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便攜式舞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舞臺結構,尤其涉及一種運輸方便的便攜式舞臺。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同類型的舞臺主要用于迪廳、酒吧、晚會的舞蹈場合, 主要由一根整體鋼管固定在舞臺中央,舞臺面板固定在舞臺支架上,舞臺 支架焊接固定在一起。此種結構由于固定結構無法收縮以減小運輸空間, 運輸不方便,特別不適合集裝箱運輸?,F有產品舞臺的中心立柱穩定性不 強,容易轉動導致產生刺耳的響聲,影響了舞蹈效果,且危及舞蹈人員的 生命安全?,F有同類舞臺的整體平衡性不強,對場地平整度要求較高,限 制了其更多的應用場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式舞臺以提高該類舞臺的可運輸 性、穩定性和平衡性。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便攜式舞臺,舞臺中央設有套筒及中心立柱,中心立柱下端固裝 于套筒內,套筒上端、下端分別設置上支撐盤、下支撐盤,舞臺面板設置 于在舞臺支架上,舞臺支架裝設于套筒上,所述舞臺支架包括一組固定支 架和多組活動支架,固定支架固定套裝于套筒的兩端,上支撐盤的下表面 與下支撐盤的上表面設有相對應的環形防震槽,防震槽內設置多根能沿防 震槽滑動的銷子,套筒上活動套裝有多組帶安裝孔的套圈,每組活動支架的內端分別通過連接孔與一根銷子套裝,每根銷子至少還穿套于一個套圈 的安裝孔內。
所述固定支架分為上桿、下桿和豎桿,其上、下桿的內端通過連接環套裝在套筒上;所述活動支架為2-7組,每組活動支架分為上桿、下桿和豎 桿,上桿和下桿的內端均設有連接孔,每根銷子穿套于每組活運支架的上、 下桿的連接孔及套圈的安裝孔并將其上、下端定位在上、下支撐盤對應的 防震槽內。
所述固定支架與活動支架的下桿中部還設有平衡柱。
所述上支撐盤的上表面與套裝的中心立柱通過法蘭機構固定, 法蘭蓋套于法蘭襯套外,法蘭錐體下部套在法蘭襯套內,法蘭機構通
過螺孔與螺釘與中心立柱定位。
所述緊定螺孔沿法蘭蓋和法蘭錐體的圓周均勻分布,所述法蘭蓋上設有4個緊定螺孔,所述法蘭錐體設有3個緊定螺孔。
所述舞臺面板由6塊小面板拼接而成。
所述套管上上的套圈數量為銷子或活動支架的數量的二倍,每組活動 支架由一根銷子與兩個套圈套接定位。
所述套圈中的套圈a與套圈f為一組,套圈b與套圈g、套圈c與套圈 h、套圈d與套圈i、套圈e與套圈j分別成一組,每組的兩個套圈與一組 活動支架套接于一個銷子上。
所述中心立柱為多節鋼管拼接而成。
所述固定支架和活動支架的下桿末端均設有可伸縮延伸腳,所述延伸 腳設有調整螺絲;固定支架和活動支架的下桿末端固定有一層防滑硅膠。
本實用新型采用固定支架和活動支架的設計,固定支架固定在套筒上 活動支架與套在套筒上的套圈通過銷子套接在一起,而銷子可沿設在上支 撐盤和下支撐盤上的防震槽旋轉,這樣舞臺的活動支架便可以沿防震槽旋 轉折疊,從而減小了舞臺的運輸空間。本實用新型的中心立柱是采用的是 多節鋼管拼接而成,這同樣減小了運輸空間。本實用新型的平衡柱的設計 是在舞臺所處平面不平時可以用重的物體套在平衡柱上,從而達到整體的 平衡性。增加可伸縮的延伸腳及其上的調整螺絲同樣是為了增強舞臺的平 衡性。固定支架和活動支架的下桿末端固定有一層防滑硅膠可以防止舞臺 本身打滑,從而增強舞臺穩定性和平衡性。緊定螺孔沿法蘭蓋和法蘭錐體的圓周均勻分布,所述法蘭蓋上設有4個緊定螺孔,所述法蘭錐體設有3 個緊定螺孔,這樣通過螺母緊定上述螺孔可防止中心立柱轉動。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減小該類舞臺運輸時的體積,使該類舞臺的運輸 更加方便,同時增加了舞臺的中心立柱的穩定性和舞臺整體的平衡性和穩 定性。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去掉舞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去掉活動支架和中心立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支架折疊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法蘭錐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法蘭結構的整體結構圖。
圖7為套筒結構示意圖。
圖8為套圈與固定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固定支架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活動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為中心立柱,2為舞臺面板,3為上支撐盤,4為活動支架,5 為延伸腳,6為調整螺絲,7為法蘭錐體,8為法蘭襯套,9為防滑硅膠, IO為下支撐盤,ll為平衡柱,12為防震槽,13為套圈,14為銷子,15為 固定支架,16為緊定螺孔,17為法蘭蓋,18為套筒,19為上桿,20為下 桿,21為豎桿,22為連接環,23為連接孔,24為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至10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舞臺中央設有套筒18及由多節鋼管 拼接而成的中心立柱l,中心立柱1下端固裝于套筒18內,套筒18上端、 下端分別設置上支撐盤3、下支撐盤10,舞臺面板2設置于在舞臺支架上, 舞臺支架裝設于套筒18上,所述舞臺支架包括一組固定支架15和多組活 動支架4,固定支架15固定套裝于套筒18的兩端,上支撐盤3的下表面與 下支撐盤10的上表面設有相對應的環形防震槽12,防震槽12內設置多根 能沿防震槽滑動的銷子14,套筒18上活動套裝有多組帶安裝孔24的套圈 13,每組活動支架4的內端分別通過連接孔23與一根銷子14套裝,每根 銷子14至少還穿套于一個套圈13的安裝孔24內。固定支架15分為上桿 19、下桿20和豎桿21,其上、下桿的內端通過連接環22套裝在套筒上; 所述活動支架4為5組,每組活動支架4分為上桿19、下桿20和豎桿21, 上桿19和下桿20的內端均設有連接孔23,每根銷子14穿套于每組活運支架4的上、下桿的連接孔23及套圈13的安裝孔24并將其上、下端定位在 上、下支撐盤對應的防震槽12內。固定支架15與活動支架4的下桿20中 部設有平衡柱11,用于在地面不平失重情況下加裝重物以保持平衡。上支 撐盤3的上表面與套裝的中心立柱1通過法蘭機構固定,法蘭蓋17套于法 蘭襯套8外,法蘭錐體7下部套在法蘭襯套8內,法蘭機構通過緊定螺孔 16與螺釘與中心立柱1定位,緊定螺孔16沿法蘭蓋17和法蘭錐體7的圓 周均勻分布,法蘭蓋17上設有4個緊定螺孔,法蘭錐體7設有3個緊定螺 孔。舞臺面板由6塊小面板拼接而成,套筒18上的套圈13數量為10根, 銷子14數量為5根,活動支架4的數量為5根,每組活動支架由一根銷子 與兩個套圈套接定位。
如圖8所示,套圈13中的套圈a與套圈f為一組,套圈b與套圈g、 套圈c與套圈h、套圈d與套圈i、套圈e與套圈j分別成一組,每組的兩 個套圈13與一組活動支架4套接于一個銷子14上。固定支架15和活動支 架4的下桿20末端均設有可伸縮延伸腳5,延伸腳5設有調整螺絲6;固 定支架15和活動支架4的下桿20末端固定有一層防滑硅膠9。
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舞臺,舞臺中央設有套筒及中心立柱,中心立柱下端固裝于套筒內,套筒上端、下端分別設置上支撐盤、下支撐盤,舞臺面板設置于在舞臺支架上,舞臺支架裝設于套筒上,其特征是所述舞臺支架包括一組固定支架和多組活動支架,固定支架固定套裝于套筒的兩端,上支撐盤的下表面與下支撐盤的上表面設有相對應的環形防震槽,防震槽內設置多根能沿防震槽滑動的銷子,套筒上活動套裝有多組帶安裝孔的套圈,每組活動支架的內端分別通過連接孔與一根銷子套裝,每根銷子至少還穿套于一個套圈的安裝孔內。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便攜式舞臺,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支架分為上桿、下桿和豎桿,其上、下桿的內端通過連接環套裝在套筒上;所述活動支架為2-7組,每組活動支架分為上桿、下桿和豎桿,上桿和 下桿的內端均設有連接孔,每根銷子穿套于每組活運支架的上、下桿的連 接孔及套圈的安裝孔并將其上、下端定位在上、下支撐盤對應的防震槽內。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舞臺,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支架與活動支架的下桿中部還設有平衡柱。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便攜式舞臺,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撐盤的上表面與套裝的中心立柱通過法蘭機構固定,法蘭蓋套于法蘭襯套外,法蘭錐體下部套在法蘭襯套內,法蘭機構通過螺孔與螺釘與 中心立柱定位。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舞臺,其特征是所述緊定螺孔沿法蘭蓋和法蘭錐體的圓周均勻分布,所述法蘭蓋上設有4個緊定螺孔,所述法蘭錐體設有3個緊定螺孔。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舞臺,其特征是所述舞臺面板由6塊小面板拼接而成o
7、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便攜式舞臺,其特征是所述套筒上的套圈數 量為銷子或活動支架的數量的二倍,每組活動支架由一根銷子與兩個套圈 套接定位。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便攜式舞臺,其特征是所述套圈中的套圈a 與套圈f為一組,套圈b與套圈g、套圈c與套圈h、套圈d與套圈i、套 圈e與套圈j分別成一組,每組的兩個套圈與一組活動支架套接于一個銷 子上。
9、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便攜式舞臺,其特征是所述中心立柱為 多節鋼管拼接而成。
10、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便攜式舞臺,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支架和活 動支架的下桿末端均設有可伸縮延伸腳,所述延伸腳設有調整螺絲;固定 支架和活動支架的下桿末端固定有一層防滑硅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式舞臺,該舞臺中央設有套筒及中心立柱,中心立柱下端固裝于套筒內,套筒上端、下端分別設置上支撐盤、下支撐盤,舞臺面板設置于在舞臺支架上,舞臺支架裝設于套筒上,所述舞臺支架包括一組固定支架和多組活動支架,固定支架固定套裝于套筒的兩端,上支撐盤的下表面與下支撐盤的上表面設有相對應的環形防震槽,防震槽內設置多根能沿防震槽滑動的銷子,套筒上活動套裝有多組帶安裝孔的套圈,每組活動支架的內端分別通過連接孔與一根銷子套裝,每根銷子至少還穿套于一個套圈的安裝孔內。本實用新型減小了該類舞臺運輸時的體積,使該類舞臺的運輸更加方便,同時增加了舞臺的中心立柱的穩定性和舞臺整體的平衡性和穩定性。
文檔編號E04H3/24GK201180380SQ20082003126
公開日2009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18日
發明者克萊夫·M·庫特, 袁燕衛 申請人:袁燕衛