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屋面防水結構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屋面防水結構及其制造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雙道設防的屋面防水結 構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屋面滲漏是困擾建筑界的普遍性頑疾,目前政府、行業及廣大群眾都比較關注,各科 研單位與中外廠家也研制了許多新型防水材料,相關單位、部門也總結了許多工法,但都沒有完全杜絕滲漏問題。現在有保溫層的屋面工程體系中的防水層分正置式和倒置式;材 料有高分子巻材、改性瀝青防水巻材、自粘橡膠類巻材、防水涂料等;工法分巻材類冷 粘法、熱粘法、濕鋪法、熱熔法、機械固定法,空鋪法等;涂料主要是刷涂和噴涂。都有 其顯著的優點,但也有其致命的缺點。原因相當復雜既有結構設計不合理的原因,也有 材料、工法缺陷的原因。造成現在新建工程中最大也是最難冶的通病。正置式屋面防水體 系是在保溫層上做防水,結構為頂板一保溫層一找平層一防水層;如果有任何一處滲漏, 水會直接到達保溫層,水會竄至屋頂任何部位,并流到樓板裂縫漏下,造成滲漏;不但難 以找到漏點,而且保溫層浸濕又會造成保溫失效。倒置式屋面防水體系即在保溫層下做防 水,結構依次是頂板基層一找平層一防水層一保溫層一保護層;其實保溫層上的保護層等 于沒有防水效果, 一旦開裂,水就會大量堆積于保溫層里;即使防水層有效不滲漏,保溫 層也徹底失效了。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屋面防水結構,也就是提供一種雙道設防的屋面防水結構。 為了解決屋面防水的問題,本發明的屋面防水結構采用雙道設防的防水結構形式。本發明解決了屋面防水保溫的問題,彌補了現有技術防水效果差的不足。本發明的一種屋面防水結構,包括屋面板基層、保溫層、找平層和防水層,所述的屋 面板基層上鋪設底層防水層,保溫層置于底層防水層上,保溫層上是找平層,然后再鋪設 面層防水層。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種屋面防水結構,其中,所述的屋面板基層可以是預制屋面板、現澆混 凝土板、金屬板或木質層面板。如上所述的一種屋面防水結構,其中,所述底層防水層是PVC自粘巻材防水層。如上所述的一種屋面防水結構,其中,所述的面層防水層為TP0或增加抗老化劑的PVC 自粘巻材防水層,所述的面層防水層為淺白色或彩色。如上所述的一種屋面防水結構,其中,所述的找平層有排汽溝,排汽溝寬2-5厘米, 橫向排氣溝間距4-6米,由一條縱向排汽溝連通,在縱橫向排氣溝交叉處設置排汽管。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屋面防水結構的制造方法,也就是提供一種雙道設防 的屋面防水結構的制造方法。一種屋面防水結構的制造方法,簡稱"干鋪法",包括以下步驟(1) 屋面板基層處理;(2) 抹找平層;(3) 節點部位做雙面自粘巻材附加層;(4) 巻材定位;(5) 鋪設大面巻材,揭開隔離紙,對準基準線鋪粘,邊鋪邊用壓輥從中間向兩邊排出 空氣,粘結牢固;(6) 巻材搭接;(7) 節點部位做加強處理;(8) 收頭部位密封;(9) 驗收,避水試驗,24h不滲漏為合格,然后將水排出;(10) 上保溫層;(11) 抹找平層;(12) 做面層防水層,重復(3) - (9)步驟。本發明還提供了另一種屋面防水結構的制造方法,簡稱"濕鋪法",包括以下步驟(1) 屋面板基層處理,基層應堅實、潔凈、濕潤,無明水;(2) 巻材定位;(3) 刮抹水泥素漿,厚度3-15mm;(4) 鋪粘巻材,釆用滾鋪法,邊鋪邊用抹子或刮板排出巻材與水泥漿之間的空氣(5) 巻材搭接;(6) 節點部位加強處理;(7) 收頭部位密封;(8) 驗收,避水試驗,24h不滲漏為合格,然后將水排出;(9) 上保溫層;(10) 抹找平層;(11) 做面層防水層,重復(2) - (8)步驟。如前所述的兩種方法,其中,所述的巻材搭接可以選用對接法或搭接法。對接法巻材鋪粘時長短邊均采用對接方式,對接部位可以采用雙面自粘密封條與自粘巻材的自粘層 粘接,接縫處涂刷密封膏的工藝,也可選用不帶自粘膠層的普通TP0、 PVC巻材條分別與 兩幅巻材焊接。搭接法即選用預留出10CM沒有自粘膠的自粘TP0、 PVC巻材。采用熱風焊 接工藝,將長邊搭接層焊在一起,巻材短邊采用對接方式施工。如前所述的兩種方法,其中,所述的收頭部位密封是指在防水巻材收頭處用金屬壓條 加鋼釘、螺絲機械固定法固定,密封膏封邊。如前所述的兩種方法,其中,所述的底層防水伸出屋面部位和上層防水層之間粘接在 一起,使上下層防水之間形成一個整體。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雙道設防、 一外露一內藏的屋面防水結構體系。采用集高分子類巻 材與自粘橡膠類巻材優點于一身的自粘橡膠高分子(TP0、 PVC)防水巻材,既吸收了高分 子類巻材機械固定、焊接工藝,自粘橡膠巻材干鋪、濕鋪法先進工法優點的防水體系及施 工方法,解決了以下幾道防水難題1. 利用增加底層(頂板上、保溫層下)防水層解決正置式屋面如果頂層防水損壞,水 漏至保溫層內造成竄水,不易尋找漏水點的難題。2. 利用增加底層防水層解決正置式屋面雨季施工中, 一旦遇雨保溫層含水率過高而工 期不允許托延,強行防水施工造成的長期滲漏難題。3. 利用增加底層防水層隔絕室內的潮氣,解決室內潮氣通過頂板縫隙到達保溫層內, 一旦遇冷天凝結成水反滲漏進室內的難題。4. 利用本發明雙道設防系統解決倒置式屋面雨水容易大量存貯于保溫層內,造成增加 屋面荷載和保溫層失效難題。5. 利用自粘TP0或自粘PVC防水巻材的自粘橡膠瀝青材料特性即高延伸、自愈性及 蠕變特性,解決滿粘接防水層在出現建筑裂縫(基層干縮縫、沉降裂縫、溫差變形縫等) 時"零"延伸出現的滲漏問題。6. 利用自粘TP0、 PVC防水巻材的自粘橡膠層自愈性結合自粘巻材干鋪、濕鋪工藝解 決傳統空鋪法、條粘、點粘法時粘結不實造成的一旦防水層被意外損壞造成的竄水難題。7. 利用TP0、 PVC的高強、高彈、耐穿刺、耐腐蝕、抗老化(TP0采用美國杜邦的TP0 原料,不含增塑劑,沒有增塑劑的遷延、滲出老化問題,被世界防水界公認為能抗老化50 年以上,PVC外露型在添加了抗老化劑以后,能抗老化20年以上)等特性解決防水材料的 使用年限難題。8. 利用底層自粘TP0或PVC巻材的塑料類防水巻材特性即塑料埋在地下100年也不 分解老化特點,達到永久防水效果。9. 利用TP0、 PVC防水巻材的可熱合焊接特性,采用熱風自動焊接機焊接搭邊工藝和 立面或封口機械固定工藝,使整個防水層連為一體,解決防水層的整體性差難題。10. 利用TPO或PVC巻材可做成淺白或彩色特性,解決屋面反射陽光的節能目的或彩 色裝飾目的。本發明以自粘TPO、 PVC防水巻材為防水層的雙道設防的層面防水方案,在屋面板上 做非外露型單面自粘PVC巻材防水層,上面是保溫層、找平層,最后是外露型單面自粘TPO 或PVC巻材防水層。組成雙道設防的完美防水體系。所述非外露自粘橡膠PVC巻材為沒有 添加抗老化功能的巻材。主要是考慮性價比,大家知道塑料類片材埋在地下100年也不老 化,所以不用抗老化功能。保溫層可以是現有的符合規范的所有保溫材料。外露防水層為 單面自粘TP0巻材或增加抗老化劑的自粘PVC巻材。自粘TPO、 PVC巻材可以預留10CM無 自粘料層的搭接邊,用熱風焊接法焊接;也可以不留,用雙面自粘密封膠條在下邊粘接。 外露防水層可以是淺白色或彩色自粘TP0或PVC巻材。雙道設防的防水層施工時在節點部 位都需要做雙面自粘有胎或無胎巻材附加層。外露防水層上無需做保護層。屋面系統如果 要做成上人屋面時,可以用雙面帶自粘膠層的PVC防水巻材上下粘接,上下都有抗裂層。 屋面系統適用于帶保溫層的屋面系統。屋面系統需要采用排汽屋面構造。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 防水巻材剛(TPO、 PVC)柔(蠕變型、橡膠自粘材料)相濟。完全吸收了高分子 類巻材(TP0、 PVC)高彈、高強、耐老化,耐穿刺、耐腐蝕可焊接的優點和橡膠瀝青自粘 巻材,高延伸、抗裂性強、自愈性、施工簡便的優點。避免了高分子巻材的粘結難題和自 粘巻材的強度低、收縮性大、抗穿刺能力差的缺點。2. 本發明的外露自粘TPO或PVC防水巻材層無需做保護層,能做成淺白色或彩色。 淺白色能反光隔熱杜絕屋面熱島效應節能降耗;彩色能起到裝飾美化屋面的效果。3. 本發明在保溫層上、下兩層設防理念,徹底解決了傳統帶保溫層的屋面體系中的 頑疾。本發明底層防水層既是防水層也是隔氣層,能阻擋來自屋內的濕氣通過頂板進入屋 面體系。 一旦室外氣溫極低,水汽會凝結成水珠或結冰,久而久之會反滲漏進室內。4. 本發明能根治雨季施工中,保溫層遇雨天積水,而為了搶工期又必須做防水層的 問題。現實中屋面在上保溫層、抹找平層期間,很少會不遇見雨天。而一旦遇雨,保溫層里的水,幾個月也干不了,常常發生不下雨也漏水的怪現象。底層防水層能徹底阻斷來自 上下的水和濕氣。即使屋面保溫層遇雨也不怕。現在屋面一般都是排汽屋面,保溫層的水 會慢慢汽化排走。困擾建筑界幾百年的施工難題迎刃而解。5. 本發明底層防水采用PVC或TPO巻材,都屬于高分子塑料類巻材。大家公認的塑 料類巻材埋在地下100年也不會老化、分解。而自粘橡膠層又有極強的蠕變自愈粘結性能, 能抵抗和愈合來自基層的裂縫。也就是給建筑物上了保險,能達到與建筑物同壽命。6. 本發明從性價比角度出發,推薦底層采用自粘PVC,面層(外露層)采用TPO巻材。 TP0巻材是所有高分子類巻材中,世界公認的最好的抗老化品種,抗老化年限在50年以上。 而采用熱風焊接技術,能將整個屋面形成一個整體。
圖1是本發明一種屋面防水結構的示意圖其中1為面層防水層 2為找平層 3為保溫層4為底層防水層 5為屋面板基層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 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 定的范圍。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屋面防水結構,也就是一種雙道設防的屋面防水結構,包 括屋面板基層5、保溫層3、找平層2和防水層4,所述的屋面板基層5上鋪設底層防水層 4,保溫層3置于底層防水層4上,保溫層3上是找平層2,然后再鋪設面層防水層l;屋 面板基層5是現澆混凝土板,底層防水層4是PVC自粘巻材防水層,面層防水層1為TPO 自粘巻材防水層,面層防水層l為淺白色,找平層2有排汽溝,排汽溝寬2厘米,橫向排 氣溝間距4米,由一條縱向排汽溝連通,在縱橫向排氣溝交叉處設置排汽管。一種屋面防水結構的制造方法,也就是提供一種雙道設防的屋面防水結構的制造方 法,簡稱"干鋪法",包括以下步驟(1) 屋面板基層5處理;(2) 抹找平層2;(3) 節點部位做雙面自粘巻材附加層;(4) 巻材定位;(5) 鋪設大面巻材,揭開隔離紙,對準基準線鋪粘,邊鋪邊用壓輥從中間向兩邊排出 空氣,粘結牢固;(6) 巻材用對接法搭接;(7) 節點部位做加強處理;(8) 收頭部位密封;(9) 驗收,避水試驗,24h不滲漏為合格,然后將水排出;(10) 上保溫層3;(11) 抹找平層2;(12) 做面層防水層l,重復(3) - (9)步驟。 收頭部位密封是指在防水巻材收頭處用金屬壓條加鋼釘、螺絲機械固定法固定,密封膏封邊,底層防水伸出屋面部位和上層防水層之間粘接在一起,使上下層防水之間形成一 個整體。實施例二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屋面防水結構,也就是一種雙道設防的屋面防水結構,包括屋面板基層5、保溫層3、找平層2和防水層4,所述的屋面板基層5上鋪設底層防水層 4,保溫層3置于底層防水層4上,保溫層3上是找平層2,然后再鋪設面層防水層l;屋 面板基層5是現澆混凝土板,底層防水層4是PVC自粘巻材防水層,面層防水層1為增加 抗老化劑的PVC自粘巻材防水層,面層防水層l為彩色,找平層2有排汽溝,排汽溝寬5 厘米,橫向排氣溝間距6米,由一條縱向排汽溝連通,在縱橫向排氣溝交叉處設置排汽管。 本發明還提供了另一種屋面防水結構的制造方法,簡稱"濕鋪法",包括以下步驟(1) 屋面板基層5處理,基層應堅實、潔凈、濕潤,無明水;(2) 巻材定位;(3) 刮抹水泥素漿,厚度10mm;(4) 鋪粘巻材,采用滾鋪法,邊鋪邊用抹子或刮板排出巻材與水泥漿之間的空氣(5) 巻材用搭接法搭接;(6) 節點部位加強處理;(7) 收頭部位密封;(8) 驗收,避水試驗,24h不滲漏為合格,然后將水排出;(9) 上保溫層3;(10) 抹找平層2;(11)做面層防水層l,重復(2) - (8)步驟。收頭部位密封是指在防水巻材收頭處用金屬壓條加鋼釘、螺絲機械固定法固定,密封 膏封邊,底層防水伸出屋面部位和上層防水層之間粘接在一起,使上下層防水之間形成一 個整體。經試驗證明,本發明采用了雙道設防的屋面防水結構,結構合理,制造方法簡便易行。 本發明解決了屋面防水保溫的問題,彌補了現有技術防水效果差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了一 種雙道設防、 一外露一內藏的屋面防水結構體系。采用集高分子類巻材與自粘橡膠類巻材 優點于一身的自粘橡膠高分子(TP0、 PVC)防水巻材,既吸收了高分子類巻材機械固定、 焊接工藝,自粘橡膠巻材干鋪、濕鋪法先進工法優點的防水體系及施工方法,解決了防水 難題。
權利要求
1.一種屋面防水結構,包括屋面板基層、保溫層、找平層和防水層,其特征是所述的屋面板基層上鋪設底層防水層,保溫層置于底層防水層上,保溫層上是找平層,然后再鋪設面層防水層。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屋面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面板基層可以是預制 屋面板、現澆混凝土板、金屬板或木質屋面板。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屋面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層防水層是PVC自粘巻 材防水層。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屋面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層防水層為TP0或增 加抗老化劑的PVC自粘巻材防水層,所述的面層防水層為淺白色或彩色。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屋面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找平層有排汽溝,排汽 溝寬2-5厘米,橫向排汽溝間距4-6米,由一條縱向排汽溝連通,在縱橫向排氣溝交 叉處設置排汽管。
6. —種屋面防水結構的制造方法(干鋪法),包括以下步驟(1) 屋面板基層處理;(2) 抹找平層;(3) 節點部位做雙面自粘巻材附加層;(4) 巻材定位;(5) 鋪設大面巻材,揭開隔離紙,對準基準線鋪粘,邊鋪邊用壓輥從中間向兩邊排出空 氣,粘結牢固;(6) 巻材搭接;(7) 節點部位做加強處理;(8) 收頭部位密封;(9) 驗收,避水試驗,24h不滲漏為合格,然后將水排出;(10) 上保溫層;(11) 抹找平層;(12) 做面層防水層,重復(3) - (9)步驟。
7. —種屋面防水結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 屋面板基層處理;(2) 巻材定位;(3) 刮抹水泥素漿,厚度3-15mm;(4) 鋪粘巻材,采用滾鋪法,邊鋪邊用抹子或刮板排出巻材與水泥漿之間的空氣;(5) 巻材搭接;(6) 節點部位加強處理;(7) 收頭部位密封;(8) 驗收,避水試驗,24h不滲漏為合格,然后將水排出;(9) 上保溫層;(10) 抹找平層;(11) 做面層防水層,重復(2) _ (8)步驟。
8. 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巻材搭接可以選用對接法或搭接法。
9. 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頭部位密封是指在防水巻材收頭處用金屬壓條加鋼釘、螺絲機械固定法固定,密封膏封邊。
10. 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層防水伸出屋面部位和上層防水層之間粘接在一起,使上下層防水之間形成一個整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屋面防水結構及其制造方法,也就是提供一種雙道設防的屋面防水結構及其制造方法。為了解決屋面防水的問題,本發明的屋面防水結構采用雙道設防的防水結構形式。本發明的一種屋面防水結構,包括屋面板基層、保溫層、找平層和防水層,所述的屋面板基層上鋪設底層防水層,保溫層置于底層防水層上,保溫層上是找平層,然后再鋪設面層防水層。本發明的一種屋面防水結構的制造方法采用“干鋪法”或者“濕鋪法”。本發明解決了保溫屋面的防水問題,根治了現有防水技術的通病。
文檔編號E04D11/00GK101250928SQ20081003579
公開日2008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9日
發明者李德生 申請人:唐山德生防水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