣設備,但這些設備大多體積龐大、結構復雜、價格昂貴,很難被廣泛使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體積小,自動化程度高且外形美觀的疊衣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生活或生產的疊衣過程所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外形美觀、疊衣效果好的全自動疊衣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全自動疊衣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帶有內腔的機箱、若干衣架、使衣架向機箱內輸送的輸送機構、位于機箱內使衣架收折的收折機構、機械手、衣服橫折機構及控制系統,機箱的一側上開設有供衣服和衣架進入的進口,所述的內腔被隔板分為上層內腔和下層內腔,機械手有兩個位于機箱上層內腔內且分設在輸送機構的兩側,各機械手均包括手部和運動機構,所述的運動機構能在控制系統控制下使手部完成上下運動,并夾緊衣服肩膀處旋轉且能相對衣服輸送方向來回運動,所述的全自動疊衣機還包括使隔板下翻的下翻機構。
隔板下翻后能使得其上疊好的衣服落入機箱的下層內腔內。
將掛了衣服可收折的衣架掛到輸送機構上,輸送機構將衣服和衣架輸送至機箱的上層空腔內,機械手的手部沿著衣服輸送方向來回運動至衣服處并夾緊衣服的肩膀處,收折機構使衣架收折,輸送機構帶著收折后的衣架繼續前行,機械手的手部旋轉一定角度將衣服的袖子轉到胸后(掛衣服的時候,將衣服的正面(胸前)朝向機箱里面),機械手拖著衣服運動至箱子的最后端,此時衣服的上半部分懸在空中,下半部分位于隔板上,衣服橫折機構橫在衣服的中間位置,機械手帶著衣服向進口方向運動且手部慢慢向下運動,衣服的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重合,隔板下翻,疊好的衣服落入下層內腔,下層空腔內設置有抽屜,疊好的衣服落入抽屜內。
在上述的全自動疊衣機中,所述的收折衣架包括支撐基座、掛鉤構件、一對懸掛臂、鎖定機構及解鎖機構,所述的掛鉤構件連接在支撐基座的上部,一對懸掛臂與支撐基座樞接,其能相對于支撐基座在展開模式和收折模式之間旋轉,該對懸掛臂中具有容納在上述支撐基座內的內端部,所述的鎖定機構包括壓塊及開設在各懸掛臂內端部的弧形滑槽,兩個滑槽相對設置,各滑槽的兩端均對應地設置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壓塊位于兩個滑槽之間,其面向滑槽的一側均設置有一卡銷,各卡銷位于對應的滑槽內,上述一對懸掛臂在旋轉過程中,兩個卡銷能沿著滑槽來回運動并同步卡入限位于第一卡口或第二卡口內,壓塊與支撐基座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使兩個卡銷具有向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的端部頂的趨勢,通過解鎖機構能解除第二卡口對卡銷的限位。
在上述的全自動疊衣機中,所述的懸掛臂的內端部呈半圓形,懸掛臂與支撐基座的樞接軸設置在內端部的圓心上,各滑槽均對應設置在懸掛臂內端部的圓周上,各滑槽的槽口朝向卡銷,其從內端部的一側凸向另外一側并回到起始一側,滑槽的凸向與兩個卡銷的運動趨勢相反,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位于內端部的同一側且兩者相距四分之一圓周,第一卡口位于圓周。
在上述的全自動疊衣機中,所述的第二卡口與樞接軸相平行設置。
通過下壓懸掛臂能解除第一卡口對兩個卡銷的限位,通過解鎖機構能解除第二卡口對兩個卡銷的限位。
在上述的全自動疊衣機中,所述的解鎖機構包括設置在壓塊上的按鈕,上述支撐基座對應的一側上設置有按鈕孔,按鈕從按鈕孔伸出供人們操作。
在上述的全自動疊衣機中,所述的按鈕、壓塊及兩個卡銷一體設置。
在上述的全自動疊衣機中,所述的壓縮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撐基座遠離按鈕孔的一側內壁上,另一端抵靠在壓塊上。壓塊能沿著與懸掛臂旋轉平面垂直的方向運動。
在上述的全自動疊衣機中,所述的輸送機構包括第一電機、傳送鏈條、從動鏈輪及主動鏈輪,傳動鏈輪設置在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上,第一電機與主動鏈輪連接并與上述控制系統電性連接。
在上述的全自動疊衣機中,所述的收折機構設置在機箱內且位于輸送機構的上方,其包括驅桿及驅動驅桿上下運動的上下驅動機構,所述的驅桿呈U形,U口朝下,上述一對懸掛臂對應位置處設置有一凹口,驅桿的下端能插在凹口內使衣架收折。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機箱、若干衣架、衣架的輸送機構、衣架的收折機構、機械手、衣服橫折機構及控制系統等機構,使得疊衣過程能自動進行,自動化程度高,大大減輕人們的勞動負荷,另外本實用新型外形美觀,各機構之間協調緊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衣架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懸掛臂與支撐基座的連接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壓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對懸掛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箱;2、衣架;3、輸送機構;4、機械手;5、進口;6、隔板;7、手部;8、收集裝置;9、支撐基座;10、掛鉤構件;11、懸掛臂;12、內端部;13、壓塊;14、滑槽;15、第一卡口;16、第二卡口;17、卡銷;18、壓縮彈簧;19、樞接軸;20、按鈕;21、橫桿;22、滑動塊;23、滑長槽;24、支桿;25、缺口;26、驅桿;27、凹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全自動疊衣機,它包括帶有內腔的機箱1、若干衣架2、使衣架2向機箱1內輸送的輸送機構3、位于機箱1內使衣架2收折的收折機構、機械手4、衣服橫折機構及控制系統。
機箱1的一側上開設有供衣服和衣架2進入的進口5,內腔被隔板6分為上層內腔和下層內腔。機械手4有兩個位于機箱1上層內腔內且分設在輸送機構3的兩側。各機械手4均包括手部7和運動機構,手部7能張合,這樣就可以夾緊、松開衣服。所述的運動機構能在控制系統控制下使手部7完成上下運動,并夾緊衣服肩膀處旋轉且能相對衣服輸送方向來回運動。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使隔板6下翻的下翻機構及衣架2的收集裝置8,隔板6下翻后能使得其上疊好的衣服落入機箱1的下層內腔內。已收折的衣架2能在輸送機構3輸送下送往收集裝置8。該運動機構包括驅動機械手4沿著衣架2輸送方向來回運動的第一驅動機構(可以通過滑塊及軌道實現),驅動手部7張合的第二驅動機構,驅動手部7上下升降的第三驅動機構(可以通過絲桿結構實現)及驅動手部7旋轉的第四驅動機構(可以通過電機及轉軸實現)。兩個機械手4能同步實現上述動作。
本實用新型的收折支架,它包括支撐基座9、掛鉤構件10、一對懸掛臂11、鎖定機構及解鎖機構。
掛鉤構件10連接在支撐基座9的上部,一對懸掛臂11與支撐基座9樞接,其能相對于支撐基座9在展開模式和收折模式之間旋轉。該對懸掛臂11中具有容納在上述支撐基座9內的內端部12,鎖定機構包括壓塊13及開設在各懸掛臂11的內端部12的弧形滑槽14,兩個滑槽14相對設置,各滑槽14的兩端均對應地設置有第一卡口15和第二卡口16。壓塊13位于兩個滑槽14之間,其面向滑槽14的一側均設置有一卡銷17,各卡銷17位于對應的滑槽14內。上述一對懸掛臂11在旋轉過程中,兩個卡銷17能沿著滑槽14來回運動并同步卡入限位于第一卡口15或第二卡口16內。壓塊13與支撐基座9之間設置有壓縮彈簧18,使兩個卡銷17具有向第一卡口15和第二卡口16的端部頂的趨勢,通過解鎖機構能解除第二卡口16對卡銷17的限位。通過下壓懸掛臂11能解除第一卡口15對兩個卡銷17的限位。一對懸掛臂11的端部(位于衣肩處)均設置有一與機械手4的手部7大小適配的缺口25。
懸掛臂11的內端部12呈半圓形,懸掛臂11與支撐基座9的樞接軸19設置在內端部12的圓心上。各滑槽14均對應設置在懸掛臂11的內端部12的圓周上,各滑槽14的槽口朝向卡銷17,其從內端部12的一側凸向另外一側并回到起始一側,滑槽14的凸向與兩個卡銷17的運動趨勢相反,第一卡口15和第二卡口16位于內端部12的同一側且兩者相距四分之一圓周,第一卡口15位于半圓周二分之一處。第二卡口16與樞接軸19相平行設置。
解鎖機構包括設置在壓塊13上的按鈕20,上述支撐基座9對應的一側上設置有按鈕孔,按鈕20從按鈕孔伸出供人們操作。按鈕20、壓塊13及兩個卡銷17一體設置。壓縮彈簧18的一端固定在支撐基座9遠離按鈕孔的一側內壁上,另一端抵靠在壓塊13上。壓塊13能沿著與懸掛臂11旋轉平面垂直的方向來回運動。
輸送機構3包括第一電機、傳送鏈條、從動鏈輪及主動鏈輪,傳動鏈輪設置在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上,第一電機與主動鏈輪連接并與上述控制系統電性連接。傳送鏈條從機箱1的外部通過進口5引至機箱1的內部至衣架2的收集裝置8處,為了使外形更加美觀,可以在傳送鏈條的兩側設置擋板。
收折機構設置在機箱1內且位于輸送機構3的上方,其包括驅桿26及驅動驅桿26上下運動的上下驅動機構(圖中未示出)。驅桿26呈U形,U口朝下,上述一對懸掛臂11對應位置處設置有一凹口27,驅桿26的下端能插在凹口27內使衣架2收折。上下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電機、凸輪及安裝板,安裝板上設置有豎直滑軌、滑軌上設置有滑塊,驅桿26的上端與滑塊固接,第二電機的輸出軸與凸輪偏心連接,滑塊上一體連接有柱形凸塊,滑塊與安裝板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第二電機驅動凸輪轉動時,會驅動凸塊帶動滑塊上下運動,從而驅桿26也能上下運動。
衣服橫折機構設置在機箱1遠離進口5的一側(設進口一側為前側,相對的一側為后側,其它兩側分別對應地為左側和右側)上,其包括橫桿21及驅動橫桿21沿著衣架2輸送方向和垂直衣架2輸送方向來回旋轉的旋轉驅動機構,橫桿21的旋轉面與下翻前的隔板6相平行,旋轉驅動機構包括第三電機、絲桿、滑動塊22、滑長槽23及支桿24,滑長槽23開設在機箱1的左側與衣架2的輸送方向相平行,橫桿21的一端轉動地設置在滑長槽23靠近收集裝置8的一端上,滑動塊22卡在滑長槽23內其能相對滑長槽23來回運動,支桿24的一端與橫桿21轉動連接,另一端與滑動塊22轉動連接,滑動塊22上設置有與絲桿匹配的螺孔,通過螺孔與絲桿轉動連接,第三電機與絲桿連接驅動絲桿旋轉。橫桿21貼近隔板6且位于隔板6的上方其長度略小于機箱1的寬度(即左右兩側之間的距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可以在機箱1的左側和右側分別設置一橫桿21,兩根橫桿21在同一直線上分別與上述的旋轉驅動機構連接,兩根橫桿21能朝同一方向同步旋轉。
本實用新型設置了兩塊隔板6,兩塊隔板6與機箱1的左側和右側轉動連接,兩塊隔板6能在下翻機構的作用下同步上下翻轉,該下翻機構包括電機及傳動機構,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轉軸和若干齒輪。電機設置兩個分別通過傳動機構驅動兩塊隔板6同步旋轉。
收集裝置8包括方形收集箱,該收集箱設置在機箱1的后端,并與外界連通。收集箱的兩端相通,其出口與外界連通且出口處設置有蓋板。
箱子的底部設置有四個萬向輪,通過四個萬向輪可以將本實用新型移動到現有所需的操作地面上。
將掛了衣服可收折的衣架2掛到輸送機構3上,輸送機構3將衣服和衣架2輸送至機箱1的上層空腔內,機械手4的手部7沿著衣服輸送方向來回運動至衣服處并夾緊衣服的肩膀處,收折機構使衣架2收折,輸送機構3帶著收折衣架2繼續前行,機械手4的手部7旋轉一定角度將衣服的袖子轉到胸后(掛衣服的時候,將衣服的正面(胸前)朝向機箱1里面),機械手4拖著衣服運動至機箱1的最后端,此時衣服的上半部分懸在空中,下半部分位于隔板6上,衣服橫折機構橫在衣服的中間位置,機械手4帶著衣服向進口5方向運動且手部7慢慢向下運動,衣服的上半部分與下半部分重合,隔板6下翻,疊好的衣服落入下層內腔,下層空腔內設置有抽屜,疊好的衣服落入抽屜內。
應該理解,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說明書中,所有“包括……”均應理解為開放式的含義,也就是其含義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應理解為封閉式的含義,即其含義不應該理解為“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