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支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現澆墻 體的支模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澆技術的廣泛應用,在建筑施工中要相應地大 量采用鋼管、扣件或木材等用來支撐澆注模板。這樣既增加了勞動力 成本,又占用了大量的施工場地,既費時費力,又延長了施工周期, 并且使工程造價長期得不到有效降低。因而近年來人們都在努力尋求 新的支模方法。如中國專利ZL97118991.9是采用鋼絲網架波形聚苯乙 烯夾芯板代替傳統的鋼模板在施工現場拼搭裝配成澆注模,兩模板之 間用間隔架使其保持一定的間距,在模板之間澆注混凝土,澆注后不 需拆模,原模板即成為墻體保溫層,最后在保溫層表面噴抹水泥砂漿 形成完整墻體,該方法所涉及的支模方法適用承重墻體。中國專利 ZL200510200616.4,是采用由橫、豎卡件將連接墻體兩側模板相對的 同一位置的一組雙排齒對折鋼片的兩側面的連接件沿橫、豎向扣接, 墻體混凝土澆注完畢后,該模板不拆除直接成為墻體的內、外側保溫 層。以及ZL200610046966.4是采用將墻面板安裝在要成型的墻體兩側 墻面的位置,在墻面板、地面、墻體左右兩端的端面及頂面形成的空 間填充輕質混凝土,填充的輕質混凝土與其周圍的墻面板、地面、墻 體左右兩端的端面及頂面膠凝成一體,輕質混凝土與兩側面的墻面板 構成墻體;然而,上述專利中的支模方法首先要制作模板,然后要固 定模板,模板作為墻體的一部份不能反復使用,施工操作復雜,成本 較高。也有直接采用鋼模板在施工現場拼搭裝配成澆注模,兩模板之 間用間隔架使其保持一定的間距,在模板之間澆注混凝土,澆注后再 拆模的相關報道。但因需要澆注成型的墻體較高,面積較大,模板需 邊與邊重疊,且要求嚴格定位,又無固定模板的支撐物,因而模板的 固定成了施工中的難題。建一塊面積大的墻面, 一般需要大量人工, 大量工時才能完成,耗時耗力,加上設備不夠先進,靠捆綁等辦法進行施工,使工時延長成本提高,因而應用推廣都比較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澆注墻體的支模方法中所存在的模板 固定設備落后、成本高、操作困難,施工時間長且勞動強度大,耗時 耗力的技術缺陷,為人們提供一套結構簡單、成本低、施工方便、效 率高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是首先沿墻體定位線將帶千斤頂 的支模立柱間隔一定距離,固定在建筑物天花板或橫梁與樓地面之間, 將一面模板固定在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一側,墻體厚度定尺件固定在 模板的通孔上,另一面模板靠緊墻體厚度定尺件,用帶千斤頂的支模 立柱或/和普通支模立柱固定另一面模板,緊固兩面模板后交付使用; 其中,所述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由上部的撐桿和底部的千斤頂構成, 撐桿的底端與千斤頂上端配合連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用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或/和普通支模立柱固定 另一面模板后,通過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或普通支模立柱上設定的螺 旋緊固器轉動產生的力,將兩面模板緊緊地固定在墻體厚度定尺件上, 然后交付使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用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或/和普通支模立柱固定 另一面模板后,用穿墻螺栓通過模板通孔、墻體厚度定尺件和帶千斤 頂的支模立柱或普通支模立柱上設定的通孔,將兩面模板固定牢固; 或用緊固件將背楞固定在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或普通支模立柱上,然 后交付使用;所述緊固件由扣件和穿墻螺栓構成,所述墻體厚度定尺 件為定尺導管。
上述方案中,所述墻體厚度定尺件固定在模板的通孔上后,根據 施工圖紙預埋線管、線盒,再安裝另一側模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撐桿的頂端設置有插桿,插桿與撐桿承插或螺 紋配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千斤頂為螺旋式千斤頂、液壓式千斤頂、杠桿 式千斤頂、斜面式千斤頂或電動式千斤頂。
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旋式千斤頂由伸縮調節桿、帶圓槽的底座和
5旋轉裝置構成,其中,撐桿的底端與伸縮調節桿的上端通過螺紋配合, 伸縮調節桿的底端設置有與底座上的圓槽相配合的活動圓球,旋轉裝 置設置在伸縮調節桿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旋式千斤頂由伸縮調節桿、軸承、軸承座和 旋轉裝置構成,其中,撐桿的底端與伸縮調節桿的上端通過螺紋配合, 伸縮調節桿的底端通過軸承與軸承座連接,旋轉裝置設置在伸縮調節 桿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墻體厚度定尺件固定在模板的通孔上,是將凸 形墻體厚度定尺件或帶檔板的墻體厚度定尺件直接插入模板的通孔 中,或將粗細均勻的墻體厚度定尺件固定在模板的通孔上的導管插座 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導管插座由大小兩段柱體或空心柱體構成,小 段小于模板的通孔并與通孔配合,大段大于模板的通孔并與墻體厚度
定尺件配合;小段設置有螺紋,螺紋與螺母配合;或者在小段上套有 墊片。
現有技術采用鋼管為支模立柱,需要工人扶持直至支模立柱與水 平背楞通過捆綁或扣件固定在一起后才能放手;固定墻體厚度定尺件 時,也需要工人在兩面模板之間扶住定尺導管并對準模板上的通孔, 直至套入穿墻螺栓后才能放手;整個支模過程不僅操作十分麻煩和困 難,需要很多工人,耗時耗力,而且,使用的穿墻螺栓長度遠遠大于 固定模板的需要,不僅浪費材料,還大大增加了旋緊螺母的時間。
本發明是發明人通過長期摸索,反復實踐總結出來的科學實用的 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由于支模立柱和墻體 厚度定尺件容易固定,因而占用施工場地小,搭建方便快捷,省時省 力,同樣面積的墻體,原來需七、八個工人操作五、六個小時,而采 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時只需三個工人操作一、兩個小時,因此,本發 明的技術方案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施工方便、大量節省人工和工 時、效率高的優點。
圖1為本發明的固定模板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固定模板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固定模板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帶螺旋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另一型螺旋式千斤頂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扣件和穿墻螺栓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導管插座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導管插座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的凸形墻體厚度定尺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IO為本發明的帶檔板的墻體厚度定尺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模立柱;2,模板;3.墻體厚度定尺件;4.通孔;5.水
平背楞;6.扣件;7.穿墻螺栓;8.定尺導管;9.撐桿;10.插桿;11.
伸縮調節桿;12.底座;13.旋轉裝置;14.活動圓球;15.軸承;
16.軸承座;17.導管插座;18.柱體;19.螺母;20.墊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不僅限于 所述實施例。
實施例一
本例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如圖二所示,首先沿墻體定位線將帶 螺旋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間隔一定距離,固定在建筑物天花板或橫 梁與樓地面之間,將一面模板2固定在帶螺旋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 一側,墻體厚度定尺件3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另一面模板2靠 緊墻體厚度定尺件3,用帶螺旋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固定另一面模 板2,然后交付使用。
其中,本例所用的帶螺旋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l如圖四所示,由 上部的撐桿9和底部的螺旋式千斤頂構成,撐桿9的底端與螺旋式千 斤頂上端配合連接,撐桿9的頂端設置有插桿10,以調節支模立柱的 長度,插桿10與撐桿9承插或螺紋配合;螺旋式千斤頂由伸縮調節桿 11、帶圓槽的底座12和旋轉裝置13構成,其中,撐桿9的底端與伸 縮調節桿11的上端通過螺紋配合,伸縮調節桿11的底端設置有與底 座12上的圓槽相配合的活動圓球14,旋轉裝置13為設置在伸縮調節 桿11上的孔,通過插入孔中的鐵桿使伸縮調節桿ll旋轉。
使用時,將底座12間隔一定距離放在需要澆注的墻體的定位線 上,將伸縮調節桿11底端圓球14與底座12的圓槽嵌合,用桿杠插入 伸縮調節桿ll上的孔使伸縮調節桿ll旋轉,調節撐桿9的髙度,使
7撐桿9牢牢地頂在建筑物天花板或橫梁與樓地面之間,當撐桿9的高 度不夠時,可在其頂部增添插桿10,多根支模立柱排列固定即形成了 固定模板的支撐欄桿,較現有技術大大提高了效率。
本例所用的墻體厚度定尺件3如圖九所示,為凸形柱體或凸形空 心柱體,把柱體小端直接插入模板2的通孔4中,即可將墻體厚度定 尺件3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操作簡便,省時省力,可大量節省 人工。
實施例二
本例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如圖一和圖三所示,首先沿墻體定位 線將帶螺旋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間隔一定距離,固定在建筑物天花 板或橫梁與樓地面之間,將一面模板2固定在帶螺旋式千斤頂的支模 立柱1一側,墻體厚度定尺件3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根據施工 圖紙預埋線管、線盒,再將另一面模板2靠緊墻體厚度定尺件3,用 帶螺旋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和普通支模立柱固定另一面模板2后, 用緊固件將水平背楞5固定在帶螺旋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和普通支 模立柱上,然后交付使用。
本例所用的帶螺旋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l同實施例一。
本例所用的墻體厚度定尺件3如圖八所示,為粗細均勻的空心定 尺導管8,固定時,將定尺導管8安裝在模板2的通孔4上的導管插 座17上即可。導管插座17如圖七和圖八所示,由大小兩段空心柱體 18構成,小段小于模板2的通孔4并與通孔4配合,大段大于模板2 的通孔4并與定尺導管8配合;小段設置有螺紋,螺紋與螺母19配合, 在小段上套有墊片20。
本例所用的緊固件如圖六所示,由扣件6和穿墻螺栓7構成。使 用時,將穿墻螺栓7穿過兩塊模板2上相對應的通孔4及定尺導管8, 用水平背楞5夾住穿墻螺栓7,再用扣件6將水平背楞5與帶螺旋式 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和通用的支模立柱固定在一起,以增強模板2的 穩定性。
實施例三
本例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除所用的螺旋式千斤頂和墻體厚度定 尺件3外,其余同實施例二。
本例所用的螺旋式千斤頂如圖五所示,由伸縮調節桿U、軸承15、軸承座16和旋轉裝置13構成,其中,撐桿9的底端與伸縮調節桿11 的上端通過螺紋配合,伸縮調節桿11的底端通過軸承15與軸承座16 連接,軸承座16的直徑與撐桿9的直徑相同,旋轉裝置13為設置在 伸縮調節桿11上的孔,通過插入孔中的鐵桿使伸縮調節桿11旋轉, 以調節撐桿9的高度。
本例所用的墻體厚度定尺件3如圖十所示,為帶檔板的凸形空心 柱體定尺導管8,把柱體小端直接插入模板2的通孔4中,即可將墻 體厚度定尺件3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
實施例四
本例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除所用的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夕卜, 其余同實施例二。
本例所用的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為帶液壓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 1,由上部的撐桿9和底部的液壓式千斤頂構成,撐桿9的底端與液壓 式千斤頂上端配合連接,其中的液壓式千斤頂為現有技術。
實施例五
本例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除所用的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外, 其余同實施例二。
本例所用的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為帶杠桿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 1,由上部的撐桿9和底部的杠桿式千斤頂構成,撐桿9的底端與杠桿 式千斤頂上端配合連接,其中的杠桿式千斤頂為現有技術。
實施例六
本例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除所用的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外, 其余同實施例二。
本例所用的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為帶斜面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 1,由上部的撐桿9和底部的斜面式千斤頂構成,撐桿9的底端與斜面 式千斤頂上端配合連接,其中的斜面式千斤頂為現有技術。
實施例七
本例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除所用的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夕卜, 其余同實施例二。
本例所用的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為帶電動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 1,由上部的撐桿9和底部的電動式千斤頂構成,撐桿9的底端與電動 式千斤頂上端配合連接,實施例八
本例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如下首先沿墻體定位線將帶螺旋式 千斤頂的支模立柱l間隔一定距離,固定在建筑物天花板或橫梁與樓 地面之間,將一面模板2固定在帶螺旋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一側, 墻體厚度定尺件3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根據施工圖紙預埋線管、 線盒,再將另一面模板2靠緊墻體厚度定尺件3,用帶螺旋式千斤頂 的支模立柱1和普通支模立柱固定另一面模板2后,通過帶千斤頂的 支模立柱l或普通支模立柱上設定的螺旋緊固器轉動產生的力,將兩 面模板2緊緊地固定在墻體厚度定尺件3上,然后交付使用。
本例所用的螺旋式千斤頂除還設定有螺旋緊固器外,其余同實施 例三。
本例所用的墻體厚度定尺件3同實施例一。 實施例九
本例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如下首先沿墻體定位線將帶螺旋式 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間隔一定距離,固定在建筑物天花板或橫梁與樓 地面之間,將一面模板2固定在帶螺旋式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一側, 墻體厚度定尺件3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根據施工圖紙預埋線管、 線盒,再將另一面模板2靠緊墻體厚度定尺件3,用帶螺旋式千斤頂 的支模立柱1和普通支模立柱固定另一面模板2后,用穿墻螺栓7通 過模板2上的通孔4、墻體厚度定尺件3和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或 普通支模立柱上設定的通孔,將兩面模板2固定牢固,然后交付使用。
本例所用的螺旋式千斤頂除還設定有通孔外,其余同實施例三。
本例所用的墻體厚度定尺件3同實施例三。
10
權利要求
1.一種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沿墻體定位線將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間隔一定距離,固定在建筑物天花板或橫梁與樓地面之間,將一面模板(2)固定在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一側,墻體厚度定尺件(3)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另一面模板(2)靠緊墻體厚度定尺件(3),用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或/和普通支模立柱固定另一面模板(2),緊固兩面模板后交付使用;其中,所述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由上部的撐桿(9)和下部的千斤頂構成,撐桿(9)的底端與千斤頂上端配合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或/和普通支模立柱固定另一面模板(2)后,通過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上設定的螺旋緊固器,轉動產生的力,將兩面模板(2)緊緊地固定在墻體厚度定尺件G)上,然后交付使用。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或/和普通支模立柱固定另一面模板(2)后,用穿墻螺栓(7)通過模板(2)上的通孔(4)、墻體厚度定尺件(3)和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或普通支模立柱上設定的通孔,將兩面模板(2)固定牢固;或用緊固件將背楞(5)固定在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或普通支模立柱上,然后交付使用;緊固件由扣件(6)和穿墻螺栓(7)構成,墻體厚度定尺件(3)為定尺導管(8)。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厚度定尺件(3)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后,根據施工圖紙預埋線管、線盒,再安裝另一側模板(2)。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撐桿(9)的頂端設置有插桿(10),插桿(10)與撐桿(9)承插或螺紋配合。
6. 根據權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頂為螺旋式千斤頂、液壓式千斤頂、杠桿式千斤頂、斜面式千斤頂或電動式千斤頂。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千斤頂由伸縮調節桿(11)、帶圓槽的底座(12)和旋轉裝置(13 )構成,其中,撐桿(9)的底端與伸縮調節桿(11)的上端通過螺紋配合,伸縮調節桿(11)的底端設置有與底座(12)上的圓槽相配合的活動圓球(14),旋轉裝置(13)設置在伸縮調節桿(11)上。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千斤頂由伸縮調節桿(11)、軸承(15)、軸承座(16)和旋轉裝置(13)構成,其中,撐桿(9)的底端與伸縮調節桿(11)的上端通過螺紋配合,伸縮調節桿(11)的底端通過軸承(15)與軸承座(16)連接,旋轉裝置(13)設置在伸縮調節桿(11)上。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厚度定尺件(3)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是將凸形墻體厚度定尺件(3)或帶檔板的墻體厚度定尺件(3)直接插入模板(2)的通孔(4)中,或將粗細均勻的墻體厚度定尺件(3)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的導管插座(17)上。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管插座(17)由大小兩段柱體或空心柱體(18)構成,小段小于模板(2)的通孔(4)并與通孔(4)配合,大段大于模板(2)的通孔(4)并與墻體厚度定尺件(3)配合;小段設置有螺紋,螺紋與螺母(19)配合;或者在小段上套有墊片(2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建筑支模技術領域中一種現澆墻體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沿墻體定位線將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間隔一定距離,固定在建筑物天花板或橫梁與樓地面之間,將一面模板(2)固定在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一側,墻體厚度定尺件(3)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另一面模板(2)靠緊墻體厚度定尺件(3),用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或/和普通支模立柱固定另一面模板(2),緊固兩面模板后交付使用;其中,所述帶千斤頂的支模立柱(1)由上部的撐桿(9)和下部的千斤頂構成,撐桿(9)的底端與千斤頂上端配合連接。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施工方便、大量節省人工和工時、效率高的優點。
文檔編號E04G17/14GK101654956SQ200810045829
公開日2010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18日
發明者楊小平 申請人:楊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