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現澆輕質復合墻體及其建筑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墻體的施工方法,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澆注結構墻體的 施工工藝方案,以及利用該方案實現的現澆輕質復合墻體。
背景技術:
在建筑領域,目前,無論是承重墻體還是非承重墻體大多數為磚墻結構, 即利用磚塊壘砌而成。特別是屋內起隔斷作用的間隔墻,在構筑過程中,墻的 主體利用磚塊壘砌之后,都需要在墻體兩側利用混凝土涂纟未墻面。這種傳統的墻體結構和施工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由于施工步驟復雜造成施工效率 較低;其次,所用的建筑材料較多;再次,構筑的墻體隔音和隔熱效果較差。輕質混凝土是通過填充發泡混凝土、珍珠巖、粉煤灰、聚笨顆粒或膨脹蛭 石等輕質材料制成的混凝土。近年來,國家積極推廣使用這種混凝土材料。輕 質混凝土的種類眾多,類如發泡混凝土等。輕質混凝土具有質輕、保溫性好、 抗滲性能強、防火性能好以及環保、污染少的特點。依靠這種混凝土利用如整這些工藝過程中,大多需要先支撐作為墻體模具的護鋼模板,而后成型澆注墻 體的主體部分,最后,拆除鋼模板,在撤除鋼模板的過程中容易損壞墻體表面, 此外,在撤除鋼模板后還要在輕質混凝土墻體主體的兩側抹灰形成墻面。這種 施工方案存在步驟復雜、施工效率低,建筑成本高的問題,而且二次抹灰的墻面存在容易脫落的問題。此外,本申請人在先中國專利申請200610046965X中公開了一種現澆輕質 復合墻體,包括兩側由預制墻面板拼裝而成的墻面,以及預制墻面板之間的輕 質混凝土夾層。在拼裝的預制墻面板之間預留有4-6毫米的排氣縫隙。為了在 墻體上設置門或窗,墻體上在為門或窗預留的預留口周圍相對兩個預制墻面板 之間在端部封堵有堵板,堵板與預制墻面板之間預留有4-6毫米的排氣縫隙。拼接單元為相互配合的凹榫、凸榫結構;或者板面外緣為相互配合的平口結構,并且在拼裝時預留4-6毫米的排氣縫隙。而在本申請人另一中國專利在先申請 2006100469683中公開了上述現澆輕質復合墻體的施工方法。問題在于,上述申請中的現澆輕質復合墻體,不但建筑方法較為繁瑣,而 且墻體內部強度也存在一定問題。發明內容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另一種現場澆注輕質復合墻體及其施工方法, 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墻體的施工過程中存在的施工復雜、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 同時解決了現有磚墻結構隔音、隔熱性能差、保溫效果不好的問題。尤其針對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現澆輕質復合墻體的建筑方法,包 括如下步驟1)利用纖維水泥或混凝土制成預制墻面板。2)在所要構筑的墻 體位置間隔設置作為骨架的輕鋼龍骨,使得輕鋼龍骨豎向支撐于地面和頂棚之 間或橫向支撐于兩側交界的墻壁或立柱之間。3)分別貼靠輕鋼龍骨兩側拼裝構 成墻體兩側墻面的預制墻面板。4)利用防脹組件中的定位穿透固定件將防0^莫 固定在墻面兩側。5)在兩側預制墻面板拼裝成的空間內澆注輕質混凝土。 6) 待輕質混凝土凝固后,拆除防脹組件,添堵墻面上的澆注孔或定位穿透螺栓孔。本發明現澆輕質復合墻體的建筑方法,其改進在于,為了便于設置輕鋼龍 骨,在地面、頂棚或側壁、立柱上分別固定橫梁龍骨,從而輕鋼龍骨連接于橫 梁龍骨上。此外,拼裝的預制墻面板利用鉚釘或螺釘固定于輕鋼龍骨上。優選 方式下,輕鋼龍骨開設有預留口,以便澆注混凝土的流動從而可以一次澆注完 成墻體建筑,而且輕鋼龍骨上的預留口還用于管線、電線的穿設。本發明現澆輕質復合墻體的建筑方法,其改進還在于,為了設置門或窗, 在預定門或窗的位置兩端設置有無預留口的輕鋼龍骨。本發明還提供了利用上述施工方法實現的現澆輕質復合墻體,包括兩側由 預制墻面板拼裝而成的墻面,以及預制墻面板之間的輕質混凝土夾層,在預制 墻面板之間還間隔設置有輕鋼龍骨,輕鋼龍骨豎向支撐于地面和頂棚之間,或 者橫向支撐于兩側交界的墻壁或立柱之間。在上述現澆輕質復合墻體中,輕鋼龍骨為槽鋼或工字鋼結構。在輕鋼龍骨 中間部分開設有預留口,以便輕質混凝土在澆注過程中的流動,而且龍骨的預 留口還可以方便電線、管路的穿接。此外,墻體在兩端交接的側壁預設有鋼筋,該鋼筋穿過輕鋼龍骨的預留口,進一步增加了墻體的強度。而槽鋼結構的輕鋼 龍骨在槽口處設置有支撐橫梁,以便當輕鋼龍骨兩側設置預制墻面板并被夾緊 時,防止龍骨變形的發生。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構筑的墻體結構可以在預制墻面板拼裝成墻面 后,在墻體兩側墻板之間構成的空間內現場澆注輕質混凝土,從而構筑墻體, 在此過程中,預制墻面板在澆注時作為封閉空間的模板,在墻體構筑之后,預 制墻面板的板面直接作為墻體表面,無需其他抹灰操作,從而簡化了墻體施工工序。而且較在先申請200610046965X和2006100469683的現澆輕質復合墻體 以及該墻體的建筑方法更易于實施。由于墻體內部設置輕鋼龍骨,也使得墻體 強度進一步增強。總之,本發明現場澆注的復合墻體具有工藝簡單、施工快捷、 效率高、成本低、強度高的特點,同時該復合墻體還具有隔音效果好、隔熱保 溫性能好、荷載輕的特點。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參考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方法實現的現澆輕質復合墻體。圖l是現澆輕質復合墻體的墻面示意圖;圖2是澆輕質復合墻體施工中使用的輕鋼龍骨結構示意圖;圖3是輕鋼龍骨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輕鋼龍骨第三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輕鋼龍骨開設預留口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中輕鋼龍骨的改進結構;圖7是成工字形的輕鋼龍骨結構示意圖;圖8是輕鋼龍骨間隔設置支撐于地面和頂棚之間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現澆輕質復合墻體立體結構示意圖;圖IO是相對兩塊預制墻面板與輕鋼龍骨的配合狀態圖;圖11是顯示側壁預設有鋼筋與輕鋼龍骨的配合狀態示意圖。圖12是現澆輕質復合墻體施工中防脹組件的設置方式示意圖;圖13是相對圖12另一種防脹組件的設置方式示意圖;圖14是現澆輕質復合墻體施工中第三種防脹組件的設置方式示意圖;圖15是防脹組件中防脹4莫的設置方式示意圖;圖16是防脹組件中定位穿透固定間的結構示意圖;圖17是本發明澆輕質復合墻體施工狀態示意圖,顯示出防脹組件的設置方式;圖18是防脹組件中防敗溪的結構示意圖;圖19是輕鋼龍骨與地面或頂棚或側壁橫梁骨架之間的固定方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清楚說明本發明,附圖中的各個部件的尺寸與實際尺寸有所區別;其中, 部分構件的尺寸與實際使用完全不同,以放大狀態顯示,其目的為了更清楚的 顯示出該構件的構成。如圖9所示本發明施工后構筑的現場澆注復合墻體,包括兩側由預制墻面 板1拼裝而成的墻面,以及預制墻面板1之間的輕質混凝土夾層8。為了保證兩 側預制墻面板之間的距離,同時加強墻體的強度,便于墻體建筑,在預制墻面 板1之間還設置有間隔設置的輕鋼龍骨12。該輕鋼龍骨支撐于地面和頂棚之間, 根據需要也可設置于兩側交界的側壁5或立柱之間。如圖2所示,輕鋼龍骨成槽鋼結構。為了固定輕鋼龍骨,如圖3和4所示, 端部設置帶有螺栓孔21的結構。其中圖3的結構用于龍骨成直立方式連接墻體 交"l矣的側壁;而圖4的結構可以利用螺栓等固定件固定到頂棚上,相應的,龍 骨下端也應設置成同樣的形式,用于與地面的固定。此外,如圖5所示,上述 輕鋼龍骨在中間位置開設有預留口 22,以便輕質混凝土在澆注過程中的流動, 以及管線、電線的穿設。而預留口部分的板件,向一側彎曲,構成圖6所示結 構,從而用作墻體內部的板筋,進一步增加墻體強度。此外,輕鋼龍骨在槽口 處設置有支撐梁55,以便當輕鋼龍骨兩側設置預制墻面板并被夾緊時,防止龍 骨變形的發生;而這個橫向的支撐梁55,在穿透輕鋼龍骨固定鉚釘或螺釘時, 起到了防止龍骨變形的作用。如圖7所示,輕鋼龍骨還可設置成帶有預留口的 工字鋼結構,以方便使用。此外,現場澆注復合墻體,優選方式下,輕鋼龍骨設置于相鄰預制墻面板 的交接位置處。而輕鋼龍骨上的預留口,可以在豎直方向上間隔設置多個,以 便洗筑混凝土的有層次的自下而上逐層澆筑。如圖IO所示,相對兩塊預制墻面 板與輕鋼龍骨的配合狀態,圖中輕鋼龍骨為截斷狀態,其高度實際應與整塊墻 體同高。當龍骨上沒有預留口時,作為隔斷可以用于門窗在墻體上的設置;當只能采取逐一隔斷腔體的澆注方式。圖8顯示的結構,表示輕鋼龍骨的間隔設置方式,為了便于豎向龍骨的設 置,在頂棚2和地面3分別設置便于龍骨固定的橫梁龍骨15結構,其固定方式 如圖19所示。通過螺栓孔52利用鉚釘或螺栓將橫梁龍骨15固定在地面、頂棚 上;而構成墻體骨架的輕鋼龍骨12通過螺栓孔51利用鉚釘或螺栓固定于上述 橫梁龍骨15上,從而最終實現龍骨的固定。通常,支撐于地面和頂棚之間的龍 骨稱作豎龍骨;橫向設置、支撐于側壁5或立柱之間的龍骨稱為橫龍骨;而圖 中固定在頂棚和地面的龍骨15分別稱作天、地龍骨。圖ll中,與欲構筑的墻體在兩側交界的側壁5,欲埋有鋼筋17,穿過輕鋼 龍骨12的預留口 ,以〗更進一步增加墻體強度。上述現澆輕質復合墻體的建筑方法,參照圖1、圖12以及13說明。施工包 括如下步驟一、 利用纖維水泥或混凝土制成預制墻面板l。二、 在所要構筑的墻體位置間隔設置輕鋼龍骨12,使得輕鋼龍骨12支撐于 豎向地面和頂棚之間或橫向支撐于兩側交界的墻壁或立柱之間,具體設置方式 根據需要調整。三、 分別貼靠輕鋼龍骨12兩側逐層拼裝構成墻體兩側墻面的預制墻面板, 此時,拼裝的預制墻面板利用鉚釘或螺釘固定于輕鋼龍骨上。四、 在預制墻面板上開設螺栓孔11;此時,依靠相對兩塊預制墻面板上對 應的螺栓孔以及螺栓/螺母,利用防脹組件中的定位穿透固定件U將防脹組件 中的防脹模42固定在墻面兩側(如圖12和13所示)。五、 在兩側所述預制墻面板拼裝成的空間內通過澆注孔4澆注輕質混凝土。六、 待預制墻面板與輕質混凝土凝在一起后,拆除防脹組件,添堵預制墻面 板上的淺注孔4或螺栓孔11。而上述防脹組件可以采用圖12所示利用螺栓孔依靠螺栓/螺母14實現的壓 板13。也可以采用圖13所示方式,獨立設置平面結構的防脹元件16,同時利 用螺栓/螺母14將兩側的防脹元件16依靠壓板13壓緊在墻面上。圖13中,防脹元件16可以使板狀結構,也可以是網狀或者平面結構的模具。圖18和圖16分別顯示了構成本發明優選方式防脹組件使用的防脹模42和定位穿透固定件41。其中,如圖18所示,防脈j漠42包括位于一個平面內、由板狀或棒狀材料構成的網狀結構43,以及用于增加網狀結構強度、防止變形的 架體或板筋44,優選方式下,采用板狀材料即可。而圖16所示定位穿透固定件 41,包括用于穿透墻體的棒料以及棒料兩端利用螺紋連接的壓塊。使用時,首先,如圖15所示,將防脹模42貼靠在預制墻面上。其次,如 圖17所示,結合圖14說明,在墻面打孔,將定位穿透固定件41穿透墻壁,利 用螺母和棒體端部的螺紋14實現固定。此時,壓塊將防脹模固定在墻壁兩側, 壓塊之間的棒材長度恒等于墻體厚度以及兩,側模具架體厚度之和,從而保證了 墻體的平整性以及墻體厚度的一致性。這種長度的限制可以通過在棒材端部設 置定位凸臺或加設定位環實現。最后,待澆注于墻體內的混凝土凝固之后,拆 下本發明的防脹組件。
權利要求
1. 一種現澆輕質復合墻體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利用纖維水泥或混凝土制成預制墻面板(1);(S2)在所要構筑的墻體位置間隔設置輕鋼龍骨(12),使得所述輕鋼龍骨(12)豎向支撐于地面和頂棚之間或橫向支撐于兩側交界的墻壁或立柱之間;(S3)分別貼靠所述輕鋼龍骨(12)兩側拼裝構成墻體兩側墻面的預制墻面板;(S4)將防脹模(42)固定在墻面兩側;(S5)在兩側所述預制墻面板拼裝成的空間內澆注輕質混凝土;(S6)待輕質混凝土凝固后,拆除防脹模,添堵墻面上的澆注孔或螺栓孔。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現澆輕質復合墻體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驟(S2)中,為了設置輕鋼龍骨(12),在地面、頂棚或側壁、立柱上分別固定 橫梁龍骨(15),從而所述輕鋼龍骨(12)連接于橫梁龍骨(15)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現澆輕質復合墻體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S3)中,拼裝的預制墻面板利用鉚釘或螺釘固定于輕鋼龍骨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現澆輕質復合墻體的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輕鋼龍骨(12)開設有預留口,以便澆注混凝土的流動以及管線、電線的穿設。
5、 一種現澆輕質復合墻體,包括兩側由預制墻面板(l)拼裝而成的墻面, 以及所述預制墻面板(1)之間的輕質混凝土夾層(8);特征在于,在所述預制墻面板(l)之間還間隔設置有輕鋼龍骨(12);所述輕鋼龍骨(12) 豎向支撐于地面和頂棚之間,或者橫向支撐于兩側交界的墻壁或立柱之間。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現洗輕質復合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墻面 板(1)利用鉚釘或螺釘固定于所述輕鋼龍骨(12)上。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現澆輕質復合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輕鋼龍骨 (12)開設有預留口。
8、 根據權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現澆輕質復合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輕 鋼龍骨(12)為槽鋼或工字鋼結構。
9、 根椐權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現澆輕質復合墻體,其特征在于,槽鋼結 構的輕鋼龍骨在槽口處設置有支撐橫梁(55)。
10、 根據權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現澆輕質復合墻體,其特征在于,墻體在兩端交界的側壁預設有鋼筋(17),穿過所述輕鋼龍骨(12)的預留口,以便增加 墻體強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現場澆注的復合墻體及其建筑方法,屬于建筑施工領域。其中,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利用纖維水泥制成預制墻面板;在所要構筑的墻體位置間隔設置輕鋼龍骨;分別貼靠輕鋼龍骨兩側逐層拼裝構成墻體兩側墻面的預制墻面板;依靠定位螺栓/螺母將防脹模分別固定在墻面兩側;在兩側預制墻面板拼裝成的空間內通過澆注孔澆注輕質混凝土;待預制墻面板與輕質混凝土凝在一起后,拆除防脹組件,添堵預制墻面板上的澆注孔和螺栓孔。本發明的方法具有施工簡單、效率高、成本低的特點,構筑的墻體具有隔音效果好,隔熱、保溫性能好以及墻體強度高的優點。
文檔編號E04B2/58GK101260693SQ20071001057
公開日2008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9日
發明者劉文博 申請人:劉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